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磊
在民國時代的教育家群體中,很多人都關心他們的兒童觀,因為其教育的孩子,往往能在社會各個領域,展現(xiàn)不少成就。遷移至當下,其隱秘的價值觀似乎對教育的改良,具有不少啟示。這樣思考固然沒錯,但本文另辟蹊徑,想討論一下:這些教育家的雙親,很多人并不是教育工作者,有人家道中落艱難度日,有人因病因困早逝,還有人帶孩子任性肆意……他們只是沒有多少資源、人脈、理論的普通人,又如何培養(yǎng)出一代巨匠的呢?想清楚他們的兒童觀,哪怕只是窺其一斑,似乎都更有意思。
蔡元培的父親叫蔡光普,是一個錢莊經(jīng)理,按說薪水不錯,家里應該蒸蒸日上??上趦鹤?1歲時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全靠母親周氏一肩挑。但父親對蔡元培的影響卻很大,在學問方面,蔡家并不算傳統(tǒng)儒家的書香門第而 “化用”了儒家思想。父親一方面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如溫良恭儉讓等,另一方面又堅持 “濡教”——濡染之教、熏陶之教。傳統(tǒng)儒家之學,論道有余,證道不足。所謂論道,是說在書齋中宏論闊談,而證道卻是在天地間俯仰躬行。父親恰因職業(yè)思維,在教育中選擇 (也許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無意使然) 避短揚長。譬如,他以 “誠”立業(yè),無論人緣還是口碑,都被街坊四鄰稱頌。他對孩子心性、品質(zhì)判斷,首在 “正其心,誠其意”上??梢哉f,這讓蔡元培受益了一輩子。父親的經(jīng)驗告訴他,對世理人情的真切認知,從來不出自于道德說教,也不在任何書中,而須從 “行以求知”(孫中山語) 中體悟。父歿20 年后,蔡元培毅然扔掉 “翰林編修”的金飯碗,回到老家紹興辦新式教育,其后幾度出西洋、學東洋,多少可以看出些其影響的影子。
相比父親,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周氏對蔡元培影響更大,尤其是她在家道衰落后獨撐大梁的時光。周氏和蔡光普一樣,凡對孩子說話,必能體現(xiàn)在行動上。比如,準備外出會親友,母親會提醒孩子注意,見面后說什么話最得體,然后揣度對方的答復,自己又該怎么應對。等回來后,她又會 “復盤”,對此次會面進行總結,檢討是否有說話欠妥之處。也許是人生經(jīng)驗使然,她常要求孩子:“說話一定要謹慎,當講則講,不該講的話,一句也不能多說?!彼?,在 “知行合一”的價值觀,在 “慎獨審思”的思維方式上,蔡元培可說是在耳濡目染中學習。
待蔡光普去世后,眾多親戚朋友曾慷慨解囊,準備幫助蔡家渡過難關。但母親只是一一謝過,并退回所有銀錢。孩子見之不解,她耐心解釋:“只要自己還有一雙手,寧可省吃儉用,也不能依賴他人生活。”母親的獨立與剛毅從很早的歲月起,即在蔡元培的精神世界里扎下了根。這種根苗,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原生力量,成為人生的某種底色。五四運動期間,北大幾十名學生因游行示威而遭逮捕。時任校長的蔡元培獲悉后,立即召集十三所大專院校的校長開會,當場斬釘截鐵地表示,為使學生出監(jiān)獄,他愿意 “以一人抵罪”。這和母親當年的脾氣、性格,何其相似!
