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者個性化闡釋的主觀性與文本本身的藝術性聯(lián)合消解了高中語文考核評價的客觀性與合法性,反映出來的本質是在作者權威被消解以后,教師和命題者被迫充當權威者的角色而被批判。面對現(xiàn)狀,心理敘事學從文本特征和讀者建構出發(fā),結合敘述者這一特殊角色解釋文本闡釋的實質,從而調和了矛盾,并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與高中語文的具體文本闡釋相結合。
關鍵詞:心理敘事學 文本闡釋 實證主義
一、問題的提出:文本、讀者的主觀性與考核、評價客觀性的沖突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與考試評價屢屢遭到社會各界的質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雖有諸多語文名家積極努力,或在理論上頗有建樹,或在實踐上精彩紛呈。但其中有兩處在大眾傳媒語境中呈現(xiàn)出的狂歡化形態(tài)的矛盾沖突值得深入探討。
其一是被媒體解讀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的反諷性敘事。早先時候語言學家王力、作家王蒙公開表示高考語文成績并不理想,甚至不及格,而2009年《寂寞錢鐘書》的作者周劼力只拿到了一分的成績。2011年6月10日《中國周刊》總編輯助理林天宏在微博上稱做完他本人創(chuàng)作的《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的題目之后只得了一半的分數(shù),并調侃道“出題老師把作者本人都打敗了”。2017年6月14日中國新聞網報道稱作家鞏高峰針對其短篇小說《一種美味》說出“標準答案沒有出來,我怎么知道我想表達什么”而掀起了網絡熱議。凡此種種,無論是在共時性上還是歷時性上,針對學校閱讀活動的誤解無疑會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極大的不自信。
與“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這類偽命題相關的就是第二處沖突所在:客觀標準答案與文本主觀闡釋的矛盾。也就是關于文本閱讀題“標準答案”的合法性之爭。不可否認,文本的文學性特征本質上是主觀性極強的存在形式,作家在寫文章時表達的是不可名狀的思想情感的外在顯示,文字是情感的代表符號。言有盡而意無窮,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正是說明了文本極強的主觀性特征。課堂教學中也在提倡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一點確實無可辯駁。但是不是就因此意味著文本闡釋不存在客觀性規(guī)律?熱鬧的課堂文本闡釋依然帶來不了閱讀題的高分,數(shù)學公式般的答題套路依然在課堂里大行其道。這類講授與考試分裂式的語文教學反而降低了學生對語文課的信任度。
綜合上述兩處現(xiàn)象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作為讀者的學生個性闡釋的主觀性與文本本身的藝術性聯(lián)合消解了考核評價的客觀性與合法性,文本誤釋就此發(fā)生,矛盾沖突由此產生。當前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與考試評價機制中確實存在需要改進之處。但是,是否上述兩類沖突就意味著無法調和,進而動搖語文閱讀教學與評價的合法性?對此,筆者認為,心理敘事學就給出了非常合理化的論述以及可操作性的策略。
二、問題的分析:心理敘事學視域下的文本闡釋
心理敘事學是學界對加拿大學者鮑特魯西和迪克森的認知敘事學代表作《心理敘事學:文學反應實證研究基礎》(2003)的簡稱。也就是說心理敘事學是認知敘事學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在這個講究敘事的時代,它以對讀者心理的(即發(fā)生在“讀者內部的”)關注這一全新的研究視角,重新審視了敘事學的主要問題,使得經典敘事學擺脫了瀕臨“死亡”的境地,恢復了生機與活力,并重新成為文學研究的熱點。a國內學者張萬敏對心理敘事學所給出的見解是:心理敘事學指的是敘事處理的跨學科研究。它借用了認知心理學、話語處理、認知語言學等學科的研究工具以及方法,以關注讀者與文本之間的關系為主要對象,特別是通過對于文本特征及敘事結構所相應的讀者認知過程以及心理表征的研究,對經典敘事學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新的審視。b該理論體系中有三組概念對調和前述矛盾非常有用:文本特征與讀者建構、敘述者與會話模式、文本操控與實證研究。
(一)文本特征與讀者建構 2001年鮑特魯西和迪克森提出:“文本特征”是文本中任何客觀可靠、可以識別的特征,具體包括敘事學中的聚焦模式、同故事敘述和異故事敘述、敘述者的在場或缺席等。c也就是說,這個不依附于讀者的、能夠以一定的標準鑒別出來的、不受分析者和分析語境差異影響的、具有可塑性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客觀性,可以依據一定的標準結合文學效果去反推與識別出來。就算有一千個讀者,但是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只有“這一個”,你不可能把他闡釋成為李爾王。也就是說確實存在一個應該得到公認的,具有客觀、準確、穩(wěn)定、相關、有跡可循等特點的客觀存在。這也是對一部作品能夠在歷時和共時層面感染萬千讀者的本質因素的概括。依此命題考核評價的客觀性與合法性就奠定了基礎。
而“讀者建構”指的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頭腦里所發(fā)生的事件及其表征。它是內在的、主觀的、異質的、有語境的,它隨著讀者、讀者的知識和經驗以及當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環(huán)境而變化。d很明顯,他們認為讀者的閱讀過程是非常具有主觀屬性的過程,是因人而異的。在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認為心理敘事學所理解的文本闡釋是指主觀的“有血有肉”的個體讀者如何在客觀的文本特征和線索的提示下對敘事進行處理和理解的過程。
