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3世紀高麗武人政權(quán)與國王權(quán)力*

2020-04-12 15:40烏云高娃中國社會科學院
清華元史 2020年0期
關(guān)鍵詞:高宗江華高麗

烏云高娃(中國社會科學院)

13世紀初蒙古侵入高麗時,正是高麗武人政權(quán)時代。早在1170年高麗國內(nèi)引起武人之亂,高麗武臣鄭仲夫、李義方等廢除國王毅宗,立其弟王皓為高麗國王,是為明宗。自此高麗進入武人政權(quán)統(tǒng)治時代。1196年四月崔忠獻殺死高麗武人李義旼掌權(quán),開始了崔氏武人政權(quán)時代。

韓國學者較早提出了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概念。1967年李基白在《韓國史新論》一書第七章“武臣統(tǒng)治”中提出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概念。認為,崔氏武人政權(quán)自崔忠獻開始建立私兵、以私人衛(wèi)隊保障自己的權(quán)力,并將高麗國王的權(quán)力變得軟弱無力。[1]〔韓〕李基白著,厲帆譯:《韓國史新論》,國際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160 頁。

金塘澤在《高麗武臣政權(quán)研究》一書中認為崔忠獻雖然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廢立國王,同時努力地保持著自己尊敬王室權(quán)威的印象。因此,他為了保持自己武人政權(quán)的權(quán)力,盡量利用高麗國王的權(quán)威。[1]〔韓〕金塘澤:《高麗武臣政權(quán)研究》,新文社1987年版,第139—175 頁。另外,韓國學者洪承基在《高麗武人政權(quán)研究》一書中,也對高麗武人政權(quán)進行了研究。[2]〔韓〕洪承基:《高麗武人政權(quán)研究》,西江大學校出版部1994年版。

關(guān)于高麗武人政權(quán)這一問題,國內(nèi)學者較少關(guān)注。舒健、張健松在《韓國現(xiàn)存元史相關(guān)文獻資料的整理與研究》一書第一章中,介紹了高麗武人政權(quán)的發(fā)展脈絡(luò),并提出高麗武人政權(quán)的倒臺,使蒙古與高麗的邦交趨于正?;3]舒健、張健松:《韓國現(xiàn)存元史相關(guān)文獻資料的整理與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5—17 頁。蕭啟慶先生在《元麗關(guān)系中的王室婚姻與強權(quán)政治》一文中認為武臣的跋扈,更是高麗王室的心腹大患。自1170年以來,王權(quán)旁落,武臣專政已達百年之久。其中,崔氏一門,更獨秉政綱達60年,欺凌王室,恣意廢立。1259年崔氏覆亡后,新的武臣金俊和林衍又相繼專政,武臣對高麗王室的順服蒙元,殊為不滿。在林衍的廢立事件及三別抄反對遷都叛亂等事件的影響下,高麗元宗采取與元朝政治聯(lián)姻措施,決定犧牲國家主權(quán)換取元朝對其王權(quán)的保障,請求公主下嫁便是爭取元廷保護的一個手段。[4]蕭啟慶:《元麗關(guān)系中的王室婚姻與強權(quán)政治》,見氏著:《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35 頁。

日本學者池內(nèi)宏則認為高宗繼位后,在其在位的45年間,因崔忠獻、崔瑀、崔沆、崔竩等幾代權(quán)臣掌權(quán),高麗國王高宗則無法親政。[5]〔日〕池內(nèi)宏:《元寇新研究》,東洋文庫1931年版,第16 頁。繼崔竩之后,權(quán)臣金俊在高麗元宗朝掌權(quán),后被林衍誅殺,林衍繼而成為高麗權(quán)臣,廢除高麗國王元宗,使自己也逐漸身陷危險之境。[6]〔日〕池內(nèi)宏:《高麗元宗朝的廢立事件和蒙古占領(lǐng)高麗西北面》,白鳥博士還歷紀念《東洋史論叢》,巖波書店1925年版,第133—134 頁。箭內(nèi)亙認為高麗權(quán)臣崔瑀于高宗十九年(1232)遷都江華島,在蒙古百般要求高麗遷出海島,到舊都開城的情況下,高麗權(quán)臣崔瑀武斷地控制高麗國王高宗的言行,不讓高宗離開江華島,抵抗蒙古幾十年之久。[1]〔日〕箭內(nèi)亙:《蒙古的高麗經(jīng)略》,《滿鮮地理歷史研究報告》第四卷,大正七年(1918),第257—261 頁。森平雅彥對高麗王室與元朝公主通婚事件進行研究,認為高麗通過與元朝通婚,在蒙古的保護之下,擺脫權(quán)臣的控制,恢復(fù)了國王的權(quán)力。[2]〔日〕森平雅彥:《駙馬高麗國王的成立—在元朝高麗王地位的預(yù)備考察》,《東洋學報》第79 卷第4 號,1998年,第11 頁。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對高麗武人政權(quán)及其對抗蒙古的情況、高麗在武人政權(quán)掌控下國王權(quán)力受限及國王被廢、高麗與元朝通婚及高麗國王權(quán)力的恢復(fù)等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高麗武人政權(quán)與蒙麗戰(zhàn)爭

