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19年7套高考語文卷情境化試題設計的特點及啟示

2020-03-07 02:45:10林江澤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20年2期
關鍵詞:學科知識試題情境

林江澤

情境化試題的命制是當前教育測量與評價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1][2][3],高考語文在情境化試題設計上已經積累了大量實踐成果[4][5][6]。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2017年版)》)明確提出,高考命題應“以情境任務作為試題主要載體,讓學生在個人體驗、社會生活和學科認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呈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多樣化表現(xiàn)”[7],這更是明確了情境化試題在評價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上的重要作用。

因此,當前高考語文試題研究應該對情境化試題設計進行深入探究,“明確其目的、作用、結構、數(shù)量、形式等多重因素”[6],從而明確語文情境化試題設計的路徑?;谝陨险J識,本文擬對2019年7 套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進行分析,總結情境化試題設計的特點,為科學命制情境化試題提出改進建議。

一、研究設計

1.分析工具

(1)情境化試題的界定

學習情境是一個以情境為核心的綜合系統(tǒng),“包含著概念、概念所發(fā)生的情境以及如何使用概念解決問題的完整系統(tǒng)”[8]。在語文學習情境中,“概念”和“如何使用概念解決問題的完整系統(tǒng)”分別對應學生學習的“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概念所發(fā)生的情境”則對應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所處的“實踐環(huán)境”。情境化試題意在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性的語文學習情境,使學生多樣化的語文學習成果得以呈現(xiàn)。因此,情境化試題是對語文學習情境的還原,同樣需要具備“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實踐環(huán)境”兩要素。

情境化試題除了需要確定考查學生所使用的“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和“實踐環(huán)境”,還需要設計兩者在試題中相互關聯(lián)的表現(xiàn)形式。研究認為[9],這種表現(xiàn)形式表征了情境化試題內部的結構,體現(xiàn)了試題情境化的水平。鑒于試題表現(xiàn)形式的重要性,本文同樣將其納入情境化試題的界定中。綜上所述,本文將情境化試題界定為包含實踐環(huán)境、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并借助某種試題表現(xiàn)形式來呈現(xiàn)的試題系統(tǒng)。

(2)分析工具維度的提取

情境化試題以情境為核心,通過試題表現(xiàn)形式表征試題情境化水平。因此,圍繞情境類型和試題表現(xiàn)形式能夠對情境化試題展開由宏觀到微觀的研究。

首先,PISA 指出,情境類型的不同表現(xiàn)在問題對學生生活影響的直接程度的不同上。[10]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生所感知的問題、激發(fā)的動機和采用的認知方式是不同的。進而,其在促進和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上具有不同的意義與功能。基于此,PISA 依次把情境分為個人的、教育的、大眾的和職業(yè)的。[11]借鑒PISA 的分類依據,《課標(2017年版)》提出的情境類型同樣可依據與學生生活影響直接程度的不同,由近及遠分為社會生活、文藝作品、學科本體3 個類別。[7]

其次,試題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實踐環(huán)境”和“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的不同關聯(lián)方式。其中,“實踐環(huán)境”對應閱讀材料,“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內含在學生作答中。

由此,試題表現(xiàn)形式可劃分為3 種形式:第一,學生作答可不依賴閱讀材料;第二,學生作答是在理解閱讀材料基礎上對閱讀材料的補充或闡釋;第三,學生作答是在閱讀材料提供的條件中對閱讀材料或學科知識思維的運用。

上述3 種形式,學生作答對閱讀材料的利用程度呈現(xiàn)由弱到強的變化,這體現(xiàn)了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語文學習任務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由此,學生所表現(xiàn)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將呈現(xiàn)由單一到多樣的變化。情境化試題以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多樣化的呈現(xiàn)為目標,因此學生語文素養(yǎng)由單一到多樣的變化直接反映了試題情境化的水平,即情境化試題設計的水平。借鑒情境化試題設計水平已有的研究[12],上述表現(xiàn)形式可依次命名為分離、組合、融合。綜上所述,為了在分析中更易于操作,本文通過表1 對情境類型和試題表現(xiàn)形式這兩個維度進行具體化。

