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耳其音樂的樂器豐富多樣,但主要使用弦鳴樂器、氣鳴樂器、膜鳴樂器,并且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的樂器都有各自的應用場合與語境。在歷史上,土耳其奧斯曼時期古典音樂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多民族音樂文化交流與對話、涵化與變遷的過程。許多古典音樂使用的樂器與周邊鄰近地區(qū)的音樂發(fā)生文化適應,在樂器構造、調(diào)音定弦等方面發(fā)生很多變化。
【關鍵詞】土耳其;伊斯蘭文化;古典音樂;樂器類型
【中圖分類號】J6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2-0001-03
【本文著錄格式】董云.土耳其古典音樂的樂器及其發(fā)展變遷[J].北方音樂,2020,01(02):1-3.
在伊斯蘭世界中,中亞與西亞一直都是世界上許多樂器的發(fā)祥地。伊斯蘭世界的樂器大都通用,但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對于同源的樂器有著不同的稱呼,也因地區(qū)的差異,在樂器形制和使用場合上有一些區(qū)別。在土耳其,樂器的種類豐富多樣,以弦鳴樂器、氣鳴樂器、膜鳴樂器三種類型為主,并且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的樂器都有各自的應用場合與語境,一般不混合使用。在歷史上,土耳其奧斯曼時期古典音樂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多民族音樂文化交流與對話、涵化與變遷的過程。許多樂器與周邊鄰近地區(qū)的音樂發(fā)生文化適應,在樂器構造、調(diào)音定弦等方面發(fā)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盛極一時的音樂形式和樂器成為過去,新的樂器流行起來并廣受歡迎。特別是19世紀末以來,隨著伊斯蘭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現(xiàn)代變遷,西方音樂文化的大量引入,像小提琴、吉他、單簧管等歐洲樂器在土耳其古典音樂中永久性的推廣和使用,這些歐洲樂器的加入不僅增加了樂器的多樣性,還改變了原來傳統(tǒng)的小樂隊組合形式及演奏功能,甚至改變了伊斯蘭音樂世界的即興演奏傳統(tǒng)。
一、弦鳴樂器及其發(fā)展變遷
(一)坦布爾(Tanbur)
在今天土耳其所有用來演奏城市藝術音樂的樂器中,坦布爾當之無愧為“最古典”的樂器,它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本土樂器,也幾乎是土耳其古典音樂和毛拉維宗教音樂使用的唯一樂器。“坦布爾”這個詞源自阿拉伯語的“tunbur”,一般認為是起源自蘇美爾人的文字“pantur”,后來這個詞用于指稱伊朗和中亞的梨型琴身的長頸魯特琴樂器,類似的樂器在中亞的土耳其人中稱作“坦布爾”和“冬不拉”。公元7世紀,坦布爾引入伊斯坦布爾,完全成為土耳其的本土樂器。在我國新疆北部的伊犁及南部的庫爾勒、喀什等地區(qū)也使用坦布爾。
