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關(guān)于新冠肺炎疫情,鐘南山院士提出,最擔心的是出現(xiàn)“超級傳播者”。
所謂的“超級傳播者”,指的是那些具有極高傳染性的帶原者,容易導致疫癥大規(guī)模爆發(fā)。
早在“非典”期間,我們就已領(lǐng)教過他們的威力:一名輾轉(zhuǎn)兩所醫(yī)院的患者,共導致50多名醫(yī)護人員感染;一名入住酒店的攜帶者,感染了16名住客,而這些住客又將SARS病毒帶到多個國家,引發(fā)全球疫情。
而有史以來記載的第一個超級傳播者是“傷寒瑪麗”,她至少將傷寒傳染給53個人,其中三人因此死亡。一個人,就是一座病菌工廠。
“傷寒瑪麗”,是流行病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符號之一。在傳染病面前,比起看不見摸不著的病原體,人們似乎更害怕自己的同類。
1906年8月,一起不同尋常的傷寒聚集病例出現(xiàn)在紐約長島牡蠣灣。
那是富有的沃倫一家,他們租下一座避暑別墅消夏。
先是沃倫的一個女兒患上傷寒,住進了醫(yī)院。緊接著,沃倫太太和兩名女傭相繼病倒,然后是一名園丁和沃倫的另一個女兒。家里11個人,六人感染了傷寒。
傷寒,是傷寒沙門氏菌導致的感染癥,通常經(jīng)由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傳播,致死率在10%左右。這種聚集疫情在當時并不罕見。1906年正是美國傷寒大流行的災(zāi)年。離紐約不遠的費城共9712人感染;而紐約的疫情同樣嚴峻,3467人感染,死亡人數(shù)高達639人??梢哉f,傷寒是當時最可怕、傳播最廣的疾病之一。
然而,蹊蹺之處在于——牡蠣灣此前從未爆發(fā)過傷寒。
傷寒病菌鐘愛的是城中臟亂差的貧民窟,或是逼仄擁擠的公寓樓。那里擠滿了底層打工者、外來移民、乞丐與罪犯。衛(wèi)生條件也糟糕,污水橫流,垃圾堆積,鼠蟲橫行,是培育病菌的最佳溫床。
相反,牡蠣灣則是紐約著名的休養(yǎng)地,名流富人的后花園。
沃倫一家所住的別墅寬敞、干凈、整潔,傭人上上下下打掃得一塵不染,使得傷寒這種“窮人病”難以染指。
要是不查明病菌來源,恐怕別墅再也租不出去。
于是,別墅的主人聘請了一名衛(wèi)生工程師喬治·索帕,前來調(diào)查病因。
經(jīng)過逐一排查,別墅中所有食物和水源都未發(fā)現(xiàn)病菌。索帕猜想,也許是家中有人將病菌帶進來。
很快,廚師瑪麗·馬龍就吸引了索帕的注意力。
瑪麗是來自北愛爾蘭的移民,為不少富人家庭當過廚師,沃倫付給她的月薪是45美元,相當豐厚。
索帕發(fā)現(xiàn),瑪麗之前工作過的七個家庭,無一例外都曾爆發(fā)過傷寒疫情。
其中最慘的是律師德雷頓一家,十一人里九人得了傷寒。
唯有兩位沒感染的人是,曾患過傷寒但已痊愈的德雷頓先生,以及瑪麗。
由于傳染性強,護工難找,德雷頓先生只好與瑪麗兩人并肩作戰(zhàn),不舍晝夜地盡心護理九名病人。
疫情過去后,德雷頓先生對瑪麗十分感激,除了月薪,還額外獎勵了她50美元。
而瑪麗離開沃倫家之后,又在兩個家庭待過。
第一個家庭,在瑪麗到來的14天后,一名洗衣女工就感染了傷寒;第二個家庭,除了有洗衣女工感染之外,家中的獨生女也染上了傷寒,并最終不治身亡。
似乎瑪麗走到哪,傷寒就跟到哪,幾乎無一幸免。
可是,如果瑪麗真的是病菌攜帶者,那么她是如何傳染給雇主的呢?
