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
摘 要近幾年來,我校掀起了讀書的新熱潮。至活動開展以來,兩千余名師生積極響應,并踴躍地參與到午讀半小時中來。在2:10至2:40的30分鐘時間里,全校四十幾個教學班,二十余間辦公室,都沉浸在書海的遨游之中。
關鍵詞讀書;小豆豆;孩子;教育
中圖分類號:7,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8-0141-01
“讀書改變命運·習慣成就人生”,自覺閱讀的氛圍在慶城小學已然成風!
在書韻飄香的感染下,在孩子們熱切的懇求下,筆者隨班級的孩子一起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雖說已經(jīng)時隔半年之久,但書中淘氣可愛的小豆豆形象,卓然在筆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滲透,如影隨形,且揮之不去,特別是小林校長獨到的教育方式、擁有菩薩心腸的那位母親,他們?nèi)绯鲆晦H的耐心、愛心令筆者深思熟慮,點滴猶存。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東京的一段真實的事。一個憨實內(nèi)向、精靈古怪的小女孩,即主人公“小豆豆”,她在一般人眼里是個“怪怪”的孩子,她一進學校的大門,就讓原學校老師勸退。因為她碰到了一位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教導有方的好校長---小林校長而從此命運大變。而這位“怪怪”的女孩就是現(xiàn)代日本著名的作家黑柳徹子,后來她成為著名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而且她還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把小時候的這段經(jīng)歷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經(jīng)出版,就成為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書,還被翻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
說句實在話,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和小林校長相比,我自慚形穢。筆者也羨慕小豆豆,調(diào)皮的她能碰到了一個有智慧、有耐心、尊重孩子個性發(fā)展的校長。這位校長能對孩子因材施教。她能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從不間斷,且沒有打過呵欠,他的這種耐心更讓筆者佩服得五體投地,筆者是做不到的;他也很有創(chuàng)意,能想到把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資金,而且對孩子們來說新鮮感也十足,小林老師特別受他們的歡迎;最別具一格的是,他能尊重小豆豆異想天開的想法,當小豆豆撈出糞坑里的東西堆成一座小山,林先生只說“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話里包含著埋怨與期待。
對于一個已過不惑之年的我來說,更羨慕小豆豆有一個菩薩心腸的母親。和當今的年輕媽媽相比,她給孩子更多地傾注了愛心、耐心,沒有像原學校的老師一樣,將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活潑好動的個性一票否決,和加以束縛,而是給孩子找到了更適合她的學校和老師,并且在她幼年的時候從未提到過此事,直到她二十歲之后,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后因為太過調(diào)皮而被退學的事情。我們可以這樣想:當初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媽媽這樣說:“你怎么這樣不爭氣,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居然弄到退學的地步?我的臉叫你給丟盡了,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沒有退學?現(xiàn)在,我再給你找一個學校,如果再不好好學習,你就沒有學上了!”小豆豆一定會接受不了這樣的教育,或許會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真正成為“孺子不可教也”的孩子,白白斷送了她的前途。
讀完這本書,筆者無數(shù)次反思自己、譴責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家長的筆者,在教學中沒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和對癥下藥。筆者覺得每一位老師和家長,要教育孩子,要讀書,就讀《窗邊的小豆豆》吧!書中有你作為老師的適合孩子教育的藝術,也有當媽媽人的助力孩子個性成長的方法。老師首先要了解孩子,這樣才能尋找到教育孩子良好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如果再進一步深入探索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之所需,允許個性差異的存在,才能讓教育少走彎路,進而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作為一名在小學教育戰(zhàn)線上,已經(jīng)奮斗了二十余年的筆者,關愛每一個孩子,潛心探索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模式,讓每個孩子都能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地成長,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將是自己的職責之所在。
如今的教育現(xiàn)狀與書中描寫的雖說有所差異,可是對于改變教育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法教師們一直在堅持著,從未停下腳步。很長一段時間,教條、死板的教學模式還未完全退卻,而人性化、自然化的教育模式正向前發(fā)展,教師們也一直在摸索前行。教師們也是身處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實踐證明走近兒童,走進兒童的內(nèi)心深處,這就是小林先生成功的基礎,有了這樣的一步,再不斷地發(fā)現(xiàn)孩子固有的品質(zhì),并給他們天空般的空間,讓他們?nèi)ヌ剿?、觀察和創(chuàng)造,如此以來,大自然將會成為孩子們天然的“教室”,讓他們自由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
在我校,每個班中都有“小豆豆”,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們能理解他們、包容他們,幫助他們,會已然躍起無數(shù)個品學兼優(yōu)的“小豆豆”的。同時,更要做到尊重兒童,用愛心去給予他們溫暖呵護,以信任給他們以心靈的凈化和精神之依賴,給身邊的每一個“小豆豆”般的孩子,更換上“好孩子”的標簽,還給他們快樂無邪的童年,明天的藍天一定有他們飛翔的豐滿羽翼,教師是那個放飛者,儆一顆虔誠的心去守候、展望。
參考文獻:
[1]林重陽.從《窗邊的小豆豆》看兒童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18.
[2]曾彩華,黃耘.尊重學生,回歸本真——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5):49+123.