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鄧小平恢復工作即主動請求分管全國的科教工作,著手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根據當時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鄧小平在構建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的過程中提出了具體要求,即必須能夠保證多出人才出成果;必須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必須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必須能夠不斷地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年輕科研人才;必須能夠保證科研人員的科研時間。現(xiàn)在重溫鄧小平構建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要求,對新時代科研工作的開展仍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關鍵詞〕 鄧小平;中國特色科研制度;鄧小平科技思想;科研體制;科研管理;科研人員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0)02—0027—10
〔基金項目〕 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課題“鄧小平杰出科學家管理思想研究”(SZZX1827)
〔作者〕 陳仕偉,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西南昌330013
1977年,鄧小平全面分管全國的科教工作,開始著手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鑒于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具體狀況,鄧小平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過程中特別關注科研領域的基本任務,即多出成果出人才,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提供科技支撐。為了順利完成這一基本任務,鄧小平認為必須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針對當時中國科研人員嚴重老齡化的特點,鄧小平要求科教領域必須盡快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年輕科研人才,促進年輕科研人員迅速成長,同時必須保證他們的科研時間。鄧小平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過程中提出的各項要求,對于新時代科研工作的開展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能夠保證多出人才出成果
鄧小平在不同場合曾多次強調:“林彪、‘四人幫’造成的真正的問題、最大的損失還是在科學和教育方面,十一二年沒有培養(yǎng)人才。且不說尖端科學,就是現(xiàn)代化工業(yè)也要求工人具有相當高的技術?!薄拔幕蟾锩逼陂g,大學和科研院所大都無法正常運轉,科研人員基本上都被下放,無法正常培養(yǎng)出科技人才。由于大學和科研院所正常科研活動停滯,導致我國科研水平在很多領域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1977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指出:“六十年代初,同世界先進水平比,我們在科技方面有差距,但不很大。一九六四年爆炸了原子彈,一九六七年爆炸了氫彈。我們還開始了激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后來林彪、‘四人幫’破壞,我們在科技方面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拉大,許多領域踏步不前,有些領域甚至是后退了。而最近十年世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一日千里,進步是以天計算而不是以年來計算的?!蔽覀冊谶M行政治運動的時候,西方發(fā)達國家正在乘著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東風飛速發(fā)展。二戰(zhàn)結束后,雖然世界上還有零星戰(zhàn)爭,但是總體上已經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并且這種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定的加速度。正因為如此,1977年鄧小平就判斷:“同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编囆∑皆?975年主持全面整頓時就強調:“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在短暫的撥亂反正過程中,他主持科技工作全面整頓,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為恢復科研工作作出巨大努力?!拔幕蟾锩苯Y束后鄧小平重新恢復工作,他又主動要求分管科學教育工作,深刻地認識到:“我們要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很大,科學技術力量還很薄弱,遠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經濟建設要取得突破性發(fā)展,科學技術的研究水平必須為經濟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否則我國的經濟建設就難以取得長足發(fā)展。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重點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但是能夠引進的技術都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有些甚至是發(fā)達國家即將淘汰的技術,尖端技術和關鍵性技術是永遠引進不來的。為此鄧小平強調:“高科技領域,中國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焙翢o疑問,中國必須通過自己的發(fā)展,靠自己的科研努力,才能實現(xiàn)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1977年9月29日,鄧小平在同教育部主要負責同志談話時明確指出:“教育方面有好多問題,歸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隨后,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進一步強調:“科學研究機構的基本任務是出成果出人才,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學技術成果,出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人才?!苯ㄔO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是否成功,關鍵是能否保證出成果成人才。這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基本要求。鄧小平在科研領域設定的目標是:“在二十世紀末力求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相當?shù)牟糠众s上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個別的超過?!比绻@個目標無法實現(xiàn)的話,我們的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就會受到制約、受到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全面展開,迫切需要大規(guī)模的各式各樣人才??平填I域必須不斷滿足這方面的要求,為經濟建設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支撐。如果科技不能及時更新,經濟建設的許多領域就可能出現(xiàn)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還會給環(huán)境、資源、健康等方面帶來巨大壓力??梢?,科研機構作為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門之一,其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與之相對應的科研體制也必須為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服務,這是科研體制的基本要求。而科學技術研究同樣需要及時得到社會經濟實踐的正反饋,才能為科技發(fā)展提供不竭的前進動力。正如鄧小平所總結的:“經濟體制,科技體制,這兩方面的改革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新的經濟體制,應該是有利于技術進步的體制。新的科技體制,應該是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體制。雙管齊下,長期存在的科技與經濟脫節(jié)的問題,有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笨萍俭w制和經濟體制必須良性互動,相互服務,才能加快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改革開放事業(yè)快速發(fā)展。
