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維 胡 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戰(zhàn)線的同志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四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戰(zhàn)線隊伍建設提出的總要求, 也為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能力和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對“絕壁愚公”陳顯兵這個典型人物的報道,從新聞素材的發(fā)現(xiàn),到新聞價值的提煉,思想高度的把握,再到傳播手段的創(chuàng)新,整個過程都是“四力”與“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精神的生動實踐。 作為湖北省唯一 全國重點網站,荊楚網(湖北日報網)用精彩的報道詮釋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對新聞媒體人與新聞報道本身的極度重要性。
記者對于新聞線索要有敏銳的發(fā)現(xiàn)力, 好的新聞線索就需要深入新聞現(xiàn)場, 讓報道更加鮮活有力。 只有進入現(xiàn)場, 搜集第一手信息傳遞給大眾并迅速展開多層次、 多維度的延伸采訪,若新聞事件的性質需求,還需做好深度采訪的準備。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發(fā)現(xiàn)絕壁愚公線索,為了能夠生動、完整地展現(xiàn)“絕壁愚公”陳顯兵修建“景區(qū)”的點點滴滴,記者兩次走進恩施巴東尚家村,前后歷時達20 多天,對陳顯兵進行了跟蹤式報道。采訪期間,記者們與陳顯兵一道,每天早出晚歸,在泥濘中跋涉,在風雨中行軍,在漆黑山洞里穿行,在懸崖上攀爬,在峭壁木橋上拍攝,忍受蟲蟻的侵擾,期間積累了圖片、錄音、視頻等素材達250G 左右。
采訪“絕壁愚公”時曾發(fā)生一個小插曲:第一次采訪時,當?shù)卮甯刹恳詾橛浾邆兪球_子,對記者們的采訪抱有疑慮,直接拒絕了采訪。 但后來報道小組深入基層,用自己不怕困難、肯吃苦、敢吃苦的精神作風打消了村干部的疑慮, 令當?shù)卮迕裾鄯?,他們紛紛對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報道組豎起大拇指點贊,并積極主動地配合采訪報道。
在現(xiàn)場,是新聞記者的第一使命,也是采訪工作的基本要求。強腳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保持“在現(xiàn)場”的激情和自覺, 盡全力捕捉到第一手的新聞資訊, 發(fā)出最鮮活有力的聲音、表達出最鮮明的立場。 對黨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再便捷的網絡都不可能代替現(xiàn)場,到現(xiàn)場,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眼力是指新聞記者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時的發(fā)現(xiàn)力與辨別力, 是對各種客觀新聞事實或主觀的言論觀點等進行快速、準確的辨識和鑒別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新聞敏感度。新聞輿論工作者是時代的觀察者、社會的瞭望者, 沒有好的眼力, 就無法在眾說紛紜的輿論場中澄清謬誤、明辨是非。
好“眼力”對于新聞記者來說有兩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練好“眼力”需要新聞記者從瑣碎多樣的生活中,洞悉世間萬象,發(fā)現(xiàn)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并有效聚焦附著于人物或世間上的有價值的新聞點。
“絕壁愚公”陳顯兵就是記者在一次聊天時意外發(fā)現(xiàn)的新聞素材。 2018 年4 月,記者在跟大學同學聊天時從其口中得知,陳顯兵在懸崖上挖“景區(qū)”,察覺這是個好題材,便銘記在心。同年5 月,記者回恩施老家看到了扶貧工作隊拍攝的關于陳顯兵的短片。于是,記者輾轉聯(lián)系到了尚家村黨支部書記周和云, 對陳顯兵的事跡進行了初步核實后擬定了拍攝計劃。
其次,“眼力”不僅僅是眼見為實,更在于以什么樣的眼光來觀察客觀事物。畢竟,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從不同維度觀察所獲得的意義是非常不同的。 在眾聲喧嘩的網絡輿論場上, 主流媒體想要發(fā)出具有意見領袖性質的主流聲音,就需要煉就一副好“眼力”。 始終保持冷靜的觀察和自覺的思考, 學會透過表象看到問題的多面性和復雜性。 只有有了這樣的眼力, 我們生產的新聞產品才能經得起推敲, 并對用戶產生積極持久的正面影響與導向作用。
“絕壁愚公”的新聞報道之所以在跟蹤一年后才推出,就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2018 年下半年,陳顯兵修繕房屋時受傷,導致聯(lián)系好的拍攝擱淺。 期間,記者便一直與村支書周和云保持聯(lián)系,隨時掌握陳顯兵的狀況,直至其傷愈康復。今年1 月,湖北日報刊發(fā)報道《恩施確保2019 年全部縣市脫貧摘帽》,陳顯兵所在的巴東縣名列其中,而陳顯兵在2018 年就已被評為了脫貧示范戶,其所作所為就是自力更生的強有力體現(xiàn)。 加之他傷愈,對于拍攝來說,天時地利人和! 再結合當下扶貧攻堅正酣的背景,對陳顯兵進行報道,符合時代主旋律,能夠有效提振人心。
