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平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實施,教育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主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獲得全面地參與,實現有效的發(fā)展?;诖?,本文將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引入現實生活案例,這三個維度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引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引領;學生;探究性學習
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改的產物,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所以,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充分認識到探究性教學的意義和作用,結合現實學情來展開積極主動地探索,讓各種創(chuàng)新的策略和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得以運用,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手段,最終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助力學生知識、情感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
傳統(tǒng)觀念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學生則成為被動接受的“知識容器”、“考試機器”,要想引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就必須要,讓學生重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重新?lián)碛凶灾鲗W習的權利和機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從觀念的轉變做起,堅持、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全新理念,肯定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更加自由、寬松且民主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時刻保持著,積極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緒,可以大膽地提出,內心所存在的疑惑,對教師、知識進行質疑,實現自主探究性學習,進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
例如,在教授《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據筆者調查了解發(fā)現,很多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很少給學生們留有提問的機會,這就會導致學生們的問題,積累的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針對這個現狀,筆者在課堂中,會鼓勵學生們大膽質疑,面對學生們的提問,筆者都會一視同仁,耐心給予解答。另外,筆者還會將學生們的問題收集起來,針對能夠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問題,筆者會集中解答,讓學生們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含義,解答完學生們的問題以后,筆者會反思教學過程,及時完善教學中的不足。這樣,筆者通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完善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運用合作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性學習
合作探究性學習,也是新課改所強調、倡導的,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借助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來順利實現問題的解決,鞏固、強化對知識的認識。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認識到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在科學原則的指引下,科學地進行小組劃分,讓每個學生都處于4-6人一組的小組內,重新建構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同時,教師也要重視合作的開展,嘗試用問題或任務來作為驅動,促使為學生,主動展開組內的溝通、互動與交流,展開合作探究性學習,更加深入地經歷探究過程,從而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呼風喚雨的世紀》時,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們在課堂中很少參與討論,這種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們的思維,針對這個問題,筆者革新了課堂教學方法。首先,筆者將學生們分成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小組成員劃分好后,筆者再正式展開教學。然后,筆者再帶領各小組,對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進行學習,讓學生們先簡單了解課文內容,隨后,筆者設置探究任務,通過任務引導學生們參與討論,任務下發(fā)后,筆者給予學生們充足的討論時間。在學生們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在各小組內部巡回,以便了解學生們的討論情況。
三、引入現實生活案例,促進學生實踐探究性學習
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只是局限于理論層面,只有深入到實踐層面中,才能夠實現學以致用,切實掌握知識應用的能力和素養(yǎng),達到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和根本宗旨。生活,是語文知識運用的歸宿,所以也就自然成為,展開實踐探究的有效路徑。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主動去拓展教學的范圍,搜集與學生現實生活經驗相關的素材,并和語文課程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以還原和創(chuàng)設現實生活情境,為學生布置實踐探究任務,促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語文知識,用語文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深入體驗到知識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在實踐探究性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授《蝙蝠和雷達》時,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對此,筆者融入生活元素展開教學。課程開始后,筆者先讓學生們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雷達的特點,根據這一話題,學生們立即回憶生活中的情境,闡述自己對雷達的認知,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豐富了學生們的情感體驗。隨后,筆者再讓學生們打開課本,通過閱讀課文來對了解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筆者通過引入現實生活案例,促進了學生的實踐探究性學習。
總而言之,引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需要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這是革新教學策略的必然選擇,也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每個語文教師都應當認識到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所在,主動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引入現實生活案例,優(yōu)化并完善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氛圍,從而幫助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下,更好地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形成、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葉青.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決策探索(下),2019(12):72.
[2]王艷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9(12):94.
[3]劉雅娟.新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84.
(作者單位:陜西省略陽縣教育督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