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育 孫遠剛
〔摘要〕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探討了OB訓練對中學生心理彈性的影響。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向大連市某中學發(fā)放問卷240份,得到有效問卷223份。隨后進行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測試,選取得分前30%的個體40人,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實驗組20名中學生進行四周OB訓練輔導,另20名中學生作為對照組不作任何干預,實驗前后均采用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測量被試的心理彈性。結果:經(jīng)過四次的OB訓練后,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表現(xiàn)為差異顯著。結論:OB訓練能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彈性,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壓力生活事件。
〔關鍵詞〕OB訓練;心理彈性;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5-0019-03
中學時期是人一生發(fā)展中至關重要的時期,個體在這一階段自我意識高漲且容易出現(xiàn)自我評價較高的傾向。由于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中學生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會面對大大小小的挫折,體驗到較強的挫敗感,心理彈性就成為他們生存與發(fā)展的關鍵能力。雖然我國對于中學生心理彈性的關注越來越多,但主要關注對象是有癥狀的特殊學生,而非一般群體。OB訓練干預技術(Outwarard Bound Training)把心理彈性當作適應性的動態(tài)過程,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滿足中學生的某些心理需求,如歸屬、被接受,使成員放下心理防御,進行自我探索,動態(tài)提高心理彈性水平。
一、相關概念
(一)心理彈性的概念
目前,涌現(xiàn)出了比較多的關于心理彈性的研究。從物理意義上來講,彈性是指由于外力施加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在外力停止作用時會恢復原樣。后來,“彈性”一詞被心理學借用,心理彈性(Resilience)也稱心理韌性,目前公認的心理彈性的概念有三種:一是過程論[1],認為心理彈性是個體面對逆境時積極適應的過程,全程是可以進行動態(tài)調整的,也是發(fā)展變化的;二是結果論[2],認為心理彈性是應對逆境后的個人發(fā)展結果,是個體在高危情境中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適應和發(fā)展結果;三是特質論[3],認為心理彈性是個人能力的特質,是個體面對逆境時能合理解決問題的心理素質。由這三個定義可以看出,心理彈性包括兩個要素,一個是個體遭遇逆境,另一個就是個體成功應對。從生命發(fā)展的全程看,任何個體成長過程中都可能面對糟糕的事情,但是最后他們仍能成長為健康的成年人,是因為心理彈性發(fā)揮了作用。
(二)心理彈性的理論
關于心理彈性的理論,Kumpfer、Richardson、Garmezy所提出的心理模型被廣泛認可。Kumpfer以社會生態(tài)和個體-過程-情緒為基礎建立模型[4],該模型認為心理彈性由三方面構成,分別是環(huán)境特征、個體特征和心理彈性重組。心理彈性的整個作用過程又可以拆分為三步:第一步是風險因素和環(huán)境保護因素相互作用;第二步是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第三步是結果輸出的過程。
Richardson模型認為,當個體遭受逆境時會動用身邊一切有利的資源[5],來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適應外界以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果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xiàn)如下四種狀態(tài):心理彈性重組、回歸性重組、缺失性重組、機能不良重組。
Garmezy提出了三種理論模型[6],分別為補償模型、預防模型和保護因素模型。補償模型認為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雖然不互相作用卻共同預測心理彈性的發(fā)展;預防模型認為,壓力與心理彈性之間是曲線關系,中低等的壓力環(huán)境下,心理彈性會增加,高壓力的環(huán)境下,心理彈性反而會降低;保護因素模型認為存在可以減少壓力的因素,并與壓力發(fā)生交互作用,避免不良后果的發(fā)生。
(三)OB訓練的概念
OB訓練干預技術也稱心理OB訓練、拓展訓練,是一種運用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及心理咨詢、治療與衛(wèi)生等學科的基本原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個體參與其中,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受訓對象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訓練方法[7]。OB訓練通過團體內的人際交互作用,使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交往、相互作用,在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中探索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增進適應能力,預防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OB訓練可以為個體提供各種團體經(jīng)驗,幫助個體學會在團體中有效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減輕壓力和焦慮,并在與團體其他成員的互動中獲得滿足感。OB訓練的小組成員利用團體互動的模式增進對價值觀和目標的理解,學習或忘記某些態(tài)度和行為,在互動中激活自己的內部狀態(tài)(認知、情感和覺醒),改變或緩解自身的潛在沖突狀態(tài)。
(四)OB訓練的核心理論
OB訓練有三個核心理念[8],這三方面相互統(tǒng)一,形成逐步遞進、相互促進、不可分離的關系。(1)體驗激發(fā)情緒,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和活動項目,使團隊成員在活動中體驗認知、情感和情緒上的變化,最后由教練對成員產(chǎn)生的情緒進行積極引導。(2)行為改變認知,團隊成員參與活動后,獲得新的體驗,教練要注意引導成員進行分享總結,成員通過自己的感悟及與同伴的交流互動,對自己的認知進行調整,促進認知的提高,使行為上的改變上升到認知層面。(3)習慣積淀品質,通過多次活動的強化訓練,成員反復體驗認知、情感和情緒上的變化,最終習得良好的習慣,使行為和認知方式上的改變積淀為個體的心理品質。
相較于個體心理咨詢,OB訓練是一種比較有效和經(jīng)濟的方法,具有實踐性、高效性、趣味性、普及性、易遷移性等特點,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廣泛。
二、研究過程
(一)研究目的
探索并構建一套易于操作并能夠提高中學生心理彈性的OB訓練模式,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促進心理健康。
(二)研究假設
