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統(tǒng)編教材五上習作單元整體教學為例"/>
蘇蜜團
(廈門市同安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福建 廈門 361100)
思維導圖,是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方面的思維“地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1]思維導圖特有的形象性、層次性、關聯(lián)性和可擴展性,能將閱讀的思維過程具體化、可視化和直觀化。以圖的形式來顯化讀寫思維的過程,能更有效地促進語言和思維的齊發(fā)展。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要有篇章意識。既要重視篇章的整體性,又要探尋作者的行文思路,領悟選材組材的邏輯關聯(lián),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思維導圖能立體地呈現出篇章的完整性。通過運用思維導圖,文章內容、作者行文思路、選材組材關聯(lián)等信息被有組織、有條理、立體地勾勒出來,生動、簡約地呈現了整個篇章。
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科普性說明文,知識性強,結構嚴謹,邏輯嚴密,一段介紹一個事物的特點。教學第一篇課文《太陽》,結合課后練習: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厘清課文脈絡,為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做鋪墊。
如圖所示,學生閱讀文本,提取關鍵信息,概括段落大意。通過導圖的分支和層級結構將信息組織和分類,厘清相互之間的關聯(lián):一級分支是作者從太陽的特點和太陽與地球的關系兩大方面介紹太陽;二級分支再分別展開具體介紹。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將篇章中最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使復雜的內容清晰、系統(tǒng)地凸顯出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文本。
圖1 思維導圖《太陽》
這里的整體觀照,不僅指對單篇課文整體上的把握,還指同單元文本間的聯(lián)結學習。借第一篇課文《太陽》導圖為例,遷移梳理第二篇課文《松鼠》的文脈,提煉關鍵詞語,相互補充,不斷完善,合作完成導圖。力求梳理的信息準確、清楚、完整。
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課文內容一目了然。一級分支體現了作者從松鼠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和生活規(guī)律、行為特征、打窩過程、生活習性等方面;二級分支則是對每個松鼠具體特點的介紹。借助這張思維導圖,學生整體觀照課文,厘清了課文脈絡,為下階段對比閱讀,品味語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提取、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歸納、聯(lián)想等抽象的思維活動。
圖2 思維導圖《松鼠》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既要有篇章意識,還要有語言意識。清晰的結構是文章的框架,獨特的表達技巧是文章的色彩。相同體裁的文章,會呈現出相似的結構模式、相似的語言規(guī)律。思維導圖立體式、開放式的特點可以將文本相似的結構、表達特點呈現出來,可以啟發(fā)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比較分析、多元思考,發(fā)現文章寫法的異同點,從而對整組課文語文要素的認識更為清晰與深刻。
科普性說明文,除了結構嚴謹,還以生動準確的語言作為載體,以“說明白了”為特征。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語文要素為“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按照這樣的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如上圖1、圖2的基礎上,或添加三級分支,具化說明方法;或根據文本直接備注,完善導圖。
這一組課文,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繪制思維導圖、比較同樣體裁的表達,說說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得出結論:
·這一組課文都介紹一種事物。
·介紹事物時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
·介紹事物特點時按照一定的順序,可以分段介紹事物的不同方面。
·為了將事物的特點說明清楚,往往會使用上一定的說明方法。[2]
·不同說明性文章語言風格也有不同?!短枴氛Z言平實,列數字、作比較等使事物更準確;《松鼠》語言活潑,打比方說明方法的運用功不可沒……
圖3 統(tǒng)編語文五年級上冊《太陽》
圖4 統(tǒng)編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
通過整組課文思維導圖的比較,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學生的思考是多角度的、豐富的,學生的閱讀感受是獨特的。而且,通過這樣一組思維導圖輔助學習,不僅解決了這組課文的閱讀,以后學生還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在比較閱讀中,發(fā)現不同作品的精妙之處。對下一步學生習作來說,更是一次非常好的習作前學習和指導。這樣的學習方式,實現了高年級篇章學習的多元思考,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獨運,細細體會文章各種表達技巧,培養(yǎng)了學生評價與欣賞語言的能力。
閱讀為吸收,習作是運用。由于讀的文章和寫的文章都有共同的運用文字的規(guī)律,由讀轉化成寫,巧設中介環(huán)節(jié),重構思維導圖,形成一個“閱讀習表達—導圖作拐杖—習作再創(chuàng)造”的三連環(huán)轉化模式。重構思維導圖,是指根據習作的要求,根據從閱讀中習得的導圖圖示,結合習作素材建構新的導圖,模仿、微調、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新的習作思路。新的思路儲存到學生的記憶庫里,構成了一個不斷豐實的過程。學生既掌握文字組合的規(guī)律,又提高閱讀能力,進而轉化為寫作能力。
本單元習作:請學生介紹一種事物。要求: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試著用上面學習過的恰當的說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紹事物的不同方面。[3]習作要求與課文語言表達特點一致?;诖?,習作指導第一步: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收集到的資料繪制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建構說明事物與語言表達的圖示。第二步:學生按照思維導圖下筆行文,不僅言之有物,也能言之有法、言之有味。
借助思維導圖重構習作思路后,以下列一組資料、導圖、例文說明實驗班55名學生的整體寫作思路和語言實踐訓練成效。
·每個學生巧選與眾不同的主題。《蟬》《玉米的自述》《大榕樹》《倉鼠》《土撥鼠》《長頸鹿》《手槍》……各種各樣有趣的事物出現在學生的導圖、習作中,且不雷同。
·每個學生用心考慮材料間的邏輯關系,導圖起到了邏輯架構的關鍵性作用。如下列圖示。
圖5 學生習作導圖《長頸鹿》
·每個學生說明方法的運用較為恰當,語言表達較為準確,語言能力得以提升。學生依導圖習作《長頸鹿》:
由讀到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統(tǒng)編教材視野下,看重從單元整體把握,將閱讀范文、習作例文作為例子,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的重構,在閱讀與習作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在此過程中,學生篇章結構架構的邏輯關聯(lián)得以培養(yǎng),并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同時,說明方法的運用也恰到好處,語言表達得以訓練提高,并得以掌握了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發(fā)展了語言實踐能力?!伴喿x習表達—導圖作拐杖—習作再創(chuàng)造”的三連環(huán)轉化模式使讀寫鏈接顯得更有情趣,更有實效,并實現了由閱讀到寫作的無縫對接,降低了習作難度,提高了閱讀與寫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以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將思維導圖綜合運用于閱讀與習作教學中,把平面的篇章結構立體化,把抽象的語文要素直觀化,把無形的語言文字有形化。學生用千姿百態(tài)的圖示表達自己的閱讀思維,又用精巧設計的圖示呈現自己讀寫鏈接的思維過程。這些都是學生對文章內容個性化的解讀,是學生對閱讀、習作、思維不同角度的圖示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