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王藝 賈佳儀
[摘?要]?基于政府介入視角,以213個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調查問卷為數(shù)據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研究了政府介入度與項目利益分配方式選擇之間的關系及二者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協(xié)同顯著影響項目成功度,政府介入度介于適中的強度下,最有利于項目成功。其中,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力度顯著正向影響項目成功度,政府對項目的審查力度與項目成功度呈倒U關系。政府介入度顯著影響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最終得到利益分配方式在不同政府介入度前提下的優(yōu)先選擇順序。
[關鍵詞]?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政府介入;利益分配;項目成功度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1763(2020)01—0049—09
Research?on?the?Success?Degree?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ject
——Based?on?the?Synergy?between?Government?Intervention
and?Profit?Distribution?Mode
LI?Lin,?WANG?Yi,?JIA??Jiayi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perspective?of?government?intervention,?213?IUR?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ject?questionnaires?were?used?for?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overnment?intervention,?the?profit?distribution?mode?selection?and?its?impact?on?project?success?degree.?The?results?of?the?study?show?that?the?government?intervention?and?the?profit?distribution?mode?selection?significantly?affect?the?success?degree?of?the?project,?when?the?government?intervention?level?is?moderately?strong,?it?is?most?beneficial?to?the?success?degree?of?the?project.?Among?them,?the?government?support?degree?for?the?project?has?a?significant?positive?impact?on?the?success?degree?of?the?project,?and?the?government?review?degree?has?a?negative?U?relationship?with?the?success?degree?of?the?project.?Government?intervention?significantly?affects?the?profit?distribution?mode?selection.?Finally,?the?priority?order?of?the?profit?distribution?mode?under?the?premise?of?different?government?interventions?is?obtained.
Key?words:?IUR?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ject?success?degree;?government?intervention;profit?distribution
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大力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更好地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1]。目前,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是當前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活動的主要形式[2]。對于部分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政府作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最主要的責任主體,擔任著發(fā)起者、主要責任方、部分資金提供方等角色,通過政策的引導,直接或者間接地介入了項目[3-4],對于組織協(xié)調和激勵引導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深入有效地開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是合作主體各方優(yōu)勢互補的自主行為,?但在實際合作過程中,?各方在價值取向和社會職責上存在差異與沖突。因此,從政府角度切入找到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的最佳模式,實現(xiàn)項目成功最大化成為各地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共同面臨的難題。
