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弧內依次為期數(shù)、起始頁碼)
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幾點認識………………………………………………顧明遠(8·3)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需回歸常識…………文東茅(8·5)
在教育公平意義上理解和運用增值評價………………………………………………楊小微(8·8)
教育評價改革思維的突破與挑戰(zhàn)……………………………………………李如密(8·10)
四種教育評價的教育測量學考量……………………………………………楊志明(8·12)
全面客觀的評價信息是構建新時代學業(yè)評價體系的前提…………………………………………孔凡哲(8·15)
挑戰(zhàn)與應對:取消考試大綱后大規(guī)模教育考試命題的測量學考量………………………楊志明 肖新祥(1·3)
國外考試機構關鍵崗位的素質要求及其對我國考試行業(yè)專業(yè)化建設的啟示………………………楊志明 楊笑穎 孔淑儀(2·3)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文言文閱讀測試命題設計——以蘇洵《六國論》的形成性閱讀評價為例…………………………………楊志明 劉海濤(3·3)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視角下的英語在線課程評價………………………楊志明 石璟熙 孔淑儀(6·3)
2020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分數(shù)調整方法評析………………………………………………羅冠中(7·3)
四模塊五維度的英語分級閱讀測試設計——基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楊志明 潘 清 曹巧利 劉 巍(7·8)
基于《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內容效度分析——以2019 年和2020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Ⅰ為例……………楊志明 曹巧利 劉 巍 潘 清(9·3)
增值評價中的天花板效應及其破解思路………………………楊志明 彭麗儀 李 洋(12·3)
幼兒園教育質量外部評價體系的影響效果與作用機制:基于園長的知覺………………………潘月娟 楊青青 宋貝朵(1·9)
幼兒園教育質量自我評價的學理邏輯與實踐路徑……………………………………………劉 昊(1·17)
美國幼兒教育項目有效性的評價及啟示:基于LPI 研究報告……………………………耿 薇 呂杰昕(1·23)
5~6 年級學生常見錯別字診斷測驗的編制…………………范曉玲 王夢翔 伍 慧 孫夢杰 周喜娣 鄺雨漠(5·3)
試卷結構的多維度研究:主成分分析的視角………………………宋吉祥 李付鵬 杜海燕(5·9)
基于SPSS 與AMOS 的問卷信度效度檢驗——以數(shù)學焦慮、數(shù)學態(tài)度和數(shù)學效能的關系研究為例……………………………胡典順 朱展霖(11·3)
3~6 年級英語學習能力傾向測驗的編制………………………范曉玲 伍 慧 李添韻(11·8)
發(fā)展視角下學生成長評價模型的實踐與展望——以初中科學測試為例 …………祝 錢(2·34)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以上海市J 小學為例…………………………………仇冰倩 吳 鋼(2·43)
“互聯(lián)網(wǎng)+”課堂變革背景下教師評價素養(yǎng)的發(fā)展……………………………………………王松麗(3·10)
學生家長對在線教學認知的實證研究——基于8651 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與分析………………………蒲大勇 曹 麗 王 瑜(4·25)
美國丹佛市教師有效教學評價模式探析及啟示…………………………………王 瑞 顧鑫城(4·30)
中學教師教育理論知識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以東北三省在職教師和職前教師為調查對象…………………………………趙冬臣 馬云鵬(5·14)
如何評價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表現(xiàn)——基于第四代評估理論…………………………………姚林群 趙鑫鳳(5·20)
建構學習型組織:瑞典督學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經(jīng)驗與啟示……………………………………………王 爍(5·28)
旨在診斷與改進的德國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述評及啟示…………………………………龔 偉 應益可(6·11)
科學教師教學思維層次評估及提升:基于思維能力結構模型…………………阮慶元 方向東 梁榮君(6·21)
中小學生法治素養(yǎng)現(xiàn)狀、問題及培育途徑……………………………………程艷霞 陳 瑤(6·28)
加拿大安大略省學習性評價探析及啟示…………………………………劉 倩 劉淑杰(6·34)
公共突發(fā)事件中的教育輿情研判及應對——以新冠疫情期間北京市教育輿情為例…………………………………盧 珂 趙麗娟(7·15)
中小學英語教師測評素養(yǎng)水平及其發(fā)展…………………………………王紅艷 李若曦(7·23)
澳門“學校自評先導計劃”評價體系的特點及啟示……………………………………………呂雅潔(7·29)
市場機制下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的發(fā)展:機遇、路徑與挑戰(zhàn)……………………………王 璐 鄒 靖(9·11)