16世紀中期開始,源自土耳其亞文化的弦樂器巴拉瑪琴迅速發(fā)展,融入到奧斯曼的中心文化中,其家族成員之一——“坦布爾”在伊斯坦布爾迅速發(fā)展,與奈伊一起成為奧斯曼音樂中最負盛名的樂器。在奧斯曼時期,奈伊-坦布爾二重奏是當時最典型的小樂隊合奏形式。但與其他巴拉瑪家族樂器不同的是,坦布爾的使用群體僅限于奧斯曼主流的精英階層,從未用于城市民間音樂和輕音樂中,也從未出現(xiàn)在層次較低的音樂場合或者商業(yè)音樂中。即便在今天,坦布爾的制作、演奏和學習仍然限于伊斯坦布爾,安納托利亞各省的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幾乎沒有這種樂器的演奏。
坦布爾采用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球形音箱用刺柏之類的堅木制成,直徑約35厘米,琴身正面平板部分用松木,琴頸用刺柏,只有琴面用很薄的杉木制成,容易損壞,但卻使坦布爾音色獨特。坦布爾一般有八根金屬弦,18和19世紀的時候也有七弦或者六弦的,弦分成三組,穿過4英尺的琴頸。長頸上分布著45~55個品位,可以奏出瑪卡姆體系中的24分音階。坦布爾通常用撥片演奏,很少用弓。在實際演奏中,演奏者能夠在坦布爾上彈出其他音樂體系中不存在的音程。坦布爾的音域大約為為兩個八度,越接近音箱底部的音越低,球形音箱能產(chǎn)生豐富的共鳴。
坦布爾堪稱“土耳其音樂的鋼琴”,因為它非常直觀地展示出了土耳其城市藝術音樂的調(diào)音體系。自18世紀以來,坦布爾一直是學習瑪卡姆音調(diào)體系的關鍵樂器,像坎特米爾王子等人就學習演奏坦布爾并有著高超的演奏技能。直至今日,對于學習土耳其傳統(tǒng)音樂的學生來說,坦布爾獨具土耳其音樂特色的聲音非常容易學習,是非常具有實踐價值的樂器。
(二)烏德(Ud)
烏德是一種短頸魯特類樂器,有一個用堅木制成的梨形音箱,琴身和琴頸都用角樹或胡桃木制成。烏德總長度為70~75厘米,有5~7根弦。烏德一般以四度調(diào)弦法定音,音域大約從G1到c。但土耳其的七弦烏德最高的第七弦用最底音的C1,即定音為:F1-G1-c-E-A-C1。[1]土耳其的烏德像小提琴一樣,琴頸沒有品格,更便于演奏微分音或者任何音程。演奏時右手用柔軟的羽毛管撥動琴弦,同時左手按壓被彈奏的弦,并用中指或者無名指敲打同一根弦,即可產(chǎn)生回音的效果。現(xiàn)代的烏德在形制和材料上與傳統(tǒng)的烏德有所不同,最突出的改變就是使用長條狀的球形音箱,細而彎曲的扁形(穿孔)木頭模子。
烏德是人類最古老的弦樂器之一。據(jù)資料記載,最早的烏德是由古埃及人(1320~1085)制作的,形制比現(xiàn)代的烏德小,很像今天伊朗四弦的巴爾布德琴(Barbat)。7~16世紀期間,烏德成為伊斯蘭世界最著名的樂器,在整個阿拉伯地區(qū),還有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伊朗和亞美尼亞等地區(qū)都有使用。據(jù)文獻記載,法拉比會演奏烏德,他對烏德還做了一些改造,給原來四弦的烏德增加了第五根弦,并按四度音程關系定音。早期的演奏者用木制的撥片演奏,9世紀時安達盧西亞的音樂家改用老鷹的羽毛管做成撥片。到今天,普遍使用更靈活的塑料撥片。到了中世紀時期,烏德琴隨著十字軍東征的回程,流傳到安達盧西亞西部和拜占庭的東部,成為法國一些行吟詩人的伴奏樂器。自16世紀,烏德在歐洲十分流行,成為歐洲魯特琴和吉他的前身。“今天,烏德是公認的最能表現(xiàn)阿拉伯音樂特色的樂器,也是阿拉伯音樂理論,特別是阿拉伯音階系統(tǒng)的具體例證,是在音樂會、廣播電臺和阿拉伯世界表演各種傳統(tǒng)音樂的基本樂器,因而,被稱為阿拉伯樂器之王?!盵2]現(xiàn)今的阿拉伯音樂演奏中,烏德多用于獨奏、合奏和歌曲的伴奏。
(三)卡龍(Kanun)
