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命美學在我國崛起,成為一個“美學新學派”,有其內(nèi)外兩方面的原因:就外因而言,學界期待一種新的美學;就內(nèi)因而言,生命美學的內(nèi)涵不僅滿足了眾多學者的期待,還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針對性。而這也正是其獨特而又巨大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生命美學;美的規(guī)律;愛;個體覺醒;信仰覺醒
看完生命美學評論集《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真可謂思緒萬千。想起書中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仿佛又回到當年那場熱火朝天的美學大討論情景之中。
我曾在一個遙遠的角落以獨特的方式全程關注20世紀80年代的第三次美學大討論,當時讀到潘知常教授的文章,感到令人耳目一新,他和李澤厚之間有一個根本性的不同:李澤厚有一種緊迫感,他要建立一門符合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美學學科;而潘知常就自由多了,他要以美學為工具來改造社會現(xiàn)實。潘知常說:“相對于時代危機的問題始終沒有被實踐美學積極回應,相對于實踐美學的為能夠‘吃飯而愉悅,生命美學的問世與對于時代危機的回應與反思密切相關。”[1] 因此,必須有一種從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而來,又能超越傳統(tǒng)美學精神的美學。潘知常在1985年發(fā)表驚天一問《美學向何處去》之后,90年代初就出版了《生命美學》專著,初步建立了生命美學的理論體系,接著又出版了《中國美學精神》一書。這相繼出版的兩本書,我的理解就是潘教授要把他的生命美學筑居在中國美學精神的大地之上。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美學的建構方向和特色。
生命美學是幸運的,它一面世,就得到了不少學人的響應。收入《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一書中的文章作者,有的當時已是著名的學界名家,如劉再復、袁世碩、俞吾金、陳伯海、王世德、閻國忠、涂武生、勞承萬、張涵等;也有不少美學新秀,如封孝倫、薛福興、劉悅笛、劉成紀、范藻、林崗、顏翔林、王曉華、章輝、張偉、劉劍、熊芳芳、林早、宋妍、黃晶等,有他們的扶助、支持和參與,生命美學才發(fā)展壯大到如今的規(guī)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2]。
一、眾望所歸:眾人拾柴火焰高
據(jù)四川文理學院范藻教授統(tǒng)計: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國內(nèi)有眾多學者參與生命美學討論,共出版了58本書,發(fā)表了2200多篇論文[3]。那么,生命美學為何能獲得如此廣泛的響應和傳播,其生命力何以如此旺盛,成為“崛起的美學新學派”?
1984年底,潘知常提出生命美學設想的時候,只有28歲。那個時候,正是實踐美學一統(tǒng)天下。一個年輕人竟然標新立異,另樹一幟,各方面的壓力自然很大,不是斥之自不量力,就是責其狂妄自大。但為何一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輕學人竟然打動了那么多人的心,引起共鳴,都討論起生命美學來?
在這本《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中,我們看到不少著名美學家,他們沒有門戶之見,輕慢之心,反而是喜出望外地歡迎一個年輕人,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神,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下子激活了當今美學研究的勃勃生機。王世德先生是國內(nèi)知名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家,正是他首先試圖系統(tǒng)理解生命美學。他通讀了潘知常教授的全部著作,寫下了《潘知常生命美學體系試論》和《我愿開拓和深化生命美學》,表達了自己的贊賞之情。他認為:潘知常教授對生命美學有四次梳理:1991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生命美學》,圍繞個體生命闡釋審美活動,這是其對生命美學的第一遍大梳理。第二遍梳理是1996年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詩與思的對話》;第三遍梳理是2002年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美學論稿》,這是他的美學研究中的“個體的覺醒”的階段;最后一遍梳理,則是由200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愛故我在——生命美學的視界》,2012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沒有美萬萬不能——美學導論》來完成的。他此時已進入了“信仰的覺醒”階段,對生命美學的思考基本趨于定型與成熟。由此,生命美學初步有了一個體系: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審美活動;兩個基本點,即“個體的啟蒙”和“信仰的啟蒙”[4]。王世德教授不僅僅停留于理解生命美學,他還愿意“開拓和深化生命美學”。他說:“自潘知常教授20世紀80年代開始提出‘生命美學時,我就表示贊同和支持。我認為,生命美學的提出,不是無端的,它具有時代的特點和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盵5]一個美學前輩,屈尊俯就剛剛誕生的“生命美學”,這既是王世德先生博大情懷的體現(xiàn),也證明了生命美學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閻國忠先生也是為生命美學助力的著名美學家之一。