首先,當前的政府介入活動在表面上體現(xiàn)了政府對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重視,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推動效果。許多學者通過分析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的有關政策,發(fā)現(xiàn)政府未能從微觀角度充分考慮企業(yè)動機以預防投機項目[5-6],政府采取的介入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激勵措施存在目標不明確、任務不合理、物質不充分等問題[7-8],政府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的方式在不同產業(yè)、不同政策目標之間的激勵效應存在差異[9]。然而,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政府角色、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政府介入權的研究,缺乏政府不同介入行為和介入力度對項目成功度影響的研究。
其次,無論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選擇哪一種模式,本質上都屬于社會交易行為,這種交易的特殊性在于交易目的是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促成合作各方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項目成功[10]。利益分配是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開展過程中最為關鍵且矛盾最突出的問題,它對項目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11]。已有研究多從人員、技術、合作、資金等視角出發(fā),缺乏對不同政府介入的前提下,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如何影響項目成功度的研究,且較少對機制和各因素之間的協(xié)同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如何通過政府介入有效推動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順利開展,提高項目成功度,需要深入考察探索政府介入度、合作模式與利益分配方式選擇三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因此,研究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中政府的介入程度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
政府的介入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合作各方達成的合作契約提供保障與監(jiān)督,識別并有效克服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中的交易障礙。例如在有些項目合作過程中存在企業(yè)方的投機行為,此時政府作為第三方介入確保了項目的規(guī)范開展,而項目有了第三方的監(jiān)督,利益分配也更加公平合理。綜合分析現(xiàn)有文獻,可知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介入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包括政策、資金以及項目資源上的支持與獎勵,指導項目業(yè)務開展和對項目進行審查等[13-14],本文將政府對項目的這種介入程度用政府介入度來進行描述。楊子剛[15]的研究發(fā)現(xiàn)政府介入情景下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選擇中的利潤分配系數(shù)的取值范圍相對于純市場行為更大,政府介入使得技術轉讓的交易價格的上限變大,進而導致利益分配發(fā)生改變。政府為項目提供支持例如資金支持,可以降低項目研發(fā)過程中技術創(chuàng)新的高風險,避免企業(yè)在項目進展中供給資金的中斷[16],在這種介入情況下,合作主體不受研發(fā)資金的約束,更傾向于選擇產出分享方式或混合支付方式[17]。而政府對項目的審查可以避免研發(fā)方產生惡性驅動進行一次性交易,降低企業(yè)間的惡性競爭,選擇最公平的利益分配方式[18]。因此,政府對項目的介入行為與項目利益分配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層次的關聯(lián)性,研究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選擇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各合作主體的積極性,實現(xiàn)各方的利益均衡,促成合作。
綜上可知,政府介入項目的不同行為和不同力度對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有一定影響。據此,本文提出假設一:
H1:政府介入度顯著影響項目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
(二)政府介入度與項目成功度
政府的介入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與項目類型、項目組織、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等相關聯(lián),對項目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在申報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時,項目類型與政府政策的關聯(lián)度越高,政策支持性越強,越有利于項目申報成功。并且此類項目在未來開展過程中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阻礙也相對較小,通過政府的合理介入,實現(xiàn)預期成果的可能性更大。黃勁松的研究[19]指出純市場行為無法解決產學研合作過程中的事前專用性投入和協(xié)調成本問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主體需要通過雙邊治理,達成信任和實現(xiàn)契約合作,而政府的介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確定性和專用性投入。政府加大對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獎勵補償和資金的支持力度、對項目資源的整合力度、對項目業(yè)務的指導力度以及審查力度,有利于項目的合作各方及時獲取信息資源,提高項目各方合作的積極性和合作效率[20],推動項目成功。其中,政府加大對項目的獎勵補償、提供資金等行為的支持力度,可以更好地把握項目的關鍵路線,降低項目風險,推動項目成功[21]。然而王仁祥的研究[22]指出政府通過審查的方式介入項目時,審查次數(shù)過多會嚴重損害項目信心,降低企業(yè)自主權,而審查次數(shù)過少則導致項目缺乏監(jiān)督力度,項目成功率降低。綜上可知,政府的上述支持性行為有利于提高項目成功度,審查行為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要視審查力度大小而定。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政府介入度顯著正向影響項目成功度。