二、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
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出成果出人才,科研體制的科學運轉是實現(xiàn)這一基本要求的重要前提。鄧小平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1977年8月6日,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和教育座談會上指出:“我提出一個單位有三個人要選得好。黨委統(tǒng)一領導,書記很重要,一定要選好……第二個是領導科研或教學的人,要內行,至少是接近內行或者比較接近內行的外行。還有一個管后勤的,應當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甘當無名英雄的人。”在隨后的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詳細闡述了如何實現(xiàn)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
按照鄧小平的設想,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共有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黨委(領導核心)、科研(業(yè)務核心)和后勤。鄧小平稱之為“三套馬車”。黨委的重要職能是政治領導。第一是保證科研事業(yè)的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第二是制定科研發(fā)展規(guī)劃和計劃,并保證制訂出來的規(guī)劃和計劃得到有效執(zhí)行;第三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蒲袠I(yè)務領導的職能是具體負責領導科研事業(yè),包括規(guī)劃和計劃的具體執(zhí)行、人員考核、成果評價、學術交流等方面。后勤領導的職能是為科研人員提供后勤保障,讓科研人員能夠一心一意地開展科研工作。后勤要負責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僅要保障科研人員的吃穿住用行,還要負責科研人員的設備、儀器、經費、資料等等。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的組織機構設置,也是為實現(xiàn)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最終目標提供組織保障。為了實現(xiàn)這個基本要求,鄧小平要求黨委不僅要進行政治上的領導,還必須進行后勤上的領導,目的就是為科研人員提供盡可能充分的保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鄧小平認為:出成果出人才是“衡量一個科學研究機構黨委的工作好壞的主要標準”。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此項任務,就意味著科研單位黨委領導班子必須改組,科研和后勤領導也必須調整。1977年10月10日,鄧小平在與高能加速器專家、美籍華人鄧昌黎談話時曾開玩笑地說:“我是一個外行,只能當吹鼓手,幫助他們解決后勤問題。如果后勤方面出了問題,要打我的屁股,如果科學研究搞不出成果,要打他們兩位副院長的屁股。這也是崗位責任制?!?/p>
可見,鄧小平希望通過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來保證所有的科研人員都能夠一心一意投身到科研事業(yè)中,實現(xiàn)又快又好地出成果出人才。鄧小平還特別強調:“科學技術的業(yè)務領導工作,應當放手讓所長、副所長分工去做。不論是黨內的還是黨外的專家,擔負了行政職務,黨委就應當支持他們的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使他們真正做到有職有權有責。他們同樣也是黨和國家的干部,絕不應該見外?!蔽覀凕h通過科研規(guī)劃和計劃來領導我國的科研事業(yè),科研人員通過自己的科研業(yè)務工作將規(guī)劃和計劃轉化為現(xiàn)實。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計劃與自由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xiàn)計劃條件下的自由性和自由條件下的計劃性。這樣既能夠充分發(fā)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夠充分發(fā)揮黨委的領導作用,實現(xiàn)科研事業(yè)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前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不斷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標。
因此,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是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科學運轉的核心機制,具有重要的制度優(yōu)勢。第一,能夠充分發(fā)揮黨委的政治領導作用,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越性,有效組織科研人員團結起來開展科研工作,攀登世界科學技術高峰。第二,在黨委領導之下科研人員可以在自己的科研業(yè)務領域獲得最大的自由,有助于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盡可能加快科研速度,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產生更多科研成果。第三,黨委通過制定規(guī)劃和計劃的方式來領導科研事業(yè),有助于將科研事業(yè)與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迅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重大科研項目集中攻關。第四,崗位責任制意味著每個崗位都是權責一致,要求科研院所的所有人員必須各司其職,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否則就會被淘汰。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最終努力完成“出成果出人才”這一基本任務。
三、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圍繞著“出成果出人才”這一基本任務,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還必須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這是科研人員能夠一心一意開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社會保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包括廣大科研人員在內的知識分子都被排除在無產階級隊伍之外,政治地位很低。1977年5月24日鄧小平在和王震、鄧力群兩位同志談話中指出:“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编囆∑街栽谶@個時候提出這個要求,就是要為包括科研人員在內的知識分子平反,首先解決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問題。1978年3月18日,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鄭重指出:“從政治立場這個基本方面來看,絕大多數(shù)科學技術人員應該說是站在工人階級立場上的?!睂ι贁?shù)沒有站在無產階級立場的科研人員,“只要不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也要團結教育,發(fā)揮他們的專長,尊重他們的勞動,關心和熱情幫助他們進步”。政治地位問題的解決,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基本前提。按照鄧小平的要求,首先應該在黨內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進而在整個社會形成這個良好氛圍。
