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后土司時代的海龍囤:以出土錢幣為中心*

2020-03-03 12:15艾宋蕓珮貴州省博物館
中國錢幣 2020年4期
關(guān)鍵詞:通寶海潮海龍

李 飛 楊 菊 艾宋蕓珮(貴州省博物館)

海龍囤是楊氏治下播州最負(fù)盛名的“土司”遺址,始建于宋寶祐五年(1257),而毀于萬歷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但海龍囤被攻毀之后,囤上人群的活動并未就此終止。結(jié)合遺跡與遺物,以萬歷二十八年(1600)海龍囤被明軍攻陷而終結(jié)土司統(tǒng)治為標(biāo)志,可將海龍囤的歷史劃分為南宋時期、萬歷時期與萬歷之后三個時期。由于土司制度在元代才正式確立,所以三期可分別與前土司時代、土司時代和后土司時代對應(yīng)。后土司時代的海龍囤,是以平播后建于囤巔“新王宮”內(nèi)的海潮寺及其寺僧的活動為中心的,出土錢幣較好地說明了這一點。不同時期人群的活動,構(gòu)成了海龍囤完整的歷史鏈條,亦是理解海龍囤現(xiàn)狀的關(guān)鍵。

一 海潮寺始末

海潮寺,又名海朝寺、龍巖或龍崖寺,坐落于海龍囤巔“新王宮”內(nèi)。始建于明代,歷經(jīng)多次重修,今上殿尚存,香火不絕。

1.海潮寺之始建

關(guān)于海潮寺的文獻(xiàn)記載有以下幾條:

(1)乾隆《貴州通志》卷10:“海潮寺,在府城北三十里海龍囤,明萬歷間平播后兵備道傅光宅建?!?/p>

(2)《大清一統(tǒng)志》卷296:“傅光宅,聊城人,進士。萬歷中以御史左遷,歷工部郎,出知重慶,府時播賊方猖獗,總制李化龍蒞郡,光宅督理戎馬軍餉皆有方略,播平,吊忠義、瘞遺骨、輯流亡、撫瘡痍、修學(xué)宮,一一捐俸,率作出于誠懇。適遵義守缺,當(dāng)事者委任之,遂星馳去,安撫夷漢,大著功績,尋擢遵義兵廵道副使,復(fù)遷提學(xué)副使?!?/p>

(3)道光《遵義府志》卷27:傅光宅“(萬歷)三十年以兵備道副使任,三十一年四月升本省提學(xué)道”。

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海潮寺是為超度陣亡將士的亡靈而修建的。綜合文獻(xiàn)記載,平播后傅光宅確曾行“吊忠義、瘞遺骨”之舉,寺廟可能即建于此時。但據(jù)文意,這是他出任遵義兵備道前的事,即可能在戰(zhàn)事一結(jié)束就著手處理的。也就是說,海潮寺的修建可能早于萬歷三十年。萬歷三十一年(1603),傅光宅便離遵升任四川提學(xué)副使,因此海潮寺的修建絕不能晚于此年。概言之,海潮寺是在萬歷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間修建的。

2.海潮寺之重建

囤上發(fā)現(xiàn)的幾塊碑刻,可以大致勾勒出海潮寺重建的歷程:

(1)“壬午”殘碑

碑在飛鳳關(guān)以里,有早晚兩個時期的銘文,“壬午”碑為晚期銘文。銘文為:

奉道府廳縣明文將海龍地

土開墾永充龍巖常住

壬午歲季冬吉日立

“道府廳縣”銘文表明此系平播后銘文,則“壬午歲”應(yīng)為崇禎十五年(1642)。“永充龍巖常住”,表明此時寺廟或稱“龍巖寺”。

(2)崇禎重修廟碑

碑原立于海潮寺前,1970 年代,被村民用作廟前一豬圈的建筑材料。2012 年4 月重新發(fā)掘出土。已斷作數(shù)截,部分散佚不見。碑通高174、寬98、厚14 厘米,兩面有字。一面為萬歷三十二年(1604)林桐所書《題王羽卿詩后》碑。碑文見載于鄭珍《遵義府志》。另一面全被水泥覆蓋,細(xì)細(xì)鏟平,文字方現(xiàn),弘光元年(1645)所刻,史載闕如,節(jié)錄于后:

海龍山為天開勝地」

神宗朝,狐鼠盜弄干戈,此間遂為腥血之野。削平后,僧人建茅椽于其上,終草□弗堪也。主賓相待,炤月始來,遂舉故跡,昌大之顏。其寺」曰龍崖,蓋亦親本之意也。檀越主劉繼文、雷有升、張應(yīng)□(貴)、王應(yīng)奎等以為□獻(xiàn)無資,尚是缺典,遂發(fā)愿上助城工銀三十八兩六錢」八分,得買正法叛逆喻志賢沒官田三十六畝伍分,以□伍畝捨給本寺,乃立僧戶耕種輸差。山河大地,雖屬幻景,然在捨者之意」。直欲置此一抔土,與幽谷一燈,盤若甘露,共成不朽□,□此語壽諸石,并次告后炤月而來者」。

