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飛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037001)
掘進機在大型千萬噸礦井掘進工作面的使用越來越廣,這是由于掘進機具有先進的割煤工藝、簡便的維護方式、完備的防護措施以及較高的割煤效率。綜掘機不僅能夠加快正常的掘進速度,還能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然而掘進機在正常作業(yè)時,如果電纜不能跟隨掘進機同步移動或電纜拖地、擠壓、吊掛方式不合理,都會導致電纜出現(xiàn)漏電,影響掘進工作面正常生產(chǎn)[1]。
大同煤礦煤礦集團塔山三盤區(qū)8117高抽巷設計長度為1 700 m,巷道設計斷面規(guī)格為寬×高=4.0 m×3.1m,施工巷道從三盤區(qū)輔運巷以5°仰角上山掘進,巷道掘進300 m后進入2號煤層,沿2號煤層頂板平行掘進。
8117高抽巷采用機械化掘進工藝,采用EBZ200型單臂掘進機進行巷道掘進,掘進機切割電機功率為200kW,掘進機長度為11.5m,高度為2.0m,寬度為3.0 m,掘進機在掘進過程中每班的工作進度為6 m,掘進機在12 h內(nèi)移動5 m就要求電纜具備一定伸縮性,這樣才能保證電纜隨著掘進機前后移動,但是電纜的吊掛就成為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電纜吊掛的傳統(tǒng)工藝為將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巷道頂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電纜架上,掘進工作面每推進一個固定距離后,下一個班需將電纜的固定點向前移動,電纜移動完畢后才能繼續(xù)掘進。頻繁向前移動電纜不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會由于電纜張力過大打傷工作人員。對此該礦掘進管理辦設計了一套自移式新型拖纜裝置[2-3]。
為了解決鋼絲繩及電纜吊掛問題,結(jié)合巷道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一種自移拖纜機構,并將該機構固定在掘進機二運跑道上,這樣電纜無需人工搬運就會隨著掘進機的正常推進而自動向前移動。
自移拖纜機構主要是由以下部件組成:導向滑輪組、鋼絲繩固定架、滑輪吊鉤、彈簧及鋼絲繩,電纜可以吊掛在鋼絲繩的滑輪吊鉤上來實現(xiàn)自由移動,如圖1所示。
圖1 自移式新型拖纜裝置結(jié)構示意圖
固定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將第一個部分的上下兩端焊接上滑輪并固定在二運上,將第二個部分固定在跑道上,通過支架將電纜整體托起,利用滑輪組導移動鋼絲繩,此外為了能夠緩沖拉力在另一端安裝強力彈簧。
由于工作面處于動態(tài)作業(yè),鋼絲繩固定支架很容易由于不穩(wěn)定發(fā)生傾倒;部分電纜吊掛需要人工進行拖拽;鋼絲繩松緊度無法統(tǒng)一調(diào)節(jié)。所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進:施工人員將10號槽鋼套作為鋼絲繩上支架套在12號槽鋼的下支架內(nèi),此外為了增加支架的穩(wěn)定性,將三角支架焊接在固定支架上;使用滑輪對電纜進行吊掛,增加電纜移動的靈活性;采用張力更大的強力彈簧來緩沖鋼絲繩張力,避免電纜在掘進遷移過程中頻繁移動[4-5]。
1)裝置結(jié)構簡單。自動式新型拖纜裝置與傳統(tǒng)的電纜吊掛工藝相比,該裝置具有結(jié)構簡單、維護方便、勞動強度低、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該裝置在實際應用中便于安裝維護,故障率低,適用于不同施工條件的掘進工作面。
2)降低了作業(yè)強度。傳統(tǒng)托纜裝置在移電纜時需4人配合施工,而采用自移式拖纜裝置僅需1人即可,大大降低了勞動作業(yè)強度,而且電纜能夠隨著掘進機的推進自動調(diào)節(jié)前移速度,避免人工拖拽電纜帶來的拖拽速度慢及造成電纜傷人事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chǎn)。
3)降低了勞動成本。按照一個工作面每班安排一人進行電纜拖移,每班每人按照200元進行支付,30天就能夠節(jié)約1.8萬元,全礦5個掘進工作面每月可節(jié)約9萬元。
4)提高了拖纜效率。傳統(tǒng)托纜裝置在實際應用中每拖纜1.0 m需用時8 min,每天拖纜長度達12 m,用時為96 min;而自移式拖纜裝置每拖纜1.0 m用時為3 min,每天拖纜時間可節(jié)約1h,大大提高了拖纜效率。
2019年2月在8117高抽巷掘進機上安裝了一套自移式新型拖纜裝置,截止8月3日,通過6個月實際應用效果來看,該裝置在應用過程中未發(fā)生電纜脫鉤、斷裂、磨損等現(xiàn)象,拖纜效果好且故障率低,整個巷道掘進可縮短拖纜時間達150 h。
自移式新型拖纜裝置在8117高抽巷掘進過程中投入使用后,解決了傳統(tǒng)托纜裝置故障率高、拖纜勞動強度大、拖纜效果差等技術難題,避免了由拖纜裝置故障導致掘進機高壓電纜磨損、斷裂等現(xiàn)象,提高了巷道掘進效率,取得了顯著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