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紅
(南華大學 語言文學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英語味覺詞是描述味覺感受的基本詞匯,反映了人們對味覺感受的體驗和認知,是英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認知能力和語言的發(fā)展,英語味覺詞的詞義不斷地演變和拓展,形成了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英語味覺詞的詞義演變是基于某些特定的認知機制而實現(xiàn)的,對這些認知機制的系統(tǒng)研究,不僅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英語詞匯意義形成的認知理據(jù),還有利于我們?nèi)姘盐斩嗔x詞各個詞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習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詞匯的各個義項,極大地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效率。因此,詞義演變認知機制的研究對英語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本文將在認知語言學的框架下,從概念隱喻、概念轉(zhuǎn)喻、心理掃描和側(cè)顯識解的視角,對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旨在對英語味覺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進行科學合理的認知闡釋,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英語味覺詞的詞義不斷地演變和拓展,成為了典型的多義詞。英語味覺詞“sweet”“bitter”和“sour”都具有多個不同的詞義,其中,“sweet”的基本義為:(1)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1)本文中英語味覺詞的各項釋義均引自《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除了表示“甜的”,味覺詞“sweet”還可表示:(2)空氣清新的,水純凈的,食物新鮮的[(of air, water, or food)fresh, pure, and untainted];(3)芳香的(smelling pleasant like flowers or perfume; fragrant);(4)快樂的,愉快的(pleasing in general; delightful);(5)非常令人滿意的(highly satisfying or gratifying);(6)容易操縱的,運轉(zhuǎn)平穩(wěn)的(working, moving, or done smoothly or easily);(7)(聲音)悅耳的,和諧的[(of sound)melodious or harmonious];(8)(尤指人或動物)可愛的,迷人的,討人喜歡的[(especially of a person or animal)charming and endearing];(9)絲毫的,一丁點兒的(用在短語和感嘆句中表示強調(diào))(used for emphasis in various phrases and exclamations),例如:“What had happened?”“Sweet nothing.”“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什么都沒有。”(10)糖果(a small shaped piece of confectionery made with sugar),例如:a bag of sweets一袋糖果;(11)甜食,布丁,飯后甜點(a sweet dish forming a course of a meal; a pudding or dessert);(12)快樂,樂趣[(sweets)the pleasures or delights found in something];等等。
英語味覺詞“bitter”可表示味覺感知義:(1)辛辣的,苦的(having a sharp, pungent taste; not sweet)。除此之外,“bitter”還可表示:(2)憤怒的,委屈的,受傷害的,怨恨的(feeling or showing anger, hurt, or resentment because of bad experiences or a sense of unjust treatment);(3)令人痛苦的,令人不愉快的,難以接受的(painful or unpleasant to accept or contemplate);(4)苦啤酒(beer that is strongly flavoured with hops and has a bitter taste);等等。
英語味覺詞“sour”的基本義為:(1)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除了表示“酸的”,“sour”還可表示:(2)惡臭的(having a rancid smell);(3)(土壤)缺少石灰質(zhì)的,酸性過重的[(of soil)deficient in lime and usually dank];(4)(石油,天然氣)含硫較高的[(of petroleum or natural gas)containing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sulphur];(5)由檸檬汁或酸橙汁和酒混合而成的飲料(a drink made by mixing an alcoholic drink with lemon juice or lime juice),例如:a rum sour朗姆檸檬飲料;(6)(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等等。
綜上所述,英語味覺詞“sweet”“bitter”“sour”均具有多個不同的意義。通常情況下,“一個詞在最開始時只有一個意義”[1]109,英語味覺詞的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是其詞義不斷地演變和拓展的結(jié)果,這種詞義的演變和拓展是基于某些特定的認知機制而實現(xiàn)的。接下來,我們將對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
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主要包括概念隱喻、概念轉(zhuǎn)喻、心理掃描和側(cè)顯識解。
