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波 邢 鵬
(遼寧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體育鍛煉對個體的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長時間的久坐行為會誘發(fā)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缺乏體育鍛煉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的第四位危險因素。研究表明,當前中學生體育鍛煉不足已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1],據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學生每天鍛煉時間不足1小時,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每天基本不鍛煉[2],中學生肥胖和超重比率,視力不足的比率均較往年有所增高,體質方面雖然下降的趨勢得到了控制,但是中學生的體質還是處在于一個較低的水平[3]。因此,系統(tǒng)審視當前中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對提高中學生體育鍛煉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社會生態(tài)學理論作為研究個體行為的促進理論,其研究成果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可,該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都是個體與周邊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強調個體行為的發(fā)展是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huán)境系統(tǒng)之中,系統(tǒng)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著個體行為的發(fā)展。中學生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其行為的養(yǎng)成會受到周圍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因此,借助社會生態(tài)學理論思路研究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揭示其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而對中學生體育鍛煉進行必要干預就成為當前的重要研究課題?;诖耍疚囊陨鐣鷳B(tài)學理論為基礎,構建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模型,以豐富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研究理論體系,同時能夠為青少年體育參與促進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指導。
本文以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模型為研究對象,在大連市五個區(qū)各隨機選取兩所中學,每所學校選取初一、初二、初三各50名,共1500名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收集的相關文獻和書籍查閱,對前人的研究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進一步了解和分析現有的研究趨勢,為本論文提供參考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以生態(tài)理論學為理論依據,結合相關文獻和書籍中體育鍛煉影響因素的相關量表,從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四個維度,制定了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問卷共發(fā)放600份,回收580份,剔除無效問卷30份,保留有效問卷550份。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本論文的數據分析借助SPSS21.0和AOMS24.0兩個統(tǒng)計軟件來完成。其中,應用SPSS21.0完成問卷的信度、效度檢驗和問卷的指標優(yōu)化;應用AOMS24.0對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因素的模型進行構建與修正。
依據社會生態(tài)學理論,個體的成長均要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或者是多因素的交互影響。因此,問卷的內容涉及家庭層面、學校層面、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4個方面,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制定《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問卷共包括19個觀測指標。
2.2.1 問卷的信度檢驗
問卷的信度檢驗就是檢驗問卷數據的可靠性,是對問卷數據一致性、穩(wěn)定性的一種檢驗。目前對于問卷的信度可靠標準判斷都是利用Cronbach’s α(Alpha)信度系數法,也就是克朗巴哈系數。運用SPSS21.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可靠性分析,由結果可知,問卷19個觀測指標的信度為0.925,具有較高的信度,而四個層面的指標信度分別為0.853、0.844、0.745和0.776,也都具有比較高的信度,所以問卷通過了信度檢驗。(見表1)
表1 問卷信度系數表
2.2.2 問卷的效度檢驗
問卷的效度就是問卷的有效性,是指回收的問卷數據能否能最大程度地得出想要的結果。問卷的效度可以用因子分析來檢測。問卷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前要對問卷數據進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看數據是否適合進行探索性分析。
表2 問卷整體指標的KMO和Bartlett的檢驗
由表2可知問卷19個觀測指標整體的KMO值為0.923,在非常適合的范圍內,并且sig值為0.000小于0.001,所以問卷數據可以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也表明問卷整體可以反映量表的潛在結構。
運用SPSS對通過信效度檢驗的19個觀測指標進行進一步篩選,用SPSS21.0軟件分析-降維-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轉法,設置特征值大于1為提取條件,提取出4個主成分因子,而提取的4個主成分和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4個潛變量相對應。4個主因子的解釋總方差(見表3),其中4個主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2.863%,大于50%。而19個觀測指標經方差最大化旋轉得到了正交因子載荷矩陣(見表4)