索帕猜想:作為廚師,食物是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可是高溫烹煮足以殺死病菌。
直到他發(fā)現(xiàn),瑪麗有一道拿手的甜點——冰淇淋配上鮮切水蜜桃——那是多任雇主都喜愛的美味。
況且,如同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人一樣,瑪麗上完廁所從不洗手。
1940年代,美國學生在吃飯前排隊洗手。在這之前,人們普遍沒有洗手的個人衛(wèi)生意識。直到80年代,美國疾控中心才將洗手列為阻止病菌傳播的有效途徑。
一切線索都指向同一個結(jié)論:瑪麗很可能就是那個傳播病菌的人。
唯一的難題是——瑪麗本人非常健康,甚至都沒有患過傷寒。
受限于當時的醫(yī)學水平,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傷寒患者才有傳染性,而身體健康的病菌攜帶者是聞所未聞的。
因此,要證實自己的猜測,索帕還需要更確鑿的證據(jù)。
1907年,索帕找到了瑪麗,要求她提供血液與糞便樣本以供檢測。
沒想到的是,瑪麗竟然大發(fā)雷霆。她抄起一把切肉叉,二話不說就向索帕的方向沖過去。索帕則被嚇得一路狂奔,跌跌撞撞地逃到大門外的人行道上,瑪麗才作罷。
當年瑪麗38歲,正值壯年,1米67的個子,有著男人般強健的體魄。
與強壯體魄相稱的,還有暴躁的脾氣和固執(zhí)的性格。
經(jīng)此一役,索帕意識到“無法用理智與平和的方式與她打交道”,只好求助紐約衛(wèi)生局與警察。
同時,瑪麗即將到下一個家庭就職,為了不讓感染范圍擴大,他們決定對她實施逮捕,逮捕過程如同一場貓捉老鼠的追逐戰(zhàn)。
那天早上,一名衛(wèi)生局官員帶著三名警察來到瑪麗所居住的地下室門口。他們按響了門鈴,瑪麗一開門看見是他們,立馬試圖把門關(guān)上。
不過,一名警察迅速把腳卡在門縫里。見狀,瑪麗掉頭跑進屋里的廚房,然后如同幽靈一般消失不見了。
警察進屋后,把屋子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瑪麗的身影。
這時,一名警察從后窗看出去,發(fā)現(xiàn)通往鄰居家的圍墻下放著一把椅子,而雪地上有一串腳印。
他們立刻轉(zhuǎn)移到鄰居家進行搜查,同樣一無所獲,這時瑪麗已經(jīng)消失了三個小時。
正當他們準備放棄搜查時,突然瞥到壁櫥門上夾著一塊小小的格紋布料。壁櫥門后,堆放著好幾個垃圾桶,在那里,他們找到了瑪麗。
她奮力掙扎抵抗,嘴里拼命咒罵。警察只好強制把她送往醫(yī)院。
與她一同坐在救護車里的警察形容,“就像跟獅子關(guān)在同一個籠子里”。
在醫(yī)院,瑪麗被囚禁起來,一周提供三次糞便樣本。不出所料,絕大部分樣本都檢測出傷寒病菌。
后來,瑪麗又被送往北兄弟島,關(guān)進一座平房里隔離,身邊僅有一只獵狐犬陪伴。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得過傷寒,一直都很健康?!爆旣悜嵟貙懙?,“為什么我要像麻風病患者一樣被驅(qū)逐,被迫單獨囚禁?”