高麗高宗時期,崔氏武人政權(quán)掌權(quán)。早在1197年九月崔忠獻廢除明宗,立王旼為神宗。神宗繼位之后聽由崔忠獻的擺布,很明顯這一時期高麗武人政權(quán)凌駕于高麗國王權(quán)力之上。高麗國王的權(quán)力完全受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控制?!陡啕愂贰酚涊d:

神宗為崔忠獻所立,生殺廢置皆出其手。徒擁虛器立于臣民之上,如木偶人耳,惜哉。[3]鄭麟趾:《高麗史》卷21《神宗世家》,第一冊,東京國書刊行會明治四十一年(1912)版,第321 頁。

1204年正月崔忠獻讓高麗神宗禪讓,讓太子繼位,是為熙宗。1211年十二月崔忠獻廢除熙宗,立康宗為高麗國王??底谠谖粌赡耆ナ溃咦诶^位。崔忠獻任意廢除高麗國王,高麗武人政權(quán)掌握高麗軍政、外交等大事,這一時期,高麗國王的權(quán)力極大地受到武人政權(quán)控制。高麗高宗繼位之后,國王權(quán)力一直受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干涉,在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主張之下,高麗高宗朝與蒙古一直處于抵抗與征戰(zhàn)的狀態(tài)。

高麗高宗時期,正是蒙古興起南下攻打金朝之時。1211年成吉思汗派兵南下攻打金朝。1212年金朝北邊千戶契丹人耶律留哥率眾降附成吉思汗。1216年耶律留哥的部下叛離蒙古,在蒙古的打擊之下叛離蒙古的契丹部族逃入高麗。高麗也被卷入與蒙古的征戰(zhàn)關(guān)系之中。這一時期,崔忠獻及其子崔瑀、孫崔沆、曾孫崔竩等幾代權(quán)臣,一概主張對抗蒙古,高麗高宗在崔氏武人政權(quán)掌控之下,不能親政,不能出陸,高麗君臣、民眾經(jīng)歷了30 多年抵抗蒙古的戰(zhàn)爭。

1216年至1218年間,高麗遭受契丹叛眾的侵犯,契丹兵在高麗長驅(qū)直入到處進行搶奪殺人,高麗方面有不少的將領(lǐng)因不能抵御契丹來犯,而被權(quán)臣崔忠獻撤職或被流放到海島。契丹兵在高麗長驅(qū)直入,這與高麗權(quán)臣崔忠獻的驕傲自滿,高麗處于武人政權(quán)掌控之下有一定的關(guān)系。

首先,崔忠獻驕傲自大,高麗明明遭到了契丹人的入侵,崔忠獻自認為高麗國富民強。每當邊關(guān)來報邊疆危機之時,崔忠獻都會責罵,致使邊關(guān)軍務(wù)上報朝廷延遲?!陡啕愂贰酚涊d:

高宗三年,忠獻嘗自謂國富兵強,每有邊報,輒罵曰:“何以小事煩驛騎驚朝廷!”輒流告者。邊將解體曰:“必待敵兵陷兩三城,然后乃可飛報?!敝潦瞧醯け肟埽┏菬o備,人情恟懼,皆怨忠獻。[1]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30 頁。

其次,崔忠獻將年富力強之壯丁招募為私兵,剩下老弱士兵抵抗契丹兵,因此,高麗抵抗了兩年,也未將契丹兵趕出高麗?!陡啕愂贰酚涊d:

時遣將御契丹兵,驍勇者皆忠獻父子門客,官軍羸弱不可用。[2]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30 頁。

1218年成吉思汗派哈真、札剌領(lǐng)兵侵入高麗,討伐入居高麗江東城的契丹叛部。1219年二月蒙古、東夏、高麗聯(lián)軍圍江東城,四周挖了深溝,防止契丹叛眾逃跑。大雪封城為蒙古、東夏、高麗聯(lián)軍攻下江東城提供了有利條件,契丹叛眾被圍困在江東城內(nèi),缺衣少食,陷入絕境,不得不開城門投降。同年高麗權(quán)臣崔忠獻病死,其子崔瑀掌權(quán)。崔瑀后改名崔怡。

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權(quán)力依賴其私兵的實力。崔忠獻設(shè)立私兵,保護其個人的安全。而到了其子崔瑀掌權(quán)之時,崔氏武人統(tǒng)治的權(quán)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崔瑀組建了一支以“三別抄”為名的精銳部隊,將其組建的一支號稱“馬別抄”的騎兵和為夜間巡邏而組建的“夜別抄”,另外一支號稱“神義軍”的三支力量合稱“三別抄”。崔瑀以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名義組建三別抄,實際上,三別抄也是崔氏武人政權(quán)私兵性質(zhì)的部隊。[1]〔韓〕李基白著,厲帆譯:《韓國史新論》,第153—154 頁。

高麗初期長期處于武人政權(quán)掌控之下,高麗國王的權(quán)力受武人政權(quán)的制約,高麗朝廷對國家大事的決策及對外政策經(jīng)常受權(quán)臣的干涉和左右。1232年六月高麗高宗在權(quán)臣崔瑀的主張下,將高麗王京及百官遷到易守難攻的江華島。高麗遷都江華島之后,自窩闊臺、貴由到蒙哥汗時期,蒙古一直圍繞兩個問題與高麗征戰(zhàn),即要求高麗遷出江華島回到舊都開城及讓高麗國王到蒙古親朝。但是,高麗高宗在武人政權(quán)的控制之下,始終未遷出江華島,更不敢到蒙古親朝。

