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符合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問題為教學的原點,巧用微課,進行多元設計,并充分發(fā)揮電子書包的作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體會學語習文的快樂,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原點;多元設計;微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20)07-0030-02
義務教育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全面使用,給廣大語文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思考。在安徽省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培訓會上,省教研員吳福雷老師對《與象共舞》一課的教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此課實現(xiàn)了學習本體的翻轉、內容本體的翻轉、策略本體的翻轉和過程本體的翻轉。這節(jié)課正是我們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項目研究”觀摩研討會上推出的成功課例?;仡櫻姓n過程,經歷翻轉課堂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的一番碰撞和交集,感慨中收獲良多。
一、把握學情,優(yōu)化學導
課堂教學只有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才具備實現(xiàn)翻轉的可能性。翻轉課堂,只有以學生課前學習產生的問題為教學原點,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能力,實現(xiàn)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展。
(一)問題是學生思考留下的財富
“把握學情,優(yōu)化學導”是我們進行翻轉課堂研究的思路和導向。教師的“學導”意識不僅體現(xiàn)在課前,更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產生的問題有兩個解決途徑:一是通過個人思考和查詢資料答疑解惑,二是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進行解決。這一階段,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啟發(fā)學生開闊思路、梳理問題、歸類整理、參與小組合作交流上。這兩種途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學生學習思考留下的財富,最后要通過課堂學習進行解決。
(二)問題是翻轉課堂的設計核心
高效的語文課堂,從問題開始。教師重組最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依據(jù)學情進行教學設計,這構成翻轉課堂的先決條件。在《與象共舞》一課的自主學習階段,學生提出了以下很有層次的問題。
(1)針對課文內容的問題:泰國的大象有什么特別之處?
(2)針對課題的問題:課文只有一個自然段寫了人和象跳舞,課題為什么叫“與象共舞”?
(3)針對表達方法的問題:課文的5個自然段之間有什么關系?
根據(jù)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課堂教學過程:“活用詞語填空成句并概括課文,了解泰象的特點以及它和人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一“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將這篇文章和《威尼斯小艇》一課進行比較,體會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特點”一“寫法遷移。通過當堂練筆,體會人和動物之間美好和諧的境界”。整節(jié)課根據(jù)學情,展開了目標精準的教學設計,板塊明晰,突出了教學策略的實用高效。
(三)問題是課堂生成的研究焦點
教學《月光曲》一課,在交流資料環(huán)節(jié)中,由于貝多芬的資料太多太雜,學生介紹難免冗長而繁雜。學情引發(fā)了思考:指導高段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的方法應該引入課堂。結合課后的資料袋,教師指導學生從貝多芬在音樂史上的地位、獨特經歷、作品特點三方面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教會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課堂生成的問題就是學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課堂上,教師應立足于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明確而有效。
二、巧用微課,多元設計
當下,教育教學走人了微時代,微課更是如一種風潮迅速蔓延至課堂。我們要把風潮變實用,變流行為需要,切實發(fā)揮微課的作用,為翻轉課堂服務。課中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要求精求新,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一)不可替代的方法指導
微課的效果應是課件或其他教學手段達不到的,它具備絕對的不可替代性。略讀課文,需要學生自讀自悟、靜思默想。圈點批注是非常好的讀書方法??墒?,怎么圈點呢?如何批注呢?語文教師經常提出要求,卻很少示范。因此,我們制作了微課《怎樣進行圈點批注》,對圈點符號、文字要求、批注內容、批注位置等這些要特別注意的問題進行示范講解。觀看完微課后,學生能馬上進行實踐運用,對課文進行圈點批注,交流匯報。
(二)“我們一起學”的互動形式
微課突出學生的發(fā)言、互動、發(fā)現(xiàn)和總結。每一段視頻最后的學習方法,我們都進行了文字提煉。微課的配音力求自然平實、活潑有趣,用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讓觀看的學生容易接受,感覺到老師似乎就在眼前進行示范,視頻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學習小伙伴。這樣,學生在心里會由衷地產生互動的渴望。
(三)“溫故而知新”的課例示范
《與象共舞》的微課是以同一單元的課文《威尼斯小艇》的第三自然段為例進行示范,讓學生知道怎樣進行圈點批注。通過學生熟知的課文內容,選取聯(lián)系緊密的學習材料,挖掘準確的學習角度,這樣以舊帶新、舉一反三,充分體現(xiàn)了微課的指導性和示范性的特點。
(四)最佳3分鐘的時間效應
3分鐘,是喚醒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時長,是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最佳時間。課上的3分鐘,課下付出的是3個小時、3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拔ⅰ闭n的背后藏著大心思,這樣才能在課堂中發(fā)生大作用。
(五)教師多變的角色
微課里教師只出現(xiàn)聲音,不出現(xiàn)形象。我們在腳本中對教師的每一句話的語氣都進行了特別的標識和要求,尤其強調幽默感和親和力,和學生的互動體現(xiàn)啟發(fā)性和鼓勵性。如果課堂執(zhí)教者為女教師,那么微課指導就請男教師擔任,反之亦然。這樣,盡量多一些變化,讓學生感覺到課堂上有一個老師,微課里還有一個老師,多有意思!
三、開闊視野,創(chuàng)新平臺
翻轉課堂的成果,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信息背景下技術的力量,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電子移動書包”(簡稱“電子書包”)的使用。
(一)信息的多樣化
有了電子平臺,學生的資料交流形式更加多樣化,可以下載、拍照、摘抄、制作音頻等,每個學生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上傳資料。《月光曲》交流資料時,很多學生都制作了音樂家的音頻,其他學生能迅速分享;教師也可以任意選取其中材料作為教學資源和素材。這樣,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語文學習中。
(二)反饋的即時性
《與象共舞》一課有一道填四字詞語的練習,《月光曲》一課也有一道分辨近義詞“幽靜、恬靜、清幽”的練習。完成這樣的練習,學生直接在平板電腦上答題并上傳答案。教師在平臺上立刻得到反饋,知曉每一題的正確率,迅速找到答錯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種快速、準確、及時、高效的反饋,具有傳統(tǒng)課堂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
(三)教學的高效益
根據(jù)課堂生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學導設計,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巨大的變化,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突破了以前教學的束縛,提高了教學的效率。電子書包的使用,也開創(chuàng)了全區(qū)語文教改的新高度。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進行語文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中,失敗的經歷和成功的經驗交織在一起,讓我們既吸收了教訓也收獲了希望。唯有擔負責任,心懷勇氣,才能在改革和實踐中不斷發(fā)展!
(責編 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