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金
第一學段是小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而第一學段也是識字學詞的高峰期。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朗讀詞語就相當關鍵。由于年齡偏小、認知水平有限,這一階段學生的朗讀水平相對較弱。縱觀第一學段詞語的朗讀,要么一字一頓,要么一字一拖。長此以往,極其不利于良好語感的形成,將對有感情朗讀課文產生不良的影響。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朗讀好詞語呢?筆者在課題研究中,對此進行了專項研究,逐漸形成了一套朗讀詞語的方法。那就是必須關注詞語的音節(jié),讀出詞語相應的輕重音格式,從而展現詞語的音韻之美。
一、雙音節(jié)詞語:分輕重,格式清
雙音節(jié)詞語俗稱二字詞語,關于雙音節(jié)詞語的朗讀可不是“五五中分”的,必須讀得有長有短、有輕有重,才能讀好雙音節(jié)詞語的格式。但如果簡單說教,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定蕩然無存。于是,筆者致力研究、反復琢磨,得出兩種方法,化抽象為具體,學生興趣盎然,學得有滋有味。
1.標記符號,呈現長短。具體見下表:
從上表可知,雙音節(jié)詞語的輕重音格式分為三種:“中·重”格式、“重·次輕”格式和“重·最輕”格式?!爸小ぶ亍备袷饺绻匆魳分械摹岸淖印眮磙D換時值,那就是第一個字大約讀0.7拍,第二個字大約讀1.3拍?!爸亍ご屋p”格式的節(jié)拍時值剛好與“中·重”格式相反。“重·最輕”格式就是咱們通常說的輕聲詞,它的節(jié)拍時值是第一個字大約讀1.5拍,第二個字大約讀0.5拍,這個拍子之間的時值差距就比前兩個來得大。然而,這個所謂的節(jié)拍時值,教師了然于胸即可,切不可用來傳授給學生。教學時,可用例表一中的“具象呈現”,即標注符號的這一欄來說明。例如,“中·重”格式的例詞“春風、如果”,在其第二個字后面加條小尾巴“~”,表示第二個字要讀得比較長、比較重,接著教師及時示范朗讀。“重·次輕”格式的詞語則反之,變成第一個字讀得比較長、比較重,第二個字讀得比較短、比較輕?!爸亍ぷ钶p”格式的詞語標注的符號比較特殊,除了第一個字后面加了小尾巴“~”,第二個字后面還加了“0”,這個“0”是音樂中的休止符,表示第二個字要讀得又輕又短,點到為止。如此簡單的符號再加上簡要的解說和范讀,學生就能輕輕松松地突破雙音節(jié)詞語的輕重音格式。
2.變換字號,辨析輕重。具體見下表:
變換字號是標注符號的簡化版,可以說,變換字號,能讓輕重音格式一目了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將要讀的雙音節(jié)詞語來個大變身,就像例表二一樣具象呈現出來。從具象呈現的這一欄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的雙音節(jié)詞語兩個字中,有一個字變大,另一個字則變小。顯然,一點即破,變大的字要讀得稍微重而長,變小的字要讀得比較輕而短。其中,“重·最輕”格式的詞語中,例如,“姑娘、明白”,其第二個字非但變小,而且比“中·重”格式和“重·次輕”格式的詞語中變小的字小得多,這也足以說明了“重·最輕”格式詞語的第二個字要讀得又短又輕,點到為止。同樣,在變換字號的同時也要重視教師的范讀,這樣才能讓學生耳聞目睹,有樣學樣。
二、三音節(jié)詞語:懂停頓,節(jié)奏明
在讀好雙音節(jié)詞語的基礎上,要想讀好三音節(jié)詞語就容易得多了。但三音節(jié)詞語畢竟是由三個字構成,要想讀好三音節(jié)詞語的輕重音格式,就必須讀好其節(jié)奏。具體見下頁表格:
根據上表可知,三音節(jié)詞語的輕重音呈現了兩種格式。根據強調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后重音”式和“前重音”式?!昂笾匾簟笔綇娬{的是第三個字,即第三個字讀重音?!扒爸匾簟笔綇娬{的是第一個字,即第一個字讀重音。