H2a: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力度顯著正向影響項目成功度。
H2b:政府對項目的審查力度與項目成功度呈倒U關系。
(三)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的協(xié)同作用
由于各合作主體利益訴求和價值理念的不同,利益分配成為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開展過程中最關鍵且矛盾最突出的問題,它對項目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將直接影響各合作主體的積極性,最終可能導致項目失敗。只有妥善解決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各合作主體間的利益分配問題,才能促進協(xié)同創(chuàng)新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在對利益分配方式進行規(guī)制調整的實際項目中,合作各方不僅公平合理地享有協(xié)同創(chuàng)新帶來的利益,同時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成功度較同類項目也有了顯著提高[23]。常雅楠和王松江[24]提出利益分配可以有效解決合作各方不同利益訴求與矛盾,科學公平的利益分配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廖奇云和王凱[25]的研究指出合作開發(fā)模式涉及多方利益主體,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可以促進各方相互協(xié)調配合,解決利益沖突,是合作項目成功運行的關鍵。Hadjinicolaou的研究[26]指出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和組織管理支持的內部政治文化是阻礙項目應用成功的主要障礙。Badewi的研究[27]發(fā)現(xiàn)規(guī)范化項目利益治理框架和利益分配機制提高了轉型項目的成功率。因此,利益分配方式對項目成功度具有顯著的影響。
當產學研之間形成了合作,有限理性使得契約不完全,合作過程中許多機會主義行為難以觀測和證實,此時政府作為第三方介入有利于確保契約的順利履行[28]。楊子剛[15]對兩種不同的合作模式在純市場行為和政府介入情景下做了博弈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合作模式在兩種情景下對增強合作主體的合作意愿,調動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研發(fā)能力,增加社會經濟效益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政府介入對合作模式的選擇具有一定影響。許多學者對利益分配方式和合作模式的關系進行了研究:Dai等[29]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合作模式對利益分配產生的影響有很大差異。Dong等[30]指出在不同的合作模式下,只有保證利益分配的合理才能實現(xiàn)利益的均衡。曾江洪和肖沙[31]通過建立由項目方和投資方組成的合作博弈模型,論證了基于合作模式選擇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使各利益相關者獲得最大收益。時茜茜等[11]通過建立協(xié)同合作動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給出了不同決策模式下的最優(yōu)利益分配機制,有利于承包商與供應商選擇集中決策對供應鏈系統(tǒng)整體收益最優(yōu)的利益分配方式。綜上,根據假設一的分析,以及政府介入項目的不同行為和不同力度與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之間的關系,結合利益分配方式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本文提出假設三:
H3:利益分配方式與政府介入度協(xié)同顯著影響項目成功度。
總結以上假設,本文的理論框架圖如圖1所示。
圖1?理論模型圖
二??研究設計
(一)數(shù)據收集與樣本特征
本文最終使用的樣本數(shù)據來源于2019年2月至6月間課題組回收的正式問卷。每一份問卷代表一個具體的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每位受訪人員均來自不同的項目,所有題項采用李克特7點量表進行測量。發(fā)放人群為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領域的重要專家和項目成員,要求受訪者根據自身經驗和實際項目績效填寫問卷,對項目進行評估。最初版本的問卷量表是通過閱讀現(xiàn)有文獻和咨詢專家獲得,為了確保指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首先發(fā)放了18份試點問卷,分析了回收的14份試點問卷各指標的平均值和相關系數(shù)。通過修改問卷,得到具有較好信度的最終問卷。數(shù)據收集進行了16周,以紙質和電子郵件形式向受訪者發(fā)放了345份問卷,其中125份紙質版本,220份電子郵件副本,總計收集213份經過驗證的問卷,有效率為61.74%。通過分析213份樣本數(shù)據,得到的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其中,收集項目的單位性質主要為企業(yè)、高校和中介機構,樣本數(shù)據在中國七大區(qū)域均有相應的采集量,因此,樣本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與較廣泛的區(qū)域分布和行業(yè)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業(yè)與區(qū)域上的政策差異,達到了本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初始模型的構建
