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兒
2019年是生鮮零售回歸理性的一年,多家盲目燒錢的生鮮平臺破產倒閉,連融資多輪的獨角獸玩家也勒緊腰帶過日子。
在最近接受采訪時,百果園集團總裁徐艷林稱,零售最后比拼的是效率,既要滿足顧客的需求,又要存活下來,必須借助技術和人的力量提升效率。
與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當當創(chuàng)始人一樣,百果園也是由夫妻檔創(chuàng)業(yè)。徐艷林不僅是百果園集團總裁,還是百果園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余惠勇的妻子,兩人攜手創(chuàng)業(yè)17年。
談到夫妻創(chuàng)業(yè)的難點時,徐艷林認為在于兩人思想不一致,而在經歷高壓混織的工作生活后,夫妻倆找到一個藥方——在自我修行中找到夫妻共同語言和企業(yè)經營之道,從而共同學習成長。
問:你和余惠勇如何分工?他介意夫妻檔創(chuàng)業(yè)嗎?
徐艷林:他抓戰(zhàn)略和方向,我抓落地執(zhí)行。產業(yè)鏈建設以他為主,我主要看零售終端。我原來做老師,2002年進公司時做行政,后來還涉及門店管理、運營、配送、采購等業(yè)務部門。一開始他很懷疑,直到我在2007年讓百果園扭虧轉盈,他才刮目相看,對我的建議會認真聽取,以前都不把我放眼里。
問:這個過程中你是如何一步步實現(xiàn)個人成長的?
徐艷林:一開始,通過連鎖協(xié)會的課程,我開始學習如何做加盟和制定公司戰(zhàn)略,后來在2016年接觸到無形智慧課程,學習看清楚企業(yè)背后的本質是什么,人的最高格局是什么,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心,我得到很大的心境提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來自內在的力量,內在的力量取決于道德的等級。也就是說,人的一生要不斷向內修行。
問:實踐中你栽過哪些跟頭?經歷了哪些絕望或糾結的時刻?
徐艷林:起初加盟沒有美譽度,個別加盟商以次充好不誠信,被媒體曝光產生負面影響。幾年前廣州一萬多平方米的倉配中心失火,幾千萬元全燒沒了,可見早期安全意識很匱乏。
還有這些年來的各種亂象,大家都認為賣水果門檻低好做,來了一波又一波,不斷打仗,再“死”掉再打仗,循環(huán)往復,我們也被迫參與競爭。從物質損失到精神壓力,各種痛苦都經歷過了。
問:有人說,夫妻創(chuàng)業(yè)很難,你認為難點在哪里?
徐艷林:難點在于意見和思想不一致。人不是機器,比如在外男人說了算,在家女人說了算,有時候經常會搞混。特別是女人,一看你這個觀點錯了就會表達,如果在公眾場合表達意見讓男人沒面子,就會引發(fā)矛盾沖突。
問:你們夫妻倆如何調節(jié)工作和家庭融合帶來的矛盾?
徐艷林:我曾經也很痛苦,我先生性格強勢,脾氣火爆,我就開始思考,既然都嫁給他了,就要適應和改變,慢慢這種情況就好轉了。畢竟男人發(fā)火后很快忘記,女人老是想著,這樣對自己也不好。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兩人一起多學習、多交流,很多思想和看法都會一致。同時,要懂得先修煉自己,意見不同時多反思自己,懂得按照利他思維方式去做事,和諧度就很高了。所以說,夫妻創(chuàng)業(yè)一定要有共同語言,思想高度要在一個層次上。
問:你倆的股權分配是怎樣的?
徐艷林:對于股權,我個人想說的是,很多人特別是女人,看不清楚的時候就要抓錢,覺得那是安全感的體現(xiàn)。我覺得錢是有形的,越要追有形的物質,越要從無形層面著手,女人需要智慧。
問:你曾經是老師,有沒有想過日后會從商?
