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清波
閱讀,是幼兒語言發(fā)展、心智成長的必要方式。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各年齡段幼兒集體閱讀活動的組織,既有共通之處,也有很多區(qū)別。采取適合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特點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提升思維能力、深化情感體驗,實現(xiàn)品質閱讀。
各年齡段閱讀活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當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作品特點,有適當?shù)膫戎刂?,以激發(fā)幼兒興趣,支持有效閱讀。
1.小班:側重創(chuàng)設真實可感的閱讀情境
小班幼兒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具體形象性,可運用現(xiàn)場實境、直觀教具、角色扮演、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創(chuàng)設真實可感的閱讀情境。
如閱讀《小熊請客》時,我準備了甜甜的香蕉、酸酸的山楂片、咸鮮的香腸片,讓幼兒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品嘗,從而真實地投入“請客”的故事情節(jié)中,體會做客的快樂,并理解相關詞匯。又如在閱讀《大灰狼娶新娘》時,我精心準備了道具:紅蓋頭、尖尖的爪子、粗粗的尾巴。幼兒打扮成“大灰狼新娘”,和教師一起表演故事,在生動的閱讀過程中理解情節(jié)。這些真實可感的閱讀情境,讓小班幼兒全程興致盎然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2.中班:側重創(chuàng)設“留白”思考的閱讀情境
中班幼兒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逐漸提升。我注重創(chuàng)設“留白”思考的教學情境,讓幼兒在有支持又有挑戰(zhàn)的閱讀情境中,將信息要素前后聯(lián)系,有的放矢地思考、表達。
如故事《春天的電話》,主要表現(xiàn)了“動物、生活習性、季節(jié)特征”之間的聯(lián)系。我從圖片和錄音方面進行“留白”處理,缺失一些關鍵信息,從而激發(fā)幼兒思考表達??梢允撬伎紕游铩⒓竟?jié)特征和生活習性相應的聯(lián)系——“小黑熊為什么要告訴小松鼠樹上的雪融化了?”可以提供角色猜測對話內容——“猜猜看,小松鼠會對小白兔說什么呢?”也可以提供春天特征猜測小動物——“小白兔說河里的冰融化了,這個電話是打給誰的呢?為什么?”“留白”有效提升了幼兒觀察、思維的目標性、有序性,提升連貫表達能力。
3.大班:側重創(chuàng)設全面解讀的閱讀情境
大班幼兒的閱讀內容,角色相對繁多,情節(jié)相對復雜。我借助“圖標”的力量,支持幼兒全面理清作品脈絡、讀透作品主題。
如閱讀《小男孩抓熊》,小男孩一路經(jīng)過了許多地方,就制作了各個地點的小圖標,讓幼兒進行排圖操作,有效幫助幼兒理清了情節(jié)發(fā)展線索,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又如閱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我利用圖標“領帶——圍巾、襯衫——船帆、皮鞋——房子、皮帶——小路、襪子——睡袋”,在一幅圖上簡明扼要地表現(xiàn)了巨人幫助小動物的全過程,為幼兒完整感受、連貫講述提供了支架。
總而言之,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是一味地追求各種手段的堆砌,只有切合幼兒的年齡和發(fā)展水平,切合作品的特點,才能有效支持幼兒進行閱讀。
在集體閱讀活動中,提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可以體現(xiàn)教育目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問有很多種類,比如:描述性提問、判斷性提問、推想性提問、分析性提問、雙向性提問等,閱讀活動中可以綜合運用。教師要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與經(jīng)驗水平,由淺入深、從易到難,設計適宜的問題情境,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1.小班:提問側重具體化,指向性明確
小班幼兒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系、畫面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情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表達能力也比較弱,只能用簡單句表達。我使用具體細化的問題,比如:這是誰?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以此架構起幼兒對閱讀內容有序地觀察和表達。幼兒回答后,再進行梳理提升、完整講述,進一步獲得閱讀內容的信息。
2.中班:提問側重聯(lián)系性,開放性增強
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強,思維形象具體,但思維過程常呈現(xiàn)無序化的狀態(tài),因而無法理解關鍵性的故事情節(jié)。對于中班幼兒,將零碎的問題加以整合,變具體性問題為有一定聯(lián)系性的問題,以支持幼兒自主思維、展開想象、連貫表述。
