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湘
關(guān)于“琵琶聲停欲語遲”,課本注釋說:“‘欲語遲,要回答,又有些遲疑?!睂@個注釋,楊為仁老師撰文《“遲”是“遲疑”的意思嗎?》,通過多方面分析得出結(jié)論:“把‘遲理解為‘遲疑是錯誤的,應(yīng)該當作‘緩慢‘晚來理解?!保ā墩Z文月刊》2019年第5期)對楊老師的分析和結(jié)論,筆者有不盡相同的看法,下面不妨陳述之,與楊老師商榷,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課本將“欲語遲”注釋為“要回答,又有些遲疑”,的確是錯誤的。琵琶女在“水上”(江面上)的船上專心彈奏琵琶,怎能聽到詩人在靠近“江頭”(江邊)的船上發(fā)出的“暗問”聲?聽不到“暗問”聲,又何來“要回答”?即使聽見了“暗問”聲,而琵琶女在那船上還沒“出來”,江邊船上的詩人又怎能看到她“要回答”又“有些遲疑”的舉動?這些疑問充分說明,這個注釋不合上下文,正如楊老師所說“課本注釋實在破綻百出,萬難自圓其說”。
楊老師認為:“琵琶聲停欲語遲”即“欲琵琶聲停語遲”,意思是“要等到琵琶聲音停止了,再告知我們,就嫌慢(晚)了”。這樣解釋仍有破綻。其一,琵琶女究竟能否聽到“暗問”聲,還不得而知,這里將“語”理解為“告知”,該從何談起?其二,如果按此解釋,“琵琶聲停欲語遲”寫的就是詩人的心理,即在琵琶聲音沒有停止之時,就有急于見到琵琶女、急于知道“彈者誰”的愿望。那么接著“移船相近邀相見”,即在琵琶女彈奏還沒結(jié)束的情況下,詩人就移動船只接近琵琶女并邀請見到她,這不是很無禮的打擾嗎?這種于情于理皆不合的事,想必詩人是不會做的。因此,筆者以為,“琵琶聲停欲語遲”所寫并非詩人的心理,而是真實的存在——詩人的行為。
“琵琶聲?!?,即琵琶聲音停止;“欲語遲”,又該如何解釋呢?楊老師認為:從原詩看,第二段前面六句寫主客邀見琵琶女的經(jīng)過,主體都是江邊話別的主客——這樣的分析無疑是正確的。明乎此,筆者以為:“尋聲暗問彈者誰”,就是循著聲源“暗問”(悄悄地問)彈琵琶的是誰;“琵琶聲停欲語遲”,就是在琵琶聲音停止之后欲“語”還“遲”。這里描寫的對象是主客,“語”只能解釋為“說”而不可能是“回答”或“告知”;“語”照應(yīng)前句中的“暗問”,應(yīng)是“明說”(公開地問)的意思?!斑t”有“緩慢”“晚”“遲疑”等義項,若將“欲語遲”解釋為“欲說還嫌慢(晚)”,則表示最終還是“說”了,而事實上并沒有“說”什么,可見這里的“遲”不能理解為“緩慢”“晚”;若將“遲”理解為“遲疑”,則比較符合語境——既想說又沒說。綜上可知,“琵琶聲停欲語遲”,意思當是“在琵琶聲音停止之后,想公開地問又有些遲疑”。惟其如此,才能緊承上句“尋聲暗問彈者誰”,并轉(zhuǎn)接下句“移船相近邀相見”;惟其如此,才能凸顯主客“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后的興奮之情和猶豫之態(tài)。
楊老師還認為:“琵琶聲停欲語遲”是倒裝句,若以正常語序劃分節(jié)拍則為“欲/琵琶聲停/語遲”。筆者以為:這種判斷基于個人理解,難以令人信服,因為判斷句子是否倒裝,必須以準確理解句子的整體意思為前提。如果對句子的整體意思的理解有了偏差,那么在語序上作任何調(diào)整都是不可信的。
還有,楊老師認為“‘遲單獨運用,表示‘遲疑‘猶豫”的意思尚無例句驗證,又以“‘遲作‘久‘緩慢的意思理解……唐詩中更是不乏例句”為據(jù)認為,“琵琶聲停欲語遲”中的“遲”不能解釋為“遲疑”,應(yīng)該理解為“緩慢”“晚”。筆者以為,這種判斷也失之偏頗。既然《詞源》《辭?!贰稘h語大字典》等工具書列了“遲”的“遲疑”“猶豫”義項,我們便不能根據(jù)已知例句的有無或多少來判斷“遲”單用時不能表示“遲疑”的意思。筆者曾讀過一首詩:“念君千里寄相思,一紙紅箋欲語遲。不知何處輕落筆,淚望廣寒誰人知。”其中的“遲”就是“遲疑”的意思,“欲語遲”就是“想說不知該說什么”。值得提一下:漢典,解釋“遲”字列有“遲疑;猶豫”義項,例句就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總而言之,關(guān)于“琵琶聲停欲語遲”,“語”即“說”,“遲”即“遲疑”,“欲語遲”即“要明說(公開地問),又有些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