他在1994年第1期《文藝研究》上發(fā)表的《第四屆全國美學會議綜述》中就說:生命美學的出現(xiàn)對于超越建國之后先后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認識論美學與實踐美學的“自身局限”“有積極意義”。之后又在《走出古典——中國當代美學論爭述評》(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一書中指出:“潘知常的生命美學堅實地奠定在生命本體論的基礎上,全部立論都是圍繞審美是一種最高的生命活動這一命題展開的,因此保持理論自身的一貫性與嚴整性。比較實踐美學,它更有資格被稱之為一個邏輯體系。”(第410 頁)收入《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一書中他的文章《關于審美活動——評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的論爭》,在仔細分析了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關于美學對象“審美活動”的不同觀點之后,他得出自己的結論:“它是自由的合目的的評價活動;它是以意向與情感為核心的生命活動; 它是人的自我觀照、自我描述、自我追求的超越性活動?!庇秩鐒诔腥f教授的《中國當代美學啟航的訊號》(初載1994年第5期的《社會科學家》),也充分肯定了生命美學,認為它“把‘物的美學徹底地還原為‘人的美學、生命的美學、超越的美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認定“《生命美學》是中國當代美學啟航的信號”。又說:“作者把生命美學置于哲學、人類學一切命題之上,‘孤身只一人。這是人類靈魂中的‘阿基米德點:只有領受了這個‘最高點,才能揭示出審美活動的本質(zhì),其他一切非審美活動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和說明?!眲诔腥f教授的評價十分中肯,可謂一箭中的。
在中青年美學家中,有更多的人擁抱生命美學,給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范藻教授。他深耕生命美學已三十多年,對生命美學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尤其是他的“災難美學”,把生命放在一個臨界環(huán)境中,追索生命超越的途徑、意義與價值;呼喚英雄,挖掘悲劇在新時代的崇高意義,從而豐富和發(fā)展了生命美學。收入本書中的范藻教授的文章《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總結了生命美學自誕生以來的成就,其標題成為這本生命美學評論集的書名。
總而言之,生命美學一經(jīng)潘知常教授提出,響應者絡繹不絕。取得如今成就,也是理所當然。
二、生命美學巨大成就的外在原因
生命美學何以能夠崛起,成為一個新的美學學派?我想,這應該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外因,二是內(nèi)因。
先說外因?;仡櫟谌蚊缹W大討論,公認為它是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美學大討論的繼續(xù),是接著第二次美學大討論講的。不但參與討論的人還是那些人,討論的主題基本上也還是那些主題。只不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之后,人們意識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紛紛暢所欲言。討論中實踐美學之所以逐漸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一來當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指導思想剛剛確立,對美學研究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二來“美的規(guī)律”觀念深植于當時幾乎所有美學討論者的思想,又制約了思想的解放。
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的。物質(zhì)世界的客觀規(guī)律只能通過認識活動來把握。而人們所把握的客觀規(guī)律是否正確,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來檢驗?!耙?guī)律”仍然是當時美學學者著力追尋的核心范疇。
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美的規(guī)律”的思想。他說:“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chǎn),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nèi)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盵6]公允地說,馬克思在這里只是提到了“美的規(guī)律”,并沒有證明是否存在“美的規(guī)律”以及“美的規(guī)律”是什么。但是當時的學者們,都把“美的規(guī)律”當成一個無需證明的公設。既然存在“美的規(guī)律”,那就只能是通過認識活動把握它,也只能在實踐活動中檢驗它。實踐活動既是社會活動,又是認識活動,還是創(chuàng)造活動。根據(jù)這些活動各自的屬性,很自然地建構了一個美學體系:實踐美學產(chǎn)生了。
但這樣的美學體系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人不見了。這個世界不再是為人的世界,它們是某種規(guī)律的驗證者,是某種規(guī)律顯現(xiàn)的現(xiàn)象。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與人無關。顯然,規(guī)律(包括“美的規(guī)律”)是至高無上的。