1.擲地有聲,突出后重音。例如,“一把傘”和“潑水節(jié)”的朗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給學生一根節(jié)奏線“/”,讓學生嘗試給三音節(jié)詞語“一把傘”和“潑水節(jié)”劃分節(jié)奏,然后讀出來。教師可適當引導,這根節(jié)奏線“/”是放在第一個字后面還是第二個字后面,好好思考為什么。當學生出現錯誤或者遇到困難時,教師可進一步再提示,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有些詞語語義是密不可分的,切不可隨便把它們割裂開來!于是,學生就明白了“一把傘”中的“一把”表示數量,是應該緊密相連的,節(jié)奏線就應該放在第二個字后面,就如“一把 ∕ 傘”。同樣,“潑水節(jié)”中的“潑水”表示節(jié)日特色,是連成一體的,節(jié)奏線也必須放在第二個字后面,就如“潑水 ∕ 節(jié)”。緊接著教師示范朗讀,將三音節(jié)詞語的節(jié)奏通過停頓的方式展現出來。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詞語中所謂的停頓并不是真正的停頓,而是要讀出音盡氣息連的感覺,也就是在節(jié)奏線“∕ ”的前一個字即“把”和“水”要讀出延長音的感覺,而節(jié)奏線“∕ ”的后一個字即“傘”和“節(jié)”讀出擲地有聲的感覺,因此教師的范讀就顯得尤為重要。
2.鏗將有力,突顯前重音。前重音”式節(jié)奏線劃分的位置就不一樣了。例如,“最好看”這個詞,用節(jié)奏線劃分就成了“最∕ 好看”,因為根據語義,要強調的是“好看”的程度“最”,是“第一”好看的,不是“第二”好看的,所以“好看”密不可分,而重音、延長音落在了“最”字上。以此類推,“數不清”用節(jié)奏劃分就成了“數 ∕ 不清”,因為強調的是“數”字,是怎么“數”都“數不清”,而不是“聽不清”或者其他什么“不清”,自然而然的重音、延長音就落在了“數”字上。
三、多音節(jié)詞語:善整合,巧呼應
誠然,只要掌握了雙音節(jié)詞語和三音節(jié)詞語朗讀的輕重音格式,四音節(jié)詞語及多音節(jié)詞組(短語)朗讀的輕重音格式就迎刃而解了。因為其他音節(jié)詞語、詞組朗讀的輕重音格式其實就是雙音節(jié)詞語和三音節(jié)詞語輕重音格式的延展與整合。具體見下表:
1.側重節(jié)奏與重音,讓四音節(jié)詞語朗朗上口。例如,“坐井觀天”,若是用節(jié)奏線“/ ”劃分,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很容易就得出“坐井/觀天”。單單這樣還是不夠的,這樣一不小心就會把一個四音節(jié)詞語讀成兩個雙音節(jié)詞語。因此教師必須點撥學生明白,“坐井/觀天”的最后一個字必須讀得最響亮,于是可以在末字后面加條小尾巴“~”提示一下。絕大部分四音節(jié)詞語是這種格式。當然,還有個別詞語根據語義可以劃分不同的節(jié)奏。例如“信/以為真~”,強調了“信”,就把它獨立劃分出來。
2.注重停頓與輕聲,令多音節(jié)詞組抑揚頓挫。例如,“金黃的落葉”,處于第一學段的學生很容易將其讀成字字重音,鏗鏘有力。為避開這一錯誤現象,可以借助變換字號這一妙招,在課件上將“的”字變小,并提醒學生變小的“的”字就要讀得又輕又短,點到為止。此外,像“長長的尾巴”這個詞組,其中的“尾巴”是輕聲詞,所以“巴”字也同樣變小,同樣要讀得輕而短。如此一來,多音節(jié)詞組就能讀得連貫而好聽了。
綜上所述,掌握詞語輕重音格式,依規(guī)律可循。這就為第一學段學生規(guī)范地學習語言提供了很好的依據。當然,善于總結,還得善于傳播。除了專題講座專項指導和公開教學引領示范之外,筆者還借助移動播客平臺“人人出彩”,充分利用自身作為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的優(yōu)勢,將詞語的輕重音格式分門別類朗讀錄音,然后以最便捷地方式傳遞給教師和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專項訓練,課題組師生們的語音面貌得以大幅度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廈門市翔安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 楊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