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車玉琴,王位坐,王 亮,宋越群
(1.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神經外科,遼寧 沈陽 110032;2.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神經內科,遼寧 沈陽 110032)
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又稱臉痛,屬于病理性神經疼痛,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之一。該病多發(fā)于40 歲以上中年女性,右側多發(fā)于左側,發(fā)病特點為在頭部及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qū)域內驟發(fā)性、頑固性的劇烈神經性疼痛,常伴發(fā)面部肌肉痙攣、流涎以及結膜充血流淚等癥狀,疼痛劇烈程度使患者往往難以忍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1]。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有報道認為三叉神經痛可能與病變部位小血管畸形或巖骨部位骨質畸形等因素相關[2]。臨床治療方法包括外科神經阻滯術、神經根切斷術、三叉神經節(jié)射頻熱凝術以及藥物治療等。以藥物治療為首選方法[3]。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同屬Na+通道阻斷劑,通過對神經細胞內Na+轉移抑制,阻止神經沖動的傳導,降低神經細胞興奮性,從而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藥物[4]。但在長期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單一使用奧卡西平療效有限,緩解疼痛的程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巴氯芬是GABA受體激動劑,是臨床常用可選藥物,通過調節(jié)運動神經元活性,抑制P物質(SP)以及谷氨酸釋放等起到鎮(zhèn)痛作用[5]。本次研究對我院近年收治的72 例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回顧性療效觀察,探討巴氯芬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患者72 例,按照用藥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 例。其中對照組男17 例,女19 例,年齡39~68 歲,平均年齡(50.5±6.1)歲,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23±0.51)年;觀察組男16 例,女20 例,年齡40~69 歲,平均年齡(51.2±5.8)歲,病程2~8 年,平均病程(3.52±0.68)年。納入標準:①符合《神經病學》關于三叉神經痛的診斷標準;②無癲癇,無精神障礙,無腦卒中,無腦腫瘤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病變;③入院1 個月前未接受手術治療或其他藥物治療;④無心、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疾病;⑤對本次所用藥物無過敏;⑥患者及家屬明確治療目的及方法并能夠積極配合。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奧卡西平單藥治療:在治療的第1天、第2天,每次口服奧卡西平(曲萊;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82)300 mg,1 次/d。從治療的第3天開始,每次口服奧卡西平900 mg,2 次/d??诜盟幤陂g每日進行維生素B12肌肉內注射,用法用量:50~200 μg/次,1次/d。療程4 周。觀察組采用巴氯芬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巴氯芬進行聯(lián)合治療,初始劑量為5 mg/次,3 次/d,逐漸增加劑量,每日最大劑量不宜超過100 mg?;颊咛弁锤忻黠@減輕以后使用45~60 mg/d小劑量維持治療,連續(xù)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評價:比較兩組4 周后療效。顯效:疼痛感完全消失,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降低75%以上,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疼痛癥狀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VAS評分降低50%~75%;無效: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VAS評分下降50%以下。
1.3.2 VAS評分:使用VAS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變化情況,分值范圍為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強烈。
1.3.3 血清內源性因子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P、5-HT、β-內啡肽水平進行檢測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治療4 周以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2%(35/3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1%(31/36);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VA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降低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VAS評分比較(±s)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VAS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同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VAS評分對照組 36 治療前 7.34±1.64治療后 3.82±1.84#觀察組 36 治療前 7.40±2.41治療后 2.10±1.59*#
2.3 兩組血清5-HT、SP、β-內啡肽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5-HT、SP較治療前顯著降低,β-內啡肽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血清5-HT、SP、β-內啡肽水平變化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血清5-HT、SP、β-內啡肽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5-HT、SP、β-內啡肽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同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5-HT(ng/L) SP(ng/L) β-內啡肽(ng/L)對照組 36 治療前 122.3±11.6 473.9±28.5 108.7±19.5治療后 63.5±15.4# 300.7±34.2# 210.2±23.6#觀察組 36 治療前 124.4±13.9 478.1±30.8 112.3±17.4治療后 41.1±14.7*# 229.2±31.6*# 275.4±16.6*#
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頭面部神經病理性疼痛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三叉神經的一個或者多個分支在分布區(qū)域內驟發(fā)性、反復性的電擊樣、撕裂樣或刀割樣疼痛。年發(fā)病率約為5/10萬,多發(fā)生于40 歲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逐步加重,老年群體數(shù)量的增加,三叉神經痛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國內外學者雖然對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發(fā)病機理做過大量研究,但其具體發(fā)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確,可能機制為三叉神經節(jié)異常放電,導致放電神經元及不放電神經元過度興奮而異常放電所致。臨床治療方法包括外科神經阻滯術、神經根切斷術、三叉神經節(jié)射頻熱凝術以及藥物治療等。以藥物治療為首選方法。臨床常用藥物以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為首選藥物。卡馬西平屬Na+通道阻斷劑,具有細胞膜穩(wěn)定作用,通過降低神經細胞膜Na+通透性,穩(wěn)定過度興奮的神經細胞膜而發(fā)揮作用??R西平療效好,見效快,但若長期服用,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此為卡馬西平的最大缺陷之一[6]。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同屬Na+通道阻斷劑,在治療效果方面與卡馬西平不相上下,且不良反應遠小于卡馬西平,因此在臨床上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巴氯芬是GABA受體激動劑,可通過抑制SP、5-HT等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jié)神經元活性而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臨床常用于首選藥物的輔助治療[5]。本研究中應用維持劑量巴氯芬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在臨床療效上顯著優(yōu)于單一使用奧卡西平,在相關神經細胞因子的改善程度上也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聯(lián)合用藥方案值得臨床進一步大樣本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