如閱讀《大象救兔子》,我出示三只不同表情的小兔,播放了一段時而歡快時而緊張的音樂后,提問:“小兔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需要幼兒把小兔的表情、已有經(jīng)驗和對音樂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了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又如閱讀《巨人》時,我提問:“巨人做了什么事情?他為什么這樣做?”這對于幼兒觀察的全面性、思維的邏輯性、語言表達的連貫性都具有挑戰(zhàn),讓幼兒有機會“跳一跳,摘到桃”。
3.大班:提問側重整體性,自主性提升
大班年齡段閱讀內容更加復雜,問題如果具體細致,會導致幼兒只能“你問什么我答什么”,呆板被動地閱讀。因此我精心分析教材,多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提問設計更注重整體性,并給予幼兒必要的點撥,進一步提高幼兒獨立思考能力。
如在閱讀《聰明的小雞》時,我提問:“故事的題目是《聰明的小雞》,為什么說它聰明?請你在書中找到答案?!庇秩玳喿x《暖暖的黃圍巾》,我提問:“這個故事里有誰?黃圍巾分別有什么用?”幼兒有了思考的主線,會有意識地關注情節(jié),自主架構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自主閱讀后,我采用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幼兒表達觀點和感受:分組討論,自由結伴講述,更鼓勵幼兒提問,說說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還想知道些什么。幼兒相互解答,進行思維碰撞,經(jīng)驗共享。值得注意的是,受年齡和經(jīng)驗的限制,幼兒在表達時觀點可能很稚嫩,教師要積極地欣賞、肯定、幫助,小心地呵護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想說、敢說、會說。
文學作品常常蘊含著美好的情感,給予閱讀者心靈的溫暖和快樂。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常會在臨近活動尾聲時這樣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你喜歡誰?為什么……”希望借此能幫助幼兒體驗作品內涵。但是幼兒通常是沉默不語,或言不達意,活動氣氛也一下子低落下來。
我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反思:這樣的問題,要求有較高的概括分析能力和相應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難度比較大,有時即便能意會也不能用語言精準表達。應該通過角色扮演、經(jīng)驗遷移、情境渲染等方式,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理解作品、陶冶情操、感悟美好。
1.小班:側重親身體驗,感受作品內涵
我以一種尊重幼兒、吸引幼兒的方式,讓小班幼兒身臨其境,幼小的心靈慢慢地接受文學作品的滋養(yǎng)。
如閱讀《小老鼠做客》時,我以“鼠奶奶“的身份,引領著幼兒進入一個溫馨的親情環(huán)境。當幼兒學著輕輕敲門時,鼠奶奶說:“我的鼠寶寶真有禮貌,鼠奶奶真喜歡你呀。”當鼠寶寶再次回到奶奶家,鼠奶奶熱烈回應:“我的鼠寶寶,奶奶好想你呀?!边呎f邊和幼兒擁抱。幼兒感受到暖暖的愛,也自然萌發(fā)了關愛他人的情感。
2.中班:側重換位思考,領悟作品內涵
一般說來,中班閱讀內容的情感內涵更加深刻,會“繞個彎”。我鼓勵幼兒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的行為和心理。
如在《大熊的擁抱節(jié)》集體閱讀中,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換位式思考也隨之展開:“如果你是大熊,被小動物拒絕了擁抱,你有什么感覺?”“聽到小動物拒絕擁抱的理由,你會怎么想?”“小動物送來了擁抱,大熊的心情又怎么樣?”從而讓幼兒深刻體會大熊由“難受——后悔——感動”的情感變化;針對小動物的行為:“小動物為什么要拒絕大熊的擁抱?”“如果你是小動物,看到大熊很難受,會怎么想?”“和大熊擁抱,又會有什么感覺?”讓幼兒體會其他動物由“氣憤——寬容——開心”的心情變化,也能更好地感悟同伴間“友好相處、寬容待人”的真諦。
3.大班:側重邏輯分析,內化作品內涵
大班閱讀內容蘊含的情感內涵,更加需要教師將復雜的情節(jié)點進行梳理,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guī)律,設計一連串有關聯(lián)的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每一層次的“因和果”,逐步內化情感體驗。
如閱讀《聰明的小雞》時,我拋出了三個問題:“小雞為什么要和狐貍比賽?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比誰的嗓門大?小雞的獲勝告訴我們什么?”通過層層理性分析,幼兒得出了以下結論:小雞和狐貍比賽是想引來主人救自己。一開始比嗓門大,會引起狐貍的警覺。讓狐貍獲得跳高、舉重比賽的勝利,狐貍會放松警惕,從而上當。小雞獲勝說明了面對困難或者危險,不要害怕,要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組織閱讀活動時,教師要精心分析教材,尊重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和學習特點,用科學、適宜的教育教學方式實現(xiàn)品質閱讀,讓閱讀真正成為幼兒打開智慧和愛之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