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盧祖能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腦梗死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為臨床常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有較高病死率、致殘率和復發(fā)率,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腦梗死發(fā)病機制較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而動脈粥樣硬化為腦梗死的病理基礎(chǔ),目前較為公認的是損傷應(yīng)答學說以及炎癥學說(即內(nèi)皮受損引發(fā)的功能障礙及炎癥反應(yīng)),多種刺激因子所致內(nèi)皮細胞損傷是腦梗死發(fā)生的始發(fā)環(huán)節(jié),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脂蛋白相關(guān)磷酯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atase A2,Lp-PLA2)是臨床常用的炎性生物學指標,有研究指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過高表達時,其所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之易引起動脈硬化[2]。為此,本文對腦梗死患者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與頸動脈硬化斑塊的相關(guān)性進行分析,旨在為腦梗死患者病情評估和合理治療方案制定提供理論參考。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為對象。入選標準:符合2018年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有關(guān)診斷標準[3];入院后經(jīng)顱腦MRI掃描檢查確診;病情發(fā)作到入院的時間短于48h;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腦梗死后再出血;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近半年內(nèi)存在手術(shù)史或全身出血史;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它炎性疾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等疾病。120例腦梗死患者納為研究組,男68例、女52例,年齡48~70(60.08±3.15)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 21~28(24.08±1.02) kg/m2。同時納入同期在本院體檢的35名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既往無腦血管病病史且經(jīng)頭顱CT檢查不存在腦卒中),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9~81(51.09±3.12)歲,BMI 20~27(23.99±1.05) kg/m2。研究組和對照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研究方法:①標本采集:采集患者3mL晨起空腹靜脈血,室溫凝固30min后,常規(guī)離心分離血漿留存血清后,置于-40℃冰箱內(nèi)待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產(chǎn),型號為O-LYMPUS AU2700)檢測兩組血清中白介素-18(IL-18)、Lp-PLA2水平,ELISA試劑盒由美國RnD公司提供,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②頸動脈超聲檢查:數(shù)字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型號為SSD-d4000;日本ALOKA阿洛卡株式會社)測量兩組研究對象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斑塊最大面積,同時計算Crouse積分[4]。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研究組性別、年齡、BMI、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史占比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變化:研究組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ox-LDL IL-18 Lp-PLA2水平變化
2.3兩組頸動脈硬化斑塊情況比較:研究組CIMT、斑塊最大面積、頸動脈斑塊Crouse積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頸動脈硬化斑塊情況比較
2.4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與頸動脈硬化斑塊的相關(guān)性:分析提示CIMT、斑塊最大面積、Crouse積分均與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呈正相關(guān)(P<0.05),見表4。
表4 血清ox-LDL IL-18 Lp-PLA2水平與頸動脈硬化斑塊的相關(guān)性
自國外學者首次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整個發(fā)展過程屬于一種慢性炎癥性反應(yīng),近年來國內(nèi)外不少學者逐步深入探究了動脈粥樣硬化與炎癥反應(yīng)的關(guān)系,并證實了炎癥反應(yīng)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重要作用,表明炎癥因子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斑塊破裂等密切相關(guān)[5];IL-18、Lp-PLA2是近些年來評估機體炎癥反應(yīng)的常用指標,李亮等[6]研究證實血清Lp-PLA2水平與頸動脈超聲造影聯(lián)合檢測將有利于早期頸動脈斑塊易損性的評估,在疾病臨床篩查以及干預治療中能夠提供依據(jù),相關(guān)研究指出IL-18表達水平與急性腦梗死患者腦梗死面積密切相關(guān)[7];近期有學者研究表明血清ox-LDL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和進展中起到重要的臨床作用[8]。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性別、年齡、BMI等無顯著差異,較好地排除了基線資料對本次研究結(jié)果準確性的影響,同時本研究還顯示研究組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CIMT、斑塊最大面積、頸動脈斑塊Crouse積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CIMT、斑塊最大面積、Crouse積分均與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呈明顯的正相關(guān),提示與健康人群相比,腦梗死患者血清ox-LDL、IL-18、Lp-PLA2水平呈明顯升高趨勢且存在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而相關(guān)性結(jié)果則提示血清ox-LDL、IL-18、Lp-PLA2或參與了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研究指出ox-LDL水平升高時會損傷動脈血管內(nèi)皮細胞,繼而加劇脂質(zhì)沉積在內(nèi)皮細胞下,最終單核細胞被誘導演變?yōu)榫奘杉毎?、泡沫細胞,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正常情況下血液中LDLC不會輕易被氧化,一旦血管壁破裂,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通透性隨之明顯的增加,最終釋放大量的氧自由基,LDLC最終被氧化成為ox-LDL,并聚集在內(nèi)皮下激活內(nèi)皮細胞、樹突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等多種血管壁細胞后,引發(fā)系列炎癥反應(yīng)以及應(yīng)激反應(yīng),參與腦梗死病理過程;Lp-PLA2是一種新型炎性因子,研究指出Lp-PLA2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IL-18作為一種前炎癥因子,有潛在的致炎作用,能夠通過釋放r-干擾素,從而促進炎癥反應(yīng)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9],因而腦梗死患者血清ox-LDL、Lp-PLA2和IL-18呈明顯上升趨勢。并且血清ox-LDL、Lp-PLA2和IL-18參與了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具體機制或與ox-LDL抑制巨噬細胞游離、促使上皮細胞脫落,加速內(nèi)皮病變,并且在ox-LDL作用下,內(nèi)皮細胞釋放出多種包含IL-18等的細胞因子,引發(fā)血管斑塊破裂以及血栓形成等有關(guān)。
基于以上分析,血清ox-LDL、Lp-PLA2、IL-18參與了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過程,或可為腦梗死患者病情評估和早期防治方案制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