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全黨和全社會都要真正尊重知識,真正發(fā)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這樣,我們就一定會逐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1985年3月7日,鄧小平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的科學家、教授、工程師,走到工廠,走到地方,到處都受歡迎,到處都請你們談戰(zhàn)略,談遠景,談規(guī)劃??茖W技術專家這樣廣泛地參加經濟、社會決策活動,是我國幾千年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萍紝<以谖覀儑依锏恼蔚匚簧鐣匚灰呀浲^去大大不同了。你們的工作做得越好,越有成績,就會使全國人民越加懂得知識的可貴,推動大家都來尊重知識,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痹卩囆∑娇磥?,科研人員越是得到社會的認可,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就越能夠進一步激發(fā)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于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至關重要。在鄧小平的大力推動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逐漸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科學技術不斷地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不斷地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黨和全國人民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科研人員不斷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也在被不斷強化。如此良性循環(huán),促進我國科技事業(yè)和經濟社會同步快速發(fā)展前進。
從根本上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就是要解決好科技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蒲惺聵I(yè)不能離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而完全獨立展開,必須和整個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鄧小平在分管全國科教工作之初就強調在黨內必須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進而要求全社會也必須跟進。因為只有這樣,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才能真正貫徹執(zhí)行下去,才能實現(xiàn)科學研究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四、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年輕科研人才
1977年鄧小平就指出:“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lián)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备母镩_放之初,我國的科研人員存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據統(tǒng)計,1955年中國科學院產生的第一屆院士的平均年齡為52歲,1957年新增選的平均年齡也為52歲,隨后很長一段時間就沒有再增選。這兩屆院士到1977年,平均年齡分別增加22歲和20歲,即平均年齡達74歲和72歲。而1980年增選的新科院士的平均年齡也高達63歲。這個平均年齡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科學院歷次增選院士中平均年齡最高的。1975年鄧小平就指出:“一九五七年我去蘇聯(lián),尤金說,蘇聯(lián)的原子彈,是三個四十歲的年輕人搞出來的。這樣的人我們就沒有啊?總之,要給有培養(yǎng)前途的科技人員創(chuàng)造條件,關心他們,支持他們,包括一些有怪脾氣的人?!?977年10月22日,鄧小平會見朝鮮中央通訊社代表團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時我國的現(xiàn)狀:“現(xiàn)在,我們的科技隊伍沒有來源,很多科學研究機關沒有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的人,這個年齡段恰恰是科學研究出成果、思想活躍的時候。”因此,有中國特色的科研體制必須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年輕科研人才,否則中國的科研事業(yè)就不可能走向成功。
科研事業(yè)的中堅力量是年輕人。從歷史上看,做出重大研究成果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根據學者的研究,“意大利在上升為科學中心前夕,杰出科學家平均年齡在30~45歲之間;英國在成為科學中心的前期,平均年齡在38~45歲之間;法國在趕超階段平均年齡在43~50歲之間;德國在趕超階段平均年齡在40~45歲之間;美國科學家在全世界人口老態(tài)發(fā)展的歷史條件下,平均年齡同樣沒有超過50歲”。而198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之后,我國科學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遠遠超過這些國家的平均年齡。擁有一支如此高齡的科學家隊伍,意味著當時中國的科研人才培養(yǎng)面臨嚴重危機,難以承擔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歷史使命。鄧小平對此高度重視。他在多個不同的場合反復強調,要重視年輕的、有潛力、有前途的科研人員的培養(yǎng),對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年輕科學家可以越級提拔重用。1979年,鄧小平出席中國科學院建院30周年茶話會時指出:“世界科學發(fā)展史說明,在科學領域里做出杰出貢獻的往往是中年人和青年人。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只要做出了貢獻,符合研究員、教授的標準,哪怕只有三十歲,也要把他們提拔到研究員和教授的崗位上,給予應有的學位和技術職稱?!?986年8月20日,鄧小平視察天津時得知中山門蝶式立交橋設計者胡習華是一位30歲的中專畢業(yè)生,即將破格提拔為工程師,鄧小平對此非常認可,特別強調說:“應該,這是誰也不應反對的,這也叫改革。”
鄧小平還非常重視科學人才培養(yǎng)的傳幫帶作用,主張老科學家更應該在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年輕科研人員方面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就強調:“世界上有的科學家,把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新的人才,看作是自己畢生科學工作中的最大成就。這種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國家現(xiàn)在一些杰出的數(shù)學家,也是在他們年輕的時候,被老一輩數(shù)學家發(fā)現(xiàn)和幫助他們成長起來的。盡管有些新人在科學成就上超過了老師,他們老師的功績還是不可磨滅的?!编囆∑较M觊L的科研人員能夠積極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方法等優(yōu)勢,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一大批年輕的杰出科研人員,并認為這方面的功績與在科研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樣,都是科研事業(yè)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鄧小平說:“科學的未來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yè)必定要興旺發(fā)達的希望所在。在科學研究上,也往往是青年人趕過老年人,我們的老同志應當高興地幫助青年人趕上來。”