表3 潛變量解釋總方差統(tǒng)計
注:提取方法為主成份分析
表4 通過結構信效度檢驗的因子載荷矩陣(經方差最大化旋轉)的觀測指標
注:提取方法為主成份分析法。
由表4可知,問卷的19個觀測指標的因子載荷都為正數且都大于0.5,說明問卷通過了效度檢驗,經過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對每個條目質量的鑒定,該量表的潛變量和觀測變量的結構效度符合統(tǒng)計學研究要求,最后得到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19個觀測指標問卷。
2.3.1 模型的假設
運用AMOS24.0軟件,構建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的模型,根據最終確定的體育鍛煉影響因素指標,把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作為模型的4個潛在變量,將問卷通過信效度檢驗的19個題目作為結構模型的觀測變量,構建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圖中e代表殘差項。
圖1 中學生體育鍛影響因素模型假設
2.3.2 模型的識別
在進行建模時應對模型進行識別,而通過文獻可知,模型識別最常用的方法為t規(guī)則,當t大于、小于、等于df的值時,則分別對應模型過度識別、充分識別和識別不足三種情況。
而df的計算公式如下:
df=(P)*(P+1)/2
其中df代表測量的數據數,p代表模型中的觀測變量,而t值則是自由估計的參數數目。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方程的觀測變量有19個,因此依據公式計算出方程的測量數據數df=19*20/2=190,而估計的參數有46個,t值明顯小于測量數據數df,因此方程屬于過度識別,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在使用AMOS24.0軟件進行模型分析時,需要對初步構建的模型進行擬合和修正,如果模型的擬合指數無法與觀察數據適配,則需要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和修正指數對模型進行修正,最后獲得與觀察指數適配度較高的模型。
2.4.1 一階驗證性因子分析及擬合度檢驗
表5 一階模型驗證的擬合指數
由表5可知X2/DF、GFI、TLI、PCFI、PNFI都在合理的標準數值內,而AGFI、NFI、IFI都還沒有達到合理的數值,綜合以上擬合優(yōu)度指數的結果,表明此一階模型可以接受,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擬合修正。
The UV–visible DRS of the Zn2TiO4 nanoparticles were recorded by a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UV-2450, Shimadzu) with an attached integrating sphere. The absorbance data a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is shown in Fig. 3.
2.4.2 二階驗證性因子分析及擬合度檢驗
表6 二階模型驗證的擬合指數
由表5和6可知,模型在進行一階和二階的驗證后,擬合優(yōu)度指數大部分都在合理的范圍內,但是還有少數幾個指標不夠合理。所以,針對模型要進行下一步的修正,讓模型的更擬合優(yōu)度都在合理范圍內。
當構建模型的參數值達不到標準的數值,模型不適配時,可以通過對模型進行適度修正,使模型的參數值達到標準范圍,獲得更好適配度的模型。如圖1模型修正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刪減指標進行修正,另一種是通過MI修正指數來修正,本文運用MI修正指數來進行修正,MI修正指數越大說明兩者相關越大,通過建立兩者的相關可以提高模型適配度,通過MI修正指數發(fā)現模型e1和e2、e1和e3、e2和e16、e5和e19四組修正指數較大,所以對其進行建立相關,再進行模型運算,檢驗模型的擬合度。
圖2 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模型修正擬合圖
表7 模型修正擬合結果
由表7可知修正后模型的各項擬合優(yōu)度指數都在合理的范圍內,因此,模型通過擬合度檢驗,模型適配度較好。
由表8可知,家庭、個人、學校和社會的路徑系數都在0.80以上,說明這四個層面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學校都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環(huán)境,父母和教師的體育價值觀、體育知識的掌握以及對中學生體育的重視都會影響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而個人因素是直接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但個人因素將受到諸多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和個人需求的影響。社會因素主要是通過社會周圍的體育氛圍環(huán)境等,對中學生體育鍛煉造成一定的影響。
表8 測量模型與結構模型變量路徑系數統(tǒng)計表
3.2.1 家庭因素影響分析
由構建的中學生體育鍛煉阻礙因素模型可知,在家庭影響因素中,提取了5個觀測變量,分別為“我能經常去家周圍的收費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父母經常給我購買體育相關用品”、“我參加的比賽和活動父母都去關注”、“父母在家都非常熱愛運動”、“因為父母認為體育鍛煉能給我?guī)砗芏嗪锰帯?。路徑系數分別為0.72、0.70、0.81、0.61和0.72,都屬于必須考慮的范圍,由路徑系數也可以看出,這幾個觀測指標對于家庭因素方面的影響程度。從觀測變量上分析,可以將以上變量概括為父母的支持、父母對體育鍛煉認識、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家庭的運動氛圍這四點。
“我參加的比賽和活動父母都去關注”、“父母經常給我購買體育相關用品”,這是屬于父母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支持,在家庭方面父母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支持的方式和支持力度不同也會有不同效果。研究表明,個體參與體育鍛煉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如果家庭成員能夠支持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則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就會增加。如若相反,那么體育鍛煉參與度就會減少。數據表明,社會支持度低的個體,體育鍛煉參與不足的幾率將會比社會支持度高的個體高約25%[4]。