(二)敘述者與會話模式 敘述者本是經典敘事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鮑特魯西和迪克森卻對此有了全新的突破:在虛構敘事作品中,敘述者是一個最核心的概念;讀者不是通過歷史作者、隱含作者、受述者、隱含讀者來實現(xiàn)對文本闡釋的,而是通過與文本中的敘述者進行會話交流的方式來闡釋文本的。e也就是說,心理敘事學家眼中的敘述者是個體讀者通過文本的閱讀,從文本特征中推斷建構起來的。這樣的敘述者就帶有個體讀者的獨特性,又具有“這一個”文本的固定性。它既在文本之中,又在“有血有肉”的讀者心中,兼具主觀性和客觀性。據此我們可以認為心理敘事學所理解的文本闡釋是指讀者將敘述者視為會話伙伴而建構其心理表征以及兩者之間會話模式的建立過程。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文本敘述者會話的過程,而不是與真實作者會話的過程。首先真實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一”作品時所發(fā)生的狀態(tài)是不可復制與再現(xiàn)的。其次真實作者有時候也是受作品本身敘述者的控制而呈現(xiàn)出不由自主的狀態(tài),所以當事后的作者再次面對“這一”作品時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了萬千普通讀者之一,他所進行的文本闡釋過程也是與文本敘述者進行會話的過程。那么,文本誤釋的發(fā)生在心理敘事學家看來就非常合理了。
結合上述認知敘事學理論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事實上,不管是文本作者本人做題丟分,還是質疑標準答案的合法性地位,反映出來的本質就是對權威的質疑:在作者權威被消解以后,教師和命題者被大眾媒體賦予了繼續(xù)充當權威者的角色而加以批判。但是,他們忽略了敘述者這一特殊角色的存在,也忽視了文本闡釋發(fā)生過程的本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認知敘事學確實很好地調解了前述之矛盾沖突。那么,心理敘事學家所給出的解決上述問題的策略又是什么呢?這就涉及第三組概念:文本操控與實證研究。
三、問題的解決:心理敘事學視域下的實證案例
“文本操控”是文學實證研究的一種,文學實證研究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德國。它以文學社會學、話語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哲學為基礎,用實驗和技術手段對讀者的文學反應進行測量和研究。具體到心理敘事學理論指的就是實驗者將某一文本作為實驗文本,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修改,以使得其中所呈現(xiàn)的文本特征有隱有顯、表現(xiàn)程度各不相同,以此獲得與原始文本不同的,但對于研究所關注的文本特征的效果是很理想的各種版本。f這就需要執(zhí)教者在面對特定文本時需要先準確把握住文本特征,進而采用技術手段進行文本的調控,然后通過學生的閱讀與相應的數(shù)據收集來驗證效果。
申丹教授提到英國學者保羅·辛普森于1992年在英國《語言與文學》雜志上發(fā)表了《講授文體學:海明威一短篇故事的句間銜接和敘事結構之分析》一文,就設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海明威特有的文體風格。g那就是把海明威的一個短篇故事按照句子拆散讓學生自行組合,然后與海明威的原著進行比對,進而發(fā)現(xiàn)海明威特有的語體風格。比如“院子里有一攤攤的水。院子的路面上有濕漉漉的死了的葉子。下了大雨”,這一顛倒因果的句群就被學生改成了正常的因果順序。很明顯海明威的原話突出了死亡的意象,因為減弱因果關系而變得富有象征意義,而正常的因果順序的描寫則突出了雨水的地位,悲劇效果自然弱化了。
筆者也曾經把唐代李涉的詩《題鶴林寺僧舍》一詩拆散,讓學生自行按照詩歌的文體特征進行組合并圍繞情感的變化闡釋原因。李涉原詩是:“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比娦那橄纫趾髶P,由煩悶低迷到閑情逸致。但宋代莫子山一字不改,只簡單調整了順序就原意大變。學生從中悟得詩歌結構的改變會引起詩意的改變,詩歌起承轉合的客觀結構能夠影響感情的主觀表達。
綜上所述,文學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內在能力要求。心理敘事學將敘事學與認知科學相結合,以其特有的方式對語文教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a 申丹:《20世紀90年代以來敘事理論的新發(fā)展》,《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第1期,第50頁。
bcdef 張萬敏:《認知敘事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63頁,第99頁,第106頁,第136頁,第187頁。
g 申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典短篇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257頁。
作 者: 程晟,中學一級教師,任教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石門高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
編 輯: 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