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長春真人西行所見13世紀初期的絲綢之路

2020-05-13 14:06:57趙東旭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丘處機成吉思汗絲綢之路

【摘 要】 本文敘述了13世紀初期的蒙古形勢與成吉思汗詔邀長春真人西行動機。闡述了1220-1222年,丘處機應(yīng)邀攜十八名弟子西去拜謁成吉思汗,1223年春,丘處機辭別成吉思汗,一行人于冬天抵達宣德府的歷程?!堕L春真人西游記》所記載的丘處機此次往返的路程及沿途風(fēng)光,展示了13世紀蒙古帝國擴張以來的一條新型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干線及走向,它體現(xiàn)了綠洲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互動交匯,是蒙元初期草原與綠洲絲路交通線關(guān)系的具體反映。同時,也為當(dāng)今“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可鑒的經(jīng)驗。

【關(guān)鍵詞】 丘處機;成吉思汗;草原;綠洲;絲綢之路;中西交通

一、13世紀初期的蒙古形勢與詔邀真人西行動機

《長春真人西游記》一書,是在長春真人丘處機仙逝之后,由當(dāng)年跟隨丘處機西行的弟子之一李志常編纂。此書細致還原了長春真人丘處機一行人西行覲見以及東歸燕京的整個行程。其中,整個行程發(fā)生的背景是在13世紀初期,這一時期,對于東亞北部的蒙古來說,意義重大。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鐵木真“大會諸王群臣,建九游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難河之源?!盵1]從此,蒙古政權(quán)正式的建立了起來,也就是從此時開始,剛即位的“成吉思汗”鐵木真便開始著手整頓消除周邊的各種威脅力量。其中,蒙古的宗主國——金朝,作為蒙古最近且最具有威脅的一支力量,且當(dāng)時的金朝皇帝完顏璟“肆行暴虐”,[2]使得鐵木真有意攻打金國。自從依附金朝大敗塔塔兒后,鐵木真部一直向金朝納貢。當(dāng)時,金朝派遣衛(wèi)王允濟來凈州接受貢獻,但鐵木真卻“見允濟不為禮”因而得罪了金朝,[3]之后蒙金關(guān)系破裂。元太祖六年(1211),鐵木真親率大軍伐金。經(jīng)過野狐嶺、烏沙堡、會河堡等戰(zhàn)役,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zhàn)懷來、縉山,大敗金軍。元太祖九年(1214)三月,集兵金中都(今北京)北郊。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童男女以及馬匹后退出居庸關(guān)。六月,鐵木真遣部將三摸合、 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的金乣軍進攻中都并于次年五月克城。元太祖十二年(1217),成吉思汗令木華黎指揮攻金戰(zhàn)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成吉思汗西征的原因,據(jù)《草原帝國》載,1218年,一支大多由穆斯林組成的蒙古商隊在錫爾河中游的花剌子模邊境訛答拉(今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錫爾河交匯處)遭到劫掠,商隊中一百名組織成員被花剌子??偠教幩?。[4]成吉思汗怒并以此為借口,率師親征。

伴隨著蒙古大軍踏上西征之路,成吉思汗卻于此時詔邀長春真人丘處機西覲。從蒙古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角度來看,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便是成吉思汗個人希望延年益壽。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1219年成吉思汗已經(jīng)將近60歲,在古時已屬高齡。此時也正值蒙古帝國的上升期,成吉思汗的霸業(yè)蒸蒸日上,但是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因此,尋求“長生之術(shù)”便成為成吉思汗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再加上“邱公行年三百余歲”的傳聞,[5]使得全真教具有長生之法的傳說深入成吉思汗的心中。

在《長春真人西游記》卷上成吉思汗與丘處機初次見面的對話中也能夠體現(xiàn):

上勞之曰:“他國征聘皆不應(yīng),今遠逾萬里而來,朕甚嘉焉?!睂υ唬骸吧揭霸t而赴者,天也?!鄙蠍偅n坐。食次,問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師曰:“有衛(wèi)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上嘉其誠實,設(shè)二帳于御幄之東以居焉。[6]