卡龍是撥弦樂器的一種,早在10世紀的時候源自阿拉伯,后來普遍流行于伊斯蘭世界,尤其是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亞美尼亞、希臘、埃及、伊朗、新疆等地。雖然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卡拉的形制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在所有使用的國家和地區(qū)卡龍的基本結構相同,都是由從短到長依次排放的弦敲擊振動發(fā)聲的。
12世紀,安達盧西亞人將卡龍傳入歐洲地區(qū),在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等地,卡龍具有了不同的名稱。14世紀,波斯偉大的音樂演奏家、理論家瑪拉吉在其著作中記載當時的卡龍有64根弦,分成三組定音;15世紀,卡龍被用在奧斯曼帝國的古典音樂中,其結構和形制大小發(fā)生一些變化;16世紀時,伊斯坦布爾地區(qū)流行的卡龍與用在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形制相同。我國維吾爾族今天使用的卡龍正是與這種卡龍相關的現(xiàn)代樂器;18世紀,奧斯曼使用的卡龍在形狀上非常接近今天的卡龍。而這一時期,伊朗的古典音樂中不再使用卡龍;19世紀初到20世紀早期,卡龍成為女性演奏的樂器。19世紀下半葉,卡龍在伊斯坦布爾很受歡迎,成為專業(yè)樂團的必備樂器。
卡龍的琴身呈梯形,骨架用軟的椴木制成,琴弦連著的弦軸用紅木、檀木等制成??埱偕砀呒s5厘米,長約84~86厘米,有63~84根弦不等,以72根弦的最為常見。卡龍的每根弦都平整的拉伸固定在琴面上,以三根弦為一組定音,72根弦的卡龍就會有24個不同的音高,音域大約在3~4個八度之間。琴身右手邊有一個裹著皮革的開口,開口上置放木制的琴碼固定琴弦。琴身左面安置著分成三組的調(diào)音柱,靠近音柱附近有9~16個附加的可以移動的金屬微分音調(diào)音琴柱,放在琴弦的下面自由推動調(diào)節(jié)弦長改變音高,可以將卡龍調(diào)節(jié)成符合表演的瑪卡姆音階。[3]
卡龍演奏時,水平放在膝蓋上,雙手食指要帶著指環(huán)和撥片演奏,撥片位于指環(huán)和手指之間。不同的樂手在演奏卡龍時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從而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征。如同烏德一樣,卡龍也是器樂即興塔克西姆的獨奏樂器之一,在即興的聲樂演唱中可以用作伴奏樂器。
(四)桑圖爾(Santur)
桑圖爾是波斯、土耳其和伊拉克等地區(qū)使用的一種古老的擊弦樂器,古希臘樂器“基薩拉”(Kithara)是這類樂器的共同名稱。從時間上看,彈撥類的基薩拉琴早于敲擊類的基薩拉。這類樂器有多根弦平行排列安放在梯形的琴身上,大約以三根、四根或五根弦一組定成同樣的音高,共鳴箱是正反面平行的盒子,像卡龍也屬于這類彈撥的基薩拉琴。最早的桑圖爾是由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人演奏的,他們是今天卡農(nóng)的祖先,用琴錘敲擊發(fā)音代替撥片撥奏。古代的亞述人和埃及人也使用這種豎琴類樂器,水平放置用琴錘敲擊琴弦發(fā)音。
在中世紀時期,桑圖爾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進入歐洲大部分地區(qū),改稱為“德西瑪琴”(Dulcimer)。明代晚期傳入我國,成為揚琴的前身。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桑圖爾遍布世界各地,構造也因使用地區(qū)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在土耳其,桑圖爾增加了穿孔和弦數(shù),琴碼也依據(jù)土耳其音調(diào)系統(tǒng)而改變,左右手各握琴竹敲擊演奏。