崔瑀掌權(quán)之后,趁1225年蒙古西征無暇顧及東亞的高麗,高麗殺蒙古使臣著古與,與蒙古斷交。1231年,蒙古窩闊臺合罕兵分三路,親率蒙古中路軍向金朝發(fā)起進攻。同時,派撒禮塔征高麗。十二月高麗向蒙古請和,1232年正月撒禮塔從高麗撤軍,高麗遣淮安公王侹與撒禮塔一同到蒙古。1232年二月六日淮安公王侹從蒙古回到高麗。蒙古讓淮安公王侹帶回的文書中,要求高麗派人到蒙古居住,并進行耕種。三月高麗派池義深和洪巨源等赍國贐物,持給撒禮塔的文書到蒙古。高麗拒絕了蒙古移民屯田的要求,撒禮塔一氣之下將池義深等一行使臣囚禁起來。

高麗朝野上下?lián)拿晒旁俅稳肭?,五月高麗朝廷討論如何對付蒙古,在這一問題上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部分高麗大臣主張守城防御蒙古,而另一部分高麗大臣則提出遷都避亂的主張。《高麗史》記載:

辛丑,宰樞會宣慶殿,議御蒙古,癸卯,四品以上又會議,皆曰:“城守拒敵?!蔽ㄔ讟朽嵁€、太集成等曰:“宜遷都避亂?!盵1]鄭麟趾:《高麗史》卷23《高宗世家》,第一冊,第347 頁。

高麗權(quán)臣崔瑀主張將王京及百官遷到易守難攻的江華島。江華島三面環(huán)水,物眾地大,而控扼漢都咽喉,誠水陸之要沖。[2]李廷馣:《四留齋集》卷6《疏·十條劄》,1736年刊本。在崔瑀提出遷都避亂的說法之后,高麗眾臣畏懼崔氏武人政權(quán),無人敢反對,唯獨宰樞俞升旦提出反對意見?!陡啕愂贰酚涊d:

蒙古大舉侵及京畿,崔怡會宰樞議遷都江華。時升平既久,京都戶至十萬,金碧相望,人情安土重遷,然畏怡無敢發(fā)一言者。升旦獨曰:“以小事大,義也。事之以禮,交之以信,彼亦何名而困我哉。棄城郭,捐宗社,竄伏海島,茍延歲月,使邊氓丁壯盡于鋒鏑,老弱系為奴虜,非為國家長計也?!扁宦?。[3]鄭麟趾:《高麗史》卷102《俞升旦傳》,第三冊,第194 頁。

崔怡(崔瑀)并未聽從俞升旦的建議,不顧百姓安危,只顧自己的財產(chǎn)安全及官員的利益,執(zhí)意遷都。正在高宗猶豫不決是否遷都之時,六月宋立章從蒙古逃回高麗聲稱撒禮塔將池義深囚禁,蒙古要派大兵來征高麗。這使高麗萬眾非常惶恐。宋立章從蒙古逃回成為高麗遷都江華島的催化劑,促使崔瑀馬上脅迫高宗遷都江華島。高宗在權(quán)臣崔瑀的主張下被迫遷都江華島。崔瑀領(lǐng)兵在江華島營建宮闕。但高麗遷都江華島并不是一時沖動決定的。早在一年多前高麗權(quán)臣崔瑀就有了“遷都避亂”的想法。1231年,尹繗、樸文檥將家屬安置到江華島,并對崔瑀說:“江華可以避亂?!薄扳胖?,使人往審之,中道為蒙古兵所拘?!盵1]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36 頁。崔怡(崔瑀)相信他們的話,派人到江華島審視,但所派之人在途中被蒙古兵所拘留。由此可見,崔瑀在一年前就想遷都江華島了,只是當時時機還不成熟。[2]烏云高娃:《元朝與高麗關(guān)系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3 頁。

高麗遷都江華島之后,蒙古再次派兵侵入高麗,直到崔瑀去世為止,高宗和崔瑀未按照蒙古的要求遷出江華島。

李益柱認為蒙古侵入高麗之時,正值高麗形成武人政權(quán)。面對蒙古的入侵,高麗權(quán)臣采取了將陸地民眾遷到山城和海島的清野戰(zhàn)術(shù),并在各地展開了在地方官和防護別監(jiān)指揮下的守城戰(zhàn)和游擊戰(zhàn)。高麗遷都江華島意味著高麗中央軍放棄了對蒙古的積極對抗,遷都這一舉措只是對中央政府起到了保護的作用,而對普通民眾來講卻未避免戰(zhàn)亂的侵害。[3]〔韓〕李益柱著,〔日〕森平雅彥譯:《蒙古帝國的侵略和高麗的抵抗》,《歷史評論》619,2001年,第31—32 頁。

高麗權(quán)臣崔瑀于1249年去世,因崔瑀沒有嫡子,高麗的朝政由崔瑀的庶子崔沆掌權(quán)。崔沆與他的父親崔瑀一樣控制著高宗,不讓高宗出陸投降蒙古,更不讓高宗到蒙古親朝。這一時期,蒙古貴由汗去世,蒙古朝廷內(nèi)部引起汗位之爭,蒙古朝政由貴由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攝政。此時,蒙古無暇顧及高麗。高麗為了有效防御蒙古攻破江華島,于1250年“筑江都中城”。[1]鄭麟趾:《高麗史》卷23《高宗世家》,第一冊,第359 頁。

