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萍
摘 要:介紹了曲軸失效原因與形式,敘述曲軸進行尺寸恢復時應用的表面修復技術,針對曲軸不同磨損情況,結合表面修復技術特點,通過表面修復技術綜合分析對比,提出失效曲軸進行修復時應采用的表面修復技術。
關鍵詞:曲軸;尺寸恢復;表面修復技術;對比分析
0 引言
曲軸是發(fā)動機中傳遞動力重要的高速運轉部件之一,對柴油機可靠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工作過程中,常由于曲軸失效而導致機器不能正常工作。合理選擇表面修復技術對失效曲軸進行修復,恢復曲軸使用性能,延長曲軸使用壽命,充分挖掘曲軸的潛在價值非常必要。
1 曲軸失效形式與原因
(1)磨損。曲軸在工作中承受著沖擊載荷和循環(huán)應力,使軸瓦摩擦副產生摩擦磨損,軸頸圓度和圓柱度超差而使曲軸失效。
(2)燒傷。軸瓦摩擦副潤滑不良或機油壓力不足發(fā)生抱瓦現(xiàn)象,使軸頸表面產生燒傷退火。
(3)擦傷。機油不清潔,潤滑油中有硬質顆粒致使軸頸表面產生劃痕。
2 常用表面修復技術
2.1 高速電弧噴涂技術修復曲軸
根據(jù)曲軸材質及軸頸表面硬度選取噴涂材料及制定工藝規(guī)范,打底層選鎳包鋁,3Cr13耐磨涂層為工作層。
工藝流程為:噴前檢查→噴前表面預處理→涂層設計→按工藝規(guī)范實施噴涂→噴后處理→涂層機械加工→質量檢測→包裝入庫或發(fā)運。
修復后涂層與基體之間主要是機械結合,結合強度為3~5 kg·cm-2,硬度HRC35~45,耐磨性能比較好。涂層中存在氣孔、氧化物夾雜以及殘余應力。
2.2 等離子噴涂技術修復曲軸
根據(jù)曲軸材質及軸頸表面硬度,選取噴涂粉末和制定工藝規(guī)范,過渡層選鎳包鋁粉,工作層選鎳鉻硼硅系列粉。
工藝流程為:噴前檢查→噴前表面預處理→涂層設計→按工藝規(guī)范實施噴涂→噴后處理→涂層機械加工→質量檢測→包裝入庫或發(fā)運。
修復后涂層與基體之間的結合強度可達到5.5~7.0 kg·cm-2,硬度HRC35~50,耐磨性能比較好。涂層氣孔率≤2%,存在殘余應力。
2.3 無刻蝕低溫鍍鐵技術修復曲軸
氯化亞鐵電解液作為鍍液,采用對稱脈沖活化機理工藝施鍍,根據(jù)曲軸材質及軸頸表面硬度,制定工藝規(guī)范。
工藝流程為:鍍前檢查→鍍前預處理→按工藝規(guī)范施鍍→估時測量→鍍后處理→質量檢測→包裝入庫或發(fā)運。
修復后鍍層與基體結合強度25~30 kg·cm-2,鍍層硬度HRC45~55,鍍層耐磨性能比較好。
2.4 激光熔覆技術修復曲軸
根據(jù)曲軸材質及軸頸表面硬度,設計熔覆層成分、選擇熔覆粉末以及制定工藝規(guī)范。
工藝流程:熔覆前檢查→熔覆前預處理→選擇鐵基自熔性合金粉末→裝夾待修復曲軸→編制熔覆程序→同軸送粉→氬氣保護熔池→按工藝規(guī)范進行熔覆→熔覆后處理→質量檢測→包裝入庫或發(fā)運。
修復后熔覆層與基體為冶金結合、組織致密、無夾渣、無氣孔,熔覆層硬度HRC17~70,耐磨性非常好,修復工件無變形。
3 常用表面修復技術對比與分析
3.1 高速電弧噴涂技術修復曲軸
涂層與基體之間結合強度和涂層表面硬度比較低,涂層中有氧化物夾雜而且孔隙率比較高,修復材料在噴涂過程中損耗大,但是,它生產效率高,修復周期短。對于小馬力柴油發(fā)動機曲軸,軸頸磨損量0.50~1.20 mm內,采用高速電弧噴涂技術修復,能滿足其使用要求,從經濟性考慮比較合理。
3.2 等離子噴涂技術修復曲軸
涂層組織致密,氣孔率≤2%,生產效率比較高,修復周期短。對于大中型、輕負荷柴油發(fā)動機曲軸,軸頸磨損量0.50~1.00 mm內的修復,從可靠性、使用性、經濟性方面考慮,選擇等離子噴涂技術比較合理。對于大馬力、重載荷柴油機曲軸,由于涂層中有氣孔和殘余應力存在,使得涂層耐磨性能下降比較快,影響曲軸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所以,大馬力、重載荷柴油機曲軸修復盡量不選擇此工藝。
3.3 無刻蝕低溫鍍鐵技術修復曲軸
鍍層與基體之間結合強度、表面硬度比較高,鍍層耐磨性能比較好,對于大中型、輕負荷柴油發(fā)動機曲軸,軸頸磨損量0.30~2.00 mm內的修復,鍍層機械性能滿足其使用性能和工作性能要求,工作可靠、使用壽命延長,修復周期短、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對于大馬力、重載荷曲軸進行修復時,由于鍍層存在氫脆現(xiàn)象和表面晶界裂紋,承受重載荷時鍍層耐磨性下降,曲軸使用壽命有所降低,所以,不適合修復大馬力、重載荷曲軸。
3.4 激光熔覆技術修復曲軸
可通過不同合金粉末混合進行熔覆層成分設計,可得到致密、冶金結合涂層;修復工件不變形;熔覆層表面硬度根據(jù)選擇熔覆粉末確定,軸頸恢復尺寸不受磨損量限制,所以,激光熔覆修復技術優(yōu)于其它表面技術。特別適合對大馬力、重載荷以及進口大型農業(yè)機械曲軸的修復,修復后曲軸工作可靠性、使用壽命都有所提高,而且修復周期短,經濟效益高。
4 結論
綜上所述,不管采用那種表面技術對曲軸進行尺寸恢復,最終目的是恢復曲軸使用價值,即工作可靠、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在進行修復質量對比的同時,也要進行經濟效益的對比,以便正確選擇表面技術進行修復。合理選擇表面技術對失效曲軸進行修復非常必要,特別是對大馬力、重載荷以及進口大型農業(yè)機械曲軸的修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