當然,不識字的母親對儒家的道統(tǒng),顯然談不出什么大道理,通常的態(tài)度是虛心接受。但這并不代表缺少主見。實際上,母親是一個敢立主張、善下決斷之人,這也是蔡元培在精神上得到的最寶貴遺產(chǎn)。以 “勤奮”為例,儒家提倡苦讀,且傳出不少佳話,譬如眾所皆知的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等故事。所謂 “苦讀”,用今天的說法就是題海戰(zhàn)術,只是那時候做的是八股文而已。
看到孩子在燈下為寫好文章而通宵熬夜,蔡母絲毫不認可這種非人道的行徑,損害視力不說,根本就是透支生命。做學問和做事情相同,要講究常識,瞄準方向,尊重方法。只有這些做到了,流的汗水才有意義。她的意見很明確 “與其熬夜傷身,不如早起讀書”,堅決制止了這種行為。這次糾偏,讓蔡元培一生習慣早起,極少熬夜。不少從事寫作、讀書的人都曾發(fā)現(xiàn),清晨起來做事,往往比整夜鏖戰(zhàn)更具效率,特別重要的是,這絲毫不會打亂生物鐘、傷害身體。
1940 年,72 歲 的 蔡 元 培 曾 在臨終前說:“我母親的仁慈而懇切,影響于我們的品性甚大?!保ㄋ灿行值苕⒚闷呷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母周氏在他18 歲時就已去世。家庭教育的意義,不在于陪伴孩子走多遠,而要看陪伴的每一個當下,有沒有意義和啟發(fā)。任何對子女有所期待的父母,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陶行知先生一生主張教育救國,并著重在農(nóng)村、田野中普及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和他的父親有關。陶行知的父親叫陶立朝,原本經(jīng)營醬園,因不善管理而破產(chǎn); 后也曾在鎮(zhèn)上謀過差、在學校當過職,但總體而言,回家務農(nóng)的時間最長。這位沒落的讀書人,雖說靠田耕養(yǎng)家,但尋常的農(nóng)事雜活,跑到他手里,居然就沾上了書卷氣、墨香味。尋常的上山砍柴,乏味的鋤田拔草,總能激發(fā)詩興。父親稍有空閑,就隨口作詞,悅意吟誦;或是找來紙筆,記下三兩句心得。這種不言之教,濡染到了天賦異稟的陶行知。陶行知四歲時,父親有一次伏案 “創(chuàng)作”,小家伙不聲不響地在一旁觀看。過了一陣,他竟模仿父親寫字的姿勢,用手指頭當筆,在桌子上有模有樣地比劃起來。這一幕被父親無意發(fā)現(xiàn),真是又驚又喜,決定教他認字、寫詩。
在尚不懂事的小陶行知看來,“漢字”就是 “詩歌”,只不過一個是寫在紙上,一個是念在口中。又由于 “詩歌”總是跟田園、麥芒、鳴蟲有關,所以總是帶有某種觸感(種菜籽)、樂感 (聽蟬鳴)、味感(味花香),那自然就是天地間特別美妙的一件事。這一始于童年的個人體會,使他一輩子沒有過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煩惱,而是把 “詩歌”當成了一種啟智生慧、苦中作樂、自我激勵的方式。也可以說,通過父親與 “農(nóng)事”的對話,通過對底層勞動的體會,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他理解世界的語言,也成為日后變革教育的重要方法。
對于父親這個滿手老繭、躬身阡陌的 “田園文化人”,小陶行知自然再熟悉不過了; 因此,當遇到那種帶有濃烈 “田園風”的教學方式時,也特別喜歡。父親叫他先熟讀唐宋詩詞,等心中有了丘壑,就開始寫詩。有趣的是,他連評判標準也是一首詩:“文章好不好?要問老媽子。老媽高興了,可以賣稿子。老媽聽不懂,就當是廢紙。廢紙哪個要,送給書呆子?!本瓦@樣,在父親的 “陪學”下,陶行知小小年紀就讀、寫了不少詩。
有一次到同學汪采白家借書,汪父問他最喜歡誰的作品,小陶行知說是 “白讀”。老人很驚訝地問,你怎么能說白讀了呢?原來,這是當?shù)胤窖?,小陶行知說的是 “白杜”,也就是白居易和杜甫。這兩人的作品,一個通俗易懂、一個關注生活,其實正是父親陶立朝當年寫詩、干活的翻版。陶行知留下的詩歌我們今天去看,多是白居易式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即用詞直白、生動,用語親近、明了,用意肯切、率真,撲面而來的是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鄉(xiāng)土情懷。
我們從陶父身上看到的,是對家庭教育的巧妙解構。他尋找教育契機的方式,是利用自己愛好詩文的所長。當有了足夠的鋪墊、展示后,孩子的求知欲初顯,教育才到了時機。這個切口非常重要,孩子在表現(xiàn)出 “我要學”的跡象時,大人順勢推上一把,往往才能有效。
葉圣陶的父親,叫做葉鐘濟,是一位賬房先生。家中人口多,收入?yún)s不高,生下葉圣陶時,父親已經(jīng)47 歲了,算是老來得子,人生一樂。葉鐘濟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葉圣陶剛三歲時,就親手寫下方塊字,叫他先讀后描。這個開蒙的時間點,比陶行知還要早一年。