1251年六月東西道諸王在闊帖兀阿闌之地召開大忽里勒臺,推舉蒙哥為汗。蒙哥繼位之后,要求高麗高宗和權(quán)臣崔沆出陸投降并到蒙古親朝。同時,蒙古指責高麗筑造中城之事,高麗方面解釋說筑中城完全是為了防范宋朝賊船往來,并表示對蒙古絕無二心。但蒙古并不相信高麗方面的解釋,更加急切地要求高宗出陸遷回舊都并到蒙古親朝。

1252年正月高麗派李峴出使蒙古,崔沆交代蒙古若問出陸,就回答六月出陸?!陡啕愂贰酚涊d:

高宗三十九年,李峴奉使如蒙古。沆謂峴曰:“彼若問出陸,宜答以今年六月乃出?!睄s未至蒙古,東京官人阿母侃、通事洪福源等請發(fā)兵伐之,帝已許之。及峴至,帝問:“爾國出陸否?”對如沆言。帝又問:“留爾等,別遣使審示否,則如何?”對曰:“臣正月就道,已于升天府白馬山營宮室、城郭,臣敢妄對!”帝乃留峴,遂遣多可、阿土等密勑曰:“汝到彼國,王迎于陸,則雖百姓未出,猶可也。不然則速回,待汝來,當發(fā)兵致討?!睄s書狀張鎰隨多可來,密知之,具白王,王以問,沆對曰:“大駕不宜輕出江外。”公卿皆希沆意,執(zhí)不可。王從之。遣新安公佺出江迎多可等,請入梯浦館,王乃出見。宴未罷,多可等怒王不從帝命,還升天館。[2]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40 頁。

這段史料證明,蒙古是以高麗國王是否出陸迎接使臣來判斷高麗是否有意要歸降,而高麗權(quán)臣崔沆勸高宗不要輕易出陸。蒙古使臣來到高麗之后,高麗國王高宗聽從權(quán)臣崔沆的話,未出陸迎接蒙古使臣。這使蒙古使臣不歡而散。同年十月蒙古派也古征高麗。

1253年蒙古元帥也窟(也古)遣使高麗,表達蒙哥汗的意圖,稱只有在高麗歸附蒙古的情況下蒙古才會從高麗撤軍,否則蒙古是不會罷兵的?!陡啕愂贰酚涊d:

高宗四十年(1253)八月,蒙古元帥也窟遣人傳詔于王,其詔責以六事,曰:“朕欲自白,日所出至于所沒,凡有黎庶咸令逸樂。緣汝輩逆命,命皇叔也窟統(tǒng)率往伐。若迎命納款,罷兵以還,若有拒命,朕必無赦?!盵1]鄭麟趾:《高麗史》卷24《高宗世家》,第一冊,第362 頁。

這段史料中,以“日所出至于所沒”,表達了大蒙古國時期,蒙古人想統(tǒng)治日出的東方至日落的西方之廣闊地域的理念,認為只要有抗命,必以武力征服。

同年永寧公王綧和被蒙古扣留的使臣李峴致書高麗權(quán)臣崔沆,勸說高麗出陸歸降蒙古?!陡啕愂贰酚涊d:

自遷都后,蒙古督令出陸,縱兵侵掠。永寧公綧在蒙古軍,貽書沆曰:“去年秋,皇帝怒大駕不渡江迎使,發(fā)兵問罪。吾無計沮之,白皇帝曰:‘臣愿將帝命諭本國,令復(fù)都舊京,子孫萬世永修蕃職?!?皇帝勑臣曰:‘汝與本國宰臣歸,到汝國諭以朕命,使之出陸?!嵊诹鲁跫揭部叽笸跆幘吒嬷樟铍S軍一時同發(fā)。今也窟等十七大王太子各領(lǐng)兵馬抄,蒙古、漢兒、女兒、高麗人屯田南北界,以蒙古精兵分攻水內(nèi)山城。且帝命大官人曰:‘國王若出迎,即當退兵?!駠参?,在此一舉。若不出迎,須令太子若安慶公出迎! 必退兵,社稷延基,萬民按堵,公亦長享富貴,此上策也。如此而兵若不退,族予一門。愿除狐疑善圖,不失今時,后無悔恨?!?峴亦隨蒙古軍而來,貽書云:‘吾二年見留,觀其行事,殊異前聞,不嗜殺人,愛惜物命。去今年賜詔條件,固非難事,何不出迎?’皇帝怒曰:‘爾國不知朕愛護之意,故發(fā)兵問罪?!瘒胰缬悠浠鶚I(yè),何惜遣一二人出降?今東宮若安慶公出迎陳乞,庶可退兵,愿公善圖?!币砣?,宰樞會議,皆曰:“出迎便?!便煸唬骸按呵镓暦畈唤^,前遣三次使價(介)三百人未還,而猶若是。今雖出迎,恐為無益。萬一執(zhí)東宮若安慶公至城下邀降,何以處之?”皆曰:“侍中議是?!背鲇h寢。[1]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40—641 頁。

