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洪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西吉安343706)
升降散是古今名方,出自清代楊栗山的《傷寒瘟疫條辨》[1]160。方由僵蠶、蟬蛻、姜黃、大黃、米酒、蜂蜜六味組成。楊氏廣集諸家學術,傷寒方面,主宗仲景的《傷寒論》;溫病諸法,則對劉河間、王安道、吳又可等人有所師承。升降散的制方亦受諸家影響,在制方過程中,融入了《內經(jīng)》《傷寒論》《傷寒直格》《傷寒纘論》《溫疫論》等著作的觀點,該方最終包含宣泄郁熱、升清降濁、表里雙解、氣血并治等法,體現(xiàn)其獨特的魅力。
溫病“邪熱內郁”的總病機貫穿《傷寒瘟疫條辨》的始終。楊栗山認為,溫病火毒內閉,表里俱實,發(fā)之慮其揚越,降之則恐其深陷,惟宜降瀉兼之以發(fā)揚,才可得周全。又“氣為火之舟楫”,若能通達周身氣機,使熱隨氣傳輸,則熱可自然消退而病痊。楊氏治郁將此學術思想集中應用在升降散上,以僵蠶、蟬蛻升散,姜黃、大黃降瀉,構成一升一降之勢,兼調氣機,從而使郁熱頓解。此即升降散體現(xiàn)出的宣泄郁熱法。該法分別有受到《內經(jīng)》《傷寒論》《溫疫論》中相關內容的啟發(fā)。
1.1 《內經(jīng)》[2]“火郁”論 “郁”指“郁結而氣不舒”[1]139,是一種“郁抑不申”[3]的狀態(tài)?!盎鹩簟闭撟钤绯鲎浴端貑枴ちo大論》,是由運氣異常所導致的郁,最初用來說明運氣對自然和對人體的影響。應對“火郁”太過,《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主張“火郁發(fā)之”。后世將“火郁”引作病機概念,即“無形之熱壅閉不得散”,對“火郁發(fā)之”的“發(fā)”,則認為是使用一種向上向外的力量,使“郁”得解,如采取發(fā)汗、宣透、升散等方法。升降散治邪熱內郁,以僵蠶、蟬蛻辛涼宣透,即深受“火郁發(fā)之”的影響。“火郁”論是升降散宣泄郁熱法淵源之一。
1.2 《傷寒論》[4]中的“厥”論 《傷寒論》曰:“凡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睏罾跎秸J為,傷寒見厥,可以是由陽邪傳至少陰,里有結熱,陽郁不能交接于四末所致。仲景治此厥,方用四逆散。雖曰治“厥”,但實際是治“郁”。方以柴胡升內陷之外邪,枳實破內滯之結熱,白芍收失位之陰,甘草和不調之氣[1]233。其中,柴胡、枳實一升一降,調暢氣機;白芍酸斂,可防柴胡升散太過,如此一來,則郁解厥回。升降散中僵蠶、蟬蛻主升,姜黃、大黃主降,其解郁熱之功與四逆散有異曲同工之妙。
1.3 《溫疫論》[5]“積陽為火”論 吳又可在解釋溫疫“服寒劑反熱”這一現(xiàn)象時提出“積陽為火”的觀點。吳氏指出,陽氣運行周身,溫養(yǎng)百骸,“但喜通達爾”,一旦受阻,便會郁而化熱、化火。今溫疫發(fā)熱,是由邪氣內伏,陽氣不得宣布,積陽化火所致,徒用苦寒無益,必佐以疏利氣機,待陽氣通行,郁熱自消。蓋“氣為火之舟楫”,火郁根于氣,火不能自運,賴氣為之運。升降散充分吸收了這部分思想,在宣泄郁熱的同時,又不忘通達周身氣機。
楊栗山在探尋溫病之源時,一日讀到《傷寒例》“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的條文,恍然大悟,認為此語“與傷寒絕不相干”,實際是“論溫病所從入之門,變證之總”。清邪者,乃雜氣中浮而上者,如毒物煙瘴之類,此類邪氣從鼻息入,主要侵犯人體的上半部分,干擾清陽,使之不能自然上升;濁邪者,
是雜氣之沉而下者,如水土敗濁污穢之屬,此類邪氣從口舌入,主要侵犯人體的下半部分,阻塞濁陰,使之不能自然下降。清濁不分,則百病蜂起,是以取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此即升降散升清降濁法大意。該法形成有以下淵源:
2.1 《內經(jīng)》中的“氣分清濁”論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寒氣生濁,熱氣生清?!焙畾猓瑢偎練?,而水有向下流動之性?!端貑枴贩Q寒氣“生濁”,產生濁氣,即產生向下流動之氣[6]103。熱為火之漸,熱氣同火之氣,其性上升?!端貑枴费詿釟狻吧濉保a生清氣,蓋謂產生上升之氣也[6]103。此時的“清”“濁”即分別有“上升之氣”“下降之氣”之意。其后該篇又言,“清陽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皆從不同角度說明,為“清”者當升、當在上,為“濁”者,當降、當在下。楊栗山認為清邪為“雜氣浮而上者”,濁邪為“雜氣之沉而下者”;在治療時則強調升清陽而降濁陰,不能說不受《內經(jīng)》中“氣分清濁論”影響。