“因為父母認為體育鍛煉能給我?guī)砗芏嗪锰帯边@個觀測變量屬于父母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父母的體育鍛煉知識、體育價值觀,都會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家長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和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對孩子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對孩子的體育鍛煉認知層次也有很大的影響[5]。
父母的運動習慣和家庭的運動氛圍也是影響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因素,父母鍛煉會造成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會帶動孩子體育鍛煉,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拔夷芙洺Hゼ抑車氖召M場館進行體育鍛煉”,屬于家庭的經濟情況方面,它也是影響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即使孩子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得到增強,父母對孩子參與體育鍛煉持支持態(tài)度,如果家庭經濟較差,不能給孩子提供安全的鍛煉場所和所需要的器材等,都會影響孩子參與體育鍛煉。
3.2.2 個人因素影響分析
體育鍛煉是個人所發(fā)出的行為,人是進行體育鍛煉的主體,因而,主體的自身特點將會影響這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和保持。個人因素是主體意愿的表現,是對個人參加體育鍛煉最直接和重要的因素。據模型可知,在個人影響因素方面提取了6個觀測變量,分別為“我很了解該怎樣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我的升學影響很大”、“我的身體非常適合我進行體育鍛煉”、“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能夠獲得別人的夸獎”、“我能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很多的樂趣”和“我掌握的運動技能可以讓我很好的參與體育鍛煉”。路徑系數分別為0.79、0.74、0.63、0.73、0.56和0.65,基本都屬于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要考慮的范圍。
“我很了解該怎樣進行體育鍛煉”,屬于個人對于體育鍛煉的認知,這里的認知代表個人對體育鍛煉一些有關知識的掌握,知識是形成態(tài)度和信念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引起行為變化的必要條件,所以,該指標在個人因素中,重要程度是第一位的。“體育鍛煉對我的升學影響很大”、“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能夠獲得別人的夸獎”、“我能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很多的樂趣”這三個因素可以概括為,個體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和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感。體育鍛煉動機是體育鍛煉的可能,有的中學生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如瘦身、增強體質,對某種運動的熱愛想去掌握某種運動技能等,都會促進中學生自覺的參與體育運動。在體育運動中能否得到支持和能否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都會影響自己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6]?!拔艺莆盏倪\動技能可以讓我很好地參與體育鍛煉”這個因素也是影響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影響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運動技能的掌握是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我的身體非常適合我進行體育鍛煉”這個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同的身體狀況、身體素質,也會對個體參與體育鍛煉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3.2.3 學校因素影響分析
由模型可知,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學校因素主要有4個觀測變量,分別為“我有充足的時間讓我進行體育鍛煉”、“學校體育老師對我參與體育鍛煉影響很大”、“學校領導對體育非常重視”、“我們學校有充足的場地讓我們進行體育鍛煉”,這四個觀測變量的路徑系數分別為0.56、0.82、0.65和0.63。從路徑系數來看,學校因素中學校體育老師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其他三個因素也應成為學校因素中,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
“我有充足的時間讓我進行體育鍛煉”這個因素對于中學生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中學生在學習上壓力比較重,加上老師和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要求較高,有可能壓榨學生的課余和假期時間,進而導致中學生無法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皩W校體育老師對我參與體育鍛煉影響很大”這個因素主要是體育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學校因素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學生處于中學階段,體育價值觀念不深,運動技能掌握不足,而在這個時期體育教師的價值就能體現出來,因為體育教師的態(tài)度、行為、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對學生的評價,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皩W校領導對體育非常重視”,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程度影響著全校的體育活動組織、體育場地設施和體育氛圍,如果校領導不能對體育重視,那么學校體育課、體育活動都會相應的減少,體育場地設施、經費會有不充足的現象,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鍛煉興趣的養(yǎng)成和體育鍛煉的參與?!拔覀儗W校有充足的場地讓我們進行體育鍛煉”是強調鍛煉場所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鍛煉場所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和保障,鍛煉場所的不充足,會直接影響學生在學校進行體育鍛煉。研究表明,學生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滿意程度與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行為動機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當學校體育設施充足時,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顯著升高[7]。
