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華 楊勤順 周 鵬 丁凱俊 葉錫勇 孫利娟 江時淦*
CT檢查與X射線胸片相比明顯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檢出能力,但其X射線輻射劑量也明顯高于胸片,限制了CT在普通人群和肺癌高危人群篩查中的廣泛應用。在不影響疾病診斷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放射劑量,是CT檢查安全性的關(guān)注重點。自1990年Naidich等[1]提出低劑量CT概念以來,胸部低管電流CT掃描技術(shù)應用廣泛,而降低管電壓一直未被推廣[2]。有研究表明,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劑量CT中能明顯降低圖像噪聲,提高圖像質(zhì)量[3-4]。本研究旨在探討16層螺旋CT低管電壓聯(lián)合Karl 3DTM迭代技術(shù)在胸部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西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yī)院120名胸部CT健康體檢者,按照胸部CT檢查時管電壓的不同將其分為120 kV組和80 kV組,每組60名。120 kV組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年齡19~88歲,平均年齡(54.42±12.2)歲;80 kV組中男性37名,女性23名;年齡24~83歲,平均年齡50.92±11.5)歲。本研究經(jīng)學校和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在其監(jiān)督下執(zhí)行,所有檢查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uCT 510型16層螺旋CT掃描儀(上海聯(lián)影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檢查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頭部先進,120 kV組采用常規(guī)管電壓(120 kV),80 kV組采用低管電壓(80 kV);兩組掃描條件一致,管電流160 mA,準直器16×1.2 mm,機架旋轉(zhuǎn)速度0.6 s/r,螺距0.9375,矩陣512×512。掃描范圍自胸廓入口至膈肌水平。
兩組原始圖像數(shù)據(jù)分別用Karl 3DTM迭代算法和濾波反投影(filter back projection,F(xiàn)BP)算法進行圖像重建,獲得兩組的Karl 3DTM迭代重建圖像和FBP重建圖像;Karl迭代重建水平為5級,層厚為5 mm,層間距為5 mm,肺窗的窗寬為1200 HU,窗位-600 HU,縱膈窗的窗寬為400 HU,窗位為40 HU。
1.5.1 客觀評價
繪制圓形感興趣區(qū)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積約為100~110 mm2,選取主動脈弓層面、氣管分叉層面分別測主動脈CT值及其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SD),并測量腋窩或胸背部皮下脂肪的CT值作為背景噪聲,計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為公式1:
計算對比噪聲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為公式2:
圖像噪聲為主動脈標準差(SD)。
1.5.2 主觀評價
由2名醫(yī)生雙盲閱片法評價兩組Karl迭代重建圖像和FBP重建圖像質(zhì)量,意見不一致時商量決定。肺窗圖像通過中心肺動脈血管及支氣管、周圍肺血管及支氣管、主氣管以及肺裂的顯示進行評價,其中周圍肺血管支氣管定義為距離臟層胸膜面<2 cm的血管支氣管;縱膈窗通過觀察主動脈、胸壁骨和肌肉邊緣的銳利程度及縱膈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與周圍組織的對比程度來評價。評分標準為0~5分:①5分,解剖結(jié)構(gòu)邊緣清晰,無偽影;②4分,解剖結(jié)構(gòu)邊緣略模糊,無偽影;③3分,解剖結(jié)構(gòu)邊緣略模糊,有少量偽影;④2分,解剖結(jié)構(gòu)邊緣模糊,中量偽影;⑤1分,大量偽影,正常結(jié)構(gòu)中斷?!?分的圖像為臨床可以接受。
1.5.3 輻射劑量評價
記錄每次CT掃描的CT容積劑量指數(shù)(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劑量-長度乘積(dose length product,DLP)。
(1)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客觀圖像質(zhì)量評價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圖像噪聲、SNR和CNR的比較采用方差,同一劑量水平不同重建方法采用配對t檢驗,主觀圖像質(zhì)量評價采用Wilcoxon符號秩檢驗分析,以P<0.05為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2)由兩位放射科醫(yī)師對圖像質(zhì)量評分一致性用非參數(shù)檢驗Kappa分析,Kappa值≥0.81為幾乎完全一致性,0.61~0.8為高度一致性,0.41~0.6為中等一致性,0.21~0.4為一般一致性,Kappa值≤0.20為極差一致性。
(1)120 kV組60名受檢者Karl 3DTM重建與FBP重建的主動脈弓層面、氣管分叉層面圖像的噪聲、SNR和CN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主動脈弓=14.274,t=12.134,t=14.249;t氣管分叉=15.778,t=15.953,t=10.974;P<0.05),見表1。
(2)80 kV組60名受檢者Karl 3DTM重建與FBP重建的主動脈弓層面、氣管分叉層面圖像的噪聲、SNR及CN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主動脈弓=18.676,t=20.916,t=24.142;t氣管分叉=10.658,t=12.335,t=19.945;P<0.05),見表2。
表1 120 kV組兩種重建方法圖像噪聲、SNR和CNR值比較(±s)