這種對人的無視,還可以追溯到黑格爾。在黑格爾龐大的理論體系中,絕對精神的辯證運動是自在自為的,與人無關的。世界的發(fā)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進步,都是按照規(guī)律或絕對精神運行的。人不過是這種絕對精神辯證發(fā)展的承載者、見證者。他既不能創(chuàng)造規(guī)律,也不能改變規(guī)律,只能順應、遵循規(guī)律,人的使命(意義)就是去推動人類社會按照規(guī)律的運動向前發(fā)展。任何違反規(guī)律,都是阻礙歷史發(fā)展大勢的行為,都是反動。人在康德那里還是目的,到了黑格爾那里就成了驗證規(guī)律的手段(工具)。人的情感、感受、幸福、尊嚴、價值和主體性,被無情地抹殺了。
在實踐美學中,人變成了勞動者。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美。在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中,“規(guī)律”成為高于一切的范疇,甚至高于人的尊嚴與價值:人類社會是有發(fā)展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人只能順應、遵循規(guī)律,包括美的規(guī)律。這樣一來,人的主體地位被消解了,或者成為“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的促進力量。
這樣一種無人的美學,更準確地說,是一種沒有人的生命活力的美學。但當時人們陷入辯論之中,無暇發(fā)現(xiàn)它的根本性缺憾。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中,潘知常教授的驚天一問喚醒了眾人:原來如此!美學研究犯了方向性錯誤。
勞承萬教授對此看得明明白白。他在收入《生命美學:一個崛起的美學新學派》一書中的文章《‘生命美學如何定位—文化方向的大轉(zhuǎn)換》中說:“‘生命美學從‘物的美學,轉(zhuǎn)換到‘人—人的生命的美學,確是一大覺醒?!庇终f:“故知常教授的‘生命美學的新命題,在文化方向上,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的。它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青年學者的學思銳氣?!笨梢?,生命美學的確是突破那種“無人”的、也就是 “物的”美學氛圍而產(chǎn)生的。
三、生命美學巨大成就的內(nèi)在原因:
中國美學精神
從內(nèi)因方面來說,生命美學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又超越了中國美學精神。這就是它何以如此興旺的秘密所在。
王世德教授在為范藻教授2002年出版的《叩問意義之門:生命美學論綱》作的序言里,明確說道,生命美學觀的提出“是有現(xiàn)實針對性的。它現(xiàn)在能獲得很多人的贊同,也不是偶然的?!蔽以谝黄撐囊舱f道:“生命美學的中國特色十分突出,現(xiàn)實針對性十分強烈,我能夠感受到這一學派對中華民族的深刻愛戀。希望生命美學在改造中華民族之魂的偉大變革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盵7]
這個“現(xiàn)實針對性”針對的是什么樣的現(xiàn)實?那就是我們兩千余年的傳統(tǒng)文化所造就的現(xiàn)實。既如此,那我們就應該弄清兩千余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學精神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太龐大太復雜,多少大家都談過,仍是云里霧里。我想拈出兩個字來回答:生命。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就是生命!
這個“生命”,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生命,它蘊含了獨特的意義,其中又有根本的缺憾。我們要理解它,就必須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上來把握它: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在《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一書中,有勞承萬先生的文章《“生命美學”如何定位——文化方向的大轉(zhuǎn)換》。作者說:“近百年來,前輩大師對中西文化之大別,都有一個共識:即西方是逐物(Substance)的文化,中國文化是心性文化。前者無所謂‘生命問題,只有后者才會突顯‘生命之大義。”[8]他講的是牟宗三的觀點。牟宗三關于中西文化差別的觀點盡可以討論,但他確實準確把握住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zhì),也是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即“生命”。他說:“西方的學問以‘自然為首出,用‘理智把握自然;中國的學問以‘生命為首出,以‘德性潤澤生命?!盵9]這可真是抓住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潘知常也說:“在中國,真正歷久彌新的主弦律始終只有一個:以‘仁釋人。因此,中國的哲學就是生命哲學,也是生命的學問?!盵10]
生命是什么呢?在中國文化中,生命是身體的活力,它從身體內(nèi)部驅(qū)使身體行動,所以它表現(xiàn)為身體的自動性、能動性。生命與身體不可分。生命的綿延有賴于身體的綿延。身體死了,生命也就死了。身體不死,生命也就不死。身體等同于生命,生命也等同于身體。這既是中國文化(美學)具有身體性的原因,也是中國人講“修身養(yǎng)性”的原因。把“修身養(yǎng)性”轉(zhuǎn)變?yōu)橐环N道德修養(yǎng),這主要是儒家的功勞。
