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摘 要】 新課改的逐漸深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自然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zhàn)。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與難點,要想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作文教學的探索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為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從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趣味性作文教學的必要性,并給出相應建議。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趣味性教學
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作文教學中,始終存在學生興趣不高、寫作內(nèi)容雜亂、缺乏想象、過分堆砌辭藻而缺乏自己真情實感等問題,導致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較低。如何找好作文教學的切入點,提高作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生能夠?qū)懞米魑?,是當前大多?shù)語文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寫作欠缺真實情感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心智并不成熟,雖然想象力豐富,但是過于天馬行空,缺乏將想法轉(zhuǎn)化為文字并落實到紙面上的能力。體現(xiàn)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小學作文寫作的一項重要評分標準,而小學生缺少足夠的文字組織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導致作文辭藻堆砌現(xiàn)象嚴重,模仿色彩濃厚,形式化問題嚴峻,沒有在作文中積極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2.作文內(nèi)容與生活脫節(jié)
作文能體現(xiàn)出真情實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其內(nèi)容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許多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并不是缺乏各類素材,也不是缺少相應的加工技巧,而是作文內(nèi)容與生活脫節(jié),顯得極其“不真實”,缺乏相應的真情實感。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作文作為一種寫作的藝術(shù)或者說寫作的訓練,當作文內(nèi)容與生活脫節(jié)時,那么學生寫出的文章將會顯得極其虛假。在目前的小學作文練習中,許多學生寫出的東西十分簡單、虛假,他們并沒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而是將素材東拼西湊。
3.教師對于作文的點評反饋不足
在任何一門課程中,教師的評價反饋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是學生反思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并做出改進、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教師對于作文的點評反饋不足等問題,不可否認,教師對于作文的點評能夠為學生提供有力指導。然而,在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鮮少有教師會逐一針對學生的用詞、造句等進行針對性的點評,大部分教師僅僅是對“范文素材”進行相應的點評。
二、小學作文開展趣味性教學的必要性
趣味性教學是指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多樣的有趣的方式,選取學生感興趣或者有切身經(jīng)驗的話題,靈活安排寫作任務,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小學生受限于年齡、閱讀等限制,無法準確表達出所思所想,同時,他們的專注力有限,對于需要較長時間的寫作過程易產(chǎn)生厭煩之情,難以表達出真情實感,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鼓勵其積極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寫作能力。小學作文的趣味性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三、小學作文開展趣味性教學的途徑
1.注重作文課堂引導
在學生習作過程中,教師基本承擔了作文命題講解、寫作指導與講評等工作,學生雖然是習作的主要參與者,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失去了主動性,他們僅僅是等待教師的“點評”或“指導”。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提出命題時,不會事先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致使學生參與感進一步降低,從而造成了學生寫作水平較低的局面。因此,教師應該主動作為課堂引導,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能夠在習作過程中將創(chuàng)意、興趣與生活融入作文中去。同時,教師也可以趣味性故事或者多元化的點題方式引出作文主題,讓學生帶著好奇和求解的欲望享受寫作過程。例如,可以觀看一部關(guān)于親情的短片,引出感恩親人的作文主題。
2.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閱讀是習作的前提,寫作可以被視為一個人思想的表達與傾吐,而閱讀則是一個人對外界的思考。在日常教學中,學生“無處下筆”是常見的情況,很多學生無法將生活、素材融入作文中去,他們只會東拼西湊地將素材進行“縫合”,或者如流水賬般進行記錄,既沒有真情實感,也缺乏相應的文采思路。針對該情況,教師應該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加強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另外,面對不同層次的小學生,教師還應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和不同階段的閱讀需求,提供多樣化和多層次的閱讀指導。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
小學作文教學應該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豐富的教學媒介,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作的情境。例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體驗“買菜”“買文具”“游玩”“假期”等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分角色去扮演相應的“菜販”“文具店售貨員”“售票員”等角色,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積累素材,激發(fā)習作的興趣。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延伸,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就是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在當前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強調(diào)學生的日常素材積累,提高學生的生活體驗感,讓學生做到“有所思、有所寫”,同時,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趣味化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從而有效促進習作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余秀娣.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實施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2):157.
[2]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3,750(9):179-179.
[3]米志強.走出咬筆頭的困境——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5):97-97.
[4]王萍.放飛心靈,快樂作文——談小學趣味化作文教學[J].甘肅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