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居
這種繩技是唐朝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印度傳來的,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時代的傳承與發(fā)展,在經(jīng)過中國文化的吸收與改造過程后,最終形成了蒲松齡筆下的《偷桃》。
古代印度的街頭藝人表演繩技
印度有一種流傳了很久的古老魔術(shù)“通天繩技”,也稱“印度神仙索”。一位印度苦行僧首先給圍觀的人展示自己的籮筐,表明里面除了繩子外,什么都沒有。然后僧人將一根比較粗的繩子放在筐中,隨著手中笛子和鼓樂的響起,這個粗繩子就像獲得了神力一樣,開始直挺挺的立起來,向上伸展。隨著繩子的不斷升高,會有一名瘦弱小男孩出現(xiàn),順著繩子向上爬。小孩會爬到頂或是爬一段就下來,等小孩下來后,繩子會在僧人的操縱下,變軟掉下來。直到近現(xiàn)代,這種繩技仍不斷見諸記載。印度著名魔術(shù)師卜羅圖·錢德拉·索卡爾說,這套戲法在很久以前是由街頭的“家社-瓦拉”(游動表演藝人)表演的。
14世紀來華游歷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在訪問杭州時,也觀賞過類似“通天繩技”的神奇魔術(shù)。
伊本·白圖泰是中世紀著名的旅行家。14世紀,他從海上絲綢之路來到泉州,又循海路北上到達杭州,并在杭州受到執(zhí)政官的熱烈歡迎,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宴會。席間,魔術(shù)師表演了一場精彩的魔術(shù):只見其拋繩于空中,繩便扶搖直上,直到繩端消失在空中。然后他讓徒弟緣繩而上,爬著爬著就不見了,魔術(shù)師連喊三聲,卻無人答應(yīng)。于是魔術(shù)師很生氣,他抄起一把刀,順繩而上,也不見了。一會兒那徒弟竟然被大卸八塊,丟了下來。之后,魔術(shù)師也氣喘吁吁、滿身血污地凌空而降,他把徒弟的肢體撿拾拼湊到一起,用腳一踢,徒弟便毫發(fā)無損地騰地站起,拜倒在執(zhí)政官面前,于是執(zhí)政官下令賞他。伊本對此感到驚奇,這時有人對他說:“哪有什么騰空、落地的殘肢,只不過是戲法而已!”
盛唐之后,這種繩技繼續(xù)在中國流傳。約生活在兩宋之際的王铚在《默記》中記載了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晏殊在仁宗慶歷年間,在潁州(今安徽阜陽)觀賞過這種奇技。據(jù)守衙排軍說,他在當兵戍防時,也曾經(jīng)見過類似的表演,可見晏殊所見此類魔術(shù)在宋代并非孤例。然而,由于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有限,很多人把這種奇技當作“妖術(shù)”來看待。殊不知這種奇技卻是從唐代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神奇的魔術(shù)。
這種神奇的天竺繩技還由中國傳到日本,稱為“中國繩技”。由于南亞次大陸地處東西方海上交通要沖,所以當這種印度繩技東傳中國之時,也向西傳入歐洲。在德國、愛爾蘭等西方國家的民間傳說中,都有關(guān)于此種繩技的描寫。由此可見,印度“通天繩技”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種重要的藝術(shù)形式。
總之,在唐代經(jīng)海上絲綢之路傳來的印度繩技,歷經(jīng)宋、元、明、清諸朝,明顯可以看出其前后承續(xù)、流傳、發(fā)展、演變之軌跡。這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神奇藝術(shù)魅力外,也說明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和互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正是在這種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的模式中不斷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