中國文化中,生命、身體和心靈三者形成一種奇特的關系。生命是身體的活力,也是身體感受性的表現(xiàn),生命是肉身化的生命,身體則是有生命力的身體。這種生命與身體融合為一的關系后來又集中體現(xiàn)在“心”上。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的生命觀都直接來自于“庖犧氏”。他們基于現(xiàn)象的變動不居,生命現(xiàn)象的變化無常,不可把握,轉(zhuǎn)而關注自己的“心性”??鬃影选懊鄙衩鼗?,認為不是人能把握的。孟子接過孔子所說的“性”,把重點轉(zhuǎn)移到“性”與“心”上來,把“生命”置換為“性命”與“心性”,開始思考個體生命境界的問題。他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又說:“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這就需要“修養(yǎng)”的工夫。顯然,儒家提倡一種充實、完備又仁愛的圣人人格的生命境界。這是在取消了“神”之后,希望用“圣人”來規(guī)范普通人的行為。道家更是直接承繼“庖犧氏”的主旨,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從而達到“無待”而“逍遙游”的生命境界。這也需要自我修養(yǎng)(坐忘)的工夫。
漢代董仲舒,更是提出“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像人一樣是有意志、情感和生命的,他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懲罰“德不配天”的帝王。
魏晉時期,風氣大變。董仲舒那一套不被理睬,人們似乎故意與“天”做對,個性乖張,隨心隨意。所謂“魏晉風骨”就表現(xiàn)出了士大夫們比較張揚的生命活力。但在嚴酷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人們把生命活力轉(zhuǎn)移到藝術活動之中:唐詩宋詞飽含的生命力令人感動,“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而至南宋理學,生命力日漸萎縮。至陽明心學興起,又恢復了“活潑潑”的生命。王陽明說:“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也?!保ā洞鹇櫸奈禃罚T谒磥?,人是心,而天地萬物則是身體,整個宇宙是一個超級巨大的“人”(或物)。他又說:“蓋其心學純明,而有以全其萬物一體之仁。故其精神流貫,志氣通達,而無有乎人己之分、無我之間?!保ā洞痤櫀|橋書》)這樣看來,王陽明不僅上接孔孟,且與“庖犧氏”相通。至王船山,重申孟子“萬物皆備于我”之旨,提出“身即道,故愛身以愛道”的主張,以為“身以內(nèi),身以外,初無畛域”,輕松打通了“天人之際”,身道合一,天理合一,天親合一。按張再林教授的說法,王夫之身體本體思想的提出,“實際上代表著中國哲學史上種種冥頑不化的二元論學說的真正消解,尤其為宋明理學所凸現(xiàn)的心身二元論學說的消解?!盵11]即消解了心與身體的二元對立,那么,心、身體、生命也就是一回事了。因此,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生命的基本特質(zhì)大致是不錯的;說中國的美學精神具有生命的特質(zhì)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中國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僅僅為人的身體和肉身化的心,這也就埋伏下輕視生命的危機。人們把身體(生命)視為自動工具,為了達成身體(生命)之外的目的,是可以犧牲身體(生命)的。身體是生命的載體,身體犧牲了,生命也就犧牲了。反過來,一旦生命不足為惜(有異心),對身體的迫害、消滅也就順理成章。中國文化中顯然有輕視生命的毒素。這種毒素恰恰就源自這具有生命特質(zhì)的文化本身: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且天人合一,那么,人的生命就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人就沒有優(yōu)越性和神圣性。我們?nèi)绾螌Υ笞匀恢械纳簿腿绾螌Υ覀冏约旱纳?。我們可以“放生”,當然也可以“殺生”。不論“放生”、“殺生”,都沒有對“生命”的敬畏,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獲得善報或食物)。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觀把每個人都整合進一個有機整體之中,沒有個體存在的余地,每個人的身體、生命都屬于那個有機整體。我們信仰的是人世間的帝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保ā对娊?jīng)·小雅·北山》)既然“土”、“臣”都是帝王所有,那么,生殺予奪就在帝王的一念之間。因此,我們歷史上有駭人聽聞的“殉葬”制度,“坑殺”幾十萬降卒的事件,“株連”九族,使多少無辜生命倒在屠刀之下;我們還發(fā)明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刑具和刑罰,折磨犯人;我們還教人民“視死如歸”。有些時候,我們輕視生命到了令人發(fā)指的程度。
潘知常的生命美學正是在這樣的大地上建構起來的。沒有主體性的個體,沒有愛的社會,輕視生命的文化—這就是潘知常面臨的問題。怎么辦?他自己講:“相對于李澤厚的‘人類學歷史本體論的哲學觀,生命美學奠基于‘萬物一體仁愛的新哲學觀”[12]?!叭f物一體仁愛”的新哲學觀簡稱“一體仁愛”哲學觀,是從王陽明“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接著講的。
四、生命美學的意義何在
生命美學既已崛起為一個新的美學學派,那么它在當代美學研究中有何意義呢?
