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劍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藝術部,廣東廣州 510510)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各具特色的舞蹈文化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長河的淘洗,傳承至今,璀璨生輝。舞蹈的服飾文化也跟隨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在歷史中不斷演變,在傳承中與其他文化融合碰撞,成為人類文化中獨特的藝術形式之一。21世紀以來,我國的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舞蹈作品來弘揚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藝術風采,在這一過程中,優(yōu)秀的舞蹈服裝設計師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舞蹈作品能夠將藝術水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舞蹈服飾設計要圍繞舞蹈的藝術特征,而舞蹈服飾的設計也能展現出舞蹈的文化藝術特征,結合韓春啟創(chuàng)作的《舞蹈服裝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一書中對舞蹈服裝設計影響因素的部分,可以總結出以下3點舞蹈藝術特征對舞蹈服裝設計的影響:
舞蹈服裝設計師在設計舞蹈服飾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舞蹈演員的動作幅度,了解整個舞蹈的動作組合和變化,在保障舞蹈動作順利施展的基礎上,結合舞蹈文化主題與藝術特征進行舞蹈服裝設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舞蹈服裝設計師應當與舞蹈作品的編排人員和舞蹈表演者進行充分交流,并觀看舞蹈演員的演出彩排,盡可能多地獲取舞蹈作品信息,熟悉舞蹈作品蘊含的藝術文化,挖掘舞蹈作品的藝術特色,并將其融入舞蹈服裝的設計之中;再結合舞蹈動作的不同組合,對舞蹈服裝的細節(jié)作出調整,盡可能地通過舞蹈服裝設計最大程度地展現舞蹈作品的藝術之美、動態(tài)之美。因此,在觀察舞蹈服裝設計的同時,也能夠推斷出舞蹈作品的藝術特色、文化理念,甚至能夠通過舞蹈服裝的設計,推斷出舞蹈作品的某些動作,例如比較典型的水袖設計,當在舞蹈服飾中看到水袖的設計,則基本可以斷定舞蹈作品中會有水袖舞的動作。
舞蹈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分化、演變,如今舞蹈的種類更加琳瑯滿目,不同種類的舞蹈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也各不相同,許多舞蹈服裝設計師在結合舞蹈的文化特征與動作幅度之后,獲得了設計靈感,并給出設計圖紙。但按照設計圖紙制成的舞蹈服裝,卻與最初設計的預期效果有較大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很可能是服裝面料選取不適當。采用不同面料,即使按照同一設計圖紙制作,制成的舞蹈服裝展現出來的效果也有較大的差異。舞蹈服裝設計師必須充分了解不同面料的質感,是柔軟、輕盈還是筆挺、垂感,對于較為溫婉、柔美的舞蹈作品,在舞蹈服裝制作時應當選用較為絲滑、細膩的服裝面料;對于較為輕盈、空靈的舞蹈作品,則適宜采用柔軟、飄逸的服裝面料;對于一些自然粗獷的舞蹈作品,則適宜使用紋路粗獷、筆挺的服裝面料。反之,通過舞蹈服裝面料的選擇,也可以逆向推斷出舞蹈作品的藝術特點。
舞蹈服裝的色彩是觀眾對舞蹈作品直接感受到的第一因素,舞蹈服飾色彩的選取將直接影響觀眾對舞蹈作品的第一印象。隨著照明設備的發(fā)展和普及,許多舞蹈展現場所會有特定的舞臺燈光設備,燈光的強弱與色調會對舞蹈服飾色彩的展現有影響,因此,舞蹈服裝設計師在確定服裝色彩時,必須根據舞蹈展現場地的光線情況來選定舞蹈服飾的用料色彩。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飾的色彩選擇往往傾向以下3種:(1)單色搭配。這種色彩搭配往往會有一個特定主題,比如《火之舞》作品中的舞蹈服裝統(tǒng)一選取紅色為主調,來展現舞蹈的藝術特點;(2)對比色搭配。冷暖色調的對比可以鮮明地突出舞蹈作品的情感發(fā)展變化,黑白色調的對比在舞蹈服飾的運用中也較為常見,強烈的對比可以給觀眾一個直觀的、善與惡的印象;(3)運用民族獨特的色彩。比如蒙古族舞蹈服裝通常為白色上衣、深棕色腰帶、紅色褲子,蒙古舞蹈演員需身系紅綢完成其特有的舞蹈動作。
韓春啟教授在舞蹈形式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努力探索舞蹈服裝設計的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作《舞蹈服裝設計》一書。此書融合了作者多年的學習體會與實踐經驗,并集合了在舞蹈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學生容易提出的問題,深入淺出地梳理了舞蹈服裝設計的基礎知識;在此書的最后還選取了大量舞蹈服裝設計作品,以供學習者研究觀摩,此書值得相關專業(yè)人士學習、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