成吉思汗初見丘處機便詢問“長生之藥”,可見其對于長生不死之事的重視;以及將這一話題擺到了首要位置,足見鐵木真的急切心情。

其二,便是成吉思汗的宗教寬容政策以及丘處機的全真一派教義在當(dāng)時民間的極高威望。由于丘處機執(zhí)掌全真教后,提倡“除情去欲,忍恥含垢”“以柔弱為本”,“苦己利人”不抗爭、不謀利、鼓勵百姓在困苦條件下逆來順受。這些理念,既包含了佛釋苦煉、修行、普濟、利他等核心內(nèi)容,又與儒家仁義道德、天人合一的處事哲理相符,將三教融合為全真教派之宗義。[7]因此,全真教在民間的威望急劇提升。 而對于成吉思汗來說,他對不同宗教的態(tài)度是十分寬容的,他所制定的《大扎撒》中就記載有許多關(guān)于宗教的法規(guī):“對宗教要寬容,對寺院和教職人員以及長者要尊重,對貧者要慈悲?!薄耙患訁^(qū)別地尊重一切宗教。他認為信奉宗教是神的要求”“切勿偏重任何宗教,應(yīng)對各教之人待遇平等”。[8]因此,蒙古上層統(tǒng)治者的這種對各種宗教的寬容思想,加之全真教在中原人民中的極高威望,促使了成吉思汗對以丘處機為的代表的全真教的接受與尊重。

其三,便是成吉思汗出于穩(wěn)定政局的考慮,希望通過丘處機來輔佐自己對征服地區(qū)的統(tǒng)治。當(dāng)時的金朝、南宋等政權(quán)也相繼邀請丘處機前去講學(xué)。但丘處機均以:“我之行止,天也。非若輩之所及知。當(dāng)有留不住時,去也?!盵9]為借口拒絕前往。而丘處機此次應(yīng)成吉思汗召西覲也是他審時度勢的舉動,在丘處機見到成吉思汗后曾經(jīng)說過:“山野奉詔而赴者,天也?!北闩c之前的推脫借口相呼應(yīng),表明了丘處機認為蒙古具有統(tǒng)括東西之局,順應(yīng)了歷史大勢,因此暗生輔佐之意。王惲《大元尹公道行碑銘》提出:“至是師請曰:道其將行,開化度人,今其時矣!長春為首肯,決意北覲?!盵10]尹志平對當(dāng)前蒙古的形勢用“今其時矣”來勸說丘處機,也就是有利于全真教之后的“開化度人”,商挺《大都清逸觀碑》也云:“及南歸至蓋里泊,謂眾曰: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無室,行無食者,皆是也。立觀度人,時不可失?!盵11]其中,“時不可失”體現(xiàn)了對時局的精確把控,將立觀度人弘揚教法作為第一要義,希望通過蒙古統(tǒng)治者來壯大全真教的影響。

而對于成吉思汗而言,由于宋、金兩朝均對全真教如此重視,因此得到全真教的支持,無論從穩(wěn)定民心,還是為日后的南下攻滅金、宋開疆拓土的政治層面考慮,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其征召丘處機的詔書中曾出現(xiàn)如:“豈不聞渭水同車 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弦闊,有失躬迎之禮……謹邀先生暫屈仙步, 不以沙漠游遠為念;或以憂氏當(dāng)世之務(wù), 或以恤朕保身之術(shù), 朕親侍仙座, 欽惟先生將咳唾之余, 但授一言, 斯可矣?!盵12]的話語,以“渭水同車”、“茅廬三顧”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求賢若渴的心理,請求長春真人前來輔佐自己,傳播教化。

因此,上述原因,如果單把其中一項或兩項原因割裂開來作為成吉思汗詔邀長春真人的動機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將三種原因集中起來分析,才更有說服力。即:全真教一派的教義在中原地區(qū)吸引了廣大人民的信奉,使成吉思汗看到了全真教的群眾基礎(chǔ),并且因為其教義中的“以柔弱為本”,“苦己利人”不抗爭、不謀利、鼓勵百姓在困苦條件下逆來順受的理論,使成吉思汗懂得運用道教思想管理自己的臣民使民心安撫,有利于自己對于今后征服地區(qū)的穩(wěn)定統(tǒng)治。這兩個原因缺一不可,用意在于借助全真教的教義傳播系統(tǒng)及其在漢人地區(qū)的影響力,幫助自己籠絡(luò)民心進而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加之成吉思汗將近60高齡身體每況愈下,但其霸業(yè)蒸蒸日上的現(xiàn)實,成為了最終遣使詔邀長春真人的最終動因。而成吉思汗之所以詔邀成功,當(dāng)然上述丘處機的“山野奉詔而赴者,天也”“立觀度人,時不可失”等主觀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雙方共同作用,最終促成了此次西覲,進而促進了13世紀初期的“綠洲絲綢之路”與“草原絲綢之路”兩大地帶的互動與交流。