3.2.4 社會因素影響分析
由模型可知,在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社會因素中有4個觀測變量,他們分別為“住所周圍有較多公共體育設施和收費的體育場所”、“住所周圍居民的體育鍛煉參與度很高”、“在住所周圍進行鍛煉時能夠得到專業(yè)人士的指導”、“新聞媒體對體育的宣傳力度很大”,這四個指標的路徑系數分別為0.61、0.72、0.76和0.73??梢?,在社會影響因素中“在住所周圍進行鍛煉時能夠得到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和“新聞媒體對體育的宣傳力度很大”這兩個因素是最為重要的。
“住所周圍有較多公共體育設施和收費的體育場所”這個因素是考慮社區(qū)周邊體育設施和體育俱樂部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社區(qū)體育設施資源是社區(qū)居民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保障,體育設施是否完善直接影響社區(qū)居民的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8]?!白∷車用竦捏w育鍛煉參與度很高”這個因素主要是社區(qū)體育鍛煉氛圍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越多人參與體育鍛煉就會造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吸引更多的中學生體育鍛煉?!霸谧∷車M行鍛煉時能夠得到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因素,體現了社區(qū)專業(yè)人士對中學生體育鍛煉指導影響了中學生體育鍛煉。“新聞媒體對體育的宣傳力度很大”這個因素與個人體育鍛煉價值觀、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yǎng)有著很大的聯系。新聞媒體對體育的宣傳可以使個體更加深刻認識參與體育鍛煉的價值與好處,同時媒體對體育明星的塑造也可以產生明星效應,讓中學生產生體育鍛煉的興趣[9]。
1)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涉及家庭、社會、學校和自身四個方面,其中家庭因素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最大,個人因素為第二位,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為第三位。
2)家庭因素中,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最大的為“父母對中學生的支持”,其次為“父母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父母的運動習慣”三個方面。
3)個人因素中,個人是參加體育鍛煉的主體,“個人的體育價值觀”、“個人對體育鍛煉認知”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最大,其次為“運動技能的掌握”、“鍛煉動機和自我成就感”等。
4)學校因素中,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對學生體育鍛煉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依次為“學校教師對于學生體育價值觀的引導”、”對體育鍛煉的要求和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等。
5)社會因素中,“社會媒體對于體育的宣傳”是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中重要的因素,其次為“住所周圍的體育鍛煉氣氛”、“住所周圍體育場地設施”、“有無專業(yè)的社區(qū)體育指導”等方面。
6)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中,學校因素與社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大,其次是家庭因素和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等。
1)個體的生活與發(fā)展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學校和社會與學生的生活關系均較密切,為提升中學生體育鍛煉水平,家庭應給予中學生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經濟支持,家長自身也應不斷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發(fā)揮正向引導作用;學校作為對中學生進行系統(tǒng)教育的場所,應為其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技能的掌握,并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形式促進中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和自我效能感。
2)中學生體育鍛煉促進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應充分發(fā)揮其合力,協調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起高效有序的中學生體育鍛煉促進模式,以發(fā)揮體育促進中學生健康的長效機制。
3)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錯綜復雜,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本研究只基于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個人微觀系統(tǒng)進行了模型構建與分析,對于中學生其他層面和其它方面的影響因素還未涉及,所以建議后續(xù)可以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學生體育鍛煉影響因素,并對其進行引導,增強中學生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