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草
摘要:研究“三言”“二拍”中女性的愛情和婚姻可以了解晚明人文思潮影響下對女性的尊重與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還可以理解明代世人由于對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判斷產(chǎn)生嬗變并開始重視人性,許多作品已試圖越過傳統(tǒng)思想的固有軌道,沖破理學的藩籬,描繪了社會的種種微妙變化、思想的萌動和女性的覺醒。
關鍵詞:“三言”;“二拍”;女性;自我意識
“極摹人情世態(tài)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三言”“二拍”是明代成就最大的兩個白話短篇小說集,其中有超過一半篇目都是關于男女戀情和婚姻生活的,從眾多方面展示了社會百態(tài)。“三言”“二拍”中的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豐富而又飽滿,性格迥異而又各具特色,她們多是來自市民階層,具有著新的意識和行為,體現(xiàn)了她們個人的價值理念和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1)明代中葉隨著城市商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思想控制的松動,人道主義思潮的擴展和深化,追求男女平等成為婦女解放所必須逾越的溝壑,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也就成為了一種強大的呼聲?!叭浴薄岸摹敝械挠幸欢ù硇缘呐匀宋?,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女性的自我意識,以下幾點為例。
一、追求婚姻自主,把握自身命運
“中國古代的婚姻觀念排斥情愛,所以中國古代人的婚姻生活幾乎是一片缺乏情愛的沙漠……極少數(shù)女性(自然也包括與之等量的男性)極幸運地獲得的含有情愛的婚姻也會受到外力的摧殘。”(2)然而真情有時不能被外力壓制著,有情有愛的女性,尤其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在遇見自己心儀之人時,就會隨從自己的內(nèi)心,大膽地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改變了自己已有或者將要有的生活軌道,通過種種手段去實現(xiàn)彼此的結合。(3)《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寫到孫潤有姐名為珠姨,早已與劉慧娘之兄劉璞訂下婚約。劉璞久病不愈,孫潤男扮女裝代姐出嫁,妹妹劉慧娘代兄行拜堂禮。后劉母讓慧娘陪嫂子夜宿,不想二人陰差陽錯倒成了真夫妻。到事情敗露,劉慧娘執(zhí)著要求做孫潤之妻,原已有婚配的慧娘不顧傳統(tǒng)禮教,敢于為自己的婚姻幸福去對抗父母。事情鬧到公堂之上,慧娘仍不懼官威,不顧父母反對,不惜以死相逼也要跟相愛之人共結良緣,喬太守承認了男女相愛的合理性,成就了兩段姻緣。可見深居閨閣的少女,在遇見自己的有情郎時,不再被動地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堅持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主動地選擇自己的心愛之人。(4)《張溜兒熟布迷魂局 陸蕙娘立決到頭緣》主人公陸蕙娘在丈夫的強迫下,利用自己的容貌去詐騙錢財,她曾多次勸誡丈夫未果,故而只能這樣屈辱的生活。但是她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和婚姻不該這樣任人擺布,與沈燦若私奔,過上了幸福的、不再被逼迫的生活。作者不但沒有對這位離開丈夫另覓良人的女性做出譴責,反而給予熱情贊頌。(5)《崔待詔生死冤家》中的主人公璩秀秀與愛人私奔、被迫害,最終為了愛情犧牲生命卻只能做鬼夫妻,像這種先離婚再結婚的行為完全突破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傳統(tǒng)教條的羈絆,像秀秀這樣為了追求幸福,跨越了死亡和空間上的限制,都是張揚了婚姻自由,表現(xiàn)出來強烈的自主意識。
二、追求情愛自由,淡薄傳統(tǒng)觀念
在封建的男權主義社會之中,眾多女性深居閨閣,足不出戶,沒有正當?shù)穆殬I(yè)和獨立的經(jīng)濟收入,在經(jīng)濟和人身自由上都依附于男性,沒有獨立人格和感情自由可言。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規(guī)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只能從一而終,對于男性而言,女性不過是傳宗接代和操勞家務的工具。隨著明代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王學左派所主張的“天理在人欲之中”的觀念興起,情欲開始成為文學反映的重要部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本能地反映出了人的欲望,對于一些女性而言,即使她們的人身自由被限制,卻控制不住她們的內(nèi)心。