2.2 《傷寒論》中的“邪分清濁”論 仲景在《傷寒論·辨脈法》中謂“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將病邪分為性質截然相反的清、濁兩類。書中接著指出“表氣微虛,里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表氣微虛,里氣微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氣相熏,口爛食斷……熱氣所過,則為癰膿……令便數(shù)難,臍筑湫痛……”清邪、濁邪中人,初起雖有在上在下之分,但若表氣微虛,里氣不守,則邪氣內陷,以致三焦失職,清濁不分,進而出現(xiàn)發(fā)熱、口爛、癰膿、腹痛等諸多病狀。這些癥狀與溫病中的大頭瘟、疙瘩瘟、絞腸瘟、軟腳瘟的癥狀相似。楊栗山據(jù)此認為,“全非傷寒脈證所有事,乃論溫病所從入之門,變證之總”(《傷寒論·辨脈法》),判定“清邪濁邪即是雜氣”,并將“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之說引入到《傷寒瘟疫條辨》,用以解釋溫病病機,為后來升清降濁法的提出做了準備。
2.3 《溫疫論》中的“升降論” 吳又可認為,溫病疫毒傳于胸胃,見胸腹脹滿,以致氣機升降不利。若單純用破氣之藥,而不用祛邪之劑,治療效果不會很滿意,邪氣還是羈留于內。繼而腸胃燥結,中氣郁滯,導致上焦之氣不能下降,而下氣亦不通。治療只需用大黃通腑攻邪,中焦得通,則上下皆通,氣機自然升降,強調逐邪對升降的重要性。即如原書所言,“但得客氣一除,本氣自然升降”。溫病雜氣中于上下,三焦邪溷為一,清濁不得升降。升降散以僵蠶、蟬蛻散在上之雜氣,姜黃、大黃祛在下之雜氣,邪氣一除,清濁自當升降。
表里雙解又稱“兩解”,是治療表里同病的治法[7]。楊栗山認為,溫病雜氣怫郁在里,由內而達于外,表里同病最多,如單用發(fā)汗,則里證已急,只清里而表證仍在,惟宜表里雙解。然溫病見表證,“皆里熱郁結浮越于外也”,“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治療時“斷無正發(fā)汗之理”,“但以清里為主”,“里熱清而表證自解”。升降散的表里雙解,重在用大黃四錢,佐姜黃三分降瀉清里,兼以僵蠶兩錢、蟬蛻一錢辛涼宣透肌表。該法受同是表里雙解劑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和雙解散的影響較大,
3.1 仲景的麻黃附子細辛湯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此太陽少陰表里同病,仲景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足太陽膀胱經(jīng)與足少陰腎經(jīng)相為表里,寒邪直中少陰,再循經(jīng)絡達于太陽,因成太陽太陰兩感之病,而見發(fā)熱脈反沉之癥,治當表里雙解[1]159。故以麻黃發(fā)汗解表,附子、細辛溫中,而太陽之表熱,少陰之里寒盡解。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太陽少陰兩感,是表里雙解思想的早期應用,也是楊栗山制表里雙解劑升降散的早期啟蒙。《傷寒瘟疫條辨》“醫(yī)方辨”中,楊氏首列麻黃附子細辛湯,其次列升降散,用意也是不言而喻。
3.2 河間的雙解散 雙解散由益元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合防風通圣散組成,主表里俱熱[8]。河間用以“普解風寒暑濕”治“一切舊病發(fā)作”“一切穢毒”“婦人產后諸疾”“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諸證”,是以又名“通解散”。河間認為,“傷寒即是熱病”,發(fā)熱之由乃是“寒邪閉密腠理,陽氣怫郁不能通暢,怫然內作”所致,故用藥多用寒涼。方中麻黃、荊芥、防風、薄荷、桔梗、蔥、豉解表宣肺開腠理;石膏、連翹、梔子、黃芩清里熱;重用滑石、甘草清肌表之熱,又兼利水道;大黃、芒硝通腑泄熱;以上諸藥一開發(fā),一降瀉,則怫熱宣通,表里俱解。“熱甚而生風邪”,因以芎、歸、白芍和肝血以息風熱;“火熱能生濕土”,而以白術、甘草健脾勝濕。合方寓汗、清、下、補諸法于一方,雙解表里。雙解散對升降散的立法組方和雙解理論都有直接影響,楊氏自述升降散即是“仿河間雙解、三黃之意”而制。升降散中僵蠶、蟬蛻性浮升上,又辛涼透表;姜黃、大黃質重沉降,又苦寒攻下,在升清陽時又能透表,降濁陰時又能清里。故楊氏云其“升清可以解表,降濁可以清里”。