PISA 2021 信息與通信技術測評框架探析及啟示…………………………………韋文婷 林 靜(9·22)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設計水平的實證研究——基于教育部“優(yōu)課平臺”教學設計案例的分析…………………………………鄭海鵬 陳 博(9·29)
加拿大安大略省K-12 學校有效性評估框架述評………………………………宋 怡 馬宏佳(10·26)
父母參與對子女發(fā)展的影響——基于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jiān)測項目的數(shù)據(jù)分析…………………………陳榮榮(10·36)
高中地理學業(yè)質量標準實施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建議——基于湖北省部分市州的調研與分析………………………………孔凡哲 王婷婷(11·15)
治理校園欺凌:愛爾蘭兒童安全督導探析……………………………………………王 爍(11·22)
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社會滿意度調查的反思與改進……………………………………………胡 伶(12·8)
發(fā)展中國家學生ICT 水平對個體科學素養(yǎng)的影響研究——基于PISA 數(shù)據(jù)…………李 波 熊震融 張 瀅 李 娜(1·42)
2003—2014 年北京市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學科評價方案的特征及思考…………胡 進 范存麗(1·53)
高中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湖北省16 個市州的調查分析…………………………………朱曉語 胡典順(2·50)
“教—學—評”一致性何以可能:形成性評價課堂技術及其應用…………………………邵朝友 韓文杰(3·15)
共享課程整合經(jīng)驗 描繪課程整合藍圖——“第17 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會議綜述…………………………………龐茗萱 劉亞玲(3·20)
中學校外培訓機構教學質量的實證研究——以某市培訓機構高中物理“加速度”預課教學為例……………………………劉健智 鄒學楓(4·39)
八年級抗逆學生、處境不利學生的閱讀能力表現(xiàn)及影響因素研究…………任明滿 趙利曼 楊繼利(4·46)
新時代教科書發(fā)展的使命與挑戰(zhàn)——“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教科書學術論壇”綜述…………………………………張美靜(4·53)
整本書閱讀后的辯論訓練及其形成性評價…………………………………譚 彩 楊志明(5·35)
英語學困生的診斷測評與干預策略……………………………………………康紅兵(7·36)
基于LICC 范式的物理課堂教學情境觀察與測評——以“運動的相對性”公開課為例………………………湯中岳 孔紅艷 秦光靈(7·43)
基于知識結構的高中數(shù)學智能診斷系統(tǒng)的建構與應用…朱 哲 何 瑞 樓一丹 付增民 李 偉(8·19)
不同水平學生數(shù)學學業(yè)成績表現(xiàn)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八年級學生大規(guī)模區(qū)域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付 鈺 綦春霞(8·28)
德國中小學教育標準與北京市義務教育學科評價方案的比較研究……………………………胡 進(10·48)
指向語言素養(yǎng):香港中小學英語科全港性系統(tǒng)評估——以2020 年小學三年級英語測試題為例……………………………………………陳麗曼(10·55)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評價量表的研發(fā)及應用…楊志明 劉巧民 黃 芬 謝 嫻 李麗松(11·29)
美國高中生涯與技術教育(CTE)課程評價:經(jīng)驗與啟示………………………………劉景超 胡 芳(11·35)
美國信息素養(yǎng)測評工具TRAILS 的開發(fā)及啟示………………………………徐詩雨 尤陸穎(11·42)
異地中考政策的區(qū)域差異及思考——基于60 個城市的政策文本分析…………………………………李紅娟 寧穎丹(1·29)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輿情研究——基于教育滿意度輿情調查及網(wǎng)絡輿情數(shù)據(jù)的分析……………………………盧 珂 趙麗娟(1·35)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化學試題研究——以2019 年高考化學試題為例…………………………………江合佩 單旭峰(2·11)
2019 年7 套高考語文卷情境化試題設計的特點及啟示……………………………………………林江澤(2·20)
測評也是學習——“2019 考試評價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朱 穎 褚慧玲(2·27)
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題情境化設計及其特征——以2013—2019 年全國卷Ⅰ為例…………………………………陶 燕 后慧宏(3·26)
2019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語法填空題內容效度研究……………………………………………劉 超(3·33)