概念隱喻是“不屬于同一認知域矩陣的兩個認知域間的映射”[2]348,“通過映射可將源域的概念投射到目標域中,從而使人們能根據(jù)源域的相關(guān)概念來理解和認知目標域中的概念”[3]?!半[喻是我們進行抽象推理、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認知機制”[3]232,“其本質(zhì)是人們以一種事物或概念來體驗、理解另一事物或概念”[4]5,“其概念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是相似性,概念關(guān)系的功能是聯(lián)想推理”[5]64-65。
概念隱喻是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和拓展的主要認知機制。認知主體基于自身感知體驗的相似性,通過隱喻的認知方式,將英語味覺詞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分別投射到聽覺感知域、嗅覺感知域、視覺感知域、心理感知域及非感知域,用味覺感知概念來概念化相似的聽覺、嗅覺、視覺、心理感知經(jīng)驗及非感知經(jīng)驗,從而使英語味覺詞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分別向聽覺感知義、嗅覺感知義、視覺感知義、心理感知義及非感知義演變和拓展。
例如,英語味覺詞“sweet”的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形容糖或蜜的味道,是人們對糖或蜜等外界事物的味覺感知特征的概念化,其概念域為味覺感知域。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認知主體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將“sweet”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投射到嗅覺感知域,使味覺詞“sweet”由味覺感知義“甜的”拓展出嗅覺感知義“芳香的(smelling pleasant like flowers or perfume; fragrant)”。這種從味覺感知域到嗅覺感知域的跨域投射,是認知主體基于感知體驗的相似性而實現(xiàn)的。甜的食物給人帶來舒適美好的味覺體驗,芳香的氣味給人帶來舒適美好的嗅覺體驗,基于這種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用“甜的”這種美好的味覺體驗來概念化美好的嗅覺體驗“芳香的”,從而使味覺詞“sweet”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拓展出新的詞義“芳香的(smelling pleasant like flowers or perfume; fragrant)”。
同樣,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認知主體將味覺詞“sweet”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投射到心理感知域,使味覺詞“sweet”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拓展出心理感知義“快樂的,愉快的(pleasing in general; delightful)”。這種從味覺感知域到心理感知域的跨域投射,也是基于認知主體感知體驗的相似性而實現(xiàn)的。甜的食物給人美好的味覺體驗,而快樂的、愉快的心情是一種美好的心理體驗,基于味覺體驗和心理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用“甜的”這種美好的味覺感知經(jīng)驗來概念化“快樂的、愉快的”這種美好的心理感知經(jīng)驗,從而使英語味覺詞“sweet”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拓展出新的詞義“快樂的,愉快的(pleasing in general; delightful)”。
此外,在語言使用中,認知主體基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將味覺詞“sweet”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投射到聽覺感知域,使味覺詞“sweet”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拓展出聽覺感知義“(聲音)悅耳的,和諧的[(of sound)melodious or harmonious]”。甜的食物給人美好的味覺體驗,悅耳的、和諧的聲音給人美好的聽覺體驗,基于味覺體驗和聽覺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用“甜的”這種美好的味覺感知經(jīng)驗來概念化美好的聽覺感知經(jīng)驗“悅耳的、和諧的”,從而使味覺詞“sweet”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甜的”拓展出新的詞義“(聲音)悅耳的,和諧的[(of sound)melodious or harmonious]”。
味覺詞“sweet”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向視覺感知義“(尤指人或動物)可愛的,迷人的,討人喜歡的(especially of a person or animal)charming and endearing)”拓展也是基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而實現(xiàn)的。甜的食物給人美好的味覺體驗,可愛的,迷人的,討人喜歡的人或動物等給人美好的視覺體驗,基于味覺體驗和視覺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用“甜的”這種美好的味覺感知經(jīng)驗來概念化美好的視覺感知經(jīng)驗“可愛的、迷人的、討人喜歡的”,從而使味覺詞“sweet”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甜的”拓展出新的詞義“可愛的,迷人的,討人喜歡的[especially of a person or animal)charming and endearing]”。
與味覺詞“sweet”相似,概念隱喻也是味覺詞“bitter”和“sour”詞義演變和拓展的主要認知機制之一。例如,味覺詞“bitter”的味覺感知義“辛辣的,苦的(having a sharp, pungent taste; not sweet)”是人們對外界事物辛辣、苦的味覺感知特征的概念化,其概念域為味覺感知域。辛辣的、苦的外界事物給人帶來不好的味覺體驗?!皯嵟⑽?、怨恨、感到受傷害的”以及“痛苦、不愉快、感到難以接受的”是不好的心理體驗?;谖队X體驗和心理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將味覺詞“bitter”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投射到心理感知域,用表示不好的味覺感受的詞“bitter”來概念化不好的心理感受“憤怒、委屈、怨恨、感到受傷害”以及“痛苦、不愉快、感到難以接受”等,從而使味覺詞“bitter”在味覺感知義“辛辣的,苦的(having a sharp, pungent taste; not sweet)”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心理感知義“憤怒的,委屈的,受傷害的,怨恨的(feeling or showing anger, hurt, or resentment because of bad experiences or a sense of unjust treatment)”以及“令人痛苦的,令人不愉快的,難以接受的(painful or unpleasant to accept or contemplate)”。