崔沆聽不進勸說,不同意國王、世子出陸,眾大臣迎合崔沆的意見。有人認為“沆以淺智,誤國大事,蒙古必至矣。未幾果至,屠滅州郡,所過皆為煨燼”[2]鄭麟趾:《高麗史》卷129《崔忠獻傳》,第三冊,第640 頁。。

蒙古要求高麗國王出迎、太子入朝。高麗宰樞建議高宗派其次子安慶公王淐到蒙古講和,請求蒙古撤兵。而高宗聽信權(quán)臣崔沆的話,并不同意派安慶公王淐到蒙古。在參知正事崔璘等的勸說下,高宗不得已只好同意,于十二月派其次子安慶公王淐到蒙古,表示降服之意。1254年正月洪福源軍從高麗撤出。

高麗權(quán)臣崔沆擅政,高宗遲遲未出陸投降。1254年蒙古再次派兵征高麗。八月札剌兒帶所率蒙古軍入高麗西北邊境,要求高麗君臣、百姓出陸,否則蒙古不會撤兵。1254年至1257年蒙古催促高宗出陸遷都,但高宗和權(quán)臣崔沆并未出江華島遷回舊都開城。高麗崔氏武人政權(quán)抵抗蒙古的政策與延續(xù)武臣統(tǒng)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1]〔韓〕李基白著,厲帆譯:《韓國史新論》,第159 頁。

1257年閏四月崔沆暴病而死,七月以崔沆之子崔竩為右副承,但是崔竩過于殘暴,于1258年三月被高麗大司成柳璥、別將金仁俊等所殺,崔氏武人政權(quán)經(jīng)過四代而消失,高麗政權(quán)又重新回到了國王高宗手中,高麗君臣如新王登基般慶賀,舉國歡慶。[2]烏云高娃:《元朝與高麗關(guān)系研究》,第60—61 頁。

高麗高宗四十五年(1258)十二月二十九日,高麗高宗派樸希實等到蒙古,表示權(quán)臣已被誅,高麗國王準備出水就陸?!陡啕愂贰酚涊d:

高宗四十五年十二月甲辰,遣將軍樸希實、趙文柱、散員樸天植如蒙古。請達魯花赤曰:“本國所以未盡事大之誠,徒以權(quán)臣擅政,不樂內(nèi)屬。故爾今崔竩已死,即欲出水就陸,以聽上國之命,而天兵壓境,譬之穴鼠,為貓所守,不敢出耳。”[3]鄭麟趾:《高麗史》卷24《高宗世家》,第一冊,第391 頁。

這段史料證明,權(quán)臣崔竩被誅之后,高宗決定遷出江華島,歸附蒙古。并派使臣表示,高麗一直不能履行事大之誠,是因為權(quán)臣擅政,崔氏武人政權(quán)不愿意內(nèi)屬蒙古。日本學者池內(nèi)宏則認為崔竩死后,高宗繼位四十五年來,開始可以親政,遂決定臣服于蒙古。[1]〔日〕池內(nèi)宏:《元寇新研究》,第16 頁。

二、高麗武人政權(quán)與國王被廢

蒙古要求高麗國王入朝親覲,世子入質(zhì)。但是,高麗高宗朝受崔氏武人政權(quán)的掌控,高麗的軍事、國家大事,均由權(quán)臣處理。高麗武人政權(quán)干涉高麗朝政,權(quán)臣反對國王親朝、世子入質(zhì)。權(quán)臣崔竩被誅之后,高宗決定派世子王倎到蒙古。1259年四月高麗高宗長子王倎替其父親朝蒙古,并與忽必烈會面,使蒙古與高麗的關(guān)系向好的方向發(fā)展。1260年高麗元宗繼位,忽必烈也在上都繼位。忽必烈與元宗的會晤結(jié)束了蒙古與高麗長期征戰(zhàn)的關(guān)系。

高麗元宗即位之后,與元世祖忽必烈達成協(xié)議,蒙古從高麗撤軍,高麗遷出江華島回舊都開城。這一決定卻遭到權(quán)臣林衍的反對,元宗也因此被廢。在蒙古的干涉下,元宗得以復(fù)位。

元宗繼位之后,金?。ㄔ鹑士。┮蛘D殺權(quán)臣崔竩有功,被元宗重用。金俊在元宗朝把握朝中大權(quán),成為高麗第一權(quán)臣。雖然,高麗權(quán)臣崔竩被金俊等誅殺,但是,元宗也未完全跳出高麗武人政權(quán)的束縛。元宗繼位之后,蒙古要求高麗國王親朝、世子入質(zhì)。1264年四月蒙古派使臣詔諭元宗親朝蒙古?!陡啕愂贰酚涊d:

元宗五年五月庚辰,蒙古遣使來詔曰:“朝覲,諸侯之大典也。朕纘承丕緒,于今五年,第以兵興,有所不暇。近西北諸王,率眾款附,擬今歲,朝王公,群牧于上都,卿宜乘驲而來,庸修世見之禮?!盵1]鄭麟趾:《高麗史》卷26《元宗世家》,第一冊,第391 頁。

