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芳
(武義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浙江 武義 321200)
英語第四冊Unit 1 Good Manners Section A (第一課時)教學案例分析
中職英語第四冊Unit 1 Good Manners Section A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和掌握一些文明禮儀,包括古今中外,是屬于一堂聽說課的教學。聽說課顧名思義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為主的課型。必須要讓學生動起來,敢開口說英語。
然而眾所周知,學生對于英語課,總有一種莫名的抵觸感,尤其是職校的學生尤其是男生。身為英語老師,對于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給自己找出一條出路來,讓學生喜歡學英語,對英語課感興趣。我個人比較喜歡將生活中的各種精彩元素恰到好處的融入到課堂中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其實就是真正的將英語課堂生活化,讓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就像商家買東西一樣,只有將顧客吸引過來,才能創(chuàng)造銷售的機會。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只有將學生吸引過來,才能創(chuàng)造他們積極學習英語的機會。
我在上這篇課文時正直電視劇《瑯琊榜》熱播而引起轟動(全民熱議的話題,走到哪都有人問,你看瑯琊榜了嗎?),劇中精美的服裝,曲折勵志的故事和完美的古代文明禮儀都引起了全國觀眾熱議。我想我要是把《瑯琊榜》引入課堂,勢必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欲望。所以我立刻著手下載了一些關于古代禮儀的圖片和視頻。關于現(xiàn)代禮儀當時的9月3號的紀念中國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閱兵儀式,我想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所以我就從習近平主席的閱兵儀式導入現(xiàn)代禮儀。
2.1 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瑯琊榜》導入課文。上課鈴聲響起,我的公開課正式開始。簡單的問候后,我開始播放了英文版電視劇《瑯琊榜》,緊接著屏幕里出現(xiàn)了瑯琊榜主演的精美圖片,胡歌、劉濤、王凱、靳東等等,他們一個個英姿煞爽,或站或坐或跪或鞠躬……
這時臺下的學生和老師都看得津津有味,心里想著“陳老師,你是在上英語課嗎?”我不慌不忙的開口問到“What’s the name of the teleplay? You can speak in Chinese”學生開始活躍了起來,許多人喊道《瑯琊榜》我接著問道“Have you ever watched this teleplay? ”學生回答“Of course! ” “Do you like it ? ” “Why do you like it ? ”我又問到“Because,it’s interesting!” “It’s wonderful!”“The actor is handsome and the actress is beautiful. ”學生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因為我的英語課向來比較開放,我是允許學生可以用中文回答一些英文回答不上來的問題的。我接著問“It’s said that it is the most popular teleplay this year . Do you think so ?” “Why ?”學生積極回答 “Because,the clothes is very beautiful!” “The story is very勵志 (inspirational)!” ……
2.2 全部利用瑯琊榜的資料來學習課文中的相關古代文明禮儀知識。接著我展現(xiàn)了許多與中國古代禮儀有關的圖片和完整的禮儀視頻。
學生就在一邊欣賞精美的圖片和視頻中,不知不覺的學習著英語。尤其是關于胡歌的兩個視頻很震撼,一個是胡歌紀念劇中人物聶鋒將軍的祭拜禮和另一個是胡歌祭拜他死去的祖先的振動禮。原先也許我們在看電視時,不會這么留意這些,這也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欣賞了《瑯琊榜》,體會到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接著我又把課堂上學習過的古代禮儀讓學生搭配連線,給他們時間理解記憶,小組合作模仿(一個說禮儀名稱一個模仿或者一個模仿一個說出名稱),這樣從易到難,一步一步慢慢來,使學生能較好掌握所學知識,把知識點落實到位。又能給學生一個說英語的機會,又能對學生熏陶中國古代的文明禮儀,一舉兩得。
2.3 利用大閱兵的相關資料學習現(xiàn)代文明禮儀?!癥es, China is a state of ceremonies. These are ancient manners.” “Do you know some modern manners?”通過這兩句話很自然的過渡到了中國現(xiàn)代禮儀的學習。而現(xiàn)代禮儀的學習,我充分利用了大閱兵的圖片與視頻,大家一起共同關注過的國家大事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
2.4 按照古今中外的順序,最后學習國外的一些文明禮儀。我們學習了中國古代的現(xiàn)代的一些文明禮儀,那么接下來就要學習一些國外的禮儀了,因此我用“Do you know other foreign manners?”這句話過渡到了國外一些文明禮儀的學習,書上出現(xiàn)的優(yōu)先學習。
現(xiàn)代國外禮儀小結復習,給學生一點時間理解記憶,再小組合作模仿(和前面一樣)。
整堂課的構思,我是按照古今中國外的順序,來教學各種文明禮儀的,中國古代的禮儀,感覺多的數不清,我們很多都不是很熟悉,模糊不具體,印象不深刻。而我從導入到后面的知識點學習,都利用了當時正在熱播的古裝劇《瑯琊榜》恰好巧妙的解決了這一難點,并且給這一堂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接著我又讓學生一個說一個模仿古代的禮儀,一個模仿一個說出什么禮儀,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扎實地掌握了本堂課的知識點。后面現(xiàn)代禮儀的學習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利用習總書記的大閱兵,學習注目禮、敬禮、問候禮和舉手致意禮等等。學生的注意力一直被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吸引著,直到整堂課結束。
就像一個明星,如果穿著普通即便長得還可以也吸引不了觀眾的興趣,但是如果搭配一件漂亮的外衣,那就效果不一樣了。正如我上面提到過的,要使學生對英語課感興趣的話,課堂里必須要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又正好與英語知識點有關,那就最好不過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將生活中的各種元素恰到好處的融入到課堂中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
應該來說本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和老師反響都很不錯。正直縣里優(yōu)質課比賽,我拿這一課參加了比賽,居然獲得了縣一等獎。對于即將要上的課文,我通常會提前思考,我要怎樣利用一些有用的資源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fā)英語課的活力。一開始我覺得也挺難做的,但是只要我們用心的去觀察和留意,多動動腦子,靈感莫名就上來了,經常會有“眾里尋他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這一課從有靈感,從到處找資料,到上縣里的優(yōu)質課,都是比較的順利,學生和老師的感覺都是眼前一亮,原來英語課還可以這么上,可以把我們極度感興趣的東西融入到課堂里面來,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在一種非常輕松融洽的氛圍里不知不覺的學習英語知識。
生活中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一定要記住,最精彩處,源自生活。當然本節(jié)課肯定存在諸多缺點,希望同行一起進行探討,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