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楊雪,段偉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吉林 吉林 132000
肺栓塞屬于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動脈引起肺循環(huán)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1],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臨床中針對肺栓塞患者的病情進行盡早診斷,并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病情做出相應的治療措施,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本文將通過對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BNP、TnT水平進行臨床研究后的效果進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現(xiàn)將主要內容報告如下。
1.1 資料 研究資料為選取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吉林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02例呼吸科急性肺栓塞患者,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分型將其進行隨機分組,每組患者51例;常規(guī)組,男性29例,女性22例;患者最小年齡為25歲,患者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年齡(69.5±4.5)歲;實驗組,男性30例,女性21例;患者最小年齡為25歲,患者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年齡(70.2±3.8)歲;兩組患者的基數(shù)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診斷標準以及CT肺動脈造影檢查確認為肺栓塞的患者;(2)中高危診斷標準: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且影像學顯示右心功能不全、實驗室指標為心臟生物標志物升高的患者;(3)無精神疾病和溝通障礙的患者;(4)病史資料齊全且治療依從性較高的患者;(5)對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經(jīng)同意并進行簽字確認的患者;
1.2 方法 分別采集2 mL靜脈血于抗凝管中,對兩組患者的BNP、TnT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干式快速免疫熒光法定量分析BNP水平,采用金標單抗法定量檢測TnT??梢酝ㄟ^彩色超聲心動圖輔助檢查兩組患者的右心功能,其中如果患者的出現(xiàn)右室運動功能降低或肺動脈壓升高水平大于 30 mmHg或右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大于 30 mm以及室間隔反常運動則均可以表示患者的右心功能不全。
1.3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判定:記錄兩組患者的BNP、TnT水平以及患者的病死率,其中如果BNP、TnT水平水平均升高,則表示屬于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病死率=死亡人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n)、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Mean±SD)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值檢驗,檢驗水準P=0.05。如果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2例肺栓塞患者的BNP、TnT水平和病死率比較。實驗組患者的BNP、TnT水平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且實驗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5.29%,常規(guī)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92%,實驗組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102例肺栓塞患者的BNP、TnT水平和病死率比較(Mean±SD)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肺栓塞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相關研究資料顯示[3],我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年死亡率平均在21.4%-35.7%之間,占據(jù)較高的死亡比例;因此臨床中對于中高危肺栓塞患者進行盡早的診斷并給予及時的治療措施,可以顯著改善肺栓塞患者的臨床病情,同時也可以整體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血漿BNP是一種心臟神經(jīng)激素,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在患者的心室負荷和室壁張力增加時釋放;而TnT是調節(jié)心臟肌肉收縮的肌鈣蛋白復合體成分之一,正常人血液中含量很低,通常在心肌損傷時釋放入血,因此兩種指標水平升高均可以顯著表示患者為中高危肺栓塞類型并伴有心功能不全。
綜上所述,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BNP、TnT水平均呈現(xiàn)顯著上升,說明臨床中需要對該兩種指標上升的患者進行緊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