弘光元年七月中元日奉政大夫同知遵義府事豫章羅應(yīng)□題」……

碑文之前半段記載捐資買土重修寺廟的經(jīng)過,后半段則是關(guān)于寺廟田產(chǎn)的訴訟碑,明確喻志賢籍沒的田產(chǎn)歸寺廟所有,勒碑以告。碑文稱平播后所修寺廟以茅苫頂,四十年后草朽不堪,所以動議重修。“其寺曰龍崖”,表明崇禎時廟稱“龍崖寺”。

(3)乾隆三十八年(1773)“惟憶千秋”碑

立于海潮寺前。碑文前半部分記修廟的緣由,后半則系捐款人姓名,惜碑文已磨泐不清,無法通讀,僅“初無事,改作前堂”等數(shù)語可辨,揭示海潮寺在乾隆年間的格局變遷。

(4)民國重建

據(jù)當(dāng)?shù)卮迕窕貞?,現(xiàn)存海潮寺是民國十八年(1929)重建的[1]。今海潮寺臨上馬磴一側(cè)的木骨泥墻壁上題詩一首,內(nèi)容殘損,但“民國三十四年”等字尚清晰可辨,表明現(xiàn)存寺廟應(yīng)不晚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

二 出土錢幣概說

該地共計出土錢幣454 枚。含開元通寶1 枚,元符通寶1 枚,萬歷通寶5 枚,崇禎通寶185 枚,弘光通寶、隆武通寶、永歷通寶、興朝通寶等南明錢171 枚,順治通寶、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咸豐通寶、同治通寶、光緒通寶等清錢78 枚,以及因銹蝕或殘損太甚而銘文不可識者13 枚。除4 枚萬歷通寶出自鐵柱關(guān)外,余均出于“新王宮”內(nèi)(表1)。

表1 錢幣簡表

1.唐宋錢幣

2 枚。開元通寶、元符通寶各1 枚。

開元通寶,1 枚。圓形方穿,直讀“開元通寶”,“元”字首劃略長,次橫左挑,“通字”走部前幾筆呈連續(xù)拐折狀。錢背下似有紋飾,模糊不識(圖1-1)。

元符通寶,1 枚。面文篆書,旋讀“元符通寶”,光背(圖1-2)。

2.明代錢幣

190 枚。為萬歷通寶與崇禎通寶。

萬歷通寶,5 枚。其中4 枚出土于鐵柱關(guān),1 枚出土于新王宮,上下直讀“萬歷通寶”,三角“通”,光背(圖1-3);兩點“通”,背文“工”(圖1-4)。

崇禎通寶,185 枚。面文楷書,直讀“崇禎通寶”。(圖1-5)錢背上鑄“貴”字(圖1-6)。錢背上“重”字。

圖1 錢幣拓本

3.南明錢幣

171 枚。有弘光通寶、隆武通寶、永歷通寶和興朝通寶。

弘光通寶,127 枚。圓形方穿,直讀“弘光通寶”。行弓旁,雙點通,光背(圖1-7);行弓旁,雙點通,背上星。

隆武通寶,39 枚。圓形方穿,直讀“隆武通寶”,光背。面文均上點武,雙點通,背上星(圖1-8)。

永歷通寶,4 枚。錢徑大小不一,大壹分3 枚,小平錢1 枚。大壹分,二水永,通字起筆頓筆成一立點,歷字廠下雙禾一日,背上下“壹分”二字。錢徑46.3、穿徑10、郭徑6.2、厚3mm(圖1-9)。小平錢,點永,三角通,歷字廠下雙禾一日,背下工。錢徑20.6、穿徑6、郭徑3、厚1mm(圖1-10)。

興朝通寶,1 枚。錢文直讀,楷書。兩面均有周郭,邊郭甚寬,背下工。(圖2-1)。

4.清代錢幣

78 枚。有順治、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與光緒通寶。

順治通寶,3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順治通寶”,背滿文。“寶泉”,為順治四式錢(圖2-2、3)。

康熙通寶,3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康熙通寶”,有背文。背滿漢字紀(jì)局名,穿左鑄滿文“東”字,穿右鑄漢文“東”(圖2-4)。

乾隆通寶,15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乾隆通寶”,部分有可識的滿文背文。背書滿文“寶昌”(圖2-5);背書滿文“寶蘇”(圖2-6);背書滿文“寶泉”(圖2-7)。