三歲的幼童很難真正理解“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含義,只看作是一幅袖珍畫,每天學 “畫畫”而已; 慢慢到了六歲,這樣的畫,竟積累了三千 “幅”。緊接著,葉父將他送去私塾接受傳統(tǒng)教育。由于早早有三千字打底,葉圣陶的私塾生活相對愜意,先生規(guī)定每天背完書才能回家,同窗顧頡剛 (后成為著名歷史學家) 每次被訓得淚水漣漣,可他竟從沒有吃過戒尺的苦。
這種先人一著的教育策略,對天資較高的孩子來說,往往能 “早一步,步步早”,人生的贏面由此變大。但反過來說,如果孩子開慧較晚,教育者又方法失當,也可能形成負面的心理投射,造成厭倦、扯皮、敷衍等糟糕習慣。葉父就很注意策略,往往松弛有度、體用相彰,比如教他抄詩詞、寫篆字、刻圖章,再稍微大一些,又去游園林、祭社廟、賞彈唱、泛漁舟,可以說,凡能書本中所學,葉父總能設法助他在私塾之外 “消化”。
有趣的是,八九歲時,葉圣陶走上了被 “帶壞”之路——下午私塾散學,就在父親慫恿下,去觀前街的老萬全酒店喝紹興黃酒。南方的冬季較為嚴寒,喝點黃酒有助于驅(qū)寒,并有解乏、放松的作用,亦成為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父親會不會以酒為憑,借助類似曲水流觴的形式,檢驗孩子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呢?如今已難知曉。但是,一爿酒店即一方社會,世情倫常、眾生百態(tài),千秋廟堂、恩怨江湖,都聚焦于一體; 竟和杜威所說的“學校即雛形社會”,有著幾分相像??磥?,酒館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教育場所。
不僅如此,這酒肆更如同一個隱形的考場。從孩子三歲追溯起,學的那些字詞詩句,都可以在這一社交場合運用到。有時店里來了說書的、唱詞的,父親就會和他邊聽邊解釋,談歷史論人物; 有時候來了叫賣的、雜耍的,父親叫他觀察江湖人的謀生技巧,如說辭、神態(tài)、動作、心理,甚至自主命題,父子二人合作一篇短文。因此這一杯酒下去,人就長高一截。
這酒一喝就是八十年,其間的乾坤奧妙,或許難為外人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小在父親熏陶下將詩詞歌賦、漁歌汀岸、祠堂亭臺“消化”于一爐的人生紅利,令葉圣陶終身受益。我們知道,他一生磨難重重,走過了許多坎坷的道路,但始終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在葉圣陶九十大壽時,曾有人討教長壽秘訣,他的問答是喝酒,且要少喝勤喝。所謂 “少喝”就是喝慢酒(以微醺為限),所謂 “勤喝”就是喝出習慣。為什么強調(diào)這兩點?原因就在于小時候和父親共同嘗到一個 “品”字的真味。知識、文化、經(jīng)驗,都在濁酒里; 冷暖、起落、生死,只付笑談中。一個人在童年時代的童心,讓他長大后雖是社會人,卻沒有被過度的“社會化”,還始終有一份并未消弭的童心——而這對成人世界來說,又太過珍貴。
一個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 “第一桶金”,往往會超過學校教育的總和,當成年后,又會刻印在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中。這 “第一桶金”的發(fā)掘,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不一樣的。蔡元培的父母,看到了教育作為一種陪伴藝術的效度; 陶行知的父親踩到了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口; 葉圣陶的父親,不僅先人一步,還用 “酒館”這一雛形社會,形成系統(tǒng)的教育合力,是高明的 “借力打力”,終于培植出一棵參天大樹。
今天,當我們說起 “兒童觀”的話題時,她一定是千人千面的,即便是培養(yǎng)了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的梁啟超,也會有自己的獨到看法和獨特做法。說到底,任何人的 “兒童觀”均無法脫離時代的生產(chǎn)力、文化的滲透力和家族的實踐力的束縛。但其中還是會有基本的規(guī)律,那就是 “正心存,大器成”。蔡元培、陶行知、葉圣陶的父母,都是走在這條路上?!罢摹比∽匀寮矣^念,從兒童觀的角度說,就是讓孩子真正成為孩子。家長只是做好一件事:在合適的時候,用合適的方式扶一扶 (孩子有需要,就予以支持、引導,此為“輔”); 在必要的時候,再用有效的方式糾一糾 (孩子有誤區(qū),就及時提醒、糾偏,此為 “佐”)。一輔一佐,就可以讓他守住初心、循著最明亮的生命出口,一路生長,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