崔杭軍
摘要:隨著學校規(guī)模的擴大、新高考制度下走班教學等新問題的出現(xiàn),單靠學校垂直管理的模式,已經(jīng)不太適應新的管理要求。年級組管理是在學校宏觀管理下,相對獨立的扁平化管理,縮短了管理環(huán)節(jié)?!按舐?lián)合”下的年級組學生管理,包含了班主任“大聯(lián)合”、課任教師“大聯(lián)合”、學生“大聯(lián)合”三個管理維度。筆者結合自己5年年級組長管理經(jīng)歷,對上述三方面進行闡述,并對年級組學生管理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年級組;班主任;學生;大聯(lián)合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293-02
1.問題的提出
隨著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學校目前擁有30個教學班,1200余名學生,130余名教職工。年級組規(guī)模龐大,擁有平行班10個以上,一個年級組的學生達到400余名,教師30多人。傳統(tǒng)的垂直化管理模式,管理環(huán)節(jié)較多,已經(jīng)很難適應現(xiàn)今的教學模式。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承擔著教育、教學的雙重壓力,同時班主任又都是中青年教師,有著較重的生活壓力;現(xiàn)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較強,有年級組工作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課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儀容儀表、課堂突發(fā)狀況、學生情緒等管理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包含班主任、課任教師、學生的“大聯(lián)合”管理,充分發(fā)揮年級組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既使年級組的學生管理高效、無死角,又能減輕班主任的負擔,值得我們去思考。
核心概念?年級組“大聯(lián)合”
所謂年級組大聯(lián)合就是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課任教師、班主任三個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其各自優(yōu)點,為管理所用,使年級組學生管理更全面、高效。
2.年級組“大聯(lián)合”管理的實踐研究
2.1?學生“大聯(lián)合”自主管理。
(1)學生自管會組織框架。
(2)學生自管會人員組成。
在學期開始前,由各班主任推薦2位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同學,學生也可以自薦,年級組在各班推薦及自薦的基礎上進行組建學生自管會,成員20名左右(確保每班至少一位自管會成員)。自管會成員經(jīng)過投票選出自管會總負責人一名,跑操、紀律、衛(wèi)生分項負責人各一名。在總負責人的主持下把自管會成員分成跑操、紀律、衛(wèi)生檢查3個小組。
(3)學生自管會檢查制度的形成。
在自管會總負責人的協(xié)調下,跑操、衛(wèi)生、紀律三個檢查小組在小組長的統(tǒng)一主持下,各小組制定出各自的檢查要求及扣分細則討論稿。討論稿制定好后,由各個班的自管會成員帶回本班級,利用班會課在全班進行學習、討論,對細則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評價量規(guī)表。
(4)學生自管會檢查的反饋。
自管會成員在檢查時,配證上崗、透明管理,根據(jù)制度進行檢查扣分。反饋采用實時反饋的方法,在教室的墻面上做了一個反饋表,對跑操、衛(wèi)生、紀律檢查實行實時反饋,班主任也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本班各項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置,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也達到了我們管理的目的。
2.2?班主任“大聯(lián)合”協(xié)同管理、共同進步。
(1)班主任早、中、晚自習聯(lián)合管理。
本校每個年級10個班,兩個樓層,每天安排兩個班主任管理一個樓層,清點班級人數(shù),查清班級同學去向,并在年級班主任微信群中反饋各班信息。這樣的實時反饋的模式既保證了年級組學生的管理,又能夠減輕班主任的管理壓力。
(2)班主任寢室檢查聯(lián)合管理。
如何在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我們年級組采用了班主任聯(lián)合查寢的辦法。每一位班主任每周輪到一次(安排在班主任督班的當天晚上),在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檢查本年級學生就寢的紀律,更要開門進寢室進行抽查,并在班主任微信群里進行實時反饋,以便班主任能夠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管理。
(3)班主任師徒結對共同提高。
為了盡快的提高新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我們進行了班主任“師徒結對”。通過師徒結對,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老班主任有經(jīng)驗、有方法,新班主任有熱情、有沖勁,共同提升,形成一支作風扎實、業(yè)務精良的育人隊伍,全面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4)班主任班團公開課。
