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香
審題要點分析
梗概,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粗略、大概、大略的內容、要點,或討論題的主要原則等。梗概也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于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故事簡單介紹等。
我們什么時候需要寫梗概?一篇比較長的文章,要想讓讀者在短時間里對它有所了解,就必須寫好文章的梗概。比如:學校征集最受歡迎的少兒讀物,要求高年級每個同學推薦一本最喜愛的書;班里每周請一個同學簡要介紹一本書;你的好朋友看到你最近讀一本書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讀的這本書講了些什么……我們往往需要給整本書寫梗概。
雖說梗概只有短短幾百字,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想寫好一則梗概還是要講究技巧的。那怎樣寫梗概呢? 今天就給你說說寫好梗概的“三步走”。
第一步:讀——讀懂內容,把握脈絡。
通過對原文的精讀,盡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對話”,了解原文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一兩遍讀不明確就多讀幾遍,不到胸有成竹絕不“善罷甘休”。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第二步:抽——篩選概括,合并成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需要強調的是對一些描寫具體或是富含情感的關鍵段落,要注意適當保留原句,對一些簡短的、不影響文章表達的次要段落則大膽地舍棄。
第三步:連——錘煉語言,表達連貫。
將抽取出來的各段大意連接起來,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寫好以后,還可以讀給同學聽,看他們是否能明白書的大意,然后根據他們的反饋,對沒寫清楚的地方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