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 要:堅定馬克思主義敬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核心動力所在,在當前大學生當中存在著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危機,多元化文化的交融使得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了思想信仰層面的動搖。導致馬克思主義信仰產(chǎn)生危機的根源則在于,當代大學生自身的心理尚不成熟,自身素質(zhì)有待提升;教育內(nèi)容單一和教育方式枯燥;社會當中多元文化的深入導致道德的下滑等等問題?;谶@樣的現(xiàn)實情況,應當從學生自身學校以及社會三個層面入手,采取更加積極的對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堅定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當代大學生;信仰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支柱,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可以說至關重要,他關系著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加關心著我國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在當前技術條件日益革新,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之下,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間和地域的限制,但受到多元文化沖擊的同時,也面臨著信仰的危機?;诖朔治龃髮W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定至關重要。
一、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表現(xiàn)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功利性
從信仰的本質(zhì)上來看,是對于某種主張、主義的極度尊崇。并且會將這些精神層面的內(nèi)容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行動指南。在當前的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對于信仰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差,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缺失也使得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信仰的迷茫。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具備極為明顯的功利性,更加唯利是圖。所有事情的決策更多的都依據(jù)事情為自己所帶來的好處。由此便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畸形的信仰觀念這樣的情況在大學校園當中是屢見不鮮的甚至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這樣一種畸形的價值觀念并沒有指導當代大學生的正確實踐,反而讓大學生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大學生信仰世俗化
信仰的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大學生對于物質(zhì)和財富的狂熱追求,在生活當中更多的傾向于對于世俗生活的享樂。對于物質(zhì)生活的存在達到了極點,而對于自身精神層面的追求,卻等同于無,由此便導致了一系列畸形價值觀念的形成:在消費層面,大學生會更多的將自己的高品位高追求等同于高消費,認為只有如此才能夠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品位和個性;有些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物質(zhì)層面的追求,這部戲鋌而走險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最終毀了自己的一生;在人際交往層面,大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變得并不是十分的單純,更多的是出于利益和目的的交往,而是在交往的過程當中呈現(xiàn)出明顯的功利性,公益性復雜的人際關系,也使得很多大學生在日常交往當中疲憊不堪;在生活態(tài)度上,很多大學生沉迷在吃喝玩樂當中無法自拔,放任自己不愿意好好學習,直到考試之前才臨時抱佛腳。
(三)大學生信仰的不明確性
大學生在信仰層面還存在著極為明顯的不確定性,他們自身對于理想信念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對于自己今后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將來,都沒有明確的打算,都存在著得過且過的僥幸心理,由此導致這些學生在大學生活當中表現(xiàn)的毫無目的性,甚至沒有去仔細的思考自己為什么上學,沒有思考自己今后的價值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對于傳統(tǒng)的封建迷信活動嗤之以鼻,但是在自己的校外生活當中卻十分的認可這類封建迷信活動,卻沒有看到封建迷信活動與馬克思主義信仰之間的對立性,這樣的一種陽奉陰違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長滿了野草。
二、導致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層面
結合大學生的年齡階段來看,大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在這個時期,大學生自身的可塑性相對比較強,生理心理的發(fā)展也相對比較成熟。但是對于理想信念的認知還是處于一個淺層次的階段,并沒有實現(xiàn)信仰觀念的內(nèi)化由此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還有極大的可為空間。而當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大學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沖擊,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甚至有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對于社會當中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不能夠理性的分析反而走向極端,而恰恰是對于西方的一些極端文化思潮十分的崇拜,對自己所堅持的理想信念產(chǎn)生了動搖和懷疑。
而且當前的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整個社會的情況變得更加復雜,而大學生處在校園當中,每天所能夠經(jīng)歷的社會事件,極為有限,由此也就導致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不能夠很好的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看待事物的過程當中過于片面,沒有認識到事物的全面性,缺乏對于自歷史進程的科學認知。只重視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必然會導致當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
(二)學校教育方面
從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角度入手,教學單一是影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首要因素。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是比較抽象的,對于大學生來說,在理解的過程當中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困難,要對于馬克思主義進行講解,是需要教師具備更加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從高校授課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開展信仰教育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思想意識層面挖掘力度不夠,更多的去強調(diào)學生的成績,強調(diào)對于學生相關知識理論的考核,由此便使得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處在一個相對淺層次的層面,由此便導致了部分學生不愿意學習馬克思主義,甚至在思想中排斥馬克思主義,最終放棄這樣一門課程,這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學校教育層面的不足,也應當引起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內(nèi)容缺乏一定程度的吸引力,課程的理論性相對較強,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并不能夠很好的將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應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是在講述的過程當中,也會更多的傾向于書本上的內(nèi)容開展理論分析。但是這樣一種理論分析,更多的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講解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在個人發(fā)展層面的作用沒有論述的十分的清楚。由此導致了高校的大學生在信仰教育層面過多的去追求社會價值,而往往忽略了個人的價值,進而導致個人無法實現(xiàn)價值上的正確認知。
