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潔
胰腺囊性腫瘤的臨床發(fā)病率在腫瘤中相對較低,起源于患者胰腺管上皮細胞或腺泡細胞病變,以胰腺管上皮細胞增生、分泌物潴留為主要特征,主要可分為漿液性囊性腺瘤和黏液性囊性腫瘤,其中黏液性囊性腫瘤具有惡化的可能,實際上是潛在的惡性腫瘤[1]。一半以上的胰腺囊性腫瘤無明顯臨床病癥,部分患者腹部會有腫塊,伴有腹痛以及慢性胰腺炎癥狀。因胰腺囊性腫瘤發(fā)病率相對較低,加上對CT掃描、X線胸片、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缺乏特異性影像學圖像表現(xiàn),因此臨床誤診率較高,耽誤患者的進一步治療或采用不當?shù)闹委熓侄?,易導致腫瘤病情惡化,因此探討診斷胰腺囊性腫瘤的有效標志物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患者的治療以及預后[2]。病理檢查雖然結果準確,但是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操作復雜[3]。本次研究旨在探究血清腫瘤標志物(CA19-9)、癌胚抗原(CEA)和總膽紅素(TB)聯(lián)合檢測在胰腺囊性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胰腺囊性腫瘤患者126例,所有患者手術治療時均接受病理檢查,結果顯示126例患者中良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63例,惡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63例。將良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納入對照組,男32 例,女31 例;年齡37 ~64 歲 ,平 均 年齡(53.84±4.13)年;病程2~8年,平均病程(4.75±1.34)年。將惡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納入觀察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4.52±4.47)年;病程3~10年,平均病程(4.94±1.28)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按照《我國胰腺囊性腫瘤共識意見(草案2013,上海)》[4]中關于胰腺囊性腫瘤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jīng)過CT掃描、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以及病理檢查確診為胰腺囊性腫瘤;身體質(zhì)量指標(BMI)超過25 kg/m2的患者;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胰腺囊腫患者;其他類型胰腺腫瘤患者;藥物保守治療患者。
1.3 方法 分別于手術治療前清晨,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轉(zhuǎn)速離心靜置15 min,取上層血清于一次性使用血型檢測管中,置低溫保溫箱中待測,溫度設置為-8 ℃。使用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雅培愛爾蘭診斷公司i2000SR)與配套的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試劑盒(雅培愛爾蘭診斷公司國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5 第3400293 號)對患者血清中的CA19-9以及CEA進行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雅培愛爾蘭診斷公司C16000)以及總膽紅素試劑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4第2401140號)檢測患者血清中的TB指標。整個操作過程均由我院5年以上經(jīng)驗豐富的檢驗科醫(yī)療人員進行操作,采血檢驗時做好患者信息登記工作,待測試管中標注患者基本信息,防止信息錯誤造成誤診,并由我院腫瘤科2名資深醫(yī)生根據(jù)檢測結果共同作出診斷說明。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CA19-9、CEA、TB指標單獨檢測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率以及三種指標聯(lián)合診斷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率、準確度、靈敏度、特異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表1) 觀察組患者CA19-9、CEA、TB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CA19-9、CEA、TB單項與病理診斷情況及聯(lián)合診斷情況(表2~6) CA19-9、CEA、TB單項診斷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率均低于聯(lián)合診斷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30.114、14.999、42.350,P<0.05);三者單項檢測準確度、靈敏度、特異性診斷結果均低于聯(lián)合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CA19-9/(U·mL-1) CEA/(ng·mL-1) TB/(μmol·mL-1)對照組 63 135.54±12.86 7.46±1.23 24.57±3.42觀察組 63 472.63±43.72 12.53±2.47 32.84±4.38 t值 58.711 14.584 11.812 P值 <0.05 <0.05 <0.05
表2 CA19-9與病理診斷情況比較(n)
表3 CEA與病理診斷情況比較(n)
表4 TB與病理診斷情況比較(n)
表5 CA19-9、CEA、TB聯(lián)合診斷與病理診斷情況比較(n)
胰腺囊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目前治療的最佳方案是手術切除腫瘤病灶,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胰腺囊性腫瘤與飲酒、吸煙、高蛋白飲食、糖尿病、環(huán)境污染、慢性胰腺炎等因素均相關[5]。目前治療胰腺囊性腫瘤的關鍵是在病情較輕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確診腫瘤病灶,這就對診斷手段存在一定要求,提高胰腺囊性腫瘤陽性診斷率是改善胰腺囊性腫瘤治療效果的前提及關鍵。有報道稱CA19-9、CEA、TB聯(lián)合診斷胰腺囊性腫瘤的陽性確診率相對較高,臨床效果較好,具有深入研究價值[6]。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CA19-9、CEA、TB指標均高于對照組,CA19-9、CEA、TB單項診斷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率、準確度、靈敏度、特異性均低于三者聯(lián)合診斷陽性率,表明惡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的CA19-9、CEA、TB指標均高于良性胰腺囊性腫瘤患者,CA19-9、CEA、TB聯(lián)合檢測能夠提高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確診率。CA19-9是一種能夠反映腫瘤存在的糖抗原,是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的明顯標志物,存在于胃、胰腺等組織的上皮細胞中,當患者胰腺出現(xiàn)腫瘤病灶時,機體CA19-9指標會異常升高,臨床常被用作早期腫瘤診斷的參考依據(jù),當患者病灶被手術切除時,CA19-9指標會相應下降,再次升高則代表腫瘤復發(fā)[7-8]。CEA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是一種典型的光譜腫瘤標志物,存在于內(nèi)胚層細胞病變而來的腫瘤細胞表面,正常機體內(nèi)CEA含量極少,以往常作為早期結腸癌、胰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患者體內(nèi)CEA指標呈現(xiàn)異常升高[9]。TB是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的總和,主要來源于衰老紅細胞被破壞后的血紅蛋白衍化而來,臨床主要用于觀察肝臟疾病和膽道梗阻,研究發(fā)現(xiàn)胰腺囊性腫瘤患者體內(nèi)紅細胞被大量破壞,TB指標會異常升高,因此TB檢查對診斷胰腺囊性腫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0]。
綜上所述,CA19-9、CEA、TB聯(lián)合檢測能夠提高惡性胰腺囊性腫瘤陽性確診率,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