二、13世紀初綠洲、草原“絲路”的交匯

眾所周知,自張騫出使西域以來,開辟了沿塔里木盆地南北兩線、溝通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地區(qū)的傳統(tǒng)“綠洲絲綢之路”;而另一條絲路經(jīng)濟帶——草原絲綢之路,也伴隨自唐代參天可汗道的開辟走向更加完善的發(fā)展階段,歷經(jīng)唐、遼兩朝的經(jīng)營,使得這條“自代北至河曲逾陰山,盡有其地。”[13]經(jīng)阿爾泰山區(qū)諸地直至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逐漸繁盛成熟了起來。

然而漢唐時期從長安至中亞的古“絲路”在宋金之后逐漸衰敗。[14]這為13世紀初蒙元“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chǔ)條件。

元太祖十四年(1219)冬季十二月,成吉思汗遣劉仲祿等至東萊,“傳皇帝所以宣召之旨?!遍L春真人領(lǐng)旨后,等做完上元節(jié)的大醮之后便隨蒙古使者啟程。元太祖十五年二月初,長春真人一行人到達濟陽,二十二日到達盧溝(今北京西郊),進入原金中都燕京。金興定五年、元太祖十六年(1221)二月,丘處機一行人從燕京出發(fā),正式踏上西行之路。接著一行人從翠屏口北上,度野狐嶺(今河北張家口西北)、撫州(今內(nèi)蒙古興和縣)、蓋里泊(今伊克勒湖)、魚兒濼(今內(nèi)蒙東南的達里諾湖)。四月初至斡辰大王(成吉思汗四弟)帳下(今內(nèi)蒙古新巴爾虎旗東),又西北行,經(jīng)陸局河(今克魯倫河),翻長松嶺(今杭愛山),過石河(今鄂爾渾河)至窩里朵(即窩魯朵)。七月,經(jīng)鄂特洪騰格里峰(杭愛山主峰),到達阿不罕山(今蒙古國科布多東南部的宗海爾汗山),北面為鎮(zhèn)海城(今蒙古國西部的科布多)。丘處機命弟子宋道安等九人建觀,名曰“棲霞觀”。丘處機與其余弟子于八月十五抵達金山(今阿爾泰山),經(jīng)白骨甸(今準格爾盆地)。從八月底開始,先后到達陰山(今新疆天山東支博格達山)、和州(即火州,今吐魯番東南)、鱉思馬(即別失八里,其地在唐朝時為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北)。九月至回紇昌八剌城(今新疆昌吉境內(nèi)),過天池(今賽里木湖),九月底,至阿里馬城(今伊犁霍城,察合臺汗國都城)。十月中旬至大石林牙(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比什凱克),又西行至塞藍城(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塔什干及奇姆肯特城一帶)、塔什干城,過錫爾河。十一月至邪米思干(今撒馬爾罕)。元太祖十七年(1222)三月中旬,經(jīng)由鐵門關(guān)(今撒馬爾罕以南拜松)、碣石城(今撒馬爾罕以南的沙赫里夏孛茲),四月至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成吉思汗行營。

從長春真人丘處機一行人的西行路線可以看出,該線路與漢唐時期的西域交通線路完全不同。[15]結(jié)合當(dāng)時東亞大陸的政治環(huán)境來看:僅亞洲北部地區(qū)屬于蒙古帝國的控制范圍,南部仍有金朝以及西夏政權(quán)未被完全消滅,這亦是丘處機的西覲選擇自北上而西行路線的原因之一;而原因之二是因為當(dāng)時蒙古帝國的緣起、發(fā)展以及向西擴張,基本均在北方,東西交通主要線路也自然以北方為基礎(chǔ)了。[16]