忽必烈要在上都召集王公貴族慶賀平定阿里不哥之亂,詔諭高麗元宗也來參加。權(quán)臣金俊等人擔心此次國王到蒙古親朝恐有變故,因此,反對元宗到蒙古親朝?!陡啕愂饭?jié)要》記載:“會宰相,議親朝,皆持疑曰:‘不可?!秸率吕畈赜锚氉嘣唬骸跤P則和親,否則生釁?!鯊钠溲裕ㄈ氤?。”[2]《高麗史節(jié)要》卷18《元宗順孝大王一》“元宗五年”條,東國文化社1960年版,第422 頁。元宗并未聽從權(quán)臣金俊的反對意見,采納了李藏用的建議,1264年六月元宗帶著李藏用到蒙古親朝。高麗元宗和文臣李藏用在上都覲見忽必烈,元宗受到蒙古諸侯的待遇,進一步推進了蒙古與高麗關(guān)系的好轉(zhuǎn)。[3]〔日〕池內(nèi)宏:《元寇新研究》,第27—28 頁?!兑纨S亂稿》記載:“天子所以待遇之,諸侯王莫敢望?!盵4]李齊賢:《益齋亂稿》卷9,《有元贈敦信明義保節(jié)貞亮濟美翊順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丞相上柱國忠憲王世家》,《韓國文集叢刊》2,景仁文化社1990年版,第585 頁。此次元宗親朝蒙古,則與忽必烈約定蒙古將從高麗撤兵,高麗以三年為期遷出江華島回舊都開城。

高麗權(quán)臣金俊等反對遷都,在蒙古督促高麗盡快遷出江華島的情況下,高麗方面舉棋不定,一直拖延遷都的時間。1268年二月二十一日安慶公王淐從蒙古回來所帶來的敕書中,忽必烈指責高麗不履行上國的成規(guī)、遲延遷都等事:

前日爾國所奏,朕今說之,爾其詳聽。爾等聞我蒙古中有叛者輒來誑誘,人誰不知。爾國誠降,則當出軍、助戰(zhàn)、輸糧、請達魯花赤、點數(shù)民戶,爾胡不然。爾國曾于先帝時遣王綧為質(zhì),朕所知也。先帝敕爾王親朝,爾王不能親朝。以我有兄弟之亂也,爾王到京兆府還歸,朕之所護,爾王所知。人而不知有德,可謂人乎?爾王奏云:“我國地窄,今西京入排屯田軍民,盡令還歸。則當召集殘民力耕三年,然后復(fù)都舊京。”今屯田軍馬盡還,果還舊京乎?[1]鄭麟趾:《高麗史》卷26《元宗世家》,第一冊,第395—396 頁。

高麗權(quán)臣金俊對蒙古反感,遲遲阻撓高麗遷都之事。同年三月二十一日蒙古派于也孫脫等使臣持詔書到高麗,指責高麗不履行“撤兵三年,當去水就陸”的承諾。并“敕金俊父子及其弟沖,皆赴京師”。

蒙古要求金俊父子、兄弟赴蒙古之事,使金俊更加反感蒙古,并企圖殺害蒙古使臣,這使元宗對金俊起了反感。林衍與金俊不和,他得知元宗已經(jīng)反感金俊之事后,1268年十二月林衍以國王之命召金俊入朝,殺死了金俊。元宗派康允紹向蒙古報告鏟除金俊之事?!对贰酚涊d:“至元六年春正月癸丑,高麗國王王禃遣使,以誅權(quán)臣金俊來告?!盵2]《元史》卷6《世祖紀三》,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121 頁。

權(quán)臣金俊死后,元宗并未擺脫高麗武人政權(quán)的掌控,不久林衍成為把持高麗朝政的權(quán)臣。林衍反對急于遷都的元宗,想把元宗流配到海島,李藏用知道不能阻止林衍的行為,于是提出讓元宗遜位的建議。1269年六月林衍廢除元宗,逼迫他移到別宮,立安慶公王淐為高麗國王?!陡啕愂贰酚涊d:

元宗十年六月壬辰,林衍謀不軌,欲行大事,會宰樞議。侍中李藏用度不能止,以遜位為言。乙未,衍擐甲,率三別抄六番都房詣安慶公淐第,會百官,奉淐為王。忽風雨暴作,拔木飛瓦,衍使人逼王遷于別宮。[1]鄭麟趾:《高麗史》卷26《元宗世家》,第一冊,第399 頁。

林衍廢除高麗國王元宗,立安慶公淐為高麗新國王,并派使臣向忽必烈謊報高麗國王元宗因病遜位。當時世子愖以質(zhì)子入朝蒙古,七月得到忽必烈的許可正在回高麗的途中。二十三日世子愖及其隨從人員自燕京還至婆娑府。途中聽到元宗被廢之事,核實之后返回蒙古向忽必烈稟報了此事。忽必烈命元宗及高麗新國王淐、林衍等人一同到蒙古解釋廢除國王的原委。高麗新國王淐及林衍等人不敢到蒙古匯報廢立國王之事,林衍派其子林惟干和心腹康允紹等陪同元宗入朝蒙古。在蒙古的干涉之下,高麗方面權(quán)臣林衍等人不得不重新立元宗為王。

元宗復(fù)位之后,1270年正月親朝蒙古。同年二月高麗權(quán)臣林衍憂悶成疾而死。元宗之子順安侯悰監(jiān)國,順安侯悰讓林衍之子林惟茂為教定別監(jiān)。