首先,它打破了實踐美學天下獨尊的局面。生命美學是實踐美學奠定主導地位之后最早出現(xiàn)的新的美學理論。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能夠站穩(wěn)腳跟,并發(fā)揚光大,實屬不易。生命美學的誕生和發(fā)展,不但為自己贏得了生存空間,還獲得了實踐美學的認可與尊重。更重要的是:生命美學的成功,激發(fā)了不少學人創(chuàng)建自己美學體系的勇氣和激情。一時之間,中國美學界涌現(xiàn)出不少新的理論:楊春時的生存-超越美學,張弘的存在論美學,王一川的體驗美學、修辭美學,李欣復的生態(tài)美學,王曉華的身體美學,等等。而實踐美學在接受了挑戰(zhàn)之后,不少信仰者提出了自己的修改版:朱立元的實踐存在論美學;張玉能的新實踐美學;徐碧輝的實踐生存論美學,真可謂是萬紫千紅,百花齊放啊。這種多元格局的出現(xiàn)與存在是十分難得的局面。
其次,生命美學首倡“愛的維度”。生命美學從個體生命的角度,最先把“愛”這一情感納入到美學研究之中。這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舉,在國內(nèi)的美學研究中沒有先例。潘教授之所以把“愛”納入生命美學體系之中,一方面是因為理論邏輯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鑒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缺乏現(xiàn)代意義上的“愛”。
在1991年出版的《生命美學》中,潘知常就提出了“帶著愛上路”的觀點。中國美學必須引入“愛的維度”,用愛來化解中國人的戾氣,改造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必須說,講美學而不講‘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盵13]“所謂審美活動,無非就是:為愛作證?!盵14]166愛什么?我們都說是愛“人”,其實不只是愛“人”,更是愛人的“生命”。愛生命才是愛人的根本要義。因為生命至高無上,具有絕對的神圣性,它是馬克思·舍勒所說的“絕對域”中的神圣存在,不可超越。
因此,生命美學的第一誡命應該是:愛生命。生命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與意義。生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潘知常說:“我所謂的以‘仁愛為本,則是進而明確地要‘以人人為本、‘以所有人為本?!盵14]166這就是說,這種愛,是愛每一個人,是愛具體的個體人。愛生命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愛每一個人。生命美學的第二條誡命就是愛萬物。進入審美關系的萬物被人的生命所燭照,自然成為被愛的對象;同時,人也把自己的生命力灌注其中,審美對象也具有了生命,它也有愛的屬性,可以愛人。這就意味著進入了一種主體間性的關系之中。
再次,生命美學呼喚個體的覺醒。在一個有著兩千余年宗法制度的國度,呼喚個體的覺醒不僅需要理論勇氣,更是需要改善傳統(tǒng)文化的大智大勇。
真正的愛,即作為終極關懷之愛,是必須建立在個體獨立基礎之上的。而個體的獨立,首先需要個體的覺醒,即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沒有對自己的意識,對自己沒有什么感受,就像一個“無心人”,你怎么會覺醒!你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意識、有靈魂、有痛苦與快樂的存在,是一個與其他人一樣的存在,更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你如果有了這樣的意識,那就表明你覺醒了。
20世紀80年代初,雷楨孝曾首先大聲疾呼:個體覺醒、個體獨立。之后則是潘知常教授繼續(xù)為個體覺醒而吶喊。他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個體的束縛、冷漠和抹殺,及其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不得不急切地呼喚個體的覺醒和個體的獨立。他提出:“在美學歷史上,真正的美學問題始終是個人的?!盵14]45“個體的覺醒,是審美活動得以大有用武之地的第一個前提?!盵15]審美活動,說到底,是個體人的生命活動,既不能被別人代替,也不能去代替別人。而且,它還是過時不候的活動,審美活動是不可重復的。在審美活動中,個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既然如此,個體的覺醒與獨立,就十分必要了。
最后,生命美學倡導信仰的覺醒,使人生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潘知常說:“在‘個體覺醒之后的,必然是‘信仰的覺醒。”[16]與宗教信仰不同,我們的信仰是關于現(xiàn)實世界的,它存在于此岸中。儒家“不語怪力亂神”,但為了給普通民眾樹立一個標準,他們把某些個人神化為“圣人”。佛教也是如此。一句話,我們信仰的是圣人、真人或佛,他們就是被神化了的人。也有人信仰現(xiàn)實世界中的權力、地位和財富,信仰所謂的“成功”。其實,這些信仰,都不是真正的信仰。
“信仰的覺醒”,意味著對真正信仰的呼喚。真正的信仰不是宗教的教條,不是神化的人,而是我們精神世界中永恒不變的那部分,是一生中必須堅持的那些原則。這信仰,就像洶涌起伏的茫茫大海里的定海神針,把我們的人生牢牢地錨定在變幻不定的世界里。沒有信仰,我們的人生就像失去動力漂泊在茫茫大海里的航船,沒有目的地,沒方向;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只有隨時傾覆的危險。