徐艷林:當老師時,我覺得教師的鐵飯碗挺好的,沒想到后來會轉行?,F(xiàn)在經商,我很快樂,因為每天都不一樣,每天都是變化的,會面對各種新鮮事物。當你不斷面臨各種挑戰(zhàn),并不斷戰(zhàn)勝這些困難時,你會有成就感。
問:2019年最重要的決定是什么?
徐艷林:最重要的決定是加盟體系的完善,更好地賦能加盟商度過養(yǎng)店期,比如在金融端、物流端等進行扶持。其中最核心的轉變是,我們要求加盟商必須自己當?shù)觊L,以前沒有這么硬性的規(guī)定。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只投錢的加盟商,如果不參與或半?yún)⑴c經營,不了解百果園的經營理念,就會端著老板的架子指手劃腳影響員工。
問:百果園學習7-11的密集開店策略,這樣會不會對每家店的業(yè)績產生影響?如何平衡好市場占有率和加盟商收入的關系?
徐艷林:如果分散開店,管理成本會高,加密開店會降低管理成本、物流成本。當然,如果商圈在500米內有重疊,對店面業(yè)績短期來看會有10%-20%的影響,但如果不加密開店,對手也會搶位置,相比之下對加盟商的不利影響會更大。
問:百果園平均客單價40多元,在一二線城市更有優(yōu)勢,如何探索下沉市場?
徐艷林:我們目前在一二線城市還處在加密開店階段,2020年會逐漸探索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的百姓消費也在升級,也想吃好吃的水果。在更偏重熟人社會的下沉市場里,夫妻店生存空間很大,我們也不一定直接和他們競爭,未來可能給小B端提供水果,通過合作方式下沉。
問:與百果園相比,公司新推出的全品類生鮮平臺“百果心享”,打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在百果園店里同時銷售?
徐艷林:百果心享目前以隔日到店自提為主,也有一些做宅配業(yè)務。我們采取的策略是線下做專,線上做寬,也就是線下實體店專心做水果,線上把品類拓寬。但我們做全品類不是一下子全上,而是一個個做,讓顧客對某個品類形成記憶點,才拓展下一個品類。百果心享的商品沒在百果園店里擺出售賣,因為空間有限,線下還是專注做水果。
問:百果園在種植端的改造是怎樣的?
徐艷林:農民沒技術、資金、銷路,我們都會給解決,先提供百果園的標準,讓農戶按照這個標準種植,再給予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目前公司大部分水果都是從產地直采,極少部分從批發(fā)市場拿貨作為補充。
問:之前公司宣布20年要打造100個品牌,目前進展如何,品牌打造的難點在哪里?
徐艷林:我們計劃一年打造5個品牌,現(xiàn)在過了兩年,打造了12個。品牌打造難點有很多,首先是標準,確定標準后再研發(fā),種出來后再擴大生產,過程中都要達到標準,然后借助保鮮冷鏈技術送到店里,接著營銷要跟上。一個品牌要好幾年才能打磨出來,公司很多年前就開始研究了,現(xiàn)在是一個個往外推。
問:上市進程如何?
徐艷林:這塊一直在規(guī)劃,有個過程。
問:公司如何看待“店倉一體是未來的趨勢”?目前線上業(yè)務占比多少?
徐艷林:店倉一體是我們的核心,我們現(xiàn)在對店鋪作改造,店鋪要有后臺,可以給線上線下的水果訂單做加工服務,畢竟以后線上接單、線下送貨和加工會越來越多,目前線上訂單占總銷售額20%左右。
問:為什么你認為未來的零售業(yè)越來越不好做,未來零售競爭比拼什么?
徐艷林:因為顧客越來越追求便利性和體驗感,要求最好什么都弄好。零售商很痛苦,線上服務有物流成本,價格還不能太高,不然沒流量,所以毛利空間很小,但又不得不做。未來零售的競爭就是比誰的效率高,要滿足顧客需求,還要提高效益,就必須通過智能化、信息化來提升運營效率。
我有時候在想,很多孩子不愿去終端零售做服務業(yè),要是將來老齡化加劇,我們這種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又如何生存?整個行業(yè)都會遇到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