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鵬舉
古人云:學不可以已。這是說學習永無止境,沒有終點??墒牵瑢W習的起點又在哪里呢?
寬泛地說,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學習,學習怎么哭、怎么笑,學習萬物的觸感,學習饑餓和困倦。但這么說,又似乎降低了學習的含金量——學這些東西,就能叫學習了嗎?也許踏進學校的那一天,才是我們學習的起點?
其實,當我們真正懂得了學習的意義,感受到了學習的責任之后,根本無須任何的監(jiān)督和管理,這一刻,才是學習真正的起點。這一刻到來之前,我們在父母、老師的督促下,或許也能學會不少知識,但那不是我們學習的起點,而是父母、老師督促的起點??傊?,有一天醒來,當耳邊的“你要學習”漸漸被心中的“我要學習”取代時,我們才真正踏上了屬于自己的求學之路。
上高中之前,我和大多數(shù)同學一樣,也屬于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摸爬滾打”的那類學生,靠著一點小聰明,成績雖然不算突出,但也尚可,于是順理成章地養(yǎng)成了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學習之余打籃球、玩游戲,深夜里偷偷和喜歡的女生發(fā)短信。那時候,這些事可比什么解析幾何,什么“右手螺旋”定則重要得多。
這樣的日子延續(xù)到了中考結束后的暑假,終于迎來了這類故事中必不可少,也是俗不可耐的轉(zhuǎn)折——在那個博客盛行的年代,我上網(wǎng)沖浪的時候,隨手點進了一個叫孔慶東的人的博客。然后,我的轉(zhuǎn)折到來了。
孔慶東,北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師。他在博客上寫了很多文章,回憶他在北大讀書的歲月。那段歲月是那么的純潔而火熱,那段歲月里的故事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議而令人神往。對照之下,我忽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包括我現(xiàn)在正經(jīng)歷的,和我所能預見的,都是這么的平庸、無聊而沒有意義。在這個世界上,竟然存在著那樣一座園地,發(fā)生過并且仍然發(fā)生著那樣一種生活,若不去體驗一番,豈不是白來人間一趟?
夏天過后,我徹底成了一個堅信“生活在別處”的人,而且這個“別處”就是在北大。我的中考成績一如既往,不太突出但還尚可,足夠考進市里最好的高中,卻考不進重點班。但是,作為普通班中的一員,我在我每一冊日記本的扉頁,或潦草或工整,但都極認真地寫下:我要上北大。
立下決心之后,就該在無盡的挫折中讓決心接受考驗了。一開始,我努力彌補和成績排行榜上那一列列“學霸”的差距,卻一度越彌補差距越大。沒辦法,只好再努力一些,更努力一些。曾經(jīng)玩過的一個個游戲,在籃球場上過度消耗的一寸寸光陰,和手機里那一條條不眠不休的短信,都是我實實在在的差距。
到了高二,需要趕超的“學霸”,從一列列變成了一個個。但是我也遇到了瓶頸,連續(xù)好幾次考試,分數(shù)和排名都在原地踏步,我的成績又變得尚可。但如果現(xiàn)在都只是尚可而已,我又怎么能在北大的未名湖水中劈波斬浪呢?
于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忘我的生活,悄悄開始了。我知道北大糊弄不得,于是用了最笨的方法——每次考試如果發(fā)現(xiàn)了新的知識盲點,就把那整本書從目錄到腳注全都背下來。背完教材背教輔,背完教輔背題集。在之后的考試里,我簡直就像作弊一樣,在心里嘩啦嘩啦地翻著書。作為回報,高三第一次全市統(tǒng)考,我每一科的成績都是全校第一。
如果說在這故事中有什么不那么俗套的內(nèi)容,那恐怕就是結尾了。直接來說,就是高考失常,數(shù)學和文綜成績都比平時有所下滑,與北大錄取線相差14分。遺憾嗎?遺憾,但沒有任何借口。我收拾好行裝,南下求學。
我知道,學不可以已。求學之路沒有終點,只要堅持走下去,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前方。后來,那樣忘我的生活又重復了數(shù)百個日夜。四年后,我通過了北大的研究生推免考試,在那個金子般的十月,我終于在未名湖中,望見了自己的倒影。當然,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