表1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分析工具

2.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9年7 套高考語文卷,包括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江蘇卷、浙江卷。依據情境化試題的界定和試題計數(shù)原則,筆者對試題總數(shù)、情境化試題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并計算了情境化試題在試題總數(shù)中的占比,詳見表2。

表2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數(shù)量統(tǒng)計

由表2 可見,3 套全國卷和北京卷的所有試題均屬于情境化試題,天津卷、江蘇卷、浙江卷中情境化試題的比例也相當高。語文試題主要以閱讀材料為載體,閱讀材料不僅可以構成文內語境,也可以創(chuàng)設文外情境。因此,相較于數(shù)學、物理等知識內容相對抽象的學科,語文考試的情境化試題設計具有學科本身的優(yōu)勢。下文接著圍繞情境類型和試題表現(xiàn)形式對情境化試題展開微觀研究。

圖1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的情境類型占比

二、統(tǒng)計結果與分析

1.情境類型

依據情境類型的界定,筆者對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的情境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并計算占比(見圖1),并結合具體試題,分別討論情境化試題中3 種情境類型的設計特征。

(1)凸顯社會生活情境,語文試題的生活化與實踐性取向強

總體上,社會生活情境是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中的主要情境類型,特別是在全國卷Ⅰ、全國卷Ⅲ、江蘇卷和浙江卷中,社會生活類顯著高于其他兩類??梢钥闯?,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的社會生活取向突出,與學生生活關聯(lián)性較強。其中,社會生活情境主要以兩種方式呈現(xiàn):第一種是學生社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閱讀材料,這為學生提供了生活化的閱讀情境,如全國卷Ⅱ的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的閱讀材料摘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全國卷Ⅲ則選用了介紹共享單車遭破壞的《卷入的消費者——以摩族獵人為例》等反映社會熱點的文段;第二種是學生社會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場景,這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實踐的具體情境,如全國卷Ⅰ第22 題[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創(chuàng)設了校園生活中存在不尊重勞動現(xiàn)象的情境,從而要求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開展寫作實踐活動,參與校園演講活動。

(2)均衡文藝作品情境,試題設計兼顧了語文的思想性和審美性

長期以來,文藝作品(主要指文學作品)是語文教材和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由圖1 可見,文藝作品情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并未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得到體現(xiàn)。其原因可能是,針對語文教學以文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單一教學觀,高考語文試題希望通過均衡文藝作品情境的方式來影響語文教學,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文藝作品情境如果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閱讀和古詩詞閱讀試題中,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語文的思想性和審美性特征。例如,現(xiàn)代文閱讀方面,高考全國卷語文試題情境材料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小說涉及魯迅、蕭紅等現(xiàn)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散文涉及現(xiàn)代文學研究者趙園等人的文章;古詩詞閱讀方面,情境材料傾向于選擇著名詩人的不知名作品。這些出自名家的作品不僅保證了情境材料在思想內涵上的豐富性,而且保證了情境材料在文字情感上的審美意蘊。此外,北京卷現(xiàn)代文閱讀在選取情境材料上做了進一步的探索。該卷情境材料取材于現(xiàn)代文學研究者趙園的同名散文《北京的“大”與“深”》,該材料在體現(xiàn)思想性和審美性特征的同時,兼顧了“書寫北京”這一情境材料主題與北京學生生活經驗的密切關聯(lián)。因此,這將更有利于學生走近情境材料,并在情境中完成相應的語文學習任務,更好地考查多樣化的語文素養(yǎng)。

(3)重視學科本體情境,試題十分關注語文的基礎性與學術性

學科本體情境主要是關于語文學科知識、問題或話題的情境材料,內容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與學生的生活關聯(lián)程度較低。[13]不過,學科本體情境反映了語文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對學生語文學科思維和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中,對于情境材料的選擇,各卷學科本體情境占比雖然情況不一,但在總體上介于社會生活情境和文藝作品情境之間;對于情境內容的考量,兼顧了知識的基礎性和內容的學術性。具體而言,情境材料涉及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典型且難度適中的,所論述的問題是語文學科中具有研究價值的話題。例如,全國卷Ⅱ的論述類文本閱讀選擇的是葉嘉瑩先生的《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這是一篇專業(yè)的杜甫詩研究論文。論文的關鍵詞“杜甫詩”“七律”等,均是學生在高中語文課程中大量接觸并學習的重要知識,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是典型且基礎的;而“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這一研究課題,則需要學生在語文學科思維方式的指導下展開思考和研究。因此,該閱讀材料能夠通過典型的學科本體情境,體現(xiàn)知識與思維的適切性。