自變量:基于多名學者有關政府行為和政府介入的研究[13,14,32-38],篩選后采用21個題項測量政府介入度(GI),具體的變量說明如表2所示。利益分配方式的劃分主要參考嵇憶虹等人的研究[39],將其分為固定報酬方式、產出分享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三種方式。
因變量:基于Wit對項目成功的研究[40]和黃菁菁對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41],篩選后采用項目時間進度情況(S1)、項目成本控制情況(S2)、項目質量要求達標情況(S3)、企業(yè)總體滿意度(S4)和合作方總體滿意度(S5)5個題項測量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項目成功度(PSD)。
控制變量:為了控制其他因素對本研究可能產生的影響,選取項目核心企業(yè)規(guī)模、項目所處階段、項目所屬行業(yè)領域、項目所在區(qū)域作為控制變量,由于項目核心企業(yè)規(guī)模等均不是等距變量或名義變量,因此在構建回歸模型前均將其轉化為虛擬變量,各變量均以第一個題項作為比較類型。
本研究運用因子分析和回歸分析的方法,通過建立Logit回歸模型與多元回歸模型,定量分析政府介入度和利益分配方式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政府介入度對利益分配方式選擇的影響。
(三)政府介入度的因子分析
基于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政府介入的方式、內容與程度,引用文獻篩選得到21個政府介入度指標,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政府介入項目的具體狀況。為了降低評價指標間的相關性,減少指標個數(shù),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政府介入度評價指標進行分析。
(1)對政府介入度指標進行相關關系檢驗,得到KMO值為0.919,具有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2)根據原有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條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最終提取了方差累積貢獻率為84.704%的四個公因子,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政府介入度評價指標原始數(shù)據的信息。
(3)采用最大方差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知:Z6,Z7,Z8,Z9,Z10,Z11和Z12在第一個主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可解釋為政府對項目資源的支持力度,用G1表示。Z17,Z18,Z19,Z20和Z21在第二個主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可解釋為政府對項目的審查力度,用G2表示。Z1,Z2,Z3,Z4和Z5在第三個主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可解釋為政府的獎勵補償支持力度,用G3表示。Z13,Z14,Z15和Z16?在第四個主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可解釋為項目業(yè)務指導政府參與度,用G4表示。
(4)采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shù),并輸出因子得分函數(shù),根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并以上述四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可以寫出綜合因子的得分函數(shù),以此計算政府介入度??傻谜槿攵染C合得分計算公式:
GI=(20.17×G1+15.593×G2+15.248×
G3+13.333×G4)/84.704=31.17%×
G1+24.66%×G2+23.57%×
G3+20.61%×G4
綜上可得:通過因子分析得到的政府介入度GI和提取的四個公因子均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可以作為簡化后的解釋變量進一步驗證與其他變量之間的關系。至此,完成了初始模型的構建。
三?實證研究
(一)假設H1的檢驗
采用Logit回歸模型對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的數(shù)據進行擬合,檢驗結果見表3。在對該模型進行統(tǒng)計檢驗時,發(fā)現(xiàn)似然比檢驗(Likelihood?Ratio?test)中χ2的統(tǒng)計量為16.078,而?P{χ2>16.078}=0.004,小于邊界值0.05,檢驗結果落入了拒絕域,故可拒絕原假設,說明解釋變量全體(G1G5)與廣義Logit?P之間的線性關系顯著。因此,所建立的?Logit?模型是合理的(模型選擇正確)。
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整理如下:
(1)政府介入度顯著影響固定報酬方式的選擇。G1、G2、G3、G4的統(tǒng)計檢驗在5%的水平上顯著,G1、G2、G3系數(shù)符號為正,G4系數(shù)符號為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G1、G2、G3對于固定報酬方式的選擇有正向作用,G4對于固定報酬方式的選擇有負向作用。
(2)政府介入度顯著影響產出分享方式的選擇。政府介入度G1、G2、G3、G4的統(tǒng)計檢驗在10%的水平上顯著,G1、G3系數(shù)符號為正,G2、G4系數(shù)符號為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G1、G3對于產出分享方式的選擇有正向作用,G2、G4對于產出分享方式的選擇有負向作用。
(3)當政府介入度為G1、G2、G3、G4時,選擇固定報酬方式的發(fā)生比率分別是混合支付方式(參照類)的1.459、1.335、2.176、0.756倍,選擇產出分享方式的發(fā)生比率分別是混合支付方式(參照類)的1.346、0.938、2.281、0.861倍,且統(tǒng)計顯著,因此,在選擇固定報酬方式和產出分享方式的傾向上,G3(政府的獎勵補償支持力度)的影響程度最大。
已知政府介入度,選擇利益分配方式的機理分析如下,整理結果如表5所示:
(1)固定報酬方式的定價與利益分配發(fā)生在創(chuàng)新成果商品化之前,具有嚴格的規(guī)范性。因此,當政府主要的介入行為是對項目資源支持和對項目進行審查時,選擇其能夠避免研發(fā)方進行一次性交易,促進資源公平配置,制約企業(yè)間的惡性競爭。