(1)《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一文中,蔣興哥因經(jīng)商出門在外,妻子王三巧被糧商陳大郎和薛婆設計,三巧紅杏出墻。在被丈夫蔣興哥休棄后,再嫁吳知縣,后與前夫復合得以團圓。從傳統(tǒng)的封建傳統(tǒng)倫理綱常來說,王三巧無疑是觸犯了“七出之條”,然而作者的筆下并未對她進行批判或者譴責,相反塑造了其圓滿的結局。在王三巧被休想要自盡的時候,被母親勸阻,認為她還可以另結良緣,可以不去計較被休之事。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貞操觀念在當時的市民階層已經(jīng)很淡薄了,女性的自我意識也愈加強烈。(2)《通閨閣堅心燈火 鬧囹圄捷報旗鈴》中的羅惜惜在學堂與張幼謙相愛,私自訂了終身,后來惜惜被父母嫁與他人,她誓死反抗,并與幼謙私下幽會。羅惜惜看起來比張幼謙更勇敢,更大膽,還提出了以燈火為暗號的約會計劃,張顧慮幽會時會露破綻之時,惜惜也是毫無畏懼,這個年輕的女子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敢于違背“父母之命”而與自己的愛人約會,這完全不是一個傳統(tǒng)的大家閨秀該有的作為,打破了封建傳統(tǒng)觀念里界定的對淑女的認識。(3)《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一文中,賀秀娥對吳衙內(nèi)一見傾心,欲與之交好。積極主動地向吳衙內(nèi)展開攻勢,并在與他云雨之后,想方設法將公子藏在床下,夜夜歡好,被發(fā)現(xiàn)后還一直為公子開脫,并表明了“非君不嫁”的決心,最終得到了父母的體諒,獲得幸福。這種明顯就是把情放在了禮的前面,無視禮教、努力爭取、打破門第觀念,敢于追求情愛自由。
三、追求人格獨立,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在封建社會里,倡導的主要理念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代女性很少有受教育的權利,更沒有施展才華的場合和機會,這使得她們的聰明才智,才能天賦逐漸被抑制和扼殺了。而在“三言”“二拍”中,有不少篇章否定了傳統(tǒng)理念,刻畫了一些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的女性形象,她們以自己的才智、膽識、智謀、烈性等等方面,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人格尊嚴,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4)《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名妓杜十娘一直有從良之志,日積月累地積攢了一個百寶箱,希望將來潤色郎裝,成就自己的姻緣。從這點上來講,她并不是自愿出賣自己,她也在追求人格的獨立和完善。經(jīng)過考驗最終選擇了李甲托付終身,在離開妓院后,卻被李甲轉賣他人,這種情感上的背叛使得杜十娘萬念俱灰,追求美好人生已不復存在,她不甘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再次被踐踏,怒斥了奸人和負心漢,抱著百寶箱投江而死。向那個黑暗瘋狂的社會做出最后的控訴和抗議。(5)《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中女主人公聞俊卿出身武官之家,武藝高強、風姿絕世,志氣堪比男子。當其父被誣投在獄中時,她到衙門上下打點,又親自去京城為父申冤,從她身上看到的豪邁氣魄,對自己的那份自信,即使是男兒身也未必做不到,最后將父親救出獄。聞俊卿區(qū)區(qū)一個小女子,憑借著一身高超的武藝和聰慧敏捷的頭腦,與無比自信的信念,挽救了父親的名譽和生命。通過她,我們可以看到只要給予女性發(fā)揮能力的機會,她們就能扛起與男子相當?shù)呢熑巍!独钚闱淞x結黃貞女》塑造了一個具有經(jīng)營才能的黃善聰。編著者一開篇夸贊巾幗不讓須眉,文章不但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反映了商人的生活,而且通過藝術描繪肯定了女子經(jīng)營實業(yè)的才能和應變能力。
“三言”“二拍”故事多有來源,但經(jīng)由作者強調(diào)真情的思想在“三言”的選編方而得到了體現(xiàn)。作者同情婦女、主張婦女自由、獨立的思想在作品中也得以彰顯,雖然也在情感意義上顯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整體而言,表現(xiàn)了市民階層強烈的自我意識,尤其是通過刻畫敢于跳出傳統(tǒng)倫理束縛的女性形象,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出來了只有女性意識的全面覺醒,封建社會的女性才能夠擺脫封建禮教的桎梏,進行人性解放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