(五)卡曼?。↘emen?e)
卡曼恰也是一種普遍流行的弦樂器。這種梨形的卡曼恰用在土耳其古典音樂中,與黑海地區(qū)民間音樂中使用的同一名稱的卡曼恰并非同一種樂器。在土耳其古典音樂中使用的卡曼恰有時被稱作“序曲卡曼恰”或者“古典卡曼恰”,以避免將二者混淆。[4]傳統(tǒng)上,古典卡曼恰也有多種形制,像在巴爾干半島和愛琴海島嶼地區(qū),特別是克里特島地區(qū)使用的古典卡曼恰,因其放置時琴面朝下、看上去像一個兔子,因此也被稱作“兔子卡曼恰”。20世紀中葉以后,古典卡曼恰以梨型的為主。
古典卡曼恰非常小,長約40~41厘米,寬14~15厘米,梨型音箱和琴頸用堅木做成,最外層的面板用柏木做成,琴面有兩個D型的音孔。有三弦的和四弦的,但沒有弦軸,最高的弦可以用指甲壓到一邊,兩個低音弦可以用作持續(xù)低音。演奏時放在左腿的膝蓋上,用弓弦演奏,與其他弦樂器有所不同的是,卡曼恰的聲音不是用指甲按弦而是用指甲柔和的劃弦產(chǎn)生的。
19世紀中期,在土耳其的梅哈納酒館等演出場合,法瑟勒樂隊使用梨型的卡曼恰取代原來的希臘里拉琴。在20世紀以前,卡曼恰只用于城市輕音樂中,是由希臘人和羅馬人演奏的。后來,音樂家將卡曼恰引入到古典音樂中,并永久地成為古典樂隊的成員。在20世紀初,卡曼恰與坦布爾和奈伊一起成為“最純粹”的土耳其樂器,并因極其感性和憂郁的音色而深受人們喜愛,成為共和國時期土耳其人民族文化認同的象征。
(六)賽伊(?eng)
賽伊是古老的土耳其樂器之一,希臘里拉琴就是賽伊的一種,現(xiàn)代豎琴也是由它發(fā)展而來的。實際上,里拉、賽伊、卡龍、桑圖爾、豎琴、鋼琴等樂器在結構上都很相似。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安納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文明中就出現(xiàn)了最早的賽伊。15~16世紀的奧斯曼時期,賽伊發(fā)展成一種小版的豎琴,成為當時奧斯曼第二重要的樂器。當時的賽伊有24根弦,根據(jù)演奏的旋律來調(diào)音。賽伊在城市的宮廷樂師和鄉(xiāng)村的行吟詩人中十分流行,不論男女都可以演奏,常用作詩人詩歌朗誦的伴奏樂器。在城市里賽伊是羅馬女性的主要樂器,她們在娛樂場所經(jīng)常演奏賽伊、戴夫手鼓和木制的響板。16世紀時的一些版畫作品就反映了當時羅馬女性演奏賽伊的情況。17世紀初,由于賽伊演奏及定音和攜帶不便,同時像桑圖爾、坦布爾等樂器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一古老的樂器逐漸消失。
二、氣鳴樂器及其發(fā)展變遷
在氣鳴類的樂器中,排簫米斯卡(Miskal)曾一直是奧斯曼音樂的主要樂器,它從古代的排簫發(fā)展而來,在進入奧斯曼之前早已在巴爾干音樂中使用了許多世紀。米斯卡起初只是一種民間樂器,后來被用在奧斯曼的宮廷音樂和城市輕音樂中。16世紀時,伊斯坦布爾街頭隨處可見米斯卡的演奏,盛極一時。19世紀時,像其他的樂器一樣,歐洲單簧管用在商業(yè)化表演之后迅速發(fā)展,被引入到古典音樂中,取代了樂隊合奏中的傳統(tǒng)的吹管樂器祖爾納,但基本的樂隊組合規(guī)則并有改變。19世紀末期之后,出于民族身份認同等方面的原因,傳統(tǒng)的土耳其樂器越來越受歡迎,比如,牧羊人的管子卡瓦(Kaval)、聲音低沉的短雙簧管梅伊(Mey),尤其是笛子奈伊,成為土耳其傳統(tǒng)音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