(2)產出分享方式的定價與利益分配發(fā)生在創(chuàng)新成果商品化之后,由利益驅動將雙方捆在一起,以實現(xiàn)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因此,當政府對項目進行獎勵補償支持如資金支持等,合作主體不受研發(fā)資金的約束,選擇其可以降低項目研發(fā)過程中技術創(chuàng)新的高風險,避免企業(yè)在項目進展中資金等供給中斷。
(3)混合支付方式介于上述兩種方式之間,需要提前支付少許入門費,研發(fā)方以技術入股,有共同開發(fā)和按股分利兩種定價方式,創(chuàng)新成果投產后按利潤比例支付。當政府主要的介入行為是指導項目業(yè)務時,項目類型和利益分配方式與政府的關聯(lián)度較高,項目組織與政府的協(xié)調程度也需要納入考慮,此時選擇混合支付方式更有利于均衡政府、企業(yè)和研發(fā)方各合作主體的利益。
(二)假設H2、H3的檢驗
1.相關分析
本文構建的回歸模型中,包括政府介入度等7個變量,表6列出了各因子的均值、標準差和因子間的相關系數(shù)(對角線以下)。初步驗證了假設H1、H2、H3。
2.回歸分析
在回歸分析之前,本文對其進行了多重共線性診斷,結果符合回歸分析的前提條件,具體結果如表7所示。
(1)H2的檢驗:以項目成功度為因變量,模型1中只加入了政府介入度(GI)作為自變量,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控制變量以驗證穩(wěn)定性,結果表明:加入控制變量后的模型仍保持穩(wěn)定,政府介入度(GI)與項目成功度正相關(β=0.774,p<0.001)。同時,加入控制變量后,政府介入度(GI)的一次項系數(shù)由0.869降低為0.774,主要是受到項目所處階段這一控制變量的影響,然而二者共同作用時,對項目成功度的解釋度僅增加0.6%,和單一變量的解釋度極為接近可忽略不計,因此,H2得到了支持。由于政府的介入能夠減少項目進展過程中的阻礙,降低項目風險,提高項目各方合作的積極性和合作效率,推動項目成功,因此上述計算結果是合理的。
(2)H2a和H2b的檢驗:為了考察政府介入度的二級指標對項目成功度的具體影響,模型3在政府介入度的四個指標G1、G2、G3和G4作為自變量的基礎上加入控制變量,模型4在模型3的基礎上加入政府對項目審查力度的二次項作為自變量,結果表明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力度(G1,G3,G4)與項目成功度正相關(β>0,p<0.?001),并且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程度為G1>G4>G3。由于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力度包括政府對項目的獎勵補償、資源支持、項目業(yè)務指導等,能夠更好地把握項目的關鍵路線,避免資金等供給中斷,促進項目順利開展直至項目成功,因此上述計算結果是合理的。而政府對項目審查力度的一次項系數(shù)不顯著(β?=?-0.2,p>0.1),二次項系數(shù)顯著(β=-0.154,p<0.?001),證明政府介入度(G1,G3,G4)與項目成功度是線性關系,政府對項目審查力度(G2)與項目成功度是倒U關系,并且解釋了項目成功度變化的46.6%,H2a和H2b得到了支持。由于政府審查項目時,審查次數(shù)過多會嚴重損害項目信心,降低企業(yè)自主權,次數(shù)過少則導致項目缺乏監(jiān)督力度,項目成功率降低。因此,上述計算結果是合理的。
(3)H3的檢驗:以項目成功度為因變量,模型5在利益分配方式作為自變量的基礎上加入控制變量,數(shù)據結果顯示三種利益分配方式的一次項系數(shù)顯著(β>0,p<0.?05),并且解釋了項目成功度變化的61.2%,說明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是顯著影響項目成功度的。
(4)模型6是在模型4的基礎上加入利益分配方式作為自變量,結果發(fā)現(xiàn)政府介入度和利益分配方式同時回歸時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依舊顯著,并且二者對項目成功度的解釋度增加14.7%,對項目成功度的解釋度達到了61.3%,大于兩個單一變量的解釋度。因此,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政府介入度和利益分配方式協(xié)同影響項目成功度。這個結果也與程強和石琳娜有關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協(xié)同演化機理的研究相契合[42]。其中,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程度大于政府介入度,并且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在政府介入度的基礎上對項目成功度產生顯著影響。
由于政府介入度影響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為了綜合分析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在不同政府介入度的前提下對項目成功度產生的影響,采用Toothaker和Larry[43]建議的簡單斜率畫圖的方法,在模型1的基礎上,選擇固定報酬方式(β=-2.393(12.203),p<0.?001),產出分享方式(β=0.78(-0.279),p<0.?001)和混合支付方式(β=2.427(-0.485),p<0.?001)分別進入回歸方程,選擇回歸方程的非標準化系數(shù),通過作圖的方式加以分析。
如圖所示,政府介入度的二級指標與項目成功度呈倒U型關系,項目成功度隨政府介入度上升之后下降,當政府介入度介于適中的強度下,最有利于項目成功。低介入強度下,選擇固定報酬方式進行利益分配,項目成功度較高,因為此時項目類型和利益分配方式與政府的關聯(lián)度較低,選擇固定報酬方式最具有規(guī)范性;高介入強度下,選擇產出分享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進行利益分配,項目成功度較高,其中混合支付方式更有利于項目成功,因為此時項目類型和利益分配方式與政府的關聯(lián)度較高,選擇“產出分享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更有利于均衡各合作主體的利益。
圖2?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模式的交互作用
四?研究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與理論貢獻