而正是由于13世紀初期這條新道路的開辟,使得漢唐時期的傳統(tǒng)“綠洲絲綢之路”與逐漸繁榮的“草原絲綢之路”發(fā)生了一次創(chuàng)新性的互動。

對于中原而言,通常游牧與農(nóng)耕文明的劃分是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南屬于農(nóng)耕文化圈,而長城以北則屬于游牧文化圈。其實,對于西域地方而言,同樣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將古代西域劃分為草原游牧經(jīng)濟圈以及綠洲農(nóng)耕經(jīng)濟圈,而劃分兩大經(jīng)濟圈的地理界限就是西域地區(qū)的地理核心——天山。從《長春真人西游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陰山”南北的不同情況。因為丘處機的西域行程路線大致是自北向南行,故以到達“陰山”為界,從前后沿途的景色與食物的記載可以清楚地看到草原與綠洲這兩大經(jīng)濟帶的特征。首先,在一行人到達陰山之前,長春真人一行過蓋里泊后曾有詩云:“地?zé)o木植惟荒草,天產(chǎn)丘陵沒大山。五谷不成資乳酪,皮裘氈帳亦開顏?!盵17]四月至斡辰大王帳下,大王曾以牛馬百數(shù)車十乘送行。之后眾人抵達一處平野,其旁“山川皆秀麗,水草且豐美”。[18]在《長春真人西游記中》還有對當(dāng)?shù)赜文撩褡宓拿枥L:“皆黑車白帳,隨水草放牧?!薄捌渌啄燎耀C,衣以韋毳,食以肉酪?!币陨戏N種記載,不論是當(dāng)?shù)厝说囊轮?xí)性,亦或是沿途景色,無一不是草原游牧地帶的顯著特點。伴隨著丘處機一行人抵“陰山”后,繼續(xù)西行沿途的景色有了重大改變,原本的“走石吹沙振大風(fēng)”的景象不復(fù)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水眾能資稼穡干,名鎮(zhèn)北方為第一”“歷二小城,皆有居人”的農(nóng)耕定居景象。并且,在食物方面,《長春真人西游記》對各種瓜果的記載尤為詳細:“陰山前三百里和州(今吐魯番東南)也,其地大熱,蒲萄至夥”“時回紇王部族供蒲萄酒,供以異花、雜果、名香”“至回紇昌八剌城……洎其夫人勸蒲萄酒,且獻西瓜,其重及稱,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有也?!盵19]不論是多次提到的葡萄,還是異花、雜果、西瓜、甜瓜等,種種作物與水果,無不展現(xiàn)了他們在西行陰山途中綠洲農(nóng)耕地帶的景象,與之前的游牧“行國”不同,此時眾人所見皆為城鎮(zhèn),表明了當(dāng)?shù)厝藗兊亩ň恿?xí)俗。且水果味美甘甜,與中原存在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是典型的沙漠綠洲中日照強、溫度高的特點造成了瓜果的味香甘甜?!堕L春真人西游記》記載,等到眾人到達中亞大石林牙后,見此地“平地頗多,以農(nóng)桑為務(wù),釀蒲桃為酒。果實與中國同。唯經(jīng)夏秋無雨,皆疏河灌溉百谷用成”更是與之前所見的綠洲經(jīng)濟帶的景色相印證。對于在到達陰山(天山)前后出現(xiàn)如此的景觀特征對比。日本學(xué)者松田壽男指出,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在天山山脈北面鋪展開來,山南則是綠洲,從而天山成為劃分兩種世界的一條界線。[20]