基于語言學特征的小學生作文流暢性自動評價…………………………………吳恩慈 田俊華(3·41)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化學科考試命題研究…………………………………江合佩 單旭峰(4·3)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考化學試題評析——以2019 年高考理綜全國卷I 為例…………………………………崔 璨 王后雄(4·10)
新課標背景下高考數(shù)學試題SOLO 思維層次研究——以2019 年高考數(shù)學全國卷為例…………………………………王亞婷 周 瑩(4·17)
SOLO 分類與關鍵能力相融合的學生思維評價——以2019 年深圳市鹽田區(qū)初中化學模擬考試為例…………………………………………申 燕(5·42)
基于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的中考語文試題評析——以2015—2019 年安徽卷“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為例…………………………………鄒佳叡(5·49)
大規(guī)模教育考試診斷性分數(shù)報告的研發(fā)與應用——以青島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報告單為例……………………………………劉海龍(5·56)
高中生化學“模型認知”素養(yǎng)的考查特點及命題走向——以近3 年高考化學江蘇卷為例…………………………………傅永超 任佳鈺(6·40)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物理科校本評核及啟示……………………………………………張 娜(6·49)
編制結構不良試題測評學生高階科學思維——以生物學科為 例………………閆白洋(7·52)
借鑒與啟示:基于美國AP 中文考試主觀題的命制…………………………………鐘展艷 馮生堯(7·58)
Rasch 模型在八年級數(shù)學學業(yè)測試卷質量分析中的應用……………………………………………張 迪(8·35)
印度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制度及啟示………………………皇甫倩 劉 倩 王建蓉(8·42)
TOEFL Junior 考試成績報告單的設計與啟示……………………………………………郭 潔(8·51)
優(yōu)化考生身份驗證系統(tǒng)在教育考試中的應用…………劉羅春 許世英 何 強 王利華(9·37)
美國加州科學測試改革及其啟示…………………………………余海峰 劉鍇棟(9·46)
2020 年高考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及能力結構水平研究……………………………王 春 江合佩(10·3)
新高考背景下多元智能對高中生選擇大學專業(yè)的影響——基于廣州市某中學的調查分析……………………………………………鄭思東(10·10)
兩種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法對比研究……………………………………………劉 慧(10·19)
一個簡易DIF 偵測方法在性別差異中的應用研究……………………儲林林 李付鵬 宋吉祥(11·50)
中學理科實驗操作考查的評分者效應和評分者信度——基于多面Rasch 模型的分析……………………麥裕華 黎光明 錢揚義(11·56)
2017—2020 年浙江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評析——基于PISA 2018 閱讀測評框架………………………………朱曉東 丁 婷(12·14)
特點與啟示:PISA 2021 數(shù)學測評框架的新發(fā)展………………………………張晨璐 武小鵬(12·24)
2016—2020 年高考數(shù)學(理科)全國卷“統(tǒng)計與概率”試題探析——基于綜合難度模型……………………薛 歡 杜劍南 路江江(12·30)
父母支持對農村留守中學生消極適應的影響: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徐明津 楊新國(2·59)
家庭和學校的視角:低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學生的學習動力研究…………………………張 娜 王 玥(3·51)
心理課程干預:初中積分入學新生學校適應的實證研究…………………………………鄒麗瓊 鄭超明(3·57)
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對高中生生活滿意度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黃明明 陳麗萍(4·58)
教師信任如何影響青少年集體責任感——道德認同的中介作用與學生干部身份的調節(jié)作用…………………王旭濤 田進曉 黃 穎(6·56)
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強迫性網(wǎng)絡使用的影響:一個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凌 宇 趙婭媚(8·59)
沖動性在高中生應激感受與情緒癥狀關系間的調節(jié)作用…………………………………………蟻璇瑤(9·58)
中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實證研究及啟示——基于PISA 2018 中國四省市學生數(shù)據(jù)的分析………………………………………… 徐柱柱(12·41)
中學生欺負行為及其與社會支持、自我控制的關系……………………高 佳 魯長風 劉麗瓊(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