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靜
當夏澤曉先生的書法作品在我面前鋪陳開來的一剎那,我突然明白了夏澤曉先生為何如此熱愛書法,也明白了夏澤曉先生的造詣。
打從我們學習漢字起,師長們就傳授給我們一句諺語:字是門樓書是屋。我一直以為這里面所說的“字”就是“寫字”,“字是門樓”的意思不過“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爾爾;而“書”意指“讀書”,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如今,看到夏澤曉先生的書法作品,我方才明白“字是門樓書是屋”的真正含義。這句諺語正是對書法這一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的通俗詮釋。何為寫字?何為書法?書法是否就是寫字呢?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jié)構(gòu)、章法及墨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shù)作品。書法本質(zhì)上是寫字,又不僅僅是寫字;字寫得再好看,只有外在的形,就如同修繕精美的門樓,但也只是門樓,并無內(nèi)在空間。而書法,不僅有外在的形做門樓,還有無限的內(nèi)在美在其中以供遐想,隱藏在線條和造型下的深邃筆法,傳達現(xiàn)代書法思想和美學觀念。“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才?!遍T樓是外相,書屋才是內(nèi)相,書法不僅有表層的外形美,還兼具深層的內(nèi)涵美,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藝術(shù)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各異,但均是借形象表現(xiàn)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的外在表現(xiàn)。“意境”,廣義而言,包括作者和欣賞者兩方面。
且看夏澤曉先生書寫的這段《書譜》。欣賞這幅作品,不得不先了解下《書譜》的原作者孫過庭。書史上說,孫過庭學王羲之,學到了其精髓。相信孫過庭先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臨摹過不少王羲之的尺牘、《大觀帖》和《蘭亭集序》,但真正令其聲名大噪、史上留名的,是其自書作品《書譜》。
傳說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時候已經(jīng)醉了,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一揮而就,書寫出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創(chuàng)作《蘭亭集序》時情緒高漲,時喜時悲,喜極而悲,無論是書法還是文章都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方才生出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的千古絕書。書法精品往往是無意而成為佳作。“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此后的王羲之再也不可能重現(xiàn)當時的情景和情緒,故而“再寫已不能逮”。
夏澤曉先生認為通過對書法的意臨和書法意境的理解,結(jié)合書帖作者的生活背景的探究,我們會更快更準確地切入書法中心去,更快得到書法的技法、筆法和古人書法的真諦,對我們繼承和發(fā)揚書法藝術(shù)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的作品有深厚的傳統(tǒng)書法底蘊,對“二王”書法刻苦追求,深受《大觀帖》《書譜》《自敘帖》等書法影響,小楷追尋鐘繇、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jīng)》《佛遺教經(jīng)》的深邃。
相信孫過庭創(chuàng)作《書譜》時也有類似的突發(fā)“情境”,或許當時正端詳著諸多名家的字帖,突然有感而發(fā),寫出了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論。同樣,夏澤曉先生書寫的這一段《書譜》不僅是在復刻孫氏對書法的理解,也是在書寫間用筆觸和韻律抒發(fā)了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如此才能這般筆法清新,姿態(tài)妍麗,像孫過庭又異于孫過庭,有創(chuàng)造,有個性,達到了“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的佳妙之境。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幅作品,一幅節(jié)選了《世說新語》的第二十七章“假譎”第一則及第三十六章“仇隙”第七則,另一幅作品是唐代詩人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
先來解讀第一幅作品。假譎,指虛假欺詐。本篇所記載的事例都用了作假的手段,或說假話,或做假事,以達到一定的目的;仇隙,指仇怨、嫌隙。本篇記述各種結(jié)怨的故事,點明結(jié)怨的起因、報仇的經(jīng)過、結(jié)果等。兩則故事毫無關(guān)聯(lián),起初我也不明白夏澤曉先生為何將它們放在一起。
曹操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有人認為他陰險狡詐,心胸狹窄,“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也有人認為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胸懷寬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胸中可懷日月。同樣地以“有小偷”為謊,第一次是行不義之事,第二次則救自己和袁紹于困境?!巴趿晖?,陳平從默,但問克終云何耳?!苯K云為何呢?后來陳平和周勃一起誅殺諸呂,立漢文帝,安定了劉氏天下。這幅作品筆觸濃淡粗細,千回百轉(zhuǎn),可謂“達其情形,形其哀樂”,深不可測,妙不能言。夏澤曉先生再次用“書里的故事”及“法外的形態(tài)”詮釋了凡事不能斷章取義,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下領(lǐng)悟,書法亦如是。
第二幅作品描繪的是夏日久雨初停后關(guān)中平原上美麗、繁忙的景象,詩人寫這首詩時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意境,可謂怡然自得、閑情逸致。夏澤曉先生的筆觸迅疾多姿、剛健爽利、搖曳跳盪、似斷還連、婉曲有致,可謂平中見奇,逸趣橫生。
我突然明白了夏澤曉先生為何說習書法,尤其是在意臨時,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學一家像一家,學一家不像一家”。原來,他對書法的領(lǐng)悟,是從長期的勤奮學習中總結(jié)出來的,是通過對書法的意臨和書法意境的理解,結(jié)合對書貼作者的生活背景的探究,以深厚的功力和純熟的技法為基礎(chǔ),對諸多行草大家的書法作品進行繼承與抒發(fā)。
為有源頭活水來,文書雙絕冠天下!
夏澤曉先生的書法作品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于無色中見畫意,無言中見詩情;于無聲中見音律,無動中見舞形。美,美極了,美到了極端!
葉適《哀鞏仲至》 夏澤曉/作
老衰哭無淚,行嘆復坐嗟?;臎鳅Q鳴村,尚友初萌芽。
當時各年少,涉世迷驪騧。中天懸明月,爭欲伸手拿。
朝語日再昃,夜談更五檛。君文蚤貴重,蜀錦載胡車。
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石碑富規(guī)制,玉策垂芬葩。
簡牘尤妙美,一字不可加。笑我自山野,悲君混泥沙。
古稱騷人窮,留與后代夸。臨誰寄音信,已受南臺衙。
俄然被彈射,翻燎北塢畬。季也守大玉,千里畦稻麻。
《與溫州諸兄書》 夏澤曉/作
吾當托至溫州圖,汝多次不知遣人出迎汝當具還一一白圖密,可也,以作書謝意不可識。兄不知溫處當深水也,常理待之,此事急不可矣,復之何如云所堪。想寬恕耳,次日兄不知至溫州耶。當為具此懸心也。復不知耳,五日前,白故有集食,當能面亦小酌極佳,得聚散各有送乎東日來訪三四日,小聚當自力生無法迎汝可得五十金,方謝,諸兄有酒當語此信。
夏澤曉簡介:
夏澤曉,男,浙江溫州人,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1997年畢業(yè)于浙江師范大學本科,獲得學士學位,師從陳振濂、李國勝,主要從事“二王”行草、章草、魏碑、小楷、金文等研究。
書法作品入選首屆中國普洱茶鄉(xiāng)書法藝術(shù)節(jié);書法作品入選“贛粵高速杯”全國書畫展;浙江省第二屆“溫泉杯”書法大賽;第三屆中國扇面展。書法作品獲國慶六十周年詩書畫印藝術(shù)大賽銀獎;獲第二屆中日議員公務(wù)員書法展優(yōu)秀獎;獲國慶六十周年詩書畫印藝術(shù)大賽活動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