瑪麗所居住的平房,食物與飲用水會定期送過來,瑪麗自己做飯,過著囚犯一般的生活。在瑪麗看來,她被驅(qū)逐與囚禁都是出于歧視。
這個指控其實不無道理。
當時大批愛爾蘭移民涌入紐約,他們貧窮、骯臟,往往被視為帶來疾病的人。傷寒、霍亂、黃熱病和結(jié)核病等疾病的流行,都通通交由移民背鍋。
1901年,紐約警察甚至會逐一闖進意大利移民的家中,給人們強制注射天花疫苗。大批坐船抵達美國的移民,被描繪成帶來疾病的死神。
況且,瑪麗實際上沒有犯下任何罪行,她的囚禁也從未得到法院的審判。
關(guān)押三年后,她起訴了紐約衛(wèi)生局,要求重獲自由。
瑪麗的事跡登報后,媒體給她起了許多綽號:“紐約女巫”“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人體培養(yǎng)皿”等等。
可是,一名參加庭審的記者,卻驚訝于瑪麗本人看起來如此整潔和健康:“她面色紅潤,有著潔凈、健康的膚色,端正的五官和明亮的眼睛?!?/p>
1910年,瑪麗獲釋,條件是她不再做廚師,并且每隔三個月向衛(wèi)生局報告一次。
可是,瑪麗沒有信守承諾。她嘗試過從事別的工種,洗衣工、熨衣工、出租公寓……卻發(fā)現(xiàn),這些都不如做廚師賺得多。
迫于生計,她決定重操舊業(yè)。
1915年,曼哈頓的一所婦科醫(yī)院爆發(fā)傷寒,共25人感染,兩人死亡。索帕在醫(yī)院的廚房里,再次發(fā)現(xiàn)了瑪麗。
明知故犯,公眾對瑪麗的同情心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憤怒與指責。甚至有人直言:瑪麗的行為簡直是二級謀殺。
這次,瑪麗被送往老地方北兄弟島,在那里她度過了余生。
1938年,瑪麗死于中風并發(fā)的肺炎。尸檢發(fā)現(xiàn),她的膽囊中仍有大量活體傷寒病菌。瑪麗火化后被葬在紐約的圣雷蒙德墓園。
度過了充滿爭議的一生后,瑪麗的故事在今天仍意味深長。
毫無疑問,瑪麗的行為既不道德,也危害公共安全。當時逮捕她的衛(wèi)生局官員指責道,瑪麗對醫(yī)生的“不信任到了盲目和恐慌的程度”,這是她“沒有受過教育的結(jié)果”。
而瑪麗一意孤行要做廚師,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她根本不相信,健康的自己會是病菌攜帶者。正如《福布斯》雜志所評論:“讓瑪麗成為殺手的,不是惡意,而是無知?!?/p>
1922年,《紐約時報》報道過一名叫Tony Labella的男子,他在農(nóng)場的廚房工作,將傷寒傳染給122人。雖然傳染人數(shù)更多,可他遠不及瑪麗有名。
但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同情的聲音。沒故意做過壞事,卻被囚禁了整整26年,也許,瑪麗只是倒霉版的你和我。
甚至有學者稱瑪麗是“紐約公共健康的俘虜”——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健康而失去自由。
要知道,瑪麗的案例并不是孤例。在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年代,將所有傳染病患者扔到島嶼隔離起來,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一旦患上肺結(jié)核或天花,即使是孩子,也必須從母親的懷抱中奪走,送到島上。
他們被剝奪了正常生活的權(quán)利,治愈的幾率也極其渺茫,如同被判處了終身監(jiān)禁。
瑪麗就曾在一封信中控訴道:“除了把我扔到島上,把我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不讓我生病,不讓我接受治療外,衛(wèi)生局沒有為我做過任何事情?!?/p>
況且,受限于當時的醫(yī)學水平,醫(yī)生對于“健康攜帶者”的了解并不比瑪麗更多。被囚禁的同時,瑪麗還要不斷提供血液和糞便樣本以供研究。
有的醫(yī)者認為,傷寒病菌存活在瑪麗的腸子里;有的則認為腸道肌肉才是病灶;有的又說在膽囊里,甚至提出要切除瑪麗的膽囊。
而瑪麗堅定地拒絕了做手術(shù)的要求——她不愿意成為實驗動物。“沒有人能在我身上動刀子。”
直到2013年,斯坦福醫(yī)學院發(fā)表了一項研究,才揭示了“健康攜帶者”的秘密。
人體內(nèi)的巨噬細胞可以吞噬和消滅病菌,可是戰(zhàn)斗了幾天后,它的侵略性會下降,這時傷寒病菌就會乘虛而入,進入到巨噬細胞里,與之和平共處。
感染了傷寒的人里,大概有1%~6%是無癥狀的攜帶者。
隨著醫(yī)學與科技的發(fā)展,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更加安全、衛(wèi)生,以及人性化的世界。
抗生素與疫苗的發(fā)明與廣泛應(yīng)用,與公共及個人衛(wèi)生意識的提高,使得許多傳染病被有效地抑制,甚至消滅。
直到重大的流行病再次襲來,人們才意識到,這種古老的恐懼從未遠離過我們。
正如一部紀錄片所說,人類對流行病的疏于防備是令人吃驚的。
而在它卷土重來之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防護機制至關(guān)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