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成
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早期,西方音樂的和聲語言正經(jīng)歷演變,具有鮮明調性中心的調性結構逐漸讓位于高度的半音化和調性模糊,最終導致“無調性”的誕生。瓦格納和德彪西都顯著推動了這一進程。通過對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和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各自開始部分的深入考察,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兩位作曲家通過相異的方式建構調性框架,但都采用了調性模糊的手段,完滿達成了歌劇中的戲劇化目標。
在《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開頭若干小節(jié)中,瓦格納寫下了一系列未獲完滿解決的和聲進行,由此暗示出一種充滿渴望且難以滿足的愛情。這個主題貫穿了整個歌劇。歌劇的起始樂句結束在未解決的E大小七和弦上(a小調的屬七和弦)。隨后,音樂并沒有依照解決傾向,進入a小調主和弦,而是抓住第一樂句的末尾音(雙簧管演奏的B音)進行銜接——B音轉接至大提琴聲部,由此開啟第二個樂句。
除句首的上行音程之外,第二句是第一句的上方小三度移位,和聲進行模式不變,結束于未向C解決的G大小七和弦。之后的第三樂句,其終止處的B大小七和弦也未直接解決到E。它在高八度的位置重復了一遍。之后,上行小二度動機從長笛轉向小提琴,再交回給長笛。這個動機在第16小節(jié)拓展成一系列的上行半音;這些經(jīng)過性的音符在小節(jié)最后一個八分音符的位置引出G#和弦。正是在這一小節(jié),終于出現(xiàn)了E和弦。然而,它采用的形式是大小七和弦,引出第17小節(jié)的F大三和弦,由此完成一次位于a小調語境里的阻礙終止——a小調是樂譜調號所指示的調性。
然而,瓦格納沒有讓聽眾清晰捕捉到第17小節(jié)的終止。首先,一個較長的強拍倚音使得完整的F大三和弦直到小節(jié)第二拍的后半拍才出現(xiàn)。此外,F(xiàn)和弦出現(xiàn)的位置,正是后方樂句開啟之處。依靠歌劇開頭部分的持續(xù)運動,瓦格納設立起一系列的調性目標,卻又絕不達成。結果就是,不確定性和焦慮感得以拓張,而不是緩和,進一步響應歌劇的戲劇化目標。
此外,我們也能透過瓦格納對半減七和弦(又稱“特里斯坦和弦”)的運用,找到調性模糊的證據(jù)。若論第2小節(jié)“特里斯坦和弦”的本質,就其和接下來的E大小七和弦的關聯(lián)這一視角來看,可謂是眾說紛紜。正如納蒂茲在他的《音樂與揭示》一書中所做的梳理:1.把它看作a小調的四級和弦,等音記譜為“升D,F(xiàn),降A,降C”,此時它是一個變化的D小七和弦(a小調的下屬和弦),根音升高半音,五音和七音降低半音,形成向E7和弦的強烈傾向;一些里曼分析進一步認為:不僅升G是經(jīng)過外音,導向小節(jié)末尾的和弦音A,而且升D也是引向后方還原D的經(jīng)過音,這一還原D是被暗示的真正和弦音,在后一小節(jié)才得以出現(xiàn)。2.看作二級和弦,A之前較長的升G仍然視作強拍倚音(和第17小節(jié)類似),由此,和弦本身是B,升D,F(xiàn),A,這可以視為A小調的法蘭西增六和弦,以及E7和弦的副屬和弦。3.欣德米特和勛伯格指出,把升G、而非A看作和弦音,那么和弦就可以等音記譜為添加六度音的升G小和弦(升G,B,升D,升E)。
根據(jù)以上例子,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雖然瓦格納通過廣泛的半音化造成了調性模糊,但他的方法仍然基于功能調性,并沒有逾越大小調音樂語言的范疇。德彪西則不然,在《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里,他向功能調性系統(tǒng)之外進行探索,引入調式音階、五聲音階和全音階等,由此獲得調性模糊感。結果就是,和聲進行的根源是情緒轉變,而不是調性的引力運動。
在歌劇中,德彪西貫穿使用五聲音階和全音階,這也成為劇中最重要的兩個調性系統(tǒng)。由于五聲音階可從自然音和聲進行里獲得,德彪西把這種音階用于描繪和大自然關聯(lián)的元素,例如森林。全音階則通過音程模式“人造”而成,在劇中用以表示與人相關的元素,例如格洛的出現(xiàn)。
從音集的角度來看,五聲音階的音程涵量為[032140],意為純四度和純五度是最顯著的特征,其次是大二度和小七度。六聲全音階的音程涵量為[060603],表示大二度和大三度是最頻繁出現(xiàn)的音程,而三全音也是特色音程。此外,增三和弦也和全音階有獨特的關聯(lián)。這兩種似乎完全相異的音級集合,其關聯(lián)線索就在于大二度;在這兩套音集進行切換時,德彪西充分地利用大二度來保持音樂的相關性。
從最初的和弦開始,德彪西就展現(xiàn)出和一切調性引力傾向的決裂。雖然從譜面上看,似乎是d小調,且初始的開放和弦是以D為根音;然而,這一和弦缺少三音,僅為五度音程而已。接下來的第2小節(jié)和弦似乎是A小七和弦(d自然小調的屬和弦)的第二轉位;然而,第1小節(jié)的后半部分和第2小節(jié)的前半部分形成了一次平行五度,進一步削弱了調性化進行的感覺。此外,第1至4小節(jié)的所有音符構成五聲音階C,D,E,G,A。