本文以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為研究對象,從政府介入和利益分配方式兩個視角出發(fā),檢驗了政府介入度與利益分配方式選擇之間的關系以及二者對項目成功度影響的協(xié)同效應,進一步分析了利益分配方式在不同政府介入度前提下的優(yōu)先選擇順序,并且衡量了政府不同的介入行為和介入力度對利益分配方式和項目成功度的影響。具體的研究結論如下:
(1)政府介入度的大小顯著影響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當政府主要的介入行為是對項目資源提供支持和對項目進行審查時,優(yōu)先選擇固定報酬方式;當政府主要的介入行為是對項目進行獎勵補償時,優(yōu)先選擇產出分享方式;當政府主要的介入行為是指導項目業(yè)務時,優(yōu)先選擇混合支付方式。
(2)政府介入度的大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顯著影響項目成功度,二者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其中,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程度更大,政府介入度次之。
(3)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力度顯著正向影響項目成功度,政府對項目的審查力度與項目成功度呈倒U關系。其中,政府對項目的支持活動中,政府對項目資源提供支持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程度最大,政府指導項目業(yè)務次之,政府對項目進行獎勵補償最小。且當政府介入度介于適中的強度下,最有利于項目成功。
(4)利益分配方式的選擇在不同政府介入度的干擾下對項目成功度產生不同影響,低介入強度下,選擇固定報酬方式更有利于項目成功;高介入強度下,產出分享方式和混合支付方式更有利于項目成功。且二者的優(yōu)先選擇順序:混合支付方式>產出分享方式。
(二)管理啟示
通過實證分析,本文的研究結果為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主體提高項目成功度提供了參考依據,為政府參與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提供了政策建議。
(1)對于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主體而言:在已知政府介入項目的情況下,為了提高項目成功度,可以通過評估具體的政府介入情況,選擇最優(yōu)的利益分配方式,如表8所示。
(2)對于政府而言:根據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政府不同的介入行為和介入力度與項目成功度之間的關系,政府要善于做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的服務者、協(xié)調者、參與者與管理者,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政府應當最大程度上增加對項目資源的支持力度。首先,政府應當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財政補貼政策或信貸補貼政策,設立相應的專項資金;其次,政府應當針對項目提高引進的關鍵技術專家的數(shù)量和水平,向創(chuàng)新人才提供資助,協(xié)調項目成員安排和完善福利制度;最后,政府應當加大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力度,為項目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信息資源和機密數(shù)據。2)政府應當加大對項目的業(yè)務指導力度。首先,政府應當根據項目類型與政府的不同關聯(lián)度靈活選擇對項目業(yè)務指導的參與度,對于關聯(lián)度較高的項目加大指導力度,提高項目組織與政府的協(xié)調程度;對于關聯(lián)度較低的項目設立中介機構,發(fā)揮協(xié)調作用,減少成本的支出;其次,政府應當準確把握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關鍵路線,為項目提供最新的信息,保證項目的創(chuàng)新成果滿足政策需要與市場需求。3)政府應當加大對項目獎勵補償力度。首先,政府應當提前甄別企業(yè)的目的,根據項目類型進行分類管理,采取針對性的獎勵補償支持措施,對于包含突破性技術創(chuàng)新的項目,重點加大對項目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完善相關經濟政策包括獎勵政策和懲罰政策,保護各合作主體的合法權益;其次,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合作組織內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有關的手續(xù)辦理流程,利用相關的產學研政策正向引導項目管理過程,為項目的成功提供制度規(guī)范和保障。4)由于項目成功度隨著政府對項目審查力度的變化先增大后減小,政府對項目審查力度介于適中的強度下才最有利于項目成功。因此,政府應當在保持對項目適度的審查頻率的基礎上,細化審查內容、規(guī)范審查標準與獎懲措施、加大對項目各項內容的監(jiān)督力度和審核力度,及時糾正項目運行中的不良問題,避免不公平現(xiàn)象,促使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主體更好地履行自我職責。
(三)研究局限和展望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選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回收數(shù)據,但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主體的有效樣本量較少,未來研究可擴大問卷的發(fā)放范圍,提高研究樣本的廣泛性。另一方面,模型重點從政府介入和利益分配方式兩個方面研究了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成功度的影響因素,或許還存在其他因素影響了項目成功度,如合作模式等,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對項目成功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黃群慧,李曉華.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發(fā)展觀的重大突破[J].經濟管理,?2016(11):1-10.