圖2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表現(xiàn)形式的占比

2.試題表現(xiàn)形式

筆者進一步對2019年7 套語文卷情境化試題表現(xiàn)形式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并計算占比,得到圖2。上文指出,分離、組合、融合這3 種情境表現(xiàn)形式下,學生所表現(xiàn)的語文素養(yǎng)將呈現(xiàn)由單一到多樣的變化,與之相對應的是情境化試題設計水平由低到高的變化。下面以此為基點,分別描述3類試題表現(xiàn)形式的分布特征以及存在的問題。

(1)分離型試題占比較低,這類試題多設計脫離學生實踐的虛假情境,容易導致學生讀寫分離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中,分離型試題占比總體較低,共計8 題,分布在語言基礎知識、古代文化常識、名句名篇默寫3 個考查領域中。

第一,語言基礎知識,如浙江卷和天津卷第1 題對字音和字形進行考查,試題雖然提供了閱讀情境,但學生判斷字音和字形的過程不需要依賴閱讀材料。

第二,古代文化常識,如3套全國卷中文言文閱讀的第11 題,要求學生選擇“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試題所給詞語雖都源于閱讀材料,但對于學生的作答,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選項內容無法從閱讀材料中獲得任何線索。

第三,名句名篇默寫,例如,北京卷第16(1)和(2)的題干為學生提供了詩文運用情境,但題干進一步提供了所默寫詩文的上下文,學生依據上下文便可直接作答,使得情境內含的實踐要素得不到利用。

“情境”作為試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充分體現(xiàn)其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因此學生作答應充分體現(xiàn)與情境的交互性。[14][15]但分離型試題中,情境與學生作答構成了簡單的、單向的關系,學生作答只是表面上源于情境,遮蔽了對情境與學生作答雙向互動的本質特征的關注。因此,分離型試題中的情境成為脫離學生實踐的虛假情境。

2019年高考語文分離型試題反映出情境化試題設計的兩方面問題:一是情境屬性認識不清,從而造成虛假情境;二是讀寫關系把握不明,從而造成讀寫分離。高考語文試題的作答過程實際是語文讀寫實踐的過程,是學生由讀到寫的語言文字、思維思想的運用過程。但在分離型試題中,讀的目的并不指向寫,寫僅為機械記憶的孤立考查,這使得情境化試題中的讀寫失去了關聯(lián),沒能充分發(fā)揮閱讀情境的功能和價值。

(2)組合型試題占比較高,但對學生多維能力的考查不足

由圖2 可見,組合型試題在情境化試題中占據了絕大部分,它主要分布在閱讀和寫作兩個考查領域。第一,閱讀領域,全國卷Ⅰ第17、18 題提供了一段關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介紹,要求學生根據語境選擇填入文中最恰當?shù)脑~語和句子;浙江卷現(xiàn)代文閱讀第7、8 題則提供了關于苗繡的三則材料,要求學生依據材料內容選出針對“苗繡”的正確理解,以及對材料相關內容的不正確理解。第二,寫作領域,江蘇卷要求根據材料(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綜上可見,組合型試題考查存在兩種情況。首先,從學生作答與情境關系上看,組合型試題需要學生完成兩種活動,即補全不完整的閱讀材料和闡釋對給定材料的理解。因此,情境承擔著被理解、闡釋的被動角色,學生作答與情境主要是單向關系,情境主要是學生認識的對象。其次,從考查的認知能力上看,2019年高考語文組合型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問題解決等高階思維能力的考查不夠。作為高考語文主要的試題表現(xiàn)形式,組合型試題要求學生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的認知過程,與學生日常以文本理解為核心的語文學習過程較為一致,體現(xiàn)了考試與教學的一致性。不過情境化試題設計的最終追求是體現(xiàn)語文學習任務的實踐性,因此,學生作答過程應該是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高級認知過程,而高占比的組合型試題對學生多維能力的考查是不足的。