三、高麗遷都及國王權(quán)力的恢復(fù)

高麗元宗復(fù)位之后親朝到蒙古,并向元朝請婚,以通婚來尋求蒙古的保護,擺脫權(quán)臣把持朝綱的局面。高麗遷都江華島之后,權(quán)臣林衍余黨裴仲孫率領(lǐng)三別抄叛亂。1273年四月蒙古與高麗聯(lián)軍平定以濟州島為根據(jù)地的三別抄叛軍。1274年忠烈王與元朝公主通婚,徹底擊退權(quán)臣掌控,恢復(fù)了國王的權(quán)力。

廢立事件,促使元宗進一步改善與蒙古的關(guān)系,以便得到蒙古的保護。元宗向元朝請婚,希望忽必烈將元朝公主嫁給元宗之子愖。忽必烈并未馬上同意高麗的請婚,讓高麗元宗和世子王愖先回國,處理好國中政事。

元宗親朝蒙古之后,決定遷出江華島。1270年二月元宗和世子王愖離開蒙古。五月元宗派鄭子玙和李汾禧先回高麗告知國人忽必烈之命。《高麗史》記載:

卿歸諭國人:“悉徙舊京,按堵如舊,則我軍即還。如有拒命者,不惟其身,至于妻孥悉皆俘虜。今之出陸,毋如舊例,自文武兩班至坊里百姓,皆率婦人、小子而出。又漕運新興倉米一萬石,以支軍餉及行從之備。且慮愚民見大兵壓境,必至警動。宜速傳諭,令諸道民安心樂業(yè),犒迎王師?!庇种I曰:“社稷安危在此一舉,宜各盡心?!盵1]鄭麟趾:《高麗史》卷26《元宗世家》,第一冊,第403—404 頁。

元宗決定遷出江華島之后,權(quán)臣林惟茂抗拒不從,遷都派的宋松禮和洪文系等人殺了權(quán)臣林惟茂。高麗武人政權(quán)最終結(jié)束,阻撓遷都的權(quán)臣勢力瓦解,元宗率諸官、百姓遷回了舊京開城?!陡啕愂贰酚涊d:“元宗十一年五月丙寅,王還舊京,御沙坂宮。妃嬪亦自江華至。”[1]鄭麟趾:《高麗史》卷26《元宗世家》,第一冊,第404 頁。

高麗遷都之后,江華島守備軍三別抄,反對遷都而引發(fā)了叛亂。1270年五月元宗遷回舊都開城之后,派金之氐到江華島解散守備軍三別抄。三別抄是權(quán)臣設(shè)立的具有私兵性質(zhì)的部隊。解散三別抄這一決定,引起了三別抄的反抗,林衍余黨裴仲孫率領(lǐng)三別抄叛亂。《高麗史·裴仲孫傳》記載:

元宗十一年,復(fù)都開京,榜示晝?nèi)?,趣令悉還,三別抄有異心不從。王遣將軍金之氐入江華罷三別抄,取其名籍還。三別抄恐以名籍聞于蒙古,益懷反心。仲孫與夜別抄指諭廬永禧等作亂,使人呼于國中曰:“蒙古兵大至,殺戮人民,凡欲輔國者皆會球庭!”須臾,國人大會。或奔走四散,爭舟渡江,多溺死者。三別抄禁人出入,巡江大呼曰:“凡兩班在舟不下者,悉斬之?!甭?wù)呓詰侄?,其或發(fā)船欲向開京者,賊乘小艇追射之,皆不敢動。城中人驚駭散匿林藪,童稚、婦女哭聲滿路,賊發(fā)金剛庫兵器分與軍卒,嬰城固守。仲孫、永禧領(lǐng)三別抄會市廊,逼承化侯溫為王,署置官府。以大將軍劉存奕、尚書左丞李信孫為左右承宣。初,賊謀作亂,將軍李白起不應(yīng)。至是斬白起及蒙古所遣回回于街中。將軍玄文奕妻、直學鄭文鑒及其妻皆死之。參知政事蔡楨、樞密副使金煉、都兵馬錄事康之紹逃亂出橋浦,賊騎追不及。江華守卒多亡出陸,賊度不能守,乃聚船艦,悉載公私財貨及子女南下,自仇浦至缸破江,舳艫相接,無慮千余艘。時百官咸出迎王,其妻孥皆為賊所掠,痛哭聲振天地。前中書舍人李淑真、郎將尹吉甫聚奴隸尾擊余賊,于仇浦斬五人,至浮落山臨海耀兵。賊望見恟懼,以為蒙古兵已至,遂遁。淑真與郞中田文胤等封府庫,使人守之,無賴者不得盜。 賊入據(jù)珍島,剽掠州郡。王命金方慶往討之。[1]鄭麟趾:《高麗史》卷130《裴仲孫傳》,第三冊,第658—659 頁。

六月裴仲孫擁戴永寧公王綧的長兄承化侯王溫為王,建立了偽政府。三別抄叛軍并未留在江華島。裴仲孫率眾南下,八月占領(lǐng)了全羅南道的珍島,以此為根據(jù)地,侵擾附近的州縣。高麗方面派金方慶領(lǐng)兵討伐叛軍,并派人到蒙古匯報權(quán)臣林惟茂被殺,三別抄叛亂的事情?!对贰酚涊d:

至元七年夏四月己丑,高麗行省遣使來言:“權(quán)臣林衍死,其子惟茂擅襲令公位,為尚書宋宗禮所殺 。島中民皆出降,已遷之舊京。衍黨裴仲孫等復(fù)集余眾,立禃庶族承化侯為王,竄入珍島。”[2]《元史》卷7《世祖紀四》,第129 頁。

1271年正月忽必烈讓忻都率蒙古軍,洪茶丘率高麗軍向珍島進軍。二月十日命忽都答兒持詔書招諭高麗林衍余黨裴仲孫。但裴仲孫想得到全羅道,再隸屬于蒙古,蒙古方面沒有同意他的要求,蒙古詔諭三別抄也未取得成功。五月洪茶丘、忻都、金方慶等攻破珍島,俘虜三別抄男女一萬多人,殺死了偽王承化侯溫,裴仲孫戰(zhàn)死,金通精帶領(lǐng)三別抄殘余勢力逃到高麗南部的耽羅(濟州島)。1272年三月高麗派使臣詔諭以濟州島為根據(jù)地的三別抄叛軍,但金通精拒絕投降。1273年二月中軍行營兵馬元帥金方慶率精騎八百隨忻都等討三別抄于耽羅。蒙古、高麗聯(lián)軍攻破了濟州城,金通精逃到山里死了,三別抄一千余眾出城投降。平定三別抄之亂后,蒙古在耽羅置招討司、鎮(zhèn)邊軍。

高麗元宗雖然遷出江華島,1271年忽必烈同意高麗的請婚,但是,未平定三別抄叛亂,忽必烈不得不推遲高麗與元朝的聯(lián)姻時間。1273年平定三別抄叛亂,1274年三月忽必烈決定征日本。高麗王室與元朝公主聯(lián)姻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

1274年五月十一日高麗世子王愖與忽必烈之女齊國大長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在大都完婚。同年世子王愖繼承高麗王位,是為忠烈王?!陡啕愂贰酚涊d:“元宗十五年五月丙戌,世子諶[1]《高麗史》、《元高麗紀事》記載為“諶”,而《元史》記載為“愖”。文中以“愖”為準,而史料記載中為了保持原文狀態(tài),未做統(tǒng)一。尚帝女忽都魯揭里迷失公主?!盵2]鄭麟趾:《高麗史》卷27《元宗世家》,第一冊,第425 頁。忠烈王與忽必烈之女忽都魯揭里迷失公主的聯(lián)姻,拉開了元朝公主與高麗王室政治聯(lián)姻的帷幕。自此開始高麗王室娶元朝公主成為慣例,高麗王室與元朝公主的聯(lián)姻得以世代相襲。自忠烈王至恭愍王為止,高麗七位國王中,除忠穆王和忠定王在位時還未成年未娶元朝公主外,其他五位國王均與元朝公主通婚。

對高麗來講,元朝公主的下嫁是使百姓得以免遭戰(zhàn)爭的影響,百年能享平安的大好事。元朝公主與高麗王室百余年的政治聯(lián)姻,使高麗在元朝的地位有所提高,使兩國關(guān)系更加密切。隨著元朝與高麗的政治聯(lián)姻,高麗的王權(quán)集中到國王手中,高麗國王擺脫了權(quán)臣的操縱與壓迫,其在元朝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受到諸王的待遇??梢?,高麗對元朝公主下嫁的重視。元朝公主下嫁的確是元麗關(guān)系史上,也是高麗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征著高麗對元廷的完全臣服和元廷對高麗王室的信任與支持。而且此后在元廷的支持下,高麗王室不必再憂心于武臣的跋扈。[1]蕭啟慶:《元麗關(guān)系中的王室婚姻與強權(quán)政治》,第237 頁。

高麗與元朝聯(lián)姻,徹底擊退武人政權(quán),國王的權(quán)力得以恢復(fù)。元朝公主下嫁對高麗國王來講,是以元朝的權(quán)威為后盾,擊退繼崔氏、金俊、林衍之后的所有武臣政權(quán),稱得上是恢復(fù)國王權(quán)力的象征。[2]〔日〕森平雅彥:《駙馬高麗國王的成立—在元朝高麗王地位的預(yù)備考察》,《東洋學報》第79 卷第4 號,1998年,第11 頁。

猜你喜歡
高宗江華高麗
Role of excited states in helium-like ions on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高麗莉作品賞析
“鳥”與“烏”
陳江華 藏石欣賞
母與子
《高麗史》1所見女真諸部朝貢高麗情況研究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新女媧補天
基于電流矢量和開關(guān)表格控制的異步電機控制方法
一字之師
昌乐县| 龙门县| 乌苏市| 邢台市| 福海县| 高安市| 沿河| 盘山县| 耒阳市| 同仁县| 靖安县| 黔江区| 灵台县| 固镇县| 珠海市| 远安县| 湘阴县| 嘉禾县| 武定县| 安陆市| 全南县| 邢台市| 施秉县| 高唐县| 乌兰察布市| 上杭县| 尖扎县| 郯城县| 宁夏| 铜鼓县| 黑山县| 道孚县| 和顺县| 太白县| 泽州县| 长沙市| 松潘县| 永登县| 天水市| 六枝特区|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