自古以來,人們往往把農(nóng)耕和游牧作為一種對立體來看待,從農(nóng)耕民族角度來看,草原民族的生產(chǎn)方式是落后的、原始的、野蠻的;而農(nóng)耕文明的生產(chǎn)方式與之相比則是先進的、發(fā)達的。這樣的觀念使得兩種經(jīng)濟生產(chǎn)方式以至于兩種文化往往被敘述成為了一種矛盾。[21]而13世紀初期,蒙古使者與長春真人西行所走的這一條干線,則將這兩種“矛盾”的經(jīng)濟帶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從元太祖十四年(1219)至元太祖十七年(1222)八月,丘處機至“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行宮覲見成吉思汗的這段時期,蒙古大軍進攻花剌子模并連克數(shù)城,1220年,蒙古大軍攻克都城撒馬爾罕后又相繼攻克你沙不兒(今伊朗東北部呼羅珊省內(nèi)沙布爾)等十余座名城,直到里海之濱。蒙古大軍西征擴張的同時極為重視驛站的建設(shè),《長春真人西游記》中丘處機西行與東返途中,多有蒙古大小部落迎送護衛(wèi),宿有廬帳,食以佳肴,尤其是至阿里馬城時當(dāng)?shù)氐倪_魯花赤安排丘處機住宿在“西果園”,品嘗到了一種名為“阿里馬”(即蘋果)的水果,為當(dāng)?shù)靥禺a(chǎn)。這樣的記載亦說明了此時作為游牧民族的蒙古與定居農(nóng)耕經(jīng)濟方式的接觸。并且,丘處機等人往返順暢無阻,亦可見當(dāng)時蒙古軍事交通的成熟。因此,蒙古大軍西征所開辟的這條軍事干線,伴隨著長春真人西行,不僅被賦予了軍事上的重要意義,在文明交往方面,也被賦予了其獨特的內(nèi)涵,成為了溝通草原與綠洲的一條新型“絲綢之路”。

對于西域地區(qū)而言,自然地理狀況與人類的政治經(jīng)濟活動是相互適應(yīng)的,即:綠洲地帶往往與農(nóng)耕文明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并且在傳統(tǒng)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綠洲作為決定性因素,它的分布在絲路延伸取向和定位選線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綠洲以及在綠洲農(nóng)業(yè)基礎(chǔ)上建立的城鎮(zhèn)王國的分布與絲綢之路分布的主脈絡(luò)也具有一致性。但傳統(tǒng)綠洲絲綢之路在宋金對峙之后逐漸衰落,而《長春真人西游記》中所記錄的新型絲綢之路則以天山為界線,再次打開了閉塞已久的東西南北的交往路線。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一直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內(nèi)容,而這種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本身就具有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作用,是建立多民族間友好關(guān)系和中外貿(mào)易合作的基礎(chǔ)與生命線。長春真人西行的這條道路為13世紀蒙古時期軍隊、物質(zhì)往來之主要干道,也是交通史上的一條重要線路,它不僅溝通了東西方的物質(zhì)文化交流,更以天山為界,使得北部的“草原文化”與南部的“綠洲文化”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造就了“草原絲綢之路”與“綠洲絲綢之路”的完美交匯融合。13世紀新型絲綢之路的形成與拓展,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文化交流、碰撞與傳播中來,成為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開啟了中外多種文化交流的新時期。