年級組在特定的時間點會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年級組提前安排班主任準備班團公開課。公開課結束后,每一位班主任針對公開課內容進行發(fā)言,相互協(xié)商探討。每學期開設兩次班團公開課,三年每個班主任輪流一次,12個主題,資源共享。
(5)班主任“疑難問題”探討,共同提升。
年級組每周在年級組辦公室進行一次班主任例會,例會上除了布置年級組工作外,每兩周還要對出現(xiàn)的管理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每次五個班主任發(fā)言,兩周一個輪回。這種“疑難問題”的探討,迫使我們的班主任對布置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行闡述。同時結合其他班主任的發(fā)言,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3?任課教師“大聯(lián)合”深入課堂、有的放矢。
(1)落實課堂責任制。
教師是課堂的第一負責人,不論是室內課還是室外課,我們都要求,誰的課堂誰負責。教師不但負責課堂中學生的紀律、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還要對學生的儀容儀表、課堂突發(fā)事件、學生的情緒、精神狀態(tài)全方位的監(jiān)控、記錄,及時和班主任、年級組、學校溝通。并積極協(xié)調學生和班主任、年級組之間的關系,參與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2)落實課堂登記表、及時反饋。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請假情況時有發(fā)生。而請假人員,課任教師不一定知曉。因此年級組設計了課堂情況登記表,登記表由班長填寫班級學生請假等情況,課任教師上課前首先檢查此表,核實學生請假、曠課等情況,課后填寫課堂中的應急事件、教與學的效果等,并簽字確認,交由班長保管。班長一星期上交年級組一次,作為教師考核和學生考核的一個依據(jù)。
(3)實施導師制。
在導師制實施過程中我們采用全員導師、每周一反饋的原則。所有任課教師均為導師,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薄弱學科選擇導師,每班6門學科教師,擔任導師,每位導師6-7名學生。確定導師后,要求導師和學生每周做一次溝通。這種以自己薄弱學科為基礎的導師制,在選擇之初,就有天然的親近感,便于工作的開展。導師制每周一反饋制度的設立,避免了導師只掛虛名情況,也使得我們的學生和導師每周都去思考、去總結。
(4)召開學情分析、有的放矢進行管理。
通過學情分析會,讓課任教師對班級建言獻策,發(fā)揮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同時也通過學情分析,增進課任教師間的感情,營造融洽的班級氛圍,為更好的進行教學管理提供保障。
學情分析每學期每班進行兩次,年級組參與其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學情分析會的形式可以多樣,可以在飯桌上,可以在課余空閑時間,正因為氛圍比較輕松,效率較高、效果較好。
3.我們的反思
3.1?教師間工作的不均衡。
實行班主任“大聯(lián)合”管理,實踐發(fā)現(xiàn),存在班主任只做好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每周兩天管理到位,其余時間很難看見在班級出現(xiàn),而班級學生又隨時有情況發(fā)生,比如簽請假條、生病、聯(lián)系家長等情況,聯(lián)管班主任對情況又不是特別清楚,管理上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同時由于班主任之間到位的差異性,在學生之間也會存在一定的意見。
實行課任教師“大聯(lián)合管理”,同樣存在著,有的教師,走過場,甚至對學生課堂到位情況不聞不問,存在著管理的差異,而作為年級組很難對課任教師直接提要求,管理上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3.2?年級組建設還有待加強。
年級組管理包含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年級組建設等等,而往往我們只關注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和德育管理。對年級組建設問題考慮的較少,有時也很難做一些實際意義的工作。比如對班主任團隊建設,我們通過每周的班主任例會、“疑難問題”討論,班主任公開課來加以培訓指導,但對課任教師隊伍建設有時也無能為力,需要借助學校的力量。
3.3?學生自管會的培訓及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在各班推薦或者自薦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生自管會,工作開展基本是在小組負責人的組織下完成,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培訓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生自管會的同學每天早中晚參加管理,年級組也很難對他們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獎勵機制。目前除了優(yōu)先推薦各項先進以外,很難有更好的辦法來進行鼓勵,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約翰杜威.民主與教育[M].2012.
[2]?吳亞萍、王芳.備課的變革[M].2017.
[3]?魯潔、班華.中學班級文化建設[M].2017.
[4]?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