總之,鄧小平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年輕科研人才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的問題,這是推動我國科研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人才保障。如果沒有一大批年輕科研人員尤其是年輕的杰出科學家,我國要實現(xiàn)趕超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目標就只能是空中樓閣。為此,鄧小平要求:“把盡快地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學技術專家,作為我們科學、教育戰(zhàn)線的重要任務?!?/p>
五、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能夠保證科研人員的科研時間
按照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的要求,科研人員要全心全意地開展科研工作。但是,一些科研人才還要承擔一定的業(yè)務領導工作和科研行政工作,還要一定程度兼顧政治學習。畢竟“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大學和科研院所都面臨著重建的問題,科研人員尤其是杰出科學家不得不承擔一定的行政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科研規(guī)劃和計劃的制定、決策的咨詢、教育教學、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等事務,這難免會影響他們的科研工作?,F(xiàn)有的研究也已經充分表明,科研人員尤其杰出科學家擔任一定的行政領導職務就會影響到自身的科研這一業(yè)務工作。這對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對此客觀情況,鄧小平要求減少不必要的政治學習,指出:“科學技術人員應當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學技術工作上去。我們說至少必須保證六分之五的時間搞業(yè)務,也就是說這是最低的限度,能有更多的時間更好?!薄盁o數(shù)的事實說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進去,專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勞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學高峰。”
鄧小平構建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就是要為科研人員盡可能地提供堅強的后勤保障,希望科研人員不要為后勤工作所干擾。這樣就能夠節(jié)約出時間讓科研人員全心全意開展業(yè)務工作。鄧小平強調:“后勤工作很重要,它要為研究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保護和管理好資料、材料、儀器、機器……沒有后勤,科研搞不起來。不能叫科研人員還去搞后勤,整天東跑西跑?!睂τ诮艹隹茖W家必須擔任行政領導職務以領導科研業(yè)務工作的,鄧小平要求通過配備人員來緩解這一問題,明確提出給杰出科研人員“配黨委書記,配后勤人員”,保證杰出科學家的科研工作盡可能不被具體的行政事務所干擾。鄧小平提出要求:“對科學家一般不要用行政事務干擾他們,要盡量使他們能夠集中主要精力去鉆研業(yè)務,搞好科研工作?!标P于科研院所的政治工作問題,鄧小平指出:“必須給科研人員以充分的研究時間,政治活動要大大減少”,并且要求“政治學習的內容要精簡,特別要反對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但是,這并不是不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又不能擠占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因此,鄧小平強調:“這是要求我們提高政治工作的水平,改進政治工作的方法,拋棄形式主義的東西?!睂蒲性核乃枷胝喂ぷ鞣绞竭M行改革,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鄧小平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的同時非常注重如何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如果科研人員沒有基本的時間保障,即使有再多的科研人員也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他們的專長,實際上就是在浪費人才。正因為如此,鄧小平強調:“科研工作能不能搞起來,歸根到底是領導班子問題?!憋@然,領導班子要領導好就必須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否則就無法真正完成“出成果出人才”這一基本任務。為此鄧小平多次強調:“要保證科研時間,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因此,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科研制度必須實現(xiàn)各方面工作都能夠按照崗位責任制的要求而各司其職,盡可能地為科研人員提供充分的時間保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黨對科研事業(yè)的領導方式要進行改革,各項具體工作也必須進行改革,特別是要堅決反對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以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科研工作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在一些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點上實現(xiàn)更大跨越?!编囆∑疆敵踉O定的發(fā)展目標已經實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鄧小平構建的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發(fā)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新時代的科研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在新的起點上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仍然必須保證出成果出人才,既注重數(shù)量更重質量,深化改革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在新的起點上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仍然必須保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特別是“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于創(chuàng)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為人才發(fā)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新的起點上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仍然必須不斷地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重用有潛力的年輕科學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未來總是屬于年青人的。擁有一大批創(chuàng)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chuàng)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fā)展希望之所在?!M麖V大院士肩負起培養(yǎng)青年科技人才的責任,甘為人梯,言傳身教,慧眼識才,不斷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舉薦人才,為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脫穎而出鋪路搭橋?!痹谛碌钠瘘c上有中國特色科研制度仍然必須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根據白春禮院士領導的“杰出人才的成長歷程”課題組的研究結果,目前中國科研人員從來都沒有超過一半的時間用于研究,可見在這方面我們還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 付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