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任何一個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都要超越其文字層面意義的理解,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不同的解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應當說這種多元解讀、深度解讀,正是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追求,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通過多元解讀拓寬學生對文本解讀理解的寬度,通過深度解讀挖掘?qū)W生對文本解讀理解的深度,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宗旨。作為對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還有一個挑戰(zhàn)就在于,因為文本是經(jīng)典的,所以教師對這些經(jīng)典文本往往是知根知底,而這很容易約束學生在文本解讀中的空間,要想讓學生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真正處于主體者的地位,語文教師需要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盡可能的尊重學生已有的觀點,盡可能的將學生的認識向深度引導,向廣度拓展,只有這樣才能讓文本解讀彰顯其應有的意義。
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鄭振鐸的《貓》歷來是熱點課文之一,在解讀這篇文本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度挖掘,尋找隱喻的意義,是課文解讀的堅實基礎(chǔ)?!敦垺返娘L格表面上是“平淡瑣事與溫情中輕籠的哀愁”,但因通篇多處的“隱喻”,即看似平常的話語中暗含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張和理想,因隱而平淡,因寓而蘊藉,使得該篇有了極其深刻的文學內(nèi)涵和廣闊的社會意義。[1]一個有意義的細節(jié)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都認為《貓》這篇課文寫了三只貓,而事實上這篇課文卻提到了第四只貓,這只課文中一帶而過的貓,有著什么樣的隱喻呢?筆者以為值得探究,這也應當是本文解讀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鄭振鐸的《貓》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的課文,說課文中寫了三只貓是顯而易見的——文章寫了“我”家養(yǎng)過的三只貓一病亡,一丟失,最后一只冤屈而死的故事。關(guān)于這篇文章,眾多的教學實錄或文本分析的重點往往在這三只貓的身上。[2]說課文中有第四只貓,有人可能會覺得突然——事實上,當筆者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課文中有第四只貓時,學生也是一臉茫然。
第四只貓是只黑貓,也就是偷吃黃鳥的那只貓,課文中只有一句話——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的逃過露臺,嘴里閑著一只黃鳥。由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力此時正集中在課文的情節(jié)上,因此絕大部分學生初讀甚至是重復閱讀的時候,都注意不到這只黑貓的存在。而事實上,如果注意力不放在這只黑貓身上,也根本意識不到這只黑貓在課文中有著什么樣的隱喻。又或者說,假如不認為黑貓有著隱喻,那就只能認為課文寫了三只貓。因此課文中到底寫了幾只貓這個問題,本質(zhì)上就是黑貓值不值得研究這個問題。
很顯然從作者的課文描述角度來看,這只黑貓是不值得研究的,畢竟他首先不是課文中的“我”關(guān)注的對象,從直覺的角度來看,在整篇課文當中,這只黑貓連“跑龍?zhí)住钡慕巧妓悴簧?。那么黑貓就真的沒有價值可以挖掘嗎?筆者在解讀課文的過程當中,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對《貓》這篇課文進行深度解讀時,有一個被認同的觀點是:《貓》這篇課文與其說是寫貓的,倒不如說是寫人的。課文中濃墨重彩所寫的三只貓,結(jié)果都“亡失”了,而這三只貓亡失的過程折射出的正是人的心路歷程,又或者說是人性的變化軌跡。
由于課文重點寫的是第三只貓,這只原本不為作者所喜歡的貓,最后卻導致了作者家“不再養(yǎng)貓”,這當中的復雜過程課文中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描述,在此筆者想強調(diào)的是,這個過程中那只黑貓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正是這只黑貓,使得作者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此不妨梳理一下前因與后果。
前因:在領(lǐng)養(yǎng)了第三只貓之后,“我”家所關(guān)注的其實不是這只貓(因為當初只是因為憐憫之心才領(lǐng)養(yǎng)了這只貓),在買回了芙蓉鳥之后,芙蓉鳥其實才是家里最重要的動物——寵物。但是不幸的是,買入的一對芙蓉鳥卻都遭受不幸,一只芙蓉鳥死了,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懶散的第三只貓成為最大的懷疑對象,直接原因則在于這只花白貓對這一對黃鳥“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這似乎早就有了作案動機,因此“我”幾乎是毫無懷疑的就認為“一定是貓”,而且“立刻便去找它”,而找不到時,又斷定其是畏罪潛逃。更可嘆的是,在終于找到這只花白貓時,“我”拿起一個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然后貓便逃了,而“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
后果:“我開始覺得是我錯了!”“我心里十分的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
如此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前因與后果之間,根本就沒有因果關(guān)系,而這個因果關(guān)系之所以成立,恰恰是因為那只黑貓。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認為,不講第四只貓,就證明沒有讀懂這篇散文,極大地流失了《貓》文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尤其是不能將此文上升到更加“有用”的境界。[3]
在這一瞬間也應當認識到:黑貓這個“真兇”,才是作者思想發(fā)生巨大改變的關(guān)鍵,那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筆者對這個問題給出的回答是:黑貓,意味著真相!
