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濱 姬彥玲 呂會議
摘 要:“課程思政”指向一種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一種全新的課程觀,是高等教育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選擇。本文以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yè)“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為例,研究和探討工科專業(yè)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核及其內在機理,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讓專業(yè)課程不僅限于傳授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更能突出育人價值,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引領功能。
關鍵詞:課程思政 核反應堆
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稱為“課程思政”。“課程思政”教育的提倡無疑是符合快速發(fā)展、文化多元沖突等社會特征的要求。研究當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難發(fā)現專業(yè)知識和個人修養(yǎng)同等重要,甚至個人修養(yǎng)在涉及特殊行業(yè)時比專業(yè)知識更為重要。工程師個人修養(yǎng)尤其是與其所從事的專業(yè)領域相關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在專業(yè)課中加入“思政”元素,做到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未來工程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因此,“課程思政”教學目的主要是以此為載體,探索如何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目前“課程思政”研究多停留在柔性倡導和要求階段、缺乏規(guī)范性指導和可抓可查的制度安排等情況。尤其是對理工科課程來說,在本身課時緊張的情況下研究如何實現“課程思政”[1],讓專業(yè)課程不僅僅能完成傳授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更能突出育人價值,讓立德樹人做到“潤物細無聲”,這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文以“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為例,研究工科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及其實踐。
一、“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核反應堆物理分析”是面向我校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yè)大三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學位課,共計48學時?!昂朔磻盐锢矸治觥闭n程于學生入學第六學期開課,采取教師面授與學生網絡自主學習、案例分析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授課。課程內容包括核電站反應堆的類型及結構、核能的產生與輸運、核反應堆控制的手段與方法,核燃料的轉換與增殖、核反應堆堆芯設計原理等。
由于核安全的特殊性,核事故一旦發(fā)生將引起社會大面積恐慌,因此該門課程的德育目標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報國情懷,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
二、“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思政建設遵循的原則
1.著眼育人方向,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教師是教書育人的實施者,也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教師育人、育德能力是能否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必須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教師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要樹立新型育人觀,將“教書”和“育人”統(tǒng)一起來。
2.明確課程目標,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課程思政”改革就是要深挖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融入適當的思政元素,做到自然滲透,潤物無聲。例如,在講解“核反應堆的類型與結構”這一節(jié)時,可以選取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站反應堆相關資料作為課程資源,讓學生在了解“華龍一號”堆型的同時,也為我國能夠實現自主研發(fā)制造百萬千瓦級的大型核電站而感到驕傲自豪,從而點燃學生對祖國日益強大的情感認同和愛國之情。這種類型的教學設計可以做到并未進行任何乏味的說教,卻能達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
在“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教學中,也可以將原子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貫穿于課程教學始末,在原有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現舉例說明課程思政的融入點,見表 1 所示。
3.加強教學設計,設定合理的考核形式。課程思政的落腳點在學生。一門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是否成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評價。因此,設定合理的考核形式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尤為重要。比如在考核過程中設計半開放式、全開放式的考核題目,讓學生結合課程知識要點對案例解讀分析,選擇合理設計方案,培養(yǎng)學生作為工程師應具備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以及工匠精神、科學素養(yǎng)等。
結語
本文以“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為例,首先探討了該課程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進一步制定了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應遵循的原則,設計了將思政元素融入“核反應堆物理分析”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途徑,為工科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敖祖輝,王瑤.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核及其實踐路徑選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