根據(jù)文獻綜述和大量調查研究的結果作出如下假設:采用OB訓練的方法對中學生進行干預,可以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2007年肖楠、張建新[9]翻譯并修訂的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中文版),量表有25個條目用于描述個體過去一個月內的心理感受,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評定法。量表共三個維度,即堅韌性、力量性和樂觀性,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0.91,具有較高的信效度[10]。
(四)研究程序
首先,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向大連市某中學分發(fā)問卷240份,收集有效問卷223份,回收率93%。接著,在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得分前30%的個體中最終確定40人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人,兩組在性別、生源地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組織實驗組接受四次不同的OB訓練,每周一次,每次90分鐘,每次活動都是按照小項熱身、中項、大項、分享的流程進行;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除了OB訓練之外,為提高輔導效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對個別組員進行了訪談。OB訓練結束后,對所有組員進行后測,觀察組員干預前后的變化。
(五)OB訓練的內容
本次干預共進行了四次集中的OB訓練。第一次的主題是“打破人際距離”,通過“滾雪球”“解手鏈”“無聲數(shù)字”等項目,促進隊員之間相互了解,通過拉近隊友的身體距離縮短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初步體驗溝通的重要性,掌握有障礙情況下的溝通要領。第二次的主題是“學會適應”,通過“烏龜與烏鴉”“一分鐘的價值”“捆綁過關”等項目,讓團隊成員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能真正地適應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第三次的主題是“信任與合作”,通過“信任背摔”“穿越電網(wǎng)”等項目,讓隊員體驗到團隊合作能夠提高效率,促使隊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第四次的主題是“挫折與潛力”,通過“十指抬人”“法柜奇兵”等項目,使隊員懂得在面對巨大困難時如何發(fā)揮團隊潛能,提高每個隊員的抗挫能力,同時讓隊員們體驗“沒什么是不可能的”,充分發(fā)掘自身潛能。
三、研究結果
根據(jù)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在OB訓練的干預之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8,p>0.05)。說明被試具有同質性,可進行干預和組間的比較。對實驗組20名學生干預前后的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得分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OB訓練干預后,實驗組20名學生Connor-Davidson彈性量表得分要顯著高于干預前的得分,t=17.142***,df=19,p<0.001。
四、討論分析與結論
從效果評估的結果來看,OB訓練可以顯著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在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彈性總體水平?jīng)]有顯著差異,兩組數(shù)據(jù)的源頭是相同的,實驗的數(shù)據(jù)是有價值的。通過四次OB訓練的干預后,實驗組成員的心理彈性總體水平有顯著提高。由此可見,OB訓練活動方案是有效的,能夠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
心理彈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潛能,通過訓練是可以習得的。本次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OB訓練的效果評估方式。本研究采取的是讓中學生進行主觀評價和心理測量相結合的方式,并未采用觀察報告等形式,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實驗者效應對團體心理輔導的影響。
(2)OB訓練營造的團體氛圍。OB訓練強調每一位成員都是團體中重要的一分子,營造了溫暖、平等、真誠和安全的團體氛圍,幫助成員快速適應環(huán)境,進行有效溝通,增強團隊凝聚力,緩解團隊成員的壓力和焦慮狀態(tài),從而提高心理彈性。
(3)OB訓練帶來了高峰體驗。OB訓練活動中,成員克服困難、順利完成任務后,體驗到發(fā)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增強了面對逆境時的信心。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對中學生心理彈性的測量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實驗的總體樣本偏小,在實驗過程當中可能有誤差;無論所面對的是逆境還是心理彈性因子,兩者都不是靜態(tài)的,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本研究只采取橫斷面的數(shù)據(jù)或單一應答結果。
綜上,心理彈性作為中學生維持個體良好適應的重要因素正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而OB訓練有助于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幫助他們科學應對生活中的壓力事件。這應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今后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王濱,羅偉.心理彈性發(fā)展的研究進展及評述[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127-130.
[2]路曉倩,麻彥坤.心理彈性研究回顧與展望[J].天中學刊,2011(1):136-140.
[3]劉亞男,崔麗霞.心理彈性評估的現(xiàn)狀和未來[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4):167-171.
[4]馬偉娜,桑標,洪靈敏.心理彈性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89-96.
[5]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6]席居哲,桑標.心理彈性(resilience)研究綜述[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4):314-318.
[7]孫遠剛.OB訓練技術概論[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
[8]曲婉琳.談OB訓練干預技術及其應用[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4):75-76.
[9]于肖楠,張建新.韌性——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5):658-665.
[10] 邱婷,譚文.心理彈性的文獻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2(4):9-13,33.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大連,116029)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