(三)社會方面
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隨著多元文化的深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脫離世界而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國家的文化腐蝕,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的大學生影響深刻,用這樣的一種觀念大肆的宣揚所謂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這個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這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不謀而合。很多影視作品圖書當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對于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而在當前我國的社會背景之下,不同文化的沖擊使得當代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層面處于一個極度迷茫的狀態(tài),很多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去理解當前中國的國情,也不能夠正確理性的去看待國外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另一方面,當代社會的道德下滑也是影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一個關鍵原因。在當前的社會生活當中,一些消極的言論,腐敗的思想充斥著人們的大腦,享樂主義有所抬頭,并且在大學生的思想當中屢見不鮮。由此便導致了當代大學生會更加重視自己物質(zhì)生活的豐富,忽略了對于自己情感的培養(yǎng),所接受的一系列道德教育,讓他們只是感受到自我處境與現(xiàn)實處境的差異,使之處于一個相對迷茫而困惑的狀態(tài)。社會大環(huán)境與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相悖,使得很多大學生存在著價值觀念的迷茫,無論是在生活態(tài)度,消費觀念,還是在人際交往層面,當代大學生世俗化的表現(xiàn)極為突出,而一些道德丑聞更是讓人觸目驚心,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對于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影響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成。
三、解決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對策
(一)學生自身方面
當代大學生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豐富人生閱歷,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鑒別能力,編輯當中所出現(xiàn)的一系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行為,其歸根結底也就是由于當代大學生自身的社會經(jīng)驗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因此導致大學生對于社會文化思潮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差,最終導致其價值觀面的負面傾向。基于此,當代大學生應當重視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參加社會活動來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社會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自身的思想覺悟,以此作為基礎來不斷的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在多元文化當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新鮮的事物更多的保持著警惕的態(tài)度,由此才能夠進一步的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另一方面,需要構建起更加精準的認知體系,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理解其內(nèi)涵并且結合自身的實際經(jīng)驗去辯證的看待一系列社會現(xiàn)象。
(二)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教育在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層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一方面要進一步優(yōu)化自身的教育方式,使得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教育更加具有實踐性,可以嘗試根據(jù)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讓學生采取多樣化的信仰教育,以此作為基礎,將抽象的理論內(nèi)容層層剝析,層層傳遞應用到實踐當中。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豐富教學的內(nèi)容,使得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感染力。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教材不能夠很好的被當代大學生所接受,但是可以選擇一些與大學生生活貼近的案例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在教學活動當中,可以結合社會上的一些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作為拓展教學的素材,通過榜樣力量的推動,來最大限度的堅定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三)社會層面
要進一步嘗試,對于社會風氣,社會文化氛圍進行正確的引導,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理論武器。逐步的引導一個國家的文化,朝著更加積極更加正確的方向前進。由此才能夠為當代大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更多的受不到良好社會風氣的滋養(yǎng),使得學生在一種潛移默化的狀態(tài)下,逐步的培養(yǎng)起馬克思主義信仰。具體而言,就需要我國的大眾傳媒力量的介入,充分的利用現(xiàn)代化的傳播技術手段,為大學生宣揚社會正氣,傳遞一些更加正能量,更加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讓高校真正成為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地。
四、結語
對于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養(yǎng)任重而道遠,這需要學生自身學校以及社會三個層面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 孫靜.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危機與對策[J].繼 續(xù)教育研究,2015(06):97-99.
[3] 胡曉宇.試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與強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6):113-116.
[4] 雄英.價值多元背景下青年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 建構[J].工作研究,2011(0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