腦力是進行思考并作出準確分析、判斷的能力,深化腦力,就要在思考的獨立性上下功夫。新聞媒體在生產內容的同時傳遞思想,是主流媒體一直以來的追求?;ヂ?lián)網時代,腦力是媒體更為珍貴的思考力, 也是更深層次的競爭力。強腦力,意味著在新聞輿論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始終進行有深度的思考,生產有思想、有價值的新聞產品。
深化腦力,就要有問題意識。 2019 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總書記強調“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聚焦民生問題,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作為脫貧示范戶,陳顯兵獨自挖“景區(qū)”表面上是其自發(fā)的個人行為,深究其內心,會發(fā)現(xiàn)他是出于將家鄉(xiāng)建設更美好的愿景, 是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所做所為,點燃了全村人開發(fā)景區(qū)、脫貧致富的夢想和信心。將他的行為與總書記所說的工作落腳點結合,就使得新聞報道跳出了人物報道的局限性, 成為有思想、 有深度、有價值的新聞產品。
筆力,從表面上看是新聞記者下筆成文、妙筆生花的文字功底,實質上是一個新聞記者自身政治素養(yǎng)、理想情操、文化水平和專業(yè)技能的綜合體現(xiàn)。 新聞記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對是非曲直的判斷、對善惡美丑的褒貶,都是通過“筆力”來實質性闡釋,所以,筆力是新聞記者職業(yè)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 新聞記者要做有溫度的,有感染力的新聞,多講有靈魂的故事,用真情和平實傳播社會正能量。
在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的當下,“筆力”不僅是“妙手著文章”,還在于如何以多種形式與體裁全方位報道一個事物,吸引廣大受眾關注、參與和互動,提升新聞作品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在移動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媒體生態(tài)發(fā)生巨變的大環(huán)境下,主流媒體應順應媒體發(fā)展趨勢,把握媒體傳播規(guī)律,要在“守正”中努力“創(chuàng)新”,用“創(chuàng)新”來確保“守正”,朝著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四全”方向不斷努力。
練好了腳力、眼力、和腦力,最終都要通過筆力來體現(xiàn)。在如今全媒體時代,我們要了解網站新聞生產的全過程,熟悉“采寫編播”等環(huán)節(jié),積極主動地擁抱新生事物,運用多種手段來報道新聞。
此次“絕壁愚公”報道,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派出了集文字、圖片、視頻于一身的報道小組,每個成員都是獨立的作戰(zhàn)單位, 親身參與了從新聞生產到分發(fā)推廣等新聞生產的全過程。 相互之間既獨立又相互依存,共同完成了報道。
“絕壁愚公”報道以具有沖擊力的現(xiàn)場圖片、生動的新聞短視頻以及細膩文字為主, 并在后期推出了集文字、圖片、視音頻為主的融媒體可視化專題。 其中,新聞短視頻除了一般常規(guī)性拍攝, 記者充分運用了無人機以航拍出動人心魄的遠景畫面,采用GoPro(運動相機)來展現(xiàn)驚險的第一視角畫面, 最終剪輯成為一段8 分鐘的新聞短視頻在網絡上獲得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絕壁愚公”后期報道形成了消息、通訊、圖集、評論、視頻、專題等多體裁、多話語體系、多傳播方式的傳播體系, 并在多平臺分發(fā)推廣。 報道發(fā)布后,獲得“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新華網、國扶辦官網等多家媒體和網站轉載與關注。 2019 年7 月31 日,中央文明辦在呼和浩特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并發(fā)布7 月“中國好人榜”。 其中,“絕壁愚公”陳顯兵入選"中國好人榜"敬業(yè)奉獻好人。
新聞傳播學是實踐之學,“四力” 的高低也要由新聞實踐來檢驗、力行。 強“四力”的過程,是新聞工作者深入踐行“走轉改”精神、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精神與專業(yè)能力的過程。其中各項要求既是當代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與工作準則,也是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時代要求。
采編人員需要將基層一線視作增強“四力”立足點,要深入群眾生產生活,深入基層一線,要到達現(xiàn)場開展采訪調研;要時刻保持對新聞事件的敏感度,挖掘鮮活素材,抓好重點選題策劃;要帶著問題、帶著感情、帶著思考采寫更多有價值、有意思的新聞作品。 實踐方能出真知,記者編輯要在一次次實踐中,不斷增強自己關于“四力”的自覺性,使“四力”在新聞采寫工作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