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深化大學語文課程的文化傳播功能研究

2020-03-31 13:22:48王瑩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13期
關鍵詞:文化傳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王瑩

摘要:大學語文課程是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第二課堂等多個方面探討如何深化其文化育人功能。

關鍵詞:大學語文;文化傳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3-0155-02

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在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yè)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

大學語文作為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人文基礎課程,理應響應時代的要求,承擔起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以“文學經(jīng)典”為載體,以“漢字文化”“思想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為手段,逐步提升大學語文課程的“文化”品味,提升學生對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實現(xiàn)大學語文課程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育人文精神的目標。

一、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語言能力及人文素質亟待提升

筆者針對河北某高校大一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取有效問卷1568份。結果顯示:21.4%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賞析能力比較欠缺,71.4%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閱讀、賞析能力的判斷是“一般”。在寫作能力方面,50.9%的學生表示除規(guī)定的作文外,從未主動寫過文章;近9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一般及以下??傮w來說,大部分學生想通過學習語文課提高自身母語應用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文化根源挖掘不夠

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大多從文學篇章入手,要么重點放在賞析作品本身,對作品的結構、人物情節(jié)、修辭等細致地分析;要么重點放在探究作者個體,結合其心境、遭際、寫作時間等深入剖析。這些辦法都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大學語文課程而言,僅從文學角度講解又未免過于狹隘,還需將作者、作品乃至文學創(chuàng)作放在一個更廣博的空間中去看。文學是人文活動的產(chǎn)物,它有具體的人文脈絡,成形于特定的社會文化中。只孤立地講作品、作者,不挖掘作品背后的社會、文化根源,既不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整體把握,也容易讓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價值產(chǎn)生誤解,產(chǎn)生大學語文無用論的錯誤判斷。

(三)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

這是由教師的課程意識、當前的評價體系、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模式等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僅從形式上、僅靠一兩次活動課的開設來改變大學語文死氣沉沉的教學現(xiàn)狀是遠遠不夠的。

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大學語文課程的關系

(一)母語教育本身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民族的文化深層含義都蘊含在母語中,母語是構成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元素。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語言系統(tǒng),是承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直接的載體。大學語文是母語高等教育課程,提升母語應用能力,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的必要內容。

(二)文學經(jīng)典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文學,大多是作者借助語言的外殼形式來表達內心的思想主張與精神追求,其中蘊含著豐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文化與文學緊密相連,互為骨血。

大學語文以具體的母語文本為載體,讓學生通過有關哲學、歷史、民俗、藝術等作品篇章的閱讀,感受、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學經(jīng)典作品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載體、形象載體,通過文本學習、自主研討,學生便可以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髓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由點及面的深入認識。

(三)文化教育是大學語文教育的最終歸宿

語文的“文”,不僅僅是指“文字”“文學”,還蘊含有“文化”的意思。大學生學習語文,不應該只是了解幾個字詞、閱讀幾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

大學語文應該是綜合性的人文素質教育課,而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千百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直內化在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中,成為我們創(chuàng)造新文化的動力和基礎。

三、如何深化大學語文的文化傳播功能

(一)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解讀

1.漢字文化與思想文化結合。大學語文是母語的高等教育,因此語言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字詞義的死記硬背,而應更加注重漢字演變、造字法等文化的傳遞,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古籍閱讀習慣,掌握追根溯源的學習方法。例如:儒家倫理道德的最高范疇為“仁”,何為“仁”呢?從文字學研究“仁”,《說文解字》云:“仁,親也,從人從二?!眱蓚€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仁”,“仁”最初含義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不僅局限于對親人、朋友,可推廣至跟所有人之間的關系。如何達到“仁”?孔子提出了兩個標準:“忠”“恕”?!爸摇?,《說文解字》中講:“忠,敬也,盡心曰忠。”從造字可以看,把心放在中間,位置擺正,不偏不倚,正直公正,即為“忠”。“恕”,從字面來看,就是“如心”,如自己的心,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的解釋。

通過分析漢字的造字法、漢字的文化內涵,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幫助學生通過漢字載體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倫理觀念和思想精髓。

2.文學與民俗結合。“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了解了中華民族豐富、生動的民俗文化,對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增強民族榮譽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還有很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反映了當時人類對周圍自然事物、愛情、戰(zhàn)爭、歷史、政治最樸素最基本的認知,奠定了漢民族的文化心理,促進了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形成。

《國風·周南·漢廣》是一首描述男子追求女子而不得的愛情詩。其中兩句“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翹翹錯薪,言刈其蔞”,眾多讀者解讀文本的時候認為這個男主人公是個樵夫,不然為什么要砍柴、割草呢?其實這與古代婚嫁習俗有關。

古人婚嫁有六禮,迎親在黃昏進行,儒家認為這是陰來陽往、陰陽交替之意。所以在先秦文獻中,結婚均稱為“昏”,后來才發(fā)展為“婚”字。《儀禮·士昏禮》中記載男子迎親,有“執(zhí)燭前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炤道”的描述,由此可見,此詩中的“錯薪”,應為婚禮迎親時燎炬為燭之用,故《詩經(jīng)》中嫁娶多以折薪、刈楚為興。

此外,在中國文學作品中,關于禮儀規(guī)范、禁忌,節(jié)令習俗及衣、食、住、行等內容的文化知識不勝枚舉,深入挖掘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情懷和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二)在教學方法上,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當前,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式多樣,傳統(tǒng)的“填鴨式”講授無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凸顯語文知識的“實踐性、開放性”特點,利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模式,建立“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體系,變“理論講授”為“指導學生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實踐能力。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教學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微信群、學習通等途徑,擴充教學資源,讓學生開闊視野,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文化思維素材,養(yǎng)成文化思維習慣。同時也可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討論、評價等。

(三)構建多樣的第二課堂文化交流平臺,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和認識

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發(fā)豐富的實踐活動,拓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渠道,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培養(yǎng)學生特長和興趣點,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如書畫大賽、人文知識競賽、語文閱讀與欣賞能力大賽、篆刻大賽等,進一步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的能力,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和認識。

參考文獻:

[1]林瑋.深化大學語文教學 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

[2]易思平.大學語文“文化化人”策略研究[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8).

[3]林瑩秋.新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7).

[4]郭海軍,張旭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大學語文課程建設[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Study on Deepen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s

WANG Yi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51,China)

Abstract:College Chines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epen its 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 fro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second class.

Key words:College Chinese;cultural communication;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歡
文化傳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大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初探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44:36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7:25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職業(yè)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課時代高等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安达市| 和龙市| 江永县| 厦门市| 若尔盖县| 磴口县| 竹溪县| 岳阳县| 浑源县| 连州市| 梅河口市| 北碚区| 长治市| 哈尔滨市| 宁强县| 邳州市| 肇州县| 柳河县| 太仆寺旗| 侯马市| 桓台县| 鲁山县| 曲水县| 邻水| 浏阳市| 富阳市| 奎屯市| 隆昌县| 越西县| 南康市| 南岸区| 定边县| 凤台县| 南郑县| 正定县| 石首市| 南岸区| 中江县| 荔波县| 柳州市|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