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 高小倩
摘 ?要:本文在視頻文獻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將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以安全教育和立德樹人教育為根本任務,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總結出符合中學生學習的肩肘倒立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教學研究;肩肘倒立;體育課
1、前言
肩肘倒立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水平四的體操教學內容,它對學生的上肢,腰腹以及空間方向感等能力具有較高要求。肩肘倒立屬于倒立動作,對于倒立類動作則要求練習者可以形成有力的支撐點和控制平衡的能力。同時肩肘倒立可以發(fā)展青少年的靈巧、柔韌、協調和定向能力,增強青少年關節(jié)、韌帶的柔韌性并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初中階段的青少年處在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強,喜歡探索,對于死板嚴謹的事物缺乏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不能忽略對動作技術的講解示范和糾錯并教會學生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在十八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本次教學研究將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
2、肩肘倒立教材分析
肩肘倒立教材是水平四比較重要的技巧類教材之一,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難度低于頭手倒立和手倒立。它對學生的上肢,腰腹以及空間方向感等能力具有較高要求。肩肘倒立是以前滾翻、后滾翻等動作為基礎,進行的靜力性練習為主的動作。其目的是發(fā)展少年靈巧、柔韌、協調和定向能力,增強青少年關節(jié)、韌帶的柔韌性并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1:雙手內夾不夠,致使立不住。
糾正:原地站立,指導學生練習兩手倒插腰,教師口令指揮,指導學生做向內夾肘的練習。
易犯錯誤2:手撐腰位置太靠下,致使立不直。
糾正:首先讓學生明確撐腰的位置;其次在學生練習后倒、舉腿、壓墊的時候,要求學生做展髖、立腰,并用腳尖去觸碰已設置好的懸掛物,或兩人一組練習者用腳尖去觸碰另一同伴前平舉的手。
易犯錯誤3:后倒未及時舉腿,導致腿后倒,并用腳尖觸墊。
糾正:要求學生由直角坐開始,教師統一口令指揮,學生統一后倒并舉腿、翻臀手臂壓墊。
易犯錯誤4:夾臀、立腰,不充分,導致身體松散搖晃。
糾正:兩人一組,一人練習,另一人兩手抓住練習者的踝關節(jié),同時用膝關節(jié)頂練習者的臀部,并用語言提示練習者夾臀、立腰,促使練習者可自行完成夾臀、立腰。
4、教學中保護幫助及安全預防措施
保護幫助:保護與幫助的同學站在練習者的體側,當練習者后倒舉腿,形成倒立后立即上前抓住練習者的踝關節(jié),必要時用膝蓋頂住練習者的臀部,幫助并提醒練習者完成夾臀、立腰。
安全預防措施:肩肘倒立是用肘、頸、肩支撐的倒立姿勢,所以在練習前要充分活動肩、頸、肘,避免運動損傷,另外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嚴禁上課有嬉笑打鬧行為發(fā)生。
5、提高肩肘倒立教學效果的設計
5.1 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游戲所用器材為印有肩肘倒立動作要領的圖片,游戲為兩人一組,教師示范與講解游戲的方法。兩人一組,兩位同學同方向而坐,均坐在體操墊同一端,坐在前面的同學雙腳夾紙向后舉腿、翻臀將紙傳給后面的同學,后面的同學接住紙即為成功;游戲不斷加大難度,坐在后面的同學站立去接前面同學傳過來的圖片,這就要求前面的同學腿要向上舉才能傳到后面同學的手中。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學生練習舉腿、翻臀,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5.2 通過肩肘倒立完整示范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表象
通過本人的完整示范,讓學生建立肩肘倒立的完整動作的表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我在完整示范時,讓學生認真觀察并進行提問,問題如下:①肩肘倒立是身體的哪些部位進行支撐的②什么形狀穩(wěn)固性最好。提問結束后要求學生小組進行討論并確立答案。
5.3 通過夾肘、撐腰練習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
通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和講解,學生理解夾肘、撐腰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進行撐腰、夾肘練習。練習結束后指導學生嘗試練習后倒、舉腿、夾肘練習,體會夾肘的重要性。
5.4 通過講解保護與幫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講解保護與幫助,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練習,一人練習另一人站在體操墊的一側,當練習者在倒立位置時,同伴及時抓住練習者的腳踝,必要時用膝關節(jié)頂練習者的髖部,使其更加筆直。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拿出課前發(fā)給大家的圖片進行比較,通過圖片對比及時對同伴和自己的動作進行評價。另外要求學生嘗試在脫離保護的基礎上,每人練習3次。
5.5 通過學生個人展示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通過練習,讓學生自愿進行展示,或由同伴推薦進行展示,鍛煉學生勇于展現自己的精神,并培養(yǎng)學生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展示之后,教師積極給予反饋,評價學生的表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5.6 通過體能練習增強學生素質
體能練習采用了健身活動中常用的間歇訓練方法,安排6個動作一組,練習3組,每個練習后有固定的休息時間。整個練習過程伴有音樂且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訓練,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運動的動力。
6、教學設計的特色與成效
首先在基本部分,采用游戲的方式引入本課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在完整的示范中,通過提問一方面讓學生對肩肘倒立有了初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最后在素質練習中,采用間歇訓練法,另外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練習,增強本節(jié)課的運動負荷。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之間相處融洽,生生之間團結互助,學生完成率在80%左右,課堂練習密度在45%左右,學生心率在110-120次/分鐘。
參考文獻
[1] ?張金虎.《肩肘倒立》課例總結[J].農家參謀.2017(10).
[2] ?尤軍,侯棟,馮念東,張福良.“技巧——肩肘倒立”教學設計[J].中國學校體育.2012(S1)
[3] ?李淑華(066200).肩肘倒立的輔助教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1(01).
[4] ?范崇慶.淺談體育教學中“保護與幫助”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3(01).
[5] ?汪良君,王興發(fā).對肩肘倒立教學單元的分析與思考——以浙江省必學內容教師用書為例[J].運動.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