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蓮峰學區(qū)楊家嘴小學 張愛壁
近年來,素質教育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如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智慧課堂的興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研究智慧課堂能夠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和教師在智慧型課堂上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智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但由于激發(fā)方式的不同,每個人所激發(fā)出來的智慧和潛力都是不同的,而智慧型課堂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所存在的智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努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辨析等一系列具有智慧特征的能力,并讓學生將這種智慧能力應用到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1.要擁有智慧的教師。智慧教師并不是指小學語文教師有多么高的智商或者對語文知識有多么深的了解,而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表現出很高的智慧。智慧教師然后在課堂中要將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智慧教師的思維能力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感性和理性調控得很好,還具有高情商,這種教師往往能非常好地處理課堂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中盡可能地學習知識和發(fā)展能力。
2.要有追求智慧的學生。每一個人,生來都是有智慧的,但是這種智慧是被潛藏起來的,需要利用不同的環(huán)境和方法去激發(fā)學生已經擁有的智慧,因此在構建智慧課堂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追求智慧的學生。教師在對這種學生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進行有意義的教學,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保證給予學習者的學習資料具有前后邏輯性;第二,要保證受教育者在頭腦中已經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和思維邏輯與新的學習資料發(fā)生關系;第三,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要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做到了以上三方面就能夠保證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有意義的,不是機械和盲目的,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要實施智慧的教學。智慧的教學就要求教師要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小學語文學習中。利用課標、教材、教參、教輔等各種教學材料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教師也應當創(chuàng)造各種生活場景和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動手實踐操作。發(fā)展學生的智慧一方面要發(fā)展學生的理論,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以上的教學方式能夠完美地讓兩者結合。
在新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教師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方式進行了確定,這期間并沒有學生的參與,導致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只是基于對學生的把握,沒有真正地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權威,學生的參與感很低,使課堂教學缺乏活力。
在我多年的教學活動中發(fā)現了很多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象,這些現象折射出來的就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缺少動力。在語文課開始或者完成后,我都會對學生的狀態(tài)進行觀察。如果上一節(jié)課程是科學課、手工課等趣味性較強的課程,那么在進行語文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還在回味上節(jié)課中的教學內容;而當語文課的下一節(jié)課是科學課或者手工課的時候,只要語文課一結束,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收起了語文課相關的教材,準備開始下一節(jié)課。這足以說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是缺乏興趣的,從而導致他們沒有動力去學習語文。當然,小學生的活潑使小學生對科學和手工之類的課程感興趣,但是教師也應當在學生進入小學階段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有動力學習語文。
在目前的小學教學中,教師無法參與到教材的選擇和編制中,而部分教材在編制的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南北方、東西方之間的差異,其教學內容比較固化,普適性較低。例如,“媽媽的媽媽”在北方是叫“姥姥”,而在南方叫“外婆”的居多,這種南北方的差異在小學語文課文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相關的詞語進行實體化的處理,才能保證小學生對文章有所理解。
在所有的文化課教學中,語文課程應當是最活躍的一門課程,是最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容易營造課堂氛圍的課程,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新穎,使課堂教學的效率降低。有些教師會使用PPT進行講解,但是也僅限于將教學內容搬到了PPT上,然后照本宣科,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發(fā)現,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這就使構建智慧課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就必須明確必備的條件。
首先是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是需要長期摸索和反復探究的,不能像新課程改革一樣試點之后再全面鋪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必須要普遍化,這就需要學校對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教師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資金支持,提供向智慧課堂行業(yè)里的專家和學者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小學語文教師在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過程中有理論基礎和物質基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其次是教師要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常來說就是能夠以“發(fā)展學生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過程中要認可智慧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積極地通過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去了解目前智慧課堂構建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并從中汲取養(yǎng)分,與實際教學進行結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力。智慧課堂就是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智慧課堂中發(fā)展自己的各種能力。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有的教學活動能夠圍繞學生進行展開,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放到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從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感受能力等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智慧課堂還有很多的阻力,需要教師將這些阻力清除,并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將自己的智慧激發(fā)出來,從而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感受能力、情商等各種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人生發(fā)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