[2]?張藝,許治,朱桂龍.?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內涵、層次與框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18):20-28.
[3]?Littler?D,?F?Leverick,?M?Bruce.Factors?Affecting?the?Process?of?Collaborative?Product?Development:?A?Study?of?UK?Manufacturers?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Products[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0,12(1):16-32.
[4]?Tsai,L.,IChang,and?S.Han.The?Importance?and?Satisfaction?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for?Strategic?Entrepreneurship[J].?Eurasia?Journal?of?Mathematics?Science?&?Technology?Education,2016,12(3):569-582.
[5]?武學超,徐雅婷.我國政府推動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政策文本分析(2006-2016)——政策工具視角[J].高教探索,2018(4):11-18.
[6]?王穎林,劉繼才,賴芨宇.基于投資方投機行為的PPP項目激勵機制博弈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6,30(2):223-232.
[7]?黃偉,黃波,張衛(wèi)國.引導基金模式下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激勵機制設計[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4):103-106.
[8]?吳紹波.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知識投入激勵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9):71-76.
[9]?柳光強.稅收優(yōu)惠、財政補貼政策的激勵效應分析——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視角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6(10):62-71.
[10]李林,汪雷,黃冕.考慮主要影響因素的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利益分配方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2(3):22-27+66.
[11]張玉周,?丁紹凡,?王麗潔.?基于財務視角的企業(yè)收益內部分配管理控制模式[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63-66.
[12]Xie,X.M.,?S.X.Zeng,?and?C.M.Tam.?How?does?cooperative?innovation?affect?innovation?performance??Evidence?from?Chinese?firms[J].?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2013,?25(8):939-956.
[13]李林,?劉志華,?姜郁文.?湖南湘中經濟圈的區(qū)域科技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47-52.
[14]陳洪濤,?陳勁,?施放等.新興產業(yè)發(fā)展中的政府作用機制研究——基于國家政治制度結構的理論分析模型[J].?科研管理,?2009,?30(3):1-8.
[15]楊子剛.政府介入情景下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的博弈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5-89.
[16]Kim,S.J.,E.M.Kim,and?Y.Suh.The?effect?of?service?innovation?on?R&D?activities?and?government?support?systems:?the?moderating?role?of?government?support?systems?in?Korea[J].Journal?of?Open?Innovation?Technology?Market?&?Complexity,2016,2(1):1-13.
[17]董建衛(wèi),王晗,郭立宏.政府引導基金本地投資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35(3):116-122.
[18]Vitharana,P.Defect?propagation?at?the?projectlevel:?results?and?a?posthoc?analysis?on?inspection?efficiency[J].Empirical?Software?Engineering,2015(22):1-23.
[19]黃勁松.產學研合作的混合治理模式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5,?33(1):69-75.
[20]Ng,S.T.,T.M.W.Wong,and?J.M.W.Wong.A?Structural?Equation?Model?of?Feasibility?Evaluation?and?Project?Success?for?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in?Hong?Kong[J].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2010,57(2):310-322.