表1 120 kV組兩種重建方法圖像噪聲、SNR和CNR值比較(±s)
注:表中SNR為信噪比;CNR為噪聲比
兩組受檢者Karl 3DTM重建與FBP重建的主動脈弓層面圖像的噪聲、SNR及CN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Karl3D=8.548,t=4.243,t=4.012;tFBP=10.370,t=4.950,t=5.649;P<0.05),見表3。
兩組受檢者Karl 3DTM重建與FBP重建的氣管分叉層面圖像的噪聲、SNR及CN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Karl3D=10.337,t=6.304,t=6.259;tFBP=9.368,t=6.983,t=6.257;P<0.05),見表4。
由2位閱片醫(yī)師對圖像質(zhì)量的評價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系數(shù)≈0.71)。兩組Karl 3DTM迭代重建和FBP重建圖像質(zhì)量等級評價見圖1。
圖1 兩組Karl迭代重建和FBP重建主動脈弓及氣管分叉層面圖像對比
120 kV組60名檢查者的平均CTDlovl和DLP分別為10.76 mGy和338.62 mGy·cm;80 kV組60名檢查者的平均CTDlovl和DLP分別為3.17 mGy和93.01 mGy·cm;80 kV組與120 kV組對比,CTDlovl和DLP分別下降70.54%和72.53%。
表2 80 kV組兩種重建方法圖像噪聲、SNR和CNR值比較(±s)
表2 80 kV組兩種重建方法圖像噪聲、SNR和CNR值比較(±s)
注:表中SNR為信噪比;CNR為噪聲比
表3 兩組不同重建方法主動脈弓層面圖像噪聲、SNR和CNR比較(±s)
表3 兩組不同重建方法主動脈弓層面圖像噪聲、SNR和CNR比較(±s)
注:表中SNR為信噪比;CNR為噪聲比;FBP為濾波反投影
表4 兩組不同重建方法氣管分叉層面圖像噪聲、SNR和CNR比較(±s)
表4 兩組不同重建方法氣管分叉層面圖像噪聲、SNR和CNR比較(±s)
注:表中SNR為信噪比;CNR為噪聲比;FBP為濾波反投影
低劑量CT的圖像重建的本質(zhì)是噪聲抑制問題。傳統(tǒng)的FBP算法盡管重建速度快,可以滿足實時性,但對于噪聲和偽影較為敏感。吳巖等[5]用去噪能力較強的迭代重建技術(shù)彌補低管電壓的高噪聲,獲得了較好的圖像質(zhì)量。迭代重建算法是指在圖像處理過程中多次迭代,每次迭代所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與計算機投影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從而改善圖像質(zhì)量[6-7]。為了減少低劑量CT的圖像噪聲,許多CT制造商都在推出各自的迭代重建技術(shù),如GE公司的適應性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shù)、Philips ICT的iDose4以及上海聯(lián)影公司的Karl 3DTM等。Karl 3DTM迭代重建技術(shù)是通過人體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學修正,分別在投影域、圖像域進行廣義梯度收斂迭代降低圖像噪聲,提高圖像信噪比。因此,研發(fā)新的重建算法來彌補低劑量CT掃描所致的圖像高噪聲,確保圖像質(zhì)量符合診斷要求,將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課題[8-9]。
本研究中,同一管電壓的CT原始數(shù)據(jù)采用Karl迭代算法和FBP算法重建圖像的噪聲、SNR及CNR均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120 kV組Karl 3DTM迭代重建圖像較FBP重建圖像的噪聲下降18.02%~19.29%,SNR、CNR分別提高23.86%~25.29%和22.75%~24.88%;80 kV組Karl 3DTM迭代重建圖像較FBP重建圖像的噪聲平均下降約為25.17%~25.82%,SNR、CNR分別提高31.60%~34.73%和31.16%~33.50%,與彭薇等[10]的實驗結(jié)果相近。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Karl迭代算法重建圖像在80 kV組中比120 kV組中降噪效果更為有效。
由于CT輻射劑量與管電流呈線性關(guān)系,與管電壓呈指數(shù)關(guān)系[11]。因此,降低管電壓比降低管電流更為有效的減少受檢者的輻射劑量,但是降低管電壓可使X射線的穿透力減弱,到達探測器的X射線光子數(shù)量減少,導致圖像的噪聲增加,在鄰近組織密度差異較大的肺尖部和肩背部會形成橫行線樣偽影。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當管電壓從120 kV降至80 kV時,輻射劑量CTDlovl和DLP分別下降70.54%和72.53%,圖像噪聲增加44.49%~64.8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Karl迭代算法重建圖像明顯優(yōu)于FBP算法重建圖像,80 kV組中60名受檢者迭代算法重建圖像均>3級,符合臨床診斷要求,而FBP算法重建圖像中有1名為2級。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未進行個體性差異(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年齡、性別等)對圖像質(zhì)量和輻射劑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②Karl迭代算法分9級,本組研究設(shè)定Karl迭代算法為5級,未進行與其他等級的迭代重建圖像對比,將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研究。
采用80 kV管電壓聯(lián)合Karl 3DTM迭代重建技術(shù)能確保圖像質(zhì)量的同時,有效的降低輻射劑量。迭代重建算法需要CT機具有強大的運算能力,目前多數(shù)CT制造商只在64排以上高端CT機中配置。而上海聯(lián)影公司將Karl 3DTM迭代重建技術(shù)運用于普及型的16排CT機,本研究成果對于低管電壓聯(lián)合迭代重建技術(shù)在臨床上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