(3)融合型試題占比不高,但能突出情境的交互性和認知的實踐性

除了北京卷和天津卷,融合型試題在其他省市高考語文卷中的占比較低,共計15 題,主要分布在語言運用、現(xiàn)代文閱讀、名句名篇默寫和寫作4 個考查領域,該類試題占比雖不高,但能突出情境的交互性和認知的實踐性,未來在情境化試題設計中應該得到重視。

第一,語言運用。如天津卷第21 題:某初中就“喜歡的榜樣類型”對本校學生進行了調查,請根據下圖(圖略)的統(tǒng)計結果,就今后的榜樣教育向學校提兩條建議。試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校園調查的情境,其任務要求學生運用調查結果向學校提出建議。為此,學生作答不僅需要充分理解所提供的文本,還需要考慮學校情境中語言表達和運用的特定要求。

第二,現(xiàn)代文閱讀。北京卷第21 題:作者久居北京,對北京文化既有親切的感性體驗,又有學者自覺的理性思考。作者從提籠架鳥的老人、窗外的西山、嘹亮的鴿哨聲等生活細節(jié)感知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試題要求學生借助這種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來談談個體對自己所生活的周邊世界(如城鎮(zhèn)、社區(qū)、學校、家庭等)的認識與思考。該題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與寫作的密切關聯(lián),要求學生借助所讀文章展現(xiàn)的“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來認識與思考自己所生活的周邊世界。由此,通過這種特定的感知方式,學生在結合生活進行個性化表達的同時,需要與文本情境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

第三,名句名篇默寫。北京卷第16(4)題:有些同學在閱讀經典時,只摘抄妙語警句,而不注重領會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話來說,這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用古詩文名句來說,可謂“__________,__________”。該題可與全國卷I的名句名篇默寫進行比較,例如“《莊子·逍遙游》中的斥鷃無法理解大鵬,稱自己騰躍起飛,‘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飛行的極致了”,為學生提供的是一個針對名句名篇的理解情境,學生只要識記并理解相應的句子便可作答。但北京卷為學生提供的是一個名句名篇的運用情境,學生不僅需要識記和理解相應的句子,還需要具備運用的意識與能力。

第四,寫作。如全國卷Ⅱ的寫作題(部分):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1)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2)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該寫作題充分體現(xiàn)了融合型情境化試題的主體參與性和社會實踐性。試題提供了有關中國青年改變民族和國家發(fā)展的具體歷史情境,同時提供了更為具體的寫作任務情境,并要求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由此,學生的寫作過程將不僅是歷史文化知識和個人情感的組織過程,更是知識、情感與社會情境、對象互動的過程。

綜上所述,2019年高考語文融合型試題反映出情境化試題設計的兩方面情況:一是情境的交互性,二是認知的實踐性。首先,融合型試題構成了完整的情境與學生作答的關系。情境與學生作答形成雙向互動關系,一方面情境意義和價值需要被學生識別與理解,另一方面學生的作答受情境意義和價值的限定。由此,識別與理解情境不是學生作答的目的,而是學生作答的前提。其次,在識別與理解情境的認知基礎上,融合型試題的作答過程反映了學生認知實踐的過程,即認知的目的是走向實踐,是學生有機地運用認知結果與自身經驗來完成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

三、啟示

1.重視情境類型的綜合設計

情境化試題由“實踐環(huán)境”和“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兩個基本要素構成。從宏觀層面考慮,一套高考語文試卷由若干情境化試題組成,其中閱讀材料構成試卷的情境系統(tǒng),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構成試卷的問題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試題模式專注于試卷問題系統(tǒng)的設計,往往忽視情境系統(tǒng)的設計。情境化試題則充分關注情境系統(tǒng)中社會生活、文藝作品和學科本體3 類情境閱讀材料的整體設計。社會生活情境直接體現(xiàn)了語文知識、思維方式的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應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文藝作品、學科本體情境雖體現(xiàn)了語文知識和思維方式,但一般缺乏凸顯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的機制。因此,在語文試卷的整體設計中,兩者比例應得到適當調控。對選入的情境材料,甚至需要進一步融合社會生活情境來進行設計。