[21]Rosenthal,S.R.Producing?results?in?government:?Moving?beyond?project?management?and?its?limited?view?of?success[J].?Journal?of?Policy?Analysis?&?Management,2010,8(1):110-116.
[22]王仁祥,張晗,楊曼.科技創(chuàng)新與金融創(chuàng)新耦合系統(tǒng)脆弱性及政府干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7):1-8.
[23]張根明,楊思涵.技術入股型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的利益分配研究——基于技術價值不確定性的新視角[J].軟科學,?2017(10):5-9.
[24]常雅楠,王松江.激勵視角下的PPP項目利益分配——以亞投行支撐中國企業(yè)投資GMS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為例[J].?管理評論,?2018,?30(11):259-267.
[25]廖奇云,王凱.基于Shapley修正的房地產合作開發(fā)模式利益分配研究[J].?建筑經濟,?2017(4):91-95.
[26]Hadjinicolaou?N?,?Dumrak?J?.?Investigating?Association?of?Benefits?and?Barriers?in?Project?Portfolio?Management?to?Project?Success?[J].?Procedia?Engineering,?2017(182):274-281.
[27]Badewi?A?,?Shehab?E?.?The?impact?of?organizational?project?benefits?management?governance?on?ERP?project?success:?Neo-institutional?theory?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16,?34(3):412-428.
[28]唐樂.產學研合作中的搭便車行為及其治理[J].?科學與管理,?2007,?27(3):38-41.
[29]Dai?R,?Zhang?J,?Tang?W.?Cartelization?or?Costsharing??Comparison?of?cooperation?modes?in?a?green?supply?chain[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7(156):159-173.
[30]Dong?J?F,?Ye?S,?Liang?L,?et?al.?Comparative?analysis?of?underdeveloped?tourism?destinations'?choice?of?cooperation?modes:?a?tourism?supplychain?model.[J].?Tourism?Economics?the?Business?&?Finance?of?Tourism?&?Recreation,?2012,?18(6):1377-1399.
[31]曾江洪,肖沙.眾籌項目雙方的合作博弈模型與收益分配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7(3):52-54.
[32]李維安,李浩波,李慧聰.創(chuàng)新激勵還是稅盾?——高新技術企業(yè)稅收優(yōu)惠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11):61-70.
[33]王旭,何玉.政府補貼、稅收優(yōu)惠與企業(yè)研發(fā)投入——基于動態(tài)面板系統(tǒng)GMM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4):92-96.
[34]余東華,張鑫宇.知識資本投入、產業(yè)間縱向關聯(lián)與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產出[J].?財經問題研究,2018(3):38-47.
[35]俞可平.中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的可持續(xù)性(2000-2015年)——以“中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獎”獲獎項目為例[J].?公共管理學報,2019(1):1-15.
[36]莊濤,吳洪.基于專利數(shù)據的我國官產學研三螺旋測度研究——兼論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13(8):175-176.
[37]Sohail?M?S.?Sustaining?competitiveness?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Evidence?from?an?emerging?nation[J].?Competitiveness?Review,2011,21(4):369-381.
[38]Vitharana?P.?Defect?propagation?at?the?projectlevel:?results?and?a?posthoc?analysis?on?inspection?efficiency[J].?Empirical?Software?Engineering,2015(22):1-23.
[39]DEste?P,?Patel?P.?Universityindustry?linkages?in?the?UK:?What?are?the?factors?underlying?the?variety?of?interactions?with?industry?[J].?Research?Policy,?2007,?36(9):1295-1313.
[40]Wit,A.D.Measurement?of?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88,?6(3):164-170.
[41]黃菁菁.?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軟科學,?2017,31(5):38-42.
[42]程強,石琳娜.基于自組織理論的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協(xié)同演化機理研究[J].軟科學,?2016,30(4):22-26.
[43]Toothaker,?Larry?E?.?Multiple?Regression:?Testing?and?Interpreting?Interactions[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4,?45(1):119-120.
[收稿日期]?2019-05-17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利益多層次多階段動態(tài)均衡及促進政策研究(7147307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產學研協(xié)同知識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演化機理與政策支持效應評價(71573078)
[作者簡介]?李?林(1963—),男,廣西荔浦人,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創(chuàng)新管理,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