嘉慶通寶,9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嘉慶通寶”,部分有可識的滿文背文。背書滿文“寶云”,“通”均為雙點通(圖2-8~10)。

道光通寶,21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道光通寶”,部分有可識的滿文背文。背書滿文“寶云”,“通”為雙點通(圖2-11);背書滿文“寶泉”,“通”為單點通(圖2-12)。

咸豐通寶,19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咸豐通寶”,部分有可識的滿文背文;背書滿文“寶?!保▓D2-13);背文穿左滿文“寶”字可識,穿右滿文模糊不辨(圖2-14)。

同治通寶,4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同治通寶”,背滿文?!皩毑保▓D2-15)。

光緒通寶,3 枚。圓形方穿,面文楷書,直讀“光緒通寶”。個別殘缺、背文不可識。外郭有一缺口,背書滿文“寶?!保▓D2-16)。

光緒元寶,1 枚。正面銘文中心直讀“光緒元寶”,頂部鑄“江蘇省造”,“江”、“造”字旁分鑄“乙”、“巳”二字,“乙”、“巳”旁分鑄滿文“蘇”、“寶”。底部鑄“每元當(dāng)制錢十文”。錢幣背面外圈可見數(shù)字“0”和英文字母“C”、“A”等,內(nèi)圈中心為龍紋。

另有錢文因銹蝕或殘損不可識者13 枚,錢幣殘片若干。從錢徑看,均當(dāng)為萬歷之后的錢幣。

圖2 錢幣拓本

三 出土錢幣的幾個問題

海龍囤出土錢幣數(shù)量較多,且時代涵蓋了唐、宋、明、清四朝,但主要系土司活動最盛及其被摧毀的萬歷朝之后的遺物,萬歷及其之前的僅7 枚。且其中的開元通寶與1 枚弘光通寶出土于同一層位內(nèi),元符通寶與1 枚乾隆通寶、3 枚嘉慶通寶、4 枚道光通寶等清錢出土自同一層位,1 枚萬歷通寶則與1 枚弘光通寶伴出。

據(jù)此可知,上述幾枚早期錢幣均應(yīng)為后期埋入的傳世品。換言之,幾乎可以肯定囤上出土的所有錢幣均非土司時期的遺物,而系萬歷二十八(1600)之后活動于此的人群所遺,與土司無涉。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土司覆滅之后海龍囤上仍人煙不絕的事實,主要可能與海潮寺僧侶的活動相關(guān)。

值得注意的是,內(nèi)中包括數(shù)量不菲的南明錢幣,共計171 枚,占出土錢幣總數(shù)的37%強,反映出明清之交由朱氏后裔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在黔北非同一般的影響。據(jù)道光《遵義府志》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xiàn)忠陷全川,王祥據(jù)守遵義。明以其前大學(xué)士王應(yīng)熊為兵部尚書,督師駐遵,以討蜀。清順治四年(1647)孫可望陷遵義。同年十月,明桂王朱由榔命王祥復(fù)據(jù)遵義,并曾于遵義城東府學(xué)署設(shè)“永歷錢局”,鑄行“永歷通寶”。“遵義府學(xué)署址,蓋遺明桂王由榔有遵時鑄錢局。司之者,其總兵官田子祿”,“今學(xué)墻外石臺下,往往拾得永歷錢”。順治十五年(1658),清兵始克遵義[2]。囤上所見大壹分、小平錢兩種“永歷通寶”,可能均系永歷錢局所鑄。其中的“興朝通寶”,是孫可望于清順治六年(1649)稱東平王時所鑄的“起義錢”。

崇禎通寶與南明錢幣在“新王宮”坑池內(nèi)的集中出土(占出土錢幣總數(shù)的近8 成)表明,明末清初時海潮寺僧眾可能曾有意攤平廢墟以便活動。前揭“壬午”碑(1642)與弘光元年(1645)《海龍山為天開勝地》都反映了明末清初時海潮寺僧眾擴建寺廟、廣置廟產(chǎn)的事實,海潮寺由此迎來了其鼎盛時期。

注釋:

[1]吳必倫:《海龍囤廟宇的變遷》,遵義市政協(xié)宣教文衛(wèi)委員會編:《海龍囤煙云錄》,遵義:內(nèi)部印行,2001 年,第345 頁。

[2](清)鄭珍、莫友芝編纂:《遵義府志》卷10《古跡·永歷錢局》,卷41《年紀(jì)三》,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3 年,第174、792~796 頁。

猜你喜歡
通寶海潮海龍
西沙群島考古發(fā)現(xiàn)的銅錢
在海邊
通寶錢制與兩宋錢法及特點
奇妙的“中華海龍”
海龍與海馬
愛你最后的方式
海龍卷是什么
Scholar and East Lake
一枚罕見的“圣宋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