從微觀層面考慮,優(yōu)化情境化試題需要對不同類型情境及其相關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與學生經驗及學生作答的關系進行設計。比如,針對社會生活情境,因為其本身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圍繞情境設計相關的語文實踐活動即可凸顯其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針對文藝作品情境,其“文質兼美”的藝術選擇首先限制了情境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在保證藝術性的前提下,文藝作品情境需要重視選取與學生生活、課程學習經驗緊密關聯(lián)的情境材料;針對學科本體情境,它的抽象性和概念化降低了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運用的可能性,因此在選取典型且難度適當?shù)那榫巢牧系耐瑫r,設計運用情境材料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作答便至關重要。

2.體現(xiàn)情境的交互屬性

由情境化試題表現(xiàn)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試題表現(xiàn)形式決定了不同情境屬性。分離型試題主要考查從情境材料中提取出的學科知識,組合型試題主要考查運用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理解并闡釋情境材料。兩者的單向關系使得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孤立的屬性。孤立的情境導致學生作答路徑的固定化(機械化記憶或模式化解讀),使得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多樣化的呈現(xiàn)受到限制。

2019年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主要由組合型試題構成,這說明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多樣化呈現(xiàn)提供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多樣化呈現(xiàn),情境化試題設計需要提升情境化水平,加強情境材料、學科知識與思維方式的交互關系,在融合型試題設計上多做嘗試。具體來說,就是“將學科知識與技能及其運用的‘觸發(fā)’條件‘鑲嵌’在測評情境中,使測評指向的任務緊密地結合生活現(xiàn)實,使學生在與問題情境持續(xù)的交互作用中進行理解、提煉、分析,并最終探究出問題的應對和解決之道”[14]。

3.發(fā)揮情境的實踐功能

毫無疑問,不管是分離型、組合型還是融合型情境化試題,對所提供的情境材料的認知是學生作答的基礎。但不同于分離型、組合型情境化試題,融合型情境化試題挖掘了情境更豐富的功能,即“情境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和有益路徑,既為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提供了活動的背景,也是知識的習得和運用得以發(fā)生的活動場景和資源條件”[16]。可見,融合型情境化試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情境資源,發(fā)揮了情境的實踐功能,關注的是學生作答的起點情境中的真實問題,學生作答過程和結果的依據就是情境提供的顯性或隱性資源。

總之,提升情境化試題設計水平不宜采用純知識記取或純思維認知的命題模式,知識記取和思維認知過程均應落腳在問題解決上。對應地,情境化試題的能力考查點不宜拘泥于記憶、理解之上,而應該更多地轉向記憶和理解基礎上的評價與運用。情境材料需要深入考量其所具有的雙重功能,即在發(fā)揮其認知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揮其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由此,情境化試題便能夠真正促使學生在作答中由“認知”走向“實踐”,進而呈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多樣化表現(xiàn)。

猜你喜歡
學科知識試題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
參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不同情境中的水
2021年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四)
品讀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年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五)
2019屆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二)
學校德育要植根于學科知識的意蘊之中
中國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護患情境會話
广州市| 衢州市| 平邑县| 东港市| 常州市| 嘉善县| 凤冈县| 黑水县| 揭阳市| 大庆市| 彰武县| 乐都县| 黔西县| 邵阳县| 清水河县| 嘉峪关市| 元阳县| 鄄城县| 兴宁市| 喀喇沁旗| 博白县| 永春县| 桂东县| 外汇| 石楼县| 靖宇县| 安塞县| 车致| 临夏县| 商洛市| 莫力| 尉犁县| 麻江县| 永城市| 湖州市| 九江县| 黑山县| 隆昌县| 满洲里市| 深水埗区|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