三、13世紀初新型絲綢之路對當(dāng)今“一帶一路”之意義

由上文的討論可知,13世紀初期,伴隨著成吉思汗的西征以及長春真人丘處機的西行,一條嶄新的兼容草原與綠洲兩種不同文化體系的新型“絲綢之路”應(yīng)運而生。從此時期開始,隨著這條道路的不斷擴大,這條道路不僅接納了蒙古軍隊、使臣以及商旅的往返交通,還為連接?xùn)|亞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人民交往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馬可波羅、魯布魯克等知名商人、教士,即多取此路來華。大蒙古國,作為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不僅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也在13世紀初期新型絲綢之路的基礎(chǔ)上不斷擴展,最終打通了中西交往對話的通道。蒙元帝國的建立,“于是四方往來之使,止則有館舍,頓則有供帳,饑則有飲食,而梯航畢達,海宇會同,元之天下,視前代所以為極盛也。”[22]“行國”與“城國”的交流日益密切,一個“綠洲—草原”命運共同體的雛形,也伴隨著蒙古帝國西征以及長春真人西行路線的開辟逐漸形成。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這一主題,對當(dāng)今紛繁復(fù)雜的世界局勢下的中國,仍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3 年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根植于歷史但面向于未來;源自中國但屬于世界。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中巴、中蒙俄、新歐亞大陸橋等經(jīng)濟走廊為引領(lǐng),一個復(fù)合型的基礎(chǔ)設(shè)施網(wǎng)絡(luò)正在形成。近六年來,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并推動了“一帶一路”倡議,從亞歐大陸到美、非、大洋洲,為國際經(jīng)濟互利搭建了新的平臺,為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新的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反映了中國謀求世界和平的良好意愿。上百個國家與地區(qū)的共同參與是“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舞臺深得民心的證實。它將表明,在當(dāng)今世界貿(mào)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環(huán)境下,在世界逆全球化抬頭的大背景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加符合世界廣大人民的共同心愿,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一帶一路”建設(shè),通過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促進投資增長,增加了沿線國家的財政收入,為沿線各國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因此,13世紀初蒙元絲綢之路的價值并不是只是單純的歷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學(xué)術(shù)理論價值,它的內(nèi)在價值還體現(xiàn)在它對于現(xiàn)在中國乃至世界人類文明的偉大借鑒意義。中國,汲取了歷史的偉大經(jīng)驗:在800年前,一條道路的開辟,使得之后亞歐大陸的兩大文明區(qū)——“綠洲”與“草原”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成為了當(dāng)時的“命運共同體”;而現(xiàn)在,中國倡議并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gòu)想,努力與沿線各國共同畫好“一帶一路”這一宏大的美好發(fā)展藍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作為負責(zé)任大國的擔(dān)當(dāng)和智慧。

【參考文獻】

[1][2] [明] 宋濂.元史.卷1《太祖紀》上 [M].北京:中華書局,1976.13.

[3] [明] 宋濂.元史.卷1《太祖紀》上 [M].北京:中華書局,1976.15.

[4] 勒內(nèi)·格魯塞著,藍琪譯.草原帝國[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8.304.

[5] 丘處機著,趙衛(wèi)東輯校.丘處機集[M].濟南:齊魯書社,2005.243.

[6][9][17][18][19] 李志常著,黨寶海譯注.長春真人西游記.卷上 [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70. 5. 27. 32. 50.

[7] [宋] 王喆著,白如祥輯校.《王重陽集》《重陽真人金關(guān)玉鎖訣》[M].濟南:齊魯書社,2005.4.16.287.

[8] 額郃真·哈拉-達旺著,陳弘法譯.成吉思汗:一位統(tǒng)帥及其遺產(chǎn)[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146.

[10][11][12] 陳垣編纂.道家金石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689.614. 445.

[13] [元] 脫脫.遼史.卷1《太祖紀》上 [M].北京:中華書局,2016.11.

[14][15] 丘進.長春真人西覲與蒙元時期“絲綢之路”[J].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8.47(5)122.

[16] 周良霄、顧菊英.元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4-50.

[20] 松田壽男著,陳俊謀譯.古代天山歷史地理學(xué)研究 [M].北京:中央民族學(xué)院出版社,1987.25.

[21] 黃適遠.以天山為坐標:草原文化和綠洲文化的多樣性互動[J].喀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5.36(1)43.

[22] [明] 宋濂.元史.卷101《站赤》 [M].北京:中華書局,1976.2583.

【作者簡介】

趙東旭(1996.11—)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xué)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歷史地理.

猜你喜歡
丘處機成吉思汗絲綢之路
丘處機:一代道宗被錯認豪俠
中外文摘(2021年18期)2021-11-05 12:34:30
成吉思汗
寶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53
丘處機其人及其政治解讀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shè)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友誼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友誼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戰(zhàn)略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44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軍事歷史(1996年5期)1996-08-20 07:21:20
成吉思汗
軍事歷史(1984年4期)1984-01-18 08:29:46
渝北区| 望城县| 濉溪县| 泽普县| 岳阳市| 宁远县| 托克托县| 历史| 霍州市| 临城县| 乌拉特后旗| 周宁县| 张家口市| 紫阳县| 郓城县| 龙井市| 恩平市| 新龙县| 洮南市| 沭阳县| 雷山县| 大竹县| 灵山县| 马山县| 喜德县| 铜梁县| 宜黄县| 闸北区| 和硕县| 小金县| 虞城县| 沭阳县| 克东县| 南木林县| 崇左市| 平泉县| 洛川县| 柘荣县| 邵东县| 于田县|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