溫病有不同的傳變方式,病位在不同階段也各有不同。楊栗山治疫“重逐邪”的學術思想受吳又可影響較大,但在溫病的傳變方式上,他并沒有接受吳氏的“九傳學說”,而是認可張璐的“氣血傳變”說,認為溫病乃雜氣怫郁血分,由內而發(fā)出氣分。這種認識直接關系到溫病病位的識別和治療手段的確立。正因為溫病是由血分發(fā)出氣分,邪氣有向外趨勢,其病變常同時波及氣分和血分。升降散中姜黃、大黃入血分,涼血活血;僵蠶、蟬蛻入氣分,辛涼透熱。合方氣血并治,與葉天士衛(wèi)氣營血辨證中“入營猶可透熱轉氣”思想大有相通之處。其在透熱、涼血化瘀時,又兼清熱解毒、苦寒攻下,立意新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葉氏血分證用藥的規(guī)范,彌補了血分證治少用清解、攻下的不足[9]。其源流如下。
4.1 《傷寒纘論》[10]中的“氣血傳變說” 張璐慮《傷寒論》原載“溫病熱病諸例”被混于“傷寒六經(jīng)例”之中而知之者少,致使后世“有以黃芩、白虎湯誤治傷寒”,“有以黃芩、白虎證而誤呼為傷寒”者,遂將“溫熱諸條”擇出而成《傷寒纘論·溫熱病篇》,欲后人“洗心讀之”以發(fā)蒙昧。篇中張氏指出“傷寒自氣分而傳入血分,溫熱由血分發(fā)出氣分”,是以傷寒初起發(fā)惡風寒而熱不甚,溫熱一發(fā)即內外皆熱。此說讓楊栗山直接意識到傷寒溫病有發(fā)表清里之異,也為升降散有針對性地選擇氣分藥、血分藥提供了依據(jù),并被楊氏引入到《傷寒瘟疫條辨》“自序”之中。
4.2 《溫疫論》中的氣血論治 吳又可提出“膜原說”,以膜原為界,將人之一身分為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其中又把膜原以外歸氣分,膜原以內歸血分。針對不同病位的治則,吳氏提出“凡疫邪留于氣分,解以戰(zhàn)汗;留于血分,解以發(fā)斑”。戰(zhàn)汗、發(fā)斑產生機理,吳氏解釋:“伏邪漸退,表氣潛行于內,乃作大戰(zhàn)。精氣自內由膜中以達表,振戰(zhàn)止而復熱,此時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從汗解,所以名戰(zhàn)汗”,“邪留血分,里氣壅閉而伏邪不得外透,若下之,內壅一通則胃氣亦從而舒暢,或出表為斑”,可見戰(zhàn)汗、發(fā)斑皆為表里通透、邪氣外解的預兆。疫邪首尾以通行為治,今表里不通,當視邪之所在而治之,助其通達。治邪留氣分,吳氏選白虎加人參湯;邪留血分則用大承氣湯。升降散以辛涼之僵蠶、蟬蛻,解氣分之郁熱;以姜黃、大黃通里之結滯助外透為斑,如此內外俱通,實現(xiàn)氣血同治。
許叔微云:“讀仲景書,用仲景之法,未嘗執(zhí)仲景之方,乃為得仲景之心也?!睂W習升降散,亦當如是,不要偏執(zhí)方中藥物,重在學其法。試舉近賢趙紹琴應用升降散氣血并治法驗案一則[11]。
崔某,男,16歲,患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3年余,經(jīng)化療有所好轉,但近來時常反復,周圍血中幼稚細胞已有半年之久未消失,若服中藥補劑癥狀反而加重??滔乱娨慌苫馃嶂螅罕囚X衄,口苦咽干,心煩急躁,夜寐夢多,便干溲赤,舌紅、苔黃根厚,脈象弦滑細數(shù),按之有力。此乃血分郁熱,熱傷其血而成血虛之證,熱不去則血難復。擬調氣解郁,涼血解毒。方用:蟬蛻、青黛、片姜黃各6 g,大黃2 g,生地榆、赤芍、丹參、茜草、小薊、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10 g。服上方7劑,衄血漸止。再7劑,外周血幼稚細胞顯著減少。后依上法加減調治半年,各項檢查指標正常,亦未見反復。
按:病雖在血分,然血之與氣,如影隨形。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血郁則氣郁,二者常相互影響。故欲宣散血分郁熱,必先疏調氣機郁滯。方以升降散加減,取蟬蛻宣散透發(fā)肌表,兼輕清升上,與姜黃、大黃形成升降之勢,調節(jié)一身上下氣機,疏達郁熱,兼入丹參、赤芍、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強其涼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合方氣血并治,取得良好療效。
升降散體現(xiàn)出獨特的宣泄郁熱法、升清降濁法、表里雙解法和氣血并治法,反映出楊氏認識溫病著眼于“郁”和治療溫病重視氣機升降、表里通達、氣血調暢的治疫學術。其治法亦可供當今臨床借鑒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