第5小節(jié)在E, D, C, 降B的基礎上出現(xiàn)升F和降A,完整的全音階出現(xiàn)。三全音“D-降A”由低音提琴撥奏呈現(xiàn),和之前若干小節(jié)構建的純四、五度形成強烈對比。從和聲角度看,音樂從D增六和弦運動到添加了降B和D音的降A增六和弦,因此沒有提供任何有關大、小調功能性的指示。從旋律上看,德彪西繼續(xù)運用上行二度動機(G-A);這一動機之前由大提琴演奏,轉而上移純五度,交給第一雙簧管以及英國管。它以減值和雙倍減值的面貌出現(xiàn)。正是上行大二度帶把此處和前幾小節(jié)關聯(lián)起來。
德彪西時常運用的一種技法是在不同的層次同時呈現(xiàn)不同的調性結構。第14至15小節(jié),上行動機“降A-降B”是五聲音階和全音階共享的子集。雙簧管獨奏的旋律以這個動機開始,然后延展出一個包含“降A-降B-升C”的更長樂句,指示為五聲音階。然而,弦樂組構成的音級集合卻指向全音階。這種意涵因為大提琴聲部撥奏的另一個特性三全音“E-降B”而進一步強化。
第21至22小節(jié),音樂似乎進入了傳統(tǒng)三和弦風格,但卻暗示著五聲音階,而非C大調音階。這種效果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1.低音區(qū)若干聲部的和聲運動采取平行五、八度的方式;2.高音聲部和低音線條構成純八度、大二度和純五度音程,而這三種音程都是五聲音階里的重要音程。
瓦格納和德彪西采用不同的途徑建立調性語言策略,但都以深層調性結構來組織音樂,造成更強的統(tǒng)一性。
在《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里,通過深入研究第1至17小節(jié)的一系列和聲進行,我們能發(fā)現(xiàn)低音線條的構成。這條低音線勾勒出E小三和弦(a自然小調的屬和弦)并引向F。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開始部分(第1至28小節(jié))的低音線則如譜例所示。這暗示的是D愛奧尼亞調式,與調號所指示的調性契合。
瓦格納和德彪西都選用了最能支持歌劇之戲劇化目標的調性語言。正如霍洛維在《德彪西和瓦格納》當中指出的,雖然這兩部歌劇的情節(jié)線索類似,但它們的戲劇張力是截然不同的。對于《特里斯坦》而言,核心主題是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的感官欲望;在《佩利亞斯》當中,卻是孤獨和斷裂。
在《特里斯坦》當中,感官欲望驅使著戀人做出一系列的選擇,并且“絕然地占據(jù)對方”。他們的行動由清晰的意圖所引領;進而和聲語言也展現(xiàn)出清楚的方向感。在前文已經(jīng)分析過的起始片段中,瓦格納一再用屬七和弦來終止樂句。這一系列對期待中的解決所作的延宕,正好服務于戲劇化意圖——描摹一種來自于無法滿足之渴望的張力。這樣的戲劇化效果能夠成功,恰是因為聽眾能夠清晰地捕捉到和聲進行的方向性,進而期待屬七和弦之后的解決。若沒有期待感作為前提,意外元素將無從談起。
《佩利亞斯》里的一切則似乎是隨意發(fā)生的,沒有目標和緣由。梅麗桑德不知從何而來,佩利亞斯希望開啟一次莫名的旅行。對徒勞和絕望的象征充斥在整個歌劇調對話和劇情當中。德彪西選擇了最能反映孤獨和迷茫氛圍的調性語言。五聲音階和全音階都不存在半音化的導音,因此不提供清晰的、如大小調音階那樣的引力牽引。在《佩利亞斯》的起始片段中,前兩小節(jié)的平行五度即刻弱化了和聲進行的方向感。即使德彪西運用了共享子集來關聯(lián)不同的音級集合,但是他進行切換的方式似乎是隨意的,而不是基于和聲引力和調性功能原則。在起始部分里,低音線條構成的D愛奧尼亞進行也沒有半音化的導音。
總而言之,通過考察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和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各自的開頭部分,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兩位作曲家都以調性模糊來為戲劇目標服務。然而不同的戲劇目標,造成了兩位作曲家對和聲語言謹慎的差異化選擇,并通過完全不同的途徑實現(xiàn)這種模糊性。
參考文獻:
[1]納蒂茲,《音樂與揭示》,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第219-229頁。
[2]姜之國,《德彪西<佩利亞斯與梅利桑德>與貝爾格<沃采克>和聲比較研究》,上海音樂學[3]院出版社2013版,第13-17頁
[4]姜之國,《德彪西<佩利亞斯與梅利桑德>與貝爾格<沃采克>和聲比較研究》,第13-17頁
[5]霍洛維,《德彪西和瓦格納》,奧伊倫堡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7頁
[6]霍洛維,《德彪西和瓦格納》,第62頁
[7]霍洛維,《德彪西和瓦格納》,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