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本文針對《鋼筋平法識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將BIM技術應用于該課程教學中。BIM技術的應用,對該課程的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高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
【關鍵詞】BIM技術;《鋼筋平法識圖》;應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shù)據(jù)化工具,對勘察設計以及施工等許多建設主體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在《鋼筋平法識圖》課程教學中充分利用BIM技術的可視性、模擬性的特點,將2D圖像轉化為3D圖像,與平法圖像進行對比,更易于學生理解和學習這門課程。
一、《鋼筋平法識圖》課程教學現(xiàn)狀
《鋼筋平法識圖》是針對廣大建筑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101系列圖集中鋼筋的制作方法、計算鋼筋節(jié)點和構造詳圖,為學生就業(yè)打下扎實的基礎。
隨著近年來高校普遍擴招,生源質量下降,學生對手機和電腦游戲的熱愛遠遠超過了書本,教師的教學工作變得困難重重?!朵摻钇椒ㄗR圖》是一門非常抽象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極高的空間想象能力,能在大腦中進行2D平面與3D圖像的轉換和理解。這就導致了學生理解圖紙難度增大,學習過程也枯燥乏味。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可以利用BIM技術可視化、數(shù)字模擬性強的特點,降低學生對圖紙的理解難度,方便學生加快對鋼筋節(jié)點結構的認知。
BIM技術可以說是基于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上的又一次技術革命,它已經(jīng)成為當前工程建設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采用BIM技術教學,有利于學生對BIM技術的理解和掌握,彌補學生實踐能力的不足。
二、BIM技術應用于《鋼筋平法識圖》課程中的優(yōu)勢
(一)促進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
《鋼筋平法識圖》課程主要是以鋼筋的計算,梁、柱等結構為核心,用101圖集作為表達的載體,將建筑結構用平面圖紙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雖然比原來畫詳圖的方式減少了圖紙數(shù)量,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卻加大了理解的難度,尤其是初學者很難理解這樣的2D圖案。而且傳統(tǒng)的CAD教學中,一些特別復雜的立體結構,CAD并不能處理好細節(jié)問題。引入BIM技術后,則可以有效解決學生認知困難的問題,細節(jié)處理也更加到位。BIM技術可以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對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BIM技術講解三維結構相關內容,不僅可以與相關的平法內容對照呼應,還可以從側面、正面、后面甚至底面等不同的角度給學生展示結構設計。同時,學生可以明顯看到鋼筋的節(jié)點位置和構造方式,能達到部分現(xiàn)場實踐的效果。這樣既方便講解鋼筋的計算理論,也可以擴充學生的認知面。課后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一些實際的識圖和計算作業(yè),增強課程的實踐性。有條件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構造3D化的鋼筋建模圖像,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作熱情,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該課程的精髓,充分體會到建筑的立體之美。
三、采用BIM技術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平法理念還沒有完全和BIM技術相融合。整個建筑行業(yè)還沒有完全認可BIM技術,還是采用過去的施工圖平法理念。此外,BIM技術的深度、責任劃分等,行業(yè)內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制度,甚至會因為沒有軟件來讀取模型設計深度信息而產(chǎn)生糾紛。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將遇到的問題講解明白,使學生在扎實的平法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利用好BIM技術工具,在未來的崗位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時俱進。
四、結語
將BIM技術應用于《鋼筋平法識圖》課程教學中,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學效果良好。這種教學方式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辦實事,講實效”的工作態(tài)度。此外,在該課程中應用BIM技術還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達到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瑋,王敏,李燕,金晶.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精細化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6(05).
[2]張憲江.BIM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
[3]靳銘宇.淺析Autodesk Revit在中國的發(fā)展及局限性[J].華中建筑,2008(01).
【本文系山東華宇工學院2018年度教育教學與新工科研究項目“《鋼筋平法識圖》課程信息化教學研究與實踐”(2018JG1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