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摘 要:“紅”作為漢語的基本顏色詞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此外,修辭中也會運用“紅”字或與“紅”字相關(guān)的詞來表情達(dá)意。修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從狹義的修辭出發(fā),即單從辭格方面來探討顏色詞“紅”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運用。
關(guān)鍵詞:顏色詞; 紅; 辭格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2-162-001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里,色彩不僅具有明顯的美感功能,同時還具有豐富的表情功能和信息功能,常具有象征意義,是人類認(rèn)識世界的重要領(lǐng)域。1969年,美國語言人類學(xué)家柏林(Brent Berlin)和美國文化人類學(xué)家凱(Paul Kay)提出基本顏色理論,并認(rèn)為任何一種語言的基本顏色詞都涵蓋在11個基本顏色詞中,這11種基本顏色詞是black、white、red、yellow、green、blue、brown、purple、pink、orange和grey[1]。顏色詞指代表事物本來顏色的詞,但在人們的使用過程中,顏色詞的內(nèi)涵又發(fā)生了變化,帶有了更多的意義,即修辭義。現(xiàn)代漢語里的基本顏色詞包括:黑、白、紅、黃、綠、藍(lán)、紫、灰?!凹t”屬于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顏色詞之一。
一、“紅”的由來與演變
中國基本顏色詞經(jīng)歷了五個發(fā)展階段,即:殷商、周秦、漢晉南北朝、唐宋至近代和現(xiàn)代。“紅”是漢語中最重要的顏色詞之一, 它產(chǎn)生于周秦時代[2],本義是粉紅色?!墩f文·糸部》:“紅,帛赤白色?!倍斡癫米ⅲ骸鞍矗私袢怂^粉紅、桃紅也”[2]。“紅”在漢代獲得了泛指紅色的意義,逐漸排擠掉了粉紅色義。從唐代開始,“紅”基本失去粉紅色意義,成為表示紅色的基本顏色詞[3]。
二、“紅”在修辭中的運用
修辭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使語言表達(dá)的準(zhǔn)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濮侃曾說:我國的修辭學(xué),一種是傳統(tǒng)的修辭學(xué),是以研究修辭方法為中心的修辭學(xué);另一種是廣義的修辭學(xué),實際上就是語言運用學(xué)[4]。這里我們不探討廣義的修辭,只討論狹義修辭,即辭格。
我們在語料庫在線中以“紅”字為整詞匹配的模式,找到1825條有關(guān)“紅”字的語料,在當(dāng)代小說語料庫中找到12585條與“紅”字相關(guān)的句子,通過篩選、整理,得出以下的結(jié)論:在兩個語料庫中,“紅”這個顏色詞一般是用來表示某種事物的狀態(tài),例如:紅、通紅、紅彤彤等?!凹t”還象征著喜慶,例如:紅燭、紅燈籠、紅嫁衣等。語料庫中使用“紅”這個顏色詞的辭格主要有譬喻、借代、擬人等。
譬喻:(1)毛主席是草原上永遠(yuǎn)不落的紅太陽,是各族革命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引我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偉大舵手?。?)記得去年在楓葉紅如火的時節(jié),我因公出差去江蘇某縣城。(3)路旁柑橘的小白花,正飄著淡淡的清香,車站小販的筐子里,帶露珠的葉子,蓋著紅瑪瑙似的櫻桃。(4)這時老曹已成了一張半卷的紅紙!
(1)~(4)都運用了譬喻的修辭格。(1)將毛主席比作紅太陽,表達(dá)了對毛主席指引作用的肯定,也表達(dá)了對毛主席的熱愛之情。(2)說楓葉紅如火,使人對楓葉顏色有更具體的體會。(3)將櫻桃比作紅瑪瑙,說明櫻桃的賣相很好,果實長得很好,更容易賣出去。(4)說明老曹此時的一種狀態(tài)。
借代:1.部分代整體
(1)《紅》劇前六集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編導(dǎo)非常注意忠實于原作,走的還是一條新路。(2)《紅》劇的編導(dǎo)者即以此為據(jù),打破了歷來改編的慣例,擯棄高鶚續(xù)作,而按照“脂評”所提供的線索,重寫了原作的賈府徹底破敗的“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的結(jié)局。
以上兩個例子都使用了借代的手法,用《紅》來代指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
2.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標(biāo)記相代
(1)麻臉進(jìn)來,翹著小手指捏起一塊馬蹄酥,紅鼻子揀了塊蜜疙瘩。(2)這當(dāng)兒,有人問:“胡子,你說紅腦殼好,我也想當(dāng)行不行???”(3)太陽光照著像個火球,我們都稱這些柿子叫“紅燈籠”,最快意的也就是脫光了腳爭先去摘“紅燈籠”的事。(4)那一排排“紅衣童子”的性格真夠暴躁的,剛碰上火星,就噼噼噗噗地炸開了,蹦跳得比門口那棵老柳樹還要高,但瞬間就落到地面,粉身碎骨,紙屑兒像殘花落英,紛紛揚揚。
以上的四個例子都是用事物的某一個特征來代替整個事物,例如:用“紅鼻子”這個特征來代指一個人,用“紅腦殼”指紅軍,用“紅燈籠”指柿子,用“紅衣童子”代指鞭炮。
3.抽象代具體
(1)球場上狼煙四起,紅綠翻滾。(指穿球衣的人)(2)后來“紅”兼指喜事,“白”也就兼指喪事。(3)天氣冷了,楓樹就得換上紅大褂。(4)紅,就是要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在社會主義大道上,積極地用自己的勞動為社會主義“四化”服務(wù)、為人民服務(wù)。
擬人:(1)紅旗說話了,紅旗,召喚著高峰下面的戰(zhàn)士們奔涌上來。(2)一輪紅日從朝霞中歡笑著跳出來。(3)縣中的紅房子咯咚咯咚地往后退。
以上三個例子分別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紅旗、紅日、紅房子比作人,表達(dá)了紅旗所代表的特殊意義,人們對紅旗的重視;紅日表達(dá)人們對新的一天到來的喜悅之情;紅房子往后退表達(dá)了人們的一種恐懼、害怕心理。
從以上的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代漢語顏色詞“紅”在小說類文本中的使用主要集中于譬喻、借代、擬人這三類,其中借代使用的頻率最高,在兩個語料庫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以上只選取了一些例子做代表。顏色詞“紅”在修辭中一般都不單獨出現(xiàn),需要與其它的詞組合,如前面例句中的“紅旗、紅日、紅房子”等,組合之后才在辭格中使用。單獨出現(xiàn)的情況也有,如文中《紅》借代《紅樓夢》、“紅”兼指喜事等。但還是多以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
參考文獻(xiàn):
[1]B.Berlin,P.Kay.Basic Color Terms[M]Califor-nia:Berkela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姚小平.基本顏色詞理論評述——兼論漢語基本顏色詞的演變史[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88,(1):25-26
[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51
[4]濮侃.還是獨立出來好[J].修辭學(xué)習(xí),199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