回過頭來,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出,生命美學以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為基礎,從“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接著講。他從審美活動是個體生命活動入手,一下子深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學)的暗黑之地:個體生命的萎縮問題。有感于此,他大聲疾呼“個體的覺醒”。個體覺醒之后,必將面臨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建立人與人關系的問題。潘教授順理成章地引入“愛的維度”,超越個體和現(xiàn)實世界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實現(xiàn)自我“救贖”。為了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仁愛”,必須引入“信仰的覺醒”。這正是生命美學的落腳之處。既有“信仰”,那“靈魂的救贖”與“終極關懷”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行文至此,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潘教授對中國文化的深深愛戀。他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種種不足,想通過生命美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學)溝通,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學)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活力,以便更加適應當今迅速發(fā)展的全球化趨勢。
生命美學之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學)的意義也不是一人一時就能說清楚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重點在于破壞,結果是破而不壞;而生命美學著眼點在于:改造。通過引入新的因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地默默改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學)。
生命美學是人的美學,是生命的美學;又是愛的美學,是美學中最有溫度的美學。當科學(理性)發(fā)展到無視人的尊嚴時,生命美學高揚起“人”的偉大旗幟,安慰我們?nèi)諠u孤寂的心,帶給我們信心和期望。
三十多年來,生命美學一直蓬勃發(fā)展。我們期望生命美學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博大的胸懷,海納百川,兼收并蓄,歡迎所有贊同生命美學的學人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生命美學,為重塑中華民族的偉大靈魂而奮斗。
參考文獻:
[1]潘知常.生命美學:歸來仍舊少年[J].美與時代(下),2018(12).
[2]林早.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生命美學研究[J].學術月刊,2014(9):13-17.
[3]范藻.生命美學,崛起的美學新學派[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6(1).
[4]王世德.潘知常生命美學體系試論[J].上海文化,2017(12).
[5]王世德.我愿開拓和深化生命美學[J].美與時代(下),2018(2).
[6]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4.
[7]向杰.審美體驗:美的實現(xiàn)——兼論審美體驗在生命美學中的意義[J].美與時代(下),2018(7).
[8]勞承萬.“生命美學”如何定位——文化方向的大轉(zhuǎn)換[J]. 美與時代(下),2018(3).
[9]牟宗三.生命的學問[M]. 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5:109.
[10]潘知常.回應李澤厚先生對于生命美學的質(zhì)疑(上篇)[J].知常美學堂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rFu-WOZZ9dWkbsQ5FhE9kQ
[11]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206.
[12]潘知常.生命美學:回顧與匯報[J].知常美學堂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01ItNYrz6GKsjQxjGucDxA.
[13]潘知常.沒有美萬萬不能——美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7.
[14]潘知常.沒有美萬萬不能——美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潘知常.頭頂?shù)男强彰缹W與終極關懷[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567.
[16]潘知常.中國美學精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435.
作者單位:向杰,中共宣漢縣委政法委員會,曾出版專著《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的體驗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