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如何設計一個教學過程,讓學生認識到黑貓的教育隱喻呢?一般認為,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就可以讓學生有了獨特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同時因課堂的突發(fā)狀況,教師放棄預設,大膽生成,和學生共同探究,從而對《貓》的主旨有了多元的理性理解。[4]在這一思路之下,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暫且先放下課文中對情感的描述,從破案的角度來看第三只貓的“人(貓)生經(jīng)歷”,又或者說將其與生活中的人對應起來,那第三只花白貓就有了這樣一個身份:原先好吃懶做,后來見“食”起意,并犯下“人(鳥)命大案”,破案者(“我”)基于并不充分的證據(jù),主觀認定第三只貓就是真兇,然后實施了懲罰……直到真兇(黑貓)出現(xiàn),結(jié)果真相大白。而作為破案者的“我”,良心受到譴責,從此退出破案界(永不養(yǎng)貓)。
在好多學生看來,這是一個絕妙的對比,而在這樣的對比過程當中,再去思考黑貓的價值與隱喻,學生的認識便發(fā)生了不同:如果黑貓確實是真兇(從邏輯的角度來看,黑貓吃了第二只芙蓉鳥,并不意味著它是第一只芙蓉鳥被害的真兇,但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這樣的稍顯不嚴謹?shù)倪壿嬁梢院雎裕?,那它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還了花白貓一個清白,盡管這不是黑貓的主動作為,但是在課文中,它那驚鴻一瞥的身影,已經(jīng)成為作者心路歷程發(fā)生巨變的一個關(guān)鍵。
學生的認識不同,意味著學生對課文的解讀有了新的結(jié)果。進一步講,這只黑貓還有著更深的研究價值。如上所說,黑貓意味著真相,在黑貓出現(xiàn)之前,“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真相,于是就有了相應的行為;在黑貓出現(xiàn)之后,“我”才意識到我并沒有掌握真相,而冤案已經(jīng)造成,并且由于花白貓的死去,而使得自己再無認錯的機會。這樣的分析結(jié)果給學生帶來的最大啟發(fā)應當是:對于任何一個事物的判斷,要講邏輯,講證據(jù)——黑貓就是這個證據(jù),這也是黑貓的隱喻價值。正是因為黑貓的出現(xiàn),才使得“我”對自己的認識與反思,進入了一個更深的層次。可以肯定的講,雖然我家永不養(yǎng)貓,但“我”所養(yǎng)的貓尤其是這第三只貓,卻永遠活在“我”的心里。而且?guī)缀蹩梢钥隙ǖ氖牵凇拔摇钡男睦锊粫心侵缓谪埖纳碛?,但這只黑貓的隱喻價值是客觀存在的,課文解讀的過程當中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