味覺詞“sour”的味覺感知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是人們對外界事物酸的味覺感知特征的概念化。味道酸是未成熟水果等物質(zhì)的典型特征,通常給人帶來不適的味覺體驗,同樣,惡臭的外界事物給人帶來不適的嗅覺體驗。基于味覺體驗和嗅覺體驗的相似性,認知主體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將味覺詞“sour”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投射到嗅覺感知域,用令人不適的味覺感受“酸的”來概念化令人不適的嗅覺感受“惡臭的”,從而使味覺詞“sour”在味覺感知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嗅覺感知義“惡臭的(having a rancid smell)”。
在概念隱喻認知機制的作用下,英語味覺詞的詞義不僅在味覺感知義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了嗅覺、視覺、聽覺、心理等感知義,還在味覺感知義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了非感知義。例如,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認知主體將味覺詞“sweet”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分別投射到“機械域”“程度域”等非感知域,從而使味覺詞“sweet”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分別拓展出非感知義“容易操縱的,運轉(zhuǎn)平穩(wěn)的(working, moving, or done smoothly or easily)”及“絲毫的,一丁點兒的(用在短語和感嘆句中表示強調(diào))(used for emphasis in various phrases and exclamations)”。又如,通過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認知主體將味覺詞“sour”的意象從味覺感知域分別投射到“土壤、石油、天然氣”等非感知域,從而使味覺詞“sour”的詞義由味覺感知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分別拓展出非感知義“(土壤)缺少石灰質(zhì)的,酸性過重的[(of soil)deficient in lime and usually dank]”及“(石油,天然氣)含硫較高的[(of petroleum or natural gas)containing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sulphur]”,等等。
轉(zhuǎn)喻是指在同一領(lǐng)域內(nèi)用某一實體去指代另一實體[6]?!稗D(zhuǎn)喻是一種認知過程,是指在同一理想化認知模式中,一個概念實體為另一個概念實體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的認知過程?!盵7]21“概念轉(zhuǎn)喻的映射發(fā)生在同一認知域中,不涉及跨域映射”[6]103,是在同一認知域矩陣中,用認知上突顯的實體作為認知參照點為所需的目標實體提供心理通道,“其概念關(guān)系的功能是指稱轉(zhuǎn)換,概念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是鄰近性”[5]64-65。
概念轉(zhuǎn)喻是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拓展的認知機制之一。例如,英語味覺詞“sweet”的基本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用于形容外界事物的味覺特征。通過“特征代物體”的概念轉(zhuǎn)喻機制,認知主體用本指味覺特征的概念“sweet”來轉(zhuǎn)指具有該特征的具體物質(zhì)“糖果”及“甜食、布丁、飯后甜點”,從而使英語味覺詞“sweet”由味覺感知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拓展出新的詞義“糖果(a small shaped piece of confectionery made with sugar)”“甜食,布丁,飯后甜點(a sweet dish forming a course of a meal; a pudding or dessert)”。又如,英語味覺詞“bitter”的味覺感知義“辛辣的,苦的(having a sharp, pungent taste; not sweet)”也用于形容外界事物的味覺特征。通過概念轉(zhuǎn)喻的認知機制,認知主體用“特征”來指代“物體”,用形容事物味覺特征的概念“bitter”來表示具有該特征的具體事物“苦啤酒”,從而使英語味覺詞“bitter”由味覺感知義“辛辣的,苦的(having a sharp, pungent taste; not sweet)”拓展出新的詞義“苦啤酒(beer that is strongly flavoured with hops and has a bitter taste)”。
除了概念隱喻和概念轉(zhuǎn)喻,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和拓展的認知機制還包括心理掃描和側(cè)顯識解。
心理掃描(mental scanning)是我們識解情景、事件等時所采用的認知方式之一,主要包括總體掃描(summary scanning)和順序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翱傮w掃描是指在心理上重構(gòu)一個射體運行的軌跡,即新狀態(tài)開始,而舊狀態(tài)并不消失,所有狀態(tài)可作為一個整體感知。而順序掃描是指是看電影式的掃描,即一個狀態(tài)結(jié)束后另一個狀態(tài)才開始?!盵8]11因此,“順序掃描是把一個過程看成是事件成分的一個序列;而總體掃描是把一個過程看成是一個完整的單位”[9]39。心理掃描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方式,當認知主體采用不同的心理掃描方式來認知某一概念結(jié)構(gòu)或概念內(nèi)容時,可使該概念結(jié)構(gòu)或概念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
英語味覺詞“sour”的味覺感知義包括以下兩個義項:“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和“(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這兩個詞義具有相同的概念域和相同的概念基體,均為味覺感知域和味覺感知基體。其中,詞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是對事物特征、屬性的描述,是表示“靜止狀態(tài)”的意義。而詞義“(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表示事物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是“動態(tài)性”的意義。通過對味覺詞“sour”詞義發(fā)展演變的歷時語料的考察與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詞義“(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是在詞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的基礎(chǔ)上拓展而來的。味覺詞“sour”的這種詞義的拓展是認知主體采用不同的心理掃描方式,對同一語言本體“sour”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的結(jié)果。例如:
(1)She sampled the wine and found it wassour. 她嘗了一口酒,發(fā)現(xiàn)是酸的。(2)本文中英語味覺詞的各個例子均引自《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A bowl of milk wassouringin the sun.一碗牛奶在陽光下正在變酸。
以上兩個例句中,“sour”的概念域均為味覺感知域,概念基體均為味覺感知基體,且概念基體中具有相同的概念內(nèi)容。但是,兩個句子中“sour”的意義不同,在例(1)中,“sour”表示“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描述的是酒的味覺感知特征,是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屬性及狀態(tài)的描寫。該詞義是對酒味道酸的特征、屬性及狀態(tài)的概念化,是認知主體采用總體掃描(summary scanning)的認知方式,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而實現(xiàn)的。例(2)中的“sour”表示“變酸(become sour)”,描述的是牛奶在陽光下變酸的動態(tài)過程,表示“動態(tài)性”的意義。該詞義是對“牛奶變酸”這一動態(tài)過程的概念化,是認知主體采用順序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的認知方式,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而實現(xiàn)的。
由此可見,認知主體采用不同的心理掃描方式,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會使詞匯“sour”表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當認知主體采用總體掃描(summary scanning)的方式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時,詞匯“sour”表現(xiàn)出“靜止狀態(tài)”的意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當認知主體采用順序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的方式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內(nèi)容進行認知識解時,詞匯“sour”表現(xiàn)出“動態(tài)性”的意義“(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正是由于在認知識解的過程中,認知主體心理掃描方式的變化,使英語味覺詞“sour”的詞義發(fā)生變化,由詞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向詞義“(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演變和拓展。同時,“sour”在此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語法范疇屬性,當“sour”表示“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時,屬于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當“sour”表示“(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時,屬于動詞的語法范疇。味覺詞“sour”的這種語法范疇屬性的變化是基于認知主體的側(cè)顯識解而實現(xiàn)的。
“意義是在實際使用中在線實時識解時通過意義建構(gòu)的心理過程而產(chǎn)生的?!盵10]119“意義不僅包括概念內(nèi)容,還包括對該內(nèi)容進行識解的具體方式?!盵11]43側(cè)顯(profiling)是一種重要的識解方式,“是一種注意的焦點,是概念基體中被突顯的部分”[11]66。詞項的語法范疇不是由其總體的概念內(nèi)容決定,而是由其側(cè)顯或前景化的本質(zhì)決定[12]。對于同一概念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識解方式、側(cè)顯不同的成分,會使其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語法范疇,側(cè)顯事體(thing),則表現(xiàn)為名詞;側(cè)顯過程(process),則表現(xiàn)為動詞;側(cè)顯關(guān)系(relation),則表現(xiàn)為形容詞、副詞、介詞等。因此,同一詞匯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語法范疇是語言本體與側(cè)顯識解融合方式不同的結(jié)果。英語味覺詞“sour”的詞義“酸的(having an acid taste like lemon or vinegar)”側(cè)顯的是其味覺感知基體中的“一種不受時間影響的關(guān)系和狀態(tài)”,因此,表現(xiàn)為形容詞的語法范疇。而“sour”的詞義“(使)變酸(make or become sour)”側(cè)顯的是味覺感知基體中“使事物變酸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表現(xiàn)為動詞的語法范疇。由此可見,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認知主體通過側(cè)顯的認知機制,對“sour”味覺感知基體中的概念結(jié)構(gòu)賦予不同的側(cè)顯,使同一語言本體“sour”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語法范疇屬性。
綜上所述,概念隱喻、概念轉(zhuǎn)喻、心理掃描和側(cè)顯識解是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和拓展的主要認知機制。在這些認知機制的作用下,英語味覺詞不僅在味覺感知義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了視覺感知義、聽覺感知義、嗅覺感知義、心理感知義、非感知義等新的詞義,還在詞義的演變和拓展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語法范疇屬性。
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chǔ),“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13][14]112。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其聽、說、讀、寫、譯各項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人類的語言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詞匯的意義也隨之不斷地演變和拓展。詞匯由“最開始時只有一個意義”[1]109,逐漸成為具有多個不同意義的多義詞。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通常會涉及多義詞的教學。使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語多義詞的各個義項,有利于其在語言交際中靈活正確地運用這些詞匯。而采用機械記憶的方法來分別記憶英語多義詞的各個意義,不利于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如何正確地引導(dǎo)學生采用適宜的詞匯學習策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英語詞匯教學的關(guān)鍵和重點。
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認知機制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深入地了解英語多義詞詞義發(fā)展變化的認知理據(jù),充分把握多義詞各個詞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有助于英語學習者對多義詞意義的理解、推導(dǎo)及掌握,有效提高其詞匯學習的效率。因此,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認知機制的研究能為英語詞匯教學帶來重要的啟示。通過對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認知機制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英語多義詞的各個詞義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英語詞匯的多義現(xiàn)象是其詞義在一系列特定的認知機制的作用下不斷演變拓展而形成的。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積極引導(dǎo)學生對詞匯意義演變的認知機制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使學生充分了解英語詞匯各項意義形成的認知理據(jù)及各詞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生能根據(jù)詞匯的本義來記憶和掌握其拓展意義。例如,在對英語詞匯“sweet”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從概念隱喻、概念轉(zhuǎn)喻、心理掃描及側(cè)顯識解等視角,引導(dǎo)學生深入理解該詞意義演變和拓展的認知機制,使學生系統(tǒng)了解“sweet”的基本義“甜的(having the pleasant tast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 or honey; not salt, sour, or bitter)”與拓展義“芳香的(smelling pleasant like flowers or perfume; fragrant)”“快樂的,愉快的(pleasing in general; delightful)”“容易操縱的,運轉(zhuǎn)平穩(wěn)的(working, moving, or done smoothly or easily)”等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積極引導(dǎo)學生采用“基于詞匯基本義來理解和掌握拓展義”的學習策略,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詞匯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極大地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效率。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主要包括概念隱喻、概念轉(zhuǎn)喻、心理掃描及側(cè)顯識解,基于這些認知機制,英語味覺詞不僅在味覺感知義的基礎(chǔ)上拓展出了嗅覺感知義、視覺感知義、聽覺感知義、心理感知義以及非感知義等新的詞義,還在詞義的演變和拓展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語法范疇屬性,成為了典型的多義詞。對英語味覺詞詞義演變認知機制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深入分析英語詞匯意義形成的認知理據(jù),全面把握英語多義詞各詞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利于英語學習者更好地推導(dǎo)、理解和掌握英語詞匯的各個義項,能為英語詞匯教學帶來重要的啟示。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積極引導(dǎo)學生深入分析詞匯意義演變的認知機制,從而使學生能充分了解詞義形成的認知理據(jù)及詞義之間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并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采用“根據(jù)詞匯